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是呀,何苦要气?气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气只会让我们的面孔僵硬而多皱,弄不好还会由于过度气愤而导致身体不舒服。
当你在人行道上按规矩走路,粗鲁穿行的汽车、摩托车居然差点把你撞倒;你省吃俭用买来一台冰箱不到一个月就坏了,去找厂家维修别人爱理不理;每天三更半夜你刚刚入睡,楼下大排档的喝酒猜拳声吵得你神经衰弱;比你水平低、能力差、资历浅的人,因为会拉关系,而得到提拔重用;还有什么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谋财害命……看看这些,哪一桩哪一件不让人气破肚皮呢?如果不凡事想开一些,我们气得过来吗?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虽然不能说造成自己生气的所有原因都是别人的错,但大多数情况的确如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公共汽车站,大家都在排队等车,你排在前面,可汽车一来,后面的人不按秩序蜂拥而上,拼命往里挤,等你上了车,不但座位没有了,连个站得舒服一点的地方也没有。你一定很生气,也许气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人们普遍的、自然的心理反应。此时,你生气并不是因为你的错,你遵守秩序、讲公德,应该心理坦然才是,错是在那些不讲公德、素质不高的人身上。
拿着别人犯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还为此火冒三丈,伤心伤脾的,你觉得这是否值得?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显然不是一种智慧的做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才让我们的情绪起伏,变得不快乐。生气时,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躁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
生气有百害而无一利,生气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自己。生气使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气促心跳,血压升高,甚至可能诱使疾病突发……所以,生气等于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尤其是那些“气人为乐”的人,使你生气正是他的目的。何况生气起来拍桌子、摔杯子、声嘶力竭,青筋暴胀,不但自己难受样子也难看,还伤了身体,损了形象,何必呢?
人在生气时往往缺乏理性思维,容易失去判断、冲动行事。所以,遇到什么事,先告诫自己不要马上生气,不要因为冲动的情绪,而坏了后面的事情,那就更是得不偿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敏于行,讷于言的巴金先生,也曾受无聊小报,社会小人的谣言攻击。巴金先生有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唯一的态度就是不理”!因为你若起而反击,“小人”反倒高兴了,以为他们编造的谣言发生了作用。
胡适先生也在《胡适来往书信选》致杨杏佛的信中写道:“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
巴金,胡适都不愧为大师级的人物,面对他人的辱骂表现出如此平静、幽默与宽容,这不失为排除心理困扰的妙药良方。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遇上难堪的误解,遇到他人不公正的批评甚至辱骂,但要记住:不要因为对方一句不公正的批评或难听的辱骂,而变得像对方一样失去理智,那样只会让结果更糟糕。
还记得古希腊神话里那则仇恨袋的故事吗?赫格利斯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力士,从来都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的。因此,他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唯一的缺憾就是找不到对手。有一天,他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突然,一个趔趄将他险些绊倒,定眼一瞧,原来脚下躺着一只袋囊,他猛踢一脚,那只袋囊非但纹丝不动,反而气鼓鼓地膨胀起来。赫格利斯恼怒了,挥起拳头又朝它狠狠地一击,但它依然如故,仍迅速地膨大着。赫格利斯暴跳如雷,拾取一根木棒朝它砸个不停,但它却越胀越大,最后将整个山道堵得严严实实。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的赫格利斯累得躺在地上,气喘吁吁。一位智者走来,见此情景,困惑不解。赫格利斯懊恼地说:“这个东西真可恶,存心跟我过不去,把我的路都给堵死了。”智者淡淡一笑,平静地说:“朋友,它叫‘仇恨袋’。如果你不理会它,或者干脆绕开它,它就不会跟你过不去,也不至于把你的路给堵死了。”
人生在世,人际间的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总是在所难免。肩上扛着“仇恨袋”,心中装着“仇恨袋”,生活只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最后,只会堵断了自已的去路。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生气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生气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等。生气既对身心有害,那么是不是一定把怒火压在心底呢?当然不是。
实践证明,生气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存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适度释放,可将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找知己好友无所顾忌地倾听、写信、写日记,使怒气在字里行间得到排解。还可以到室外打球、跑步、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让怒气与汗水一起流淌出来;亦可通过情绪转移的方式,或埋头工作,或欣赏一场音乐、戏曲,以求得心理平衡。
据说,国外有个叫“出气室”的处所,专供人去出气,受气的人进得门去可对胶制的人模型拳打脚踢,打他个鼻青脸肿,人仰马翻,以泄心中块垒。现在生活压力大,总有些怨气抑郁在胸,如果哪个有识之士在大街上建个“出气超市”,肯定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品味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从而使自己减少快乐,增加了痛苦。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这不是智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