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多次提到吐蕃这个民族,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过着农耕和游牧生活。吐蕃人英勇善战,他们认为战死是光荣的。吐蕃的首领称为“赞普”,意思是雄壮强悍的男子。吐蕃在6世纪末(即南北朝后期及隋朝)还只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方国,到了松赞干布时代,吐蕃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军事集团继续向四周扩张,同时也维持着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唐皇室曾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下嫁吐蕃,并不时赏赐吐蕃大量财物。在武则天时期,吐蕃部落万余人内附,和党项人一起被安置于灵州、夏州之间,唐设置10个羁縻小州加以管理。
吐蕃壮大以后,在边境上与唐朝的各种争端也不断增多,不时占据属于唐朝的一些地方。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北边防几乎完全空虚了,此时,吐蕃墀(ch í)松德赞即赞普位,他遣使打着“助国讨贼”的幌子,前往灵州窥探唐朝守备的虚实。唐代宗即位的广德元年(763年),吐蕃乘唐室易主之机,攻陷河西、陇右广大地区,原州及石门七关相继失守。后又长驱直入,攻破泾州、邠州、武功等地,逼近长安,唐代宗出逃,吐蕃顺利占领长安。15天以后,唐各地勤王军队赶到,吐蕃人大肆掳掠一番后,退出长安,至原州、会州、渭州一带屯守。从此,原州及石门七关陷入吐蕃长达86年(763年~849年)之久。
原州城,就是今天的固原城,历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周围的关城很多,著名的原州七关就分布于四周。按《唐会要》记载,七关为石门关、驿藏关、木峡关、六盘关、制胜关、石峡关、萧关。《资治通鉴》胡三省的注疏中,多木崝(zhēnɡ)关,少萧关。木崝关,他书无载,不可考。石门关,关城在今固原城北50多公里的黄铎堡乡,关口在须弥山寺口子东,系丝绸之路长安-凉州北道的必经关隘。驿藏关,《民国固原县志》云:“驿藏关,即瓦亭关也,在县南九十里。西毗六盘,东密迩萧关,山岭奇特,峡水遇回,夙称要道。”木峡关,在今固原县西南20公里红庄乡东、海子峡内大湾店附近,控制原州西越六盘山孔道,南北朝时即已出名。六盘关,在今固原市和尚铺西、隆德县东约10公里的六盘山顶,控制西越六盘山之路。制胜关,在今泾源县城西2公里的永丰村(原名关庄),控扼西峡东口及逾越六盘山主峰之路。石峡关,即今海原县高崖乡石峡口。萧关,一名陇山关,似应在今固原市东南、三关口以北。吐蕃占领原州以后,起初并没有认识到原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往往在盛夏季节,便弃之不用,移牧青海。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宰相元载上言说“:今国家西境到达潘原(在今甘肃平凉西),吐蕃驻军于摧沙堡(今固原红庄乡),原州在其间。原州正当陇山(六盘山)之口,其西部是监牧故地,草肥水美;平凉在其东,耕此一县,可供军食。原州旧城还在,吐蕃弃而不居。每年盛夏,吐蕃牧畜青海,离塞较远,如果乘机筑城,20余日就可成功。然后移京西军驻防原州,移郭子仪军驻防泾州,分兵守卫石门关、木峡关、陇山关。逐渐打开陇右,进达安西,横插吐蕃之腹心,朝廷就可高枕无忧了。”并献上这一带的地形图。他还秘密派人翻过陇山进入原州,测量井泉的位置,并计算费用,准备了筑城使用的各种工具。这是一份在宁夏地区全面展开对吐蕃斗争的防御计划。但由于该计划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唐代宗也有点犹豫不决。不久,元载被杀,这件事也就完全搁置起来了。
唐德宗即位以后,采用了以和谈为主的策略,他首先派使者把俘获的500名吐蕃兵送回吐蕃。吐蕃为使所占领的唐朝领土能得到唐朝的认可,便提出以现有边界缔结盟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于建中四年(783年)与唐朝廷在清水(今甘肃清水县)结成唐蕃会盟,划定边界,其中唐朝在今固原地区的北界是在弹筝峡(今固原县三关口)。但这一现状并没有维持多久,吐蕃便毁约进攻唐境,并于贞元三年(787年)攻陷盐州、夏州等地。吐蕃攻陷盐、夏等州后,提出再次与唐朝廷在原州梨树堡会盟。唐神策将军马有麟认为梨树堡地势险恶,恐有埋伏,唐德宗改会盟地点为平凉川,遣侍中浑瑊(浑释之之子)为会盟使,吐蕃派宰相尚结赞会盟。谁知双方在平凉川会盟时,吐蕃伏兵万人劫盟,浑瑊只身逃脱,唐会盟副使崔汉衡等60余人被俘。唐蕃关系彻底破裂。
吐蕃劫盟后,以原州为据点,大肆向四周抢掠。唐朝廷以会盟失利为由罢免了马有麟、浑瑊两人的兵权,唐朝陷入一片混乱。这时,吐蕃也认识到原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遂改变过去弃之不用的做法,于该年十月花费大气力修筑原州城,并派重兵屯守。吐蕃人修筑原州城,是中唐时期固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一方面标志着吐蕃势力在这一地区从攻掠游击转向屯兵经略,从而形成了以原州城为中心、以原州七关为犄角的军事战略格局;另一方面,也由于吐蕃人战略上的变化而使这一地区有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当然这种“稳定”与先前唐朝治下的原州是不能相比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诗反映了当地汉族人民的生活处境:“自云乡贯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诗中点明这个被缚的“戎人”为“凉原”人,即平凉或原州人,受吐蕃统治奴役40年了,被强迫身着吐蕃服装,只准许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穿汉装、梳汉族的发式。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后,吐蕃内乱,两派势力互相讨伐,连年混战。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一月,吐蕃宰相论恐热杀其东道节度使,奉表归唐,请求唐朝册封自己为赞普,帮助建国,愿以秦、原、安乐三州和石门等七关归还唐朝。宣宗命太仆卿陆耽为宣慰使,前往吐蕃会见论恐热,予以慰谕。六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收复原州及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等六关,得人畜数万。同月十三日,邠宁节度使张君绪收复萧关。七月六日,灵武节度使朱叔明收复安乐州。八月,诏改安乐州为威州。经过吐蕃80余年的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居住在三州七关的原汉族后代已被深深地同化,为了增强三州七关人民回归唐朝的凝聚力,唐王朝组织三州七关百姓数千人到长安朝觐、观光游览。八月初一,唐宣宗登上延喜门城楼接见了他们,并赐冠带15万匹。群众欢呼跳跃,高呼“万岁”。当场脱下蕃服,换上唐装,解去发辫,在大街上争购汉冠带。这一盛况被唐朝诗人薛逢在《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诗中记录了下来:
城上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清水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属长安。
宣宗又下诏,招募百姓开垦三州七关土地,5年不纳租税;屯防三州七关将吏,如能于其地营田者,由政府拨给耕牛与籽种;温池盐矿(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盐池)由度支(掌管财政收支的官员)管理,收入赡济边防;凡商旅往来贸易及戍卒子弟通传家书者,各关镇不得阻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