《彖传》说:《损卦》,就是损坏老百姓的利益以供给王族,呈现出自下而上的运行方式。要这么做必须“双方都有所收获,大吉大利,没有什么灾祸,是称心的卜问。有利于有所行动。二簋食物可用来干什么呢?可用来祭祀”。这种用两簋粗食祭享神灵的做法,一定要在适当时机进行,减损阳刚以补给阴柔也要在恰当时机进行。所以说,损益、盈虚,都应该顺应天时。
《象传》说:《损卦》的卦象是兑在下、艮在上,兑为泽、艮为山。这就表示山下有湖泽,湖泽渐深而山渐高,所以把它叫作《损卦》。君子看到此卦象,应该抑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贪欲、欲望。
【启示】
《损卦》告诉人们,损不是单方面的损,而是利人、利己的损。所以应损则损,绝不吝惜。【原文】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译文】
初九:祭祀的大事要快速去做,这样就没有什么灾祸。酌情减少祭品。
《象传》说:“祭祀的大事要快速去做”,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拜。
【启示】
说明应损则损,但必须适时、适量。【原文】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译文】
九二:有利于去卜问。征讨则会有凶险。这样做不但不会削弱他国实力,反而会增益它。
《象传》说:《损卦》的九二爻讲“有利于去卜问”,这是因为九二爻居下卦中位,就好像人行事坚守中正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犯他人。【原文】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译文】
六三:三个人同行,则必有一人受损;一个人独行,就会得到自己的朋友。
《象传》说:一个人独行,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三个人同行,就会相互猜疑。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事物的矛盾是双向的,只有两两相应,才能互补,从而达到双赢。【原文】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译文】
六四: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并且行动迅速,就有喜庆的事发生,没有什么灾祸。
《象传》说:“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也是值得庆祝的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如果迅速改掉导致错误产生的恶习,也不会遭遇灾祸。【原文】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也。
【译文】
六五:有人诚心诚意送来价值十朋的宝龟,没法拒绝,十分吉利。
《象传》说:《损卦》的六五爻是“大吉大利的”,这是因为有来自上天的庇护。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以柔居尊,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原文】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译文】
上九:不减损就可以增益他人,没有什么灾祸,去占卜得到吉祥的预兆。有利于有所行动,就好像不停地减损自己,到最后,自己的家没有了,得到了天下的臣民。
《象传》说:不减损就可以增益他人,是因为从表面上看,施恩惠给人民是减损了自己,实际上是巩固了他的政权。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上的应与老百姓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疑难解析】
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巳事遄往,无咎”的大意是:祭祀的大事要快速去做,这样就没有什么灾祸。大家都知道,我们要祭祀的是神灵,而神灵是财富的掌管者,所以这就好比到了向能提供给你帮助的人表明诚心的时候,你赶紧向他表示自己的诚意。为什么说这样做就没有什么灾祸呢?
如你不及时向别人表示自己的诚心,一方面别人就觉得你心不诚,就不愿意帮助你。因为你平时老求别人帮助你,并许下承诺:“如当真得到你的帮助,我一定好好报答你。”而到了关键时刻,其他的人都带着礼品来拜望他,你却没有出现。别人误解你也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让小人有了从中挑拨的机会。因为你不在,小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即使是诬陷,你也没有辩驳的机会。而且“你没有来”本来就是事实,小人便以之为幌子,借题发挥,把你的缺点越放越大,甚至还编造一些事实。这就好像提供了小人遮掩自己丑恶的嘴脸的衣服,使能提供对你帮助的人无法识别小人的本来面目。
相反,你及时拜望了别人,别人的疑虑尽释,觉得你确实是个有诚信的人,就会给你帮助。
如果你没有什么财产,拿不出好的贡品该怎么办呢?“酌损之”。你没有好的东西给别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如果你向别人去借,结果你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使你不能轻松前行;如果你因此而起了歹意,则更糟糕了。再说,你要去拜望的那个人,他品德高尚,办事公正无私,他需要的是你的诚心,而不是许多钱财。
【事例】
“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暗示我们,在上的虚心听取在下的意见,表面上有损在上的威严,实际上是有益于在上的事业。晋文公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的美名已远播,他的臣子也因此更加愿意向他提出意见,结果他终成霸业。
晋文公虚心听劝终成霸主
春秋时,大家都知道晋文公是个贤明的君王,善于纳谏。晋文公手下的臣子也因此敢大胆地向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公元前636年,晋公子回国当上国君,是为晋文公。他当上国君后,开始征发百姓,组织军队,训练作战。两年后,晋文公便准备用训练的百姓称霸诸侯。
大臣子犯劝阻说:“百姓虽然经过训练,身体强健,但还不懂得义,还没能各居其位,不能用。”
晋文公觉得有道理,他便想办法让百姓懂得义。正在这时,周朝发生了“昭叔之难”。
昭叔是周惠王的儿子,他和他的哥哥襄王之后狄隗密谋叛乱,襄王知道后,便将狄隗废掉。这件事触怒了狄隗的娘家,他们派重兵进攻周朝,周襄王被迫逃到郑国。
周朝在当时名义上是各诸侯国的宗主,晋文公决定帮助周襄王返回周朝并用此事教育晋国的百姓什么是义。
他派出左、右两军,右军攻打昭叔,左军去郑国迎接周襄王返国。事成后,周襄王为表彰晋文公的功劳,以天子的礼仪迎接文公。
晋文公却推辞说:“这是臣下分内之事。”
他帮助襄王返国后,又回国致力于便利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认为可以使用百姓了。
子犯出来阻拦说:“百姓虽然懂得了义,但还不知道信是什么,还不能用。”
晋文公听了,觉得有道理。
他率领军队攻打原国,命令士兵携带三天的口粮。军队围困原国城池整整三天,士兵们的粮食全部吃完了,而原国还坚守城池不出。于是晋文公下令退兵,正当晋军刚退兵时,间谍从城里出来报告说:“原国已经准备投降了。”
有人主张再坚持一下,等待原国投降。晋文公坚决地说:“当初带三天军粮,就是准备攻打三天的;如今已下令退兵,就应该说话算数。如果不退兵,即使得到原国,也会失去信用。得失相比哪个多呢?”
由于晋文公利用攻打原国教育百姓知道信,所以国内民风大变,凡事以信为本,他们做生意不求暴利,不贪不骗。
做完这些后,晋文公问子犯:“这回行了吧?”
子犯回答:“百姓虽知信、义,还不知道礼,还没有养成恭谦让范。”
于是,晋文公又在让百姓知礼方面下苦功。他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每个环节都依照军礼执行,使百姓看到礼仪;他又规定百官的等级及职责,使百姓知道对什么职官行什么礼仪。百姓们不但如此,还知道根据礼来判断一件事的是非。这时,子犯笑着说:“可以用民了。”
于是,晋文公开始伐曹,攻卫,取得齐国之地,大败楚军于城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益卦第四十二
益卦
巽上
震下【原文】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
《益卦》:有利于有所行动。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彖传》说:《益卦》,减损在上的利益补给在下的老百姓,老百姓内心喜悦无限。人民感到皇恩浩荡广施民间,这种体恤民情的精神必定会得到推广。“有利于有所行动”,是因为坚守中正,有值得喜庆的地方。“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就是说借助于舟楫前进,前进的道路将会畅通无阻。想体恤民情就要果断采取行动,并逐渐培养谦恭的态度。就好比上天降雨,雨露滋润万物一样,这种增益活动不受地域限制,遍及四面八方。总而言之,减损在上的利益补给在下的老百姓,就是要顺时而进行。
《象传》说:《益卦》的卦象是震在下、巽在上,震为雷、巽为风,这表示狂风和惊雷互相激荡,相得益彰,所以把它叫作《益卦》。君子看到此卦象,有了错误就要马上改正。
【启示】
《益卦》强调要施恩惠给人民,因为这对双方都有利。【原文】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译文】
初九:有利于进行大的行动,大吉大利,没有什么灾祸。
《象传》说:大吉大利,没有什么灾祸,表明百姓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工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老百姓都不计私利地做事,就有利于干大事。【原文】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译文】
六二:有人诚心诚意送来价格昂贵的大乌龟,没有办法不接受。无论何时去占卜其结果都是吉祥的。君王用此祭祀先帝,也是吉利的。
《象传》说:“有人诚心诚意送来价格昂贵的大乌龟”,这是意外的收获。
【启示】
谦虚地坚持走正道,就能获得吉祥。【原文】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译文】
六三:在灾荒年月施恩惠给人民,没有灾祸。但要心诚,行为适当,还要用玉圭作信物禀报王公。
《象传》说:在灾荒年月施恩惠给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这种做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灾荒年岁,不但要自己施恩惠给人民,而且还要向上级汇报,以求得更多的帮助。【原文】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译文】
六四:把对上对下都有益的行动计划报告周公,周公听从了,并以此为行动的依据,迁移国都。
《象传》说:“向周公提出建议,周公采纳了”,说明君臣同心。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制订计划要以增益上下为依据。【原文】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译文】
九五: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不用去卜问,大吉大利。百姓也因此有诚心,将感激我的恩德。
《象传》说:“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不用去卜问这件事,“因为百姓将感戴我的恩德”,大家都能遂心成愿。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上的要有诚心和仁爱之心。因为在上的诚心对待在下的,在下的将感激在上的,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原文】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译文】
上九:不增益他人,有人将攻击他。这说明他没有持之以恒施恩于民,必然凶险。
《象传》说:“不增益他人”,这是偏激的做法。“有人攻击他”,这是从外边来的呀。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施恩于人,将会遭遇灾祸。
【疑难解析】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和“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的大意是: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不用去卜问,大吉大利。百姓也因此有诚心,将感激我的恩德。这就告诉我们,君王应有诚心和仁爱之心。具体地说,君王有诚心、仁爱之心有几大好处:
一、君王有了诚心和仁爱之心,一个地方遇到了灾荒的年岁,他就会减免当地的赋税,并且发动其他地方的人民来帮助他们,这样使天下的人民无论在什么年岁都能安居乐业。
二、君王有了诚心和仁爱之心,在平时他也会为百姓着想,不但自己生活节俭,而且还以“俭以养德”教育天下臣民。一方面,天下会因此形成节俭之风,这样节余的财富也自然而然多了起来,即使遇到了灾荒的岁月,大家也能应付;另一方面,节俭之风能清洗污浊的空气,从而使贪病病毒失去了依附物。因为人一节俭,他就容易满足现有的财务状况。再说,人一爱惜自己的财物,就不会把钱花在不正当之处。
三、君王有了诚心和仁爱之心,就经常施恩惠给老百姓,那些富有的人也受到了感化,也把自己的财富分给贫困的人。一方面,不会因贫富的差距过大而造成混乱。因为人一旦看到别人家聚集相当多的财富,而自己家贫如洗,就会觉得不公平,心里就不平衡,自然就容易起坏心——抢或偷富人家的财富。另一方面,得到了恩惠的老百姓也会受到感化,准备“以恩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