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之穷,为历代皇帝中所少见。他年轻时,父母兄长死后,穷得无钱下葬;他自己贫无所依,只好去当和尚;当和尚也填不饱肚子,他又外出云游乞食,途中患病,几乎丧命。因此,当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把他推上皇帝的宝座时,他特别珍惜这个位置。为了巩固他花费了15年夺得的帝位,并传之于子孙后代,他实行了严刑峻法的治国之策,除屠杀开国功臣外,在历代帝王丧失江山的覆车之鉴中,他尤其重视解决宦官干预朝政的问题。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在确定内侍官制时,他明确地指示吏部说:“宦官这类内臣,只要人数足够使用就可以了,不要配备太多。自古以来,这类人就易于擅权,对此要引以为戒。”到了晚年,他对太监应当恪守的准则定得更为严厉,如宫中太监不得读书识字,不得身兼外臣文武职衔,不得使用外臣冠服,官阶不能超过四品,每月俸禄米一石。还强调:“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他曾在宫门口竖立了一块铁牌,上面刻着一条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朱元璋死后,继任的建文皇帝倒还记着乃祖的遗训。随着时间的流逝,朱氏子孙早把家法抛到九霄云外了。祸国殃民、臭名昭著的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便出在明朝,其中刘瑾就出在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期间。
一代名臣杨一清早想剪除刘瑾,可是谈何容易啊!刘瑾上有皇帝的信任支持,下有一群狐朋狗党,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把握不好时机,不仅扳不倒他,怕是连自己的命也保不住。这次宁夏之行,杨一清觉得机会来了。一是张永也是朝中太监“八虎”之一,很得皇帝的信任。二是张永与刘瑾有矛盾,可以充分利用。三是可以将这次宁夏兵变的起因全部推在刘瑾身上,借张永之手剪除刘瑾。
他们两人在西行途中,杨一清就主动接近张永,与他亲善友好;张永也知道杨一清在朝臣中的地位与声望,自然也愿意跟他交往,两人关系甚为融洽。在处理完兵变事宜后,张永准备回京复命,杨一清找张永进行了一次密谈。杨一清对张永说:“这次依靠您的大力协助,顺利完成了兵变后的善后工作,主犯一干人由您押回京城处置,这是值得高兴的事。”然后,他又叹了一口气说:“铲除一个在外作乱的藩王容易,但国家内患却不那么容易除掉啊!”张永一时不明白杨一清说的“内患”是指什么,让杨一清说明白些。涉及内患,杨一清不敢明言,遂用手指写了一个“瑾”字。张永明白了杨一清的意思,他面有难色地说:“这个人不好对付啊!他早晚都在皇上身边,皇上一天见不到他都不高兴。再说,他的党羽极多,耳目极广,要铲除他不容易啊!”杨一清慨然说:“您也是皇上信任的内臣,这次派您来监军即是明证。您凯旋回京后,皇上肯定要问及宁夏的事,您趁机把朱寘鐇传檄告谕各边镇‘同举义兵,共讨刘瑾,以清君侧’的话上奏皇上。并将刘瑾乱政、图谋不轨的罪状一一奏给皇上听。皇上英武,一定会听您的话诛杀刘瑾的。如果此举成功,您就能因为国除害而名垂青史!”张永担心地说:“万一皇上不相信,那后果将是很严重的!”杨一清又出主意说:“如果皇上不信,您就跪在地上叩头痛哭,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心以表明自己说的绝不是假话,而是对皇上的一片赤胆忠心。皇上一定会被您的赤诚所打动。不过这件事一定要早动手,千万不要犹豫,晚了怕泄露机密,让刘瑾抢了先,那灾祸就会马上到来。”张永本来就对刘瑾不满,经杨一清一番鼓动,胆子也壮了起来,便充满豪情地说:“老臣何惜余生而不报答皇上的圣恩!”遂下定决心剪除刘瑾。二人又历数了刘瑾的种种罪恶,精心准备了奏章。
这年八月,张永回京献俘。此时,刘瑾也有点心怀鬼胎,他怕张永把宁夏兵变中揭露他的事泄露出去,便安排好了张永进京的时间,谁知张永却提前进京,甩开刘瑾。
八月十一日,张永献俘毕,明武宗赐酒酬劳张永。其时,刘瑾及马永成等都在皇帝身边侍候。到了晚上,刘瑾告辞回府,张永遂向武宗密奏“刘瑾激变宁夏,心不自安,阴谋不轨状”,并从袖中取出奏疏,历数刘瑾罪行17条。武宗刚喝酒,低头说:“刘瑾负我。”且有所犹豫。张永见状,立即又奏说:“此事不可缓,缓则奴辈皆死于非命,陛下亦无所归!”接着,张永及其身边的同党又数说刘瑾平时的种种劣迹。武宗准其奏。
当夜,武宗命禁军逮捕刘瑾下狱。十二日,武宗以张永奏疏出示内阁,贬刘瑾为“奉御”,闲住凤阳。十四日,禁军从刘瑾家中抄出黄金24万锭又5.78万两、元宝 500万锭、银 800万锭又158.38万两、宝石 2斗、金钩 3000个、金银汤鼎500尊、衮服4件、蟒服470套、牙牌2柜、金龙甲30副、玉印1方、玉琴1张、狮奕带1条、玉带4160条。又得金5.9万两、银10.95万两、盔甲1000余件、弓弩500张。其他宝物不计其数。明武宗原不想杀刘瑾,可是一看抄出来的东西,这位只知游玩作乐、不理政事的糊涂皇帝也不由大吃一惊:“奴才果然想谋反!”于是下令将刘瑾处死,其党羽也遭清洗。朝中这一变故,实由宁夏安化王之变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