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庄是一个三百来户人家的大庄子,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清朝时候庄子里就好几代都出过秀才举人,近些年也陆续有人因为读书,在外谋到了好前程。所以,梁家庄人一直就崇尚读书,庄子上的小学至今都在开着课,这在枪炮声不断的冀中实属不易。不过,也是因为打仗多数孩子都念不起书了,现在只有十多个学生了。
梁兴是这个小学的唯一的一个老师。
上学的时候梁兴的学习就很好,如果念下去应该可以像庄子上其他念书人那样,在外面谋一个好前程的,但在他念中学的时候,他父亲就生病了胸痛咳嗽,后来咳血。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把仅有的三亩地都卖了,没到一年工夫父亲就去世了,剩下他和母亲还有一个六岁的妹妹。梁兴不得不离开学校,挑起家里的生活担子。
梁兴下面原来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不过弟弟十岁时下河洗澡淹死了,另一个妹妹比小妹妹大两岁,四岁时候出疹子也夭折了。尽管家中人口不多,可是没有地了日子就不好过了,梁兴不得不去族长梁士常家干活,当时他只有十五岁,为了能够让妹妹上学念书,十六时就和成年人一样开始扛大活,直到妹妹在保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他才成家,那时他已经二十八岁了。
梁家庄小学校原来有三个老师,日本人占领华北后两个家是外地的老师就离开不干了,剩下的本庄的这个老师以前是教私塾的,年龄已经很老了,因学生多教不过来,而且,很多课都不会教,身体也不行,所以就教不了了。
孩子们上不了学这可是不小的事情,家长们就找庄上主事的协理让他想法。协理也姓梁庄子上的人都称呼他理长。不过,这样大的事情一个理长根本解决不了,没法子,他就和几个在庄上说话有些分量的人一起去找梁士常,打算让梁士常帮着给解决一下。
在梁家庄梁姓是一个大姓,庄子上几乎有一半的人姓梁。梁士常虽说不是庄子上头等大户,但,他是梁氏家族的族长,庄子上的许多事情如果他不点头就很难办成。尤其是学校的事情,梁家庄小学校能坚持到今天与梁士常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些年学校的费用和老师的薪酬一直都是梁士常贴补着,所以学校的事情只有梁士常可以拿主意。
要是平时这种事情不用别人找梁士常就主动张罗了,不过这一阵子因为身子闹毛病吃睡不好,梁士常好些天都没有出屋子了,理长带人到家里来的时候,他才从炕上爬起来。
理长就把学校没有老师学生不能上课的事情说了一遍,让梁士常给想个主意看看应该咋办。
梁士常说;这事我听说了,也没啥好主意只能是到外面去请老师,可以多给点报酬,这个费用就由我家出了。
理长说;现在不是报酬多少,是请不到人。
“是找不到人还是没人愿意来?”
“是没人愿意来!”
“找了吗?”
“找来的!”理长说:“知道你身子闹毛病没想惊动你,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就打发人去县城还有几个有学校的大镇子上找,结果就是多给工钱也没有肯来。”
“为啥不来?应该有个说法!”
梁士常这一问,几个人七嘴八舌地就说开了;说法就是日军、保安团、警备队隔三差五就清乡,摊粮摊钱、抽丁抽夫没有个安稳的时候。现在又搞个华北自治,要把咱们这儿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今后啥样就更不好说了,城里咋的也比乡下安稳些,谁愿意成天担惊受怕过来遭这个罪受。
华北自治这个事情让梁士常特别的闹心,他不愿意再说下去就说:“现在就这个世道没法子,老师这个事情你们还得慢慢的寻摸,工夫长了咋的也能遇上愿意来的人。”
理长说:“十天八天还好对付,要是时间再长找不到老师,学生们可是耽误不起了。”
“那咋办?”
理长说:“找个识字的人在学校里带带,不能教书起码可以看管学生自己看看书,这样也比散放在家呆着强。”
“这个主意还真的挺好!”梁士常说:“那就把王老先生再请回学校来,让他再帮着带一阵子,这不是要比找其他人强吗!”
理长说:“王老先生身子不行,年纪又大操不了这个劳了,不然他也不会离开学校。”
梁士常说:“王老先生要是不能回学校,那咱们这个庄子还不好找出这个人来。”
理长说:“我看梁兴就可以。”
梁士常说:“梁兴中学都没念完,能行吗?”
理长说:“梁兴上学的时候书就念的好,要不是他爹闹毛病不念了,不然的话应该有个出息。反正也不是教书,就是把学生们聚拢一块看看书,比没有老师撂荒学业强。”
梁士常说:“也对!咱们庄子上百年来崇尚读书的风气,不能在咱们这儿给断了念想。那就让梁兴去试一试,要是行的话以后就留在学校,不用再在我家打长工了。”
这样梁兴就去了学校。
开始时候带着学生看看书,后来没有老师来,梁兴就试着教学生,不懂的就自己学,实在不懂的他就去县城找以前的老师问。出乎人们的意料年末升学考试,梁家庄小学校考入县城中学的人数比以往最好的时候还多了两名,这让庄子上人都挺高兴,特尤其是学生家长更是夸赞梁兴教的好。
看到这个情形理长就跟梁士常商量说:“梁兴教出这样好的成绩,不如就让他当正式老师得了”
梁士常说:“行!不然出去请老师忒费劲了。”
理长说:“既然是正式老师就应该加饷,不能再挣打长工的钱了。”
梁士常说:“那就按以前老师的报酬给他。”
理长说:“族长你同意了,那我就把其他几个当家的找来一起商量一下。”
梁士常说:“不用找他们商量了,就这样定吧!”
理长说:“这几个大户也都是小学校的捐资人,不跟他们商量不好说吧!”
梁士常说:“没啥不好的,这一两天我去县城跟上边说一下,看看政府能不能给掏一部分薪水,如果不行梁兴的饷钱就我家出了。”
这样梁兴就正式当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