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一生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辞官。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也喜好写志怪小说。吴承恩杰出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全书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活泼生动,富于生活气息。《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它还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
国学故事
吴承恩的父亲原是个小商人, 幼时嗜书如命, 常常站在课堂外面的窗户底下偷听讲课,因为家庭生活困难, 吴锐没能读书, 他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儿子身上, 从小就教吴承恩读书、写字、画画。小承思天资聪慧, 又肯用功学习, 诗词曲赋样样精通, 还能写一手好字, 很小就以“神童”之名誉滿乡里。
吴承恩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他特别喜欢野史稗言、故事传說大,平时有钱就去买野史、笔记、小说之类的书籍看。吴承恩读书如醉如痴,邻里乡亲看他这样,便喊他小痴子。博览群书, 使吴承恩博学多才, 因此乡间百姓的结婚的喜颂、丧事的吊文、做寿的祝词及节日的春联多是请他写,吴承恩也总是有求必应,写得又快又好。
一天,一个粮商叫张皇兴的慕名前來请吴承恩, 要他为皇兴粮行写一副对联。张皇兴欺行霸市,谁敢稍有不满, 他拳打脚踢, 当地群众恨透了他。吴承恩见张皇兴来求他,就想用对联來骂骂这个位商, 于是他欣然应允, 挥笔写道:皇兴大粮行, 慈夙楚城;扬横联是:去四首。
张皇兴一看,喜不自胜, 连连道谢,私下以为吴承恩是称赞他以慈善为本,于是请裱糊匠裱好, 恭恭敬敬地悬在中堂。按照横批把上下联前两个字的部首去掉之后,对联就成了:王八大粮行,心歹楚城扬。乡亲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都赞叹吴承恩为他们出了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