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楚国的辞赋家、屈原的学生宋玉,在《对楚王问》的一段中写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文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古代歌曲名称。
“下里”即乡里,“巴人”即蛮人。《阳春》是古代歌曲名,《白雪》是五十弦瑟的乐曲名,都为师旷所作。由于楚王听信了佞臣攻击宋玉的言论,质问宋玉,于是有了《对楚王问》一文。宋玉把自己比做最美妙、最高雅的音乐,因那些毁谤他的小人根本不能理解而“寡和”。这一番答辩证明他与小人之间,无论学识、志趣、行为等方面,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因此,那些小人也不可能对他有正确的评价,他们的言论决不可信。这种辩论十分巧妙。
现在也用《阳春》《白雪》泛指精深的艺术作品,而以《下里》、《巴人》指平凡的艺术作品,不专指音乐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