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发现,昨天发布的某某的祖宗那篇竟然被屏蔽了,必须更改后才能发布,想想自己也没有写啥过激的言论啊?只是说了点实话而已,算不上与某某有抵触吧!
既然说是违规,那就日后有空慢慢改吧,反正观点不变就是了,其实也没有抨击什么,只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真正的生活,光说些冠冕堂皇的话,那文章还有啥看头,只看情节吗?只看反转吗?只取悦读者吗?没有灵魂提高的文章,有啥意思呢?从生活实际中总结出来的才是最有用的,从当下实际出发的观点才是最该普及的!只是禁,又有何用?其实我的小说本来看的人也不恨少,其实说了些过分的话,也不见得有用!何况没说呢?本来就不打算哗众取宠,只是自娱自乐而已。下面转入正文·····
老爸赶紧跑到了妹妹的理发店,妹妹正在给人推头,就是用一个像是钳子的金属工具给人理发,手里要有劲,右手像握着握力器似的咯吱咯吱的动着,然后推子前端的两个锯齿片就相互绞合着,头发就成片的在一个固定的高度剪了下来。
李海姑姑的理发店是乡镇的第一家理发店,因为庄稼人通常是很少不理发的,家境好点的人家也只能在挑着幌子修脚刮脸的“挑子”走街串巷的时候,剃个头挂个脸,一般人家就用女人做衣服的大铁剪刀,随便绞绞头发也就算了,所以街上见到“狗啃”了一般的头发,也别嘲笑人家,因为可能你头上也是顶着这样的头型出门的。最方便的,应该是女人们了,因为只要不剪头发就行了,过上两年就会有一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垂到腰际。所以那个年代的少女大都纯真到不行,头型大都是一条麻花辫或者是两条麻花辫的区别,如果披散开头发就个个如同李若彤版的小龙女一样。
也正因为节省开支,不去剪头发,所以才保留了这份倩影,以及那个年代特有的美好回忆,同时这长长的辫子遇上识货的货郎,还可以卖个好价钱,为家里添不少的油盐。而反观现在,却很少有女孩子,能够留那么长的头发了,因为街上有那么多你霓虹闪烁的发廊,不是的来个锡纸烫或拉直吸引着过往女孩的目光,特别是年底,女孩们不花个几百块的做个头发,就说明没人要或者
自己抛弃自己一般。如此三番五次下来,想留出一头秀发就不那么简单的事了。要么你是个毅力坚强的女人,要么是个懒惰的女人,不然是不会留出长发的,但往往毅力坚强的女人更喜欢干练的短发,而懒惰的女人又喜欢洗头发,显然长头发更不容易洗护,所以长发自然不是她们的首选,所以如此以来,长发女孩越来越少了·······
李海的姑姑也是那个年代的有志青年,在那个女孩子不宜抛头露面的年代,能够想到去开理发店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姑姑年轻的时候高鼻梁、大眼睛,高挑的个子,也算十里八村的美女,但因为家里穷,对教育又不是那么重视,所以读了初中之后就在家里帮着干起了农活。但姑姑毕竟读了初中,比村里同龄人见过大的世面,知D县成立开了很多理发店,生意还不错,就想着在乡镇上也开一家。
虽然县城里有几家理发店,但那时候因为刚开不久,还不招学徒,想要学习这门手艺,必须去省城去学,并且最少要学习三个月,这个费用显然不是家里能够负担的了的。但姑姑就是这么有志气,竟然剪了一头的长发,换来了路费,又用了一冬天的时间做了几十双布鞋换来了学费,再加上家里凑的点钱,终于达成了心愿。
开春后,姑姑就离开了村子,一个人去省城学习去了,等到一个半月后回来的时候,一头的大波浪,就如同电视里的歌唱演员一样,轰动了整个村子。看着姑姑那动人的样子,李海也好像跟着沾了点光,头仿佛抬的更高了一些。
姑姑第二次去省城的时候,老爸带着李海去送姑姑,这才发现,又是走路又是换车的,好不费劲,关键的是还要过一条黑黝黝的大河。后来才知道这是大明湖里流出的小清河,那时候的河水还是很清澈的,虽然有点泛着黑黝黝的光。河里有几个光屁股的孩子在水里游来游去,看样子河水很深,但渡船也很大可以容纳好几辆自行车。但二十年后,李海就在这附近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河水已经泛着又白又绿的泡沫,再也没有哪个孩子敢在里面游泳了。并且这时候才发现河其实并不宽,甚至也不太深,不知道是心境变了,还是河变了······
折腾了大半天,到了省城,姑姑给自己买了两个煎包,老爸破天荒的给自己买了个糖葫芦,让李海记了大半辈子,永远记得那个香,永远记得那个甜······
李海姑姑的理发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的,并且随着老百姓生活的提高,越来越红火起来。也正符合那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姑姑的理发店第一批迎接的客人便是在水刷石大门里面工作的那些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的人。
看来姑姑的选址显然是动过脑筋的,没有过多的啰嗦,就把店开在了乡政府旁边,那时候乡镇的大街上没有几个门头,除了供销社的商店门头,个体户就算几个火烧铺、小吃摊,在加上理发店,可能这些就是当地最早的个体经济了。就是一个二三十平方的平房,房东就是乡政府,租金和大部分不花钱的房子相比,也要算是个不低的数字了,但居然十几年没有长房租,在那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显然姑姑赚了很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