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虎家在虹窑镇的东北边,离虹镇三十多里地,叫周家屯,屯子东边有一条河,叫二道河子。
上次周向虎回家走到河边,正好看到小鬼子的运送东西的大车在河套子里过,有五辆大车十多个鬼子。周向虎当时挺纳闷;鬼子运送东西咋不走公路呢?回到屯里一打听才知道;从县城到虹窑镇走这段河套子,要比走公路近,况且,公路坑坑洼洼地,还不如河套平坦好走,所以,不是夏天河里涨水,来往的车辆,一般地都从这儿走。鬼子的大车上装的是粮食罐头啥的,是县城给虹窑镇上的鬼子和伪军送的给养,每个月送一趟。
杜海生说:“你咋知道的这么详细?”
周向虎说:“不瞒大当家的,当瞅着鬼子大车的时候,我就上心了。所以,我就在屯子里详细地打听了一遍,还特意把河套跟前儿的地形仔细地瞅瞅,那儿可是一个打埋伏的好地方。”
杜海生乐了:“原来你小子早就打上了歪主意——瘦老太太的胯胯惦(垫)上了!”
屋子里的人全让杜海生给逗乐了。
等笑声停下来,杜海生问聂魁元:“魁元,你认为咋样?”
聂魁元沉思了一下说:“这事儿得要慎重,日本鬼子可不比那些大户,好打不好打先不说,如果,一旦事情露了,那后果就严重了!鬼子的报复心极强,手段也特别地残忍,到时候咱们很难是人家的对手。”说到这儿聂魁元停了下来,他卷了一根烟,点着抽了两口,接着继续说道:“大伙也都知道,现在日本鬼子经常到山区清剿,但是从没碰过咱们这些占山的。这是因为他们的战场扩得太大几乎是大半个中国,明显地已经是兵力不足了,所以,只要咱们对他们不存在威胁,他们也就不会专门来对付咱们,两边暂时保持相安无事。”
其实,有一点聂魁元不知道,日本人不动他们这些胡子,并不仅仅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计划想收复他们。
杜海生说:“这么说,那就算了!咱们就别打这个主意了。”
聂魁元说:“不!大哥,我说这些是让大家知道这件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并不是说这事不能干,我认为可以打。”
杜海生说:“可以打?那你说说你的想法。”
聂魁元说:“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极为隐秘,无论事前事后任何人都不能透露出去半点儿风声,另外,出手要快,劫下东西后立即就撤,别留下任何痕迹,让鬼子无法知道是谁干的。”
聂魁元说完,杜海生瞅瞅屋子里所有的人说:“你们认为咋样?”
大伙都说;打!只有三当家的孙明没吱声。杜海生就问孙明:“你是咋想的?”
孙明说:“我认为打可以,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咱们不知道鬼子是啥时候运送给养,咋打?”
周向虎接过话说:“这个,我也打听过了,鬼子都是月初运送给养,估计也就是这两天。”
孙明说:“我觉得这也不行,如果不知道准日子,咱们把人马拉下山,要在伏击地点守上两天,这冰冷寒天的,到时候不等打鬼子,自个儿就先冻坏了。”
周向虎说:“咱们可以不用先守着,让大伙都躲藏在我们屯里,然后,派几个人骑马轮流到半路上守着,发现鬼子的大车就跑回来送信儿,屯子离河套不远,那时候咱们再出去也赶趟儿。”
孙明说:“把人马拉进屯里,那还能做到隐秘吗?”
“这……”周向虎让孙明给问住了。
杜海生冲着孙明点点头说:“你说得对,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说完杜海生寻思了一下又对聂魁元说:“这样吧!我现在就和孙明、向虎去一趟二道河子,能不能打回来再说。不过,咱们还是做打的准备!你通知山下那些‘蹲窝子’的兄弟,天黑前全都回到山上。”
聂魁元说:“好!”
“蹲窝子”就是守在一个地方探听消息!红砬子山虽然有五十多人,但是,住在山上的只有四十来人,还有十来个人住在山下,他们都是红砬子山周围各个屯子的人。没有特殊的事儿,这些人是不回到山上来的,平时就呆在家中,专门负责打探各方面的消息,由二当家的聂魁元亲自和他们联系。
这些人具体都住哪儿,只有大当家的杜海生和二当家的聂魁元两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