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傻傻:现在在西安,到处是名胜古迹,也去了两个地方,可是都觉得不好玩。倒是大一有一次坐上311路公车,一直坐到终点,郭杜镇。在那里看到了广阔的麦田。我们那里旱地都在山坡山洼里,没见过这样的景象。所以我真的受了很大的震撼,并且在麦地里漫无目的走了一通,还是不能平息这种震撼。
南方都市报:西安的大学生活对你已经相对成型的风格造成何种影响?你关注同时代人的写作吗?
李傻傻:首先,我不关心同时代人的写作。但是我肯定也看到了,虽然这种“看到”是被动的。他们的写作各有特色,也各有千秋,但是肯定还有很多更好的还没有浮出水面。
大学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是真的。但是它本身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在哪里生活都能开阔视野。可能你指的是对个人作品统一风格的破坏,不过我不在乎这种破坏。当务之急是训练我操纵各种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形成风格。这么早就定型,就像韩寒,我很怕。你可以看出,我写农村和写西安的文章一样牛逼。
南方都市报:你快要上大学四年级了,是否考虑过自己的未来、李傻傻向何处去?谈谈你眼中的大学生活。
李傻傻:大学是一个陷阱。首先,他让你找不到朋友,因为大家都少有赤子之心了。其次,他让你更加懒惰,因为,功课很简单,时间很多。第三,他让你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当然青春何处不闪光,金子哪里都闪光。大学里有一个图书馆可以锻炼你的脑筋,有一个操场可以发达你的肌肉,四肢大脑都能得到锻炼,其实也就是很好的地方。如果硬要说还有什么不如意,那就是你的心灵,变得麻木了,冷漠了,硬了,没什么意思了。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活得有滋有味,变得敏感而高尚起来。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而我当然也很喜欢上大学了,如果我没上大学,可能就不知道怎么上网,可能也就放弃了写作,那点理想和怀疑、豁达和敏锐可能就会消失干净。写作真的很爽。最美好的事,是和女友租了个小屋,在窗外喧嚣的人声中看书和做爱。最难过的事,奶奶去年年关过世,我哭成个泪人儿。最愤怒的事……当别人称我为愤青的时候,我愤怒了。最遗憾的事……我已经21岁了。最骄傲的事……我还只有21岁。
南方都市报:听说你在学校承包过电影院?
李傻傻:现在是班上另外一批人包着。那时为了谋生,就和两个同学去承包下来。多的时候一晚上能赚400多,也亏过,但是一学期下来也赚了4000多块。可是三个人一分,也并不多。平时解决了很多零花钱问题。经常是等着下一次赚了钱好吃饭。
南方都市报:在西安,李傻傻被称为偶像,虽然其中包含一些玩笑的性质,但作家明星化似乎是文坛的一种趋势,无论是韩寒还是春树,你喜欢当明星吗?
李傻傻:偶像?哈哈。偶像该是那种很能答记者问的男女。我怕说话,特别是面对善良而又狂热的群众时,我总是提醒自己:紧张,紧张,再紧张,所以我当不了明星。韩寒、春树已经是明星了,但是还明星得不够。明星的号召力那么大,这种力量作家千万不能拒绝。我是说真的,让群众买韩东的书,显然比让他们听谢霆锋演唱会更便宜、更划算。我是说真的,一切智慧的人都应成为明星,包括智慧的作家。
我代表不了谁
2005年《时代》(全球版)刊登出一组特别报道,浓墨重彩地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进行解读。该刊以“中国新革命”(CHINA’S NEW REVOLUTION)为总题刊载了二十多个版位的相关文章。这其中选取的人物有拥有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的王石;热情的新电影人徐静蕾;十亿美元的游戏大亨陈天桥……而在文学界《时代》选择了李傻傻,这是继去年春树、韩寒等80后作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后,又再次出现的中国青年作家。李傻傻受到关注则是因为他的作品描写了游走城市的“鬼”。《时代》称李傻傻为“幽灵作家”。
《时代》称,李代表了中国人的梦想:穷困的男孩勤奋学习,成为学校中唯一一个上大学的孩子。但他关注的是那些没有实现梦想的人:无数农村居民,包括他自己的父母,放弃土地涌入城市打工,李将这些新移民称为“城市幽灵”。《时代》认为李傻傻并没有主题明确地去倾诉农村的苦难,也没有加入田园颂歌的行列,只是真实地以一个农村孩子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以及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们。
文化评论家张柠认为,比起那些美化农村经历、将苦难诗化的作家,李傻傻更真实,李傻傻的出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农村的理解。
李傻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和民工主题是自己关注的主题之一,这与他自身的经历和环境密切相关,但并非唯一的主题。
关于上《时代》:我代表不了谁。
海峡都市报:上《时代》对你而言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李傻傻:只是被当作描述一种现象的合适的例子,换一个作家的名字也完全可以。
海峡都市报:《时代》的采访是如何进行的?
李傻傻:4月,他们来广州,在一个小店里,边喝边聊,就是这样进行的。他们的问题并不反常,我记得问了我主要写些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小时候的一些生活,问我对于我写的类似的这群人的生活怎么看。我当时的回答记不清楚了,但我说话比较乱,我估计没《时代》概括得这么简洁有力。
海峡都市报:“中国的新崛起”是他们这次采访的主题,你觉得你代表的是怎样的一股崛起的力量?
李傻傻:其实,对任何人的认识、评价、定位往往都是别人给的,所以,其实是他们认为我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群,而他们的看法已经写在文章里了。至于我自己,我认为,我代表不了谁,做记者代表不了良知,写东西代表不了文学,做男人代表不了力量。我觉得,最好这个世界上不需要代表,每个人都能尽全力去奋斗,并有权利享受自己的创造。
关于城市里的鬼:苦难只是他们的一面。
海峡都市报:《时代》说的“中国式梦想”,像你这样成长的孩子很多,但又是唯一关注那些无法实现梦想的人们,为什么你关注这一些,是你的悲伤,你的苦难?为什么要记录这些?
李傻傻:关注他们的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而我的关注也觉得不是最有力的。问题是这样的:越有力,就越无能为力。所以,我这是一种比较温和、无毒无害的方式,它本身除了记录与感怀,没有任何影响,但如果能像所谓名著的导读一样,吸引眼光去关注那些更有力的东西,那就是额外的奖赏。虽然我也不知道哪些是“更有力的”,因为我同样没机会发现。
海峡都市报:你称他们是鬼,放弃了土地来到了城市并且在这个城市里游走。你13岁时,打工的父亲去寄宿学校探视,门卫不相信这个衣衫褴褛的外乡人会是一名学生家长,而将他拒之门外?
李傻傻:我没说他们是鬼,我是说“没有人的权利与尊严(大意)”。你想,鬼是观察、游走于这个世界,但并不参与,而他们不同。由于我接触他们比较多,所以,我觉得他们与大众传媒塑造的苦难形象并不十分相同,苦难只是他们的一面。由于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所以,他们就具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民工,与城市市民比起来,他们地位卑微、行为可憎、命运悲苦;另一方面,他们是农民,甚至觉得民工生活比在家里要好,也有欢笑、有苦恼、有梦想、有失败。我想说的是:在人们觉得他们已经够苦了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还挺好的,那么他们原来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我父亲,说实话,从我而言,作为一个父亲,我觉得他真的太累了;作为一个人,他和任何人一样,都在走着自己必须走的路,所以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而从他的角度看,他觉得这里比在家里好,甚至不愿意回家去。
大部分时候,人们是从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的角度去关注他们。让所有人过上好日子是没有错的,但有时候,我也试着从“人”的角度去看他们:他们很简单就能快乐,有健康的体魄,有顽强的生命力,有勇气,有的还不缺少义气;我很喜欢、很佩服他们中的一些人,我觉得这种人会越来越少。
海峡都市报:你觉得用“幽灵”作家来形容你恰当吗?
李傻傻:其实,无论怎样形容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同时,无论怎样形容问题都不大。这就是“虚名”一词的含义。
他的自信源于真诚。
——李傻傻文学创作初期综论。
刘波。
商业时代、农村身份与纯文学。
在如今这样一个商业化时代,出现李傻傻这样的纯文学作家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就像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萧红与沈从文等极具个性的作家那样,李傻傻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学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在新近崭露头角的一批年轻作家中,李傻傻的纯文学风格是非常突出的,在其他80后作家都被当作明星似的人物而受到妖魔化时,李傻傻却以平民化的心态执著地坚守着纯文学的阵地。
生长于湘西农村的李傻傻在童年的压抑与阴影中形成了一种渴望自由的信念,他所拥有的关怀与悲悯之情让他对许多事情都有无法掩饰的敏感。农村生活底层的磨炼使他在如今商业时代的诱惑下保持了自己对于纯文学的尊重。在自己的灵魂深处,他无法沉默,他用自己的文字为商业时代的农村现实注入了诗意的气息。就像许多生活在城市之中,内心却游离在城市之外的人一样,李傻傻在城市生活中寻找到了童年记忆与农村现实的平衡法则,他没有彻底地摆脱农村而融入整个城市,当然他也没有像某些城市人一样虚度年华、随波逐流,而是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纯文学所肩负着的使命,这种独特而真诚的表达方式或许会为他今后创造文学奇迹提供有力的保证。
虽然都在关注农村现实,并且对纯文学有着难得的虔诚,李傻傻与同为湘西出生的现代作家沈从文也有不少相仿之处,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所处的时代与生活阅历的相异让他们各自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气息并不一样,李傻傻在描写湖南湘西农村生活方面比沈从文那个时代所描写的湘西少了更多的矫情与狂热,而更多地透出作家个人对农村现实一种切肤之痛的冷静与关怀。
作为年轻一代的纯文学作家,李傻傻在他的文字中所铺就的底色就是他在农村成长过程中为生存与交流障碍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无论是有趣的童年生活,还是成人世界里的冷漠与肮脏,这都是李傻傻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经历过的既含温情又富刺激性的农村生活。这样的一些事实也促使李傻傻在他的作品中保持一种童真,并倾注那些极富流动感的文字。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童趣逐渐走向崩溃与瓦解的过程,它们被记忆重新唤起的时候,这样美妙的呈现本身就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李傻傻在描写那些可爱与可恨的人时,并不是把他们当作一个个孤立的人物,而过分沉溺于某种顾影自怜的书写与一种宿命的发泄,他在更多的时候是将其作为一种当下农村的普遍现象来审视与反思,以少年人的敏感质疑与挖掘成人世界里诸多的不和谐因素。
一个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总是复杂与变幻莫测的,更多的时候孩子们只有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受,有时甚至这样的机会也会被剥夺,而只能在默默无闻中猜测长辈们之间那些陌生的话题。童年的视角在李傻傻眼里是值得珍惜的,它与传统承续着清晰的画面与声音,所以它的真实性体现了作家一种善良与坚定的愿望,而不是表达那种混沌与虚无的场景。于此,可以说李傻傻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质疑了当下农村的现实,又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接纳了令人伤痛的记忆。
尽管年轻的作家对社会有着非同常人的关注与思考,但是媒体对几乎所有80后作家的“不成熟”、“幼稚”等软肋进行挑剔,这种声音似乎并没有引起评论界的质疑与反思,其实,这批年轻作家中间必定有成熟的或者正在走向成熟的,他们或许正在慢慢地浮出水面。在通向网络与纸媒之路上走得游刃有余的李傻傻可以说是在一片对80后的叫骂声中脱颖而出的,他没有以媚俗而煽情的写作方式来取悦于年轻读者,或者像那些张扬而华丽的戏拟派那样耍小聪明,而是以干净的语言与叙事的可靠性来与读者交流。就像李傻傻在他的短篇小说《蛇皮女人》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你知道,我并不无耻,只是因为一切都十足陌生,我才希望什么都能看透。”这句话用在李傻傻自己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对于文学的敏感天性已经让他在最初的写作之路上走在了许多同龄人的前面,这是不言而喻的。
当年轻人疯狂地追求都市时尚,竭力摆脱自己的农村身份时,李傻傻却“不合时宜”地将自己农村的根通过富有魅力的文字部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商业时代中的李傻傻在自己“反其道而行之”的行为中充当了一个理想主义的角色,因此,他那些诗意但又不失真实性的文字不用被披上时尚的外衣,也足以唤起更多人对乡村童年的记忆。
“本色性”写作的体验。
对80后作家炒作的闹剧还没有尘埃落定时,那些有沉淀下来的迹象的年轻作家们也渐渐发出了自己真诚的声音。在对青春期的迷茫与中学生情感教育的进行关注的年轻作家李傻傻这里,文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行为已经得到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听到了单纯但又不失深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