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远古的时候这里曾是一片汪洋,为有名的晋阳湖,是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才将这沧海桑田的演绎尽现在人们眼前。
古老的汾河曾经从东到西蜿蜒流过,支流文峪河在此与之交汇,并在这块土地上恣意流淌,勤劳勇敢的先祖们,选择土地丰腴且靠水的地方居住,继而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村社和村庄。于是,这里便开始有了炊烟袅袅,男或耕或渔或狩猎,女或纺或织,生活就如同人间天堂一般。
文峪河古称文水、文谷水,是汾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吕梁山脉孝文山。每年的雨季,大量的山水洪流便肆意泛滥,从而使得下游的村庄处于汪洋水泽之中,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祖们,他们与天斗与地斗,更擅长与水斗,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终于在这里扎下了深深的根。
这是汾州大地上一个小小的村庄,不知建于哪一年,只是在深埋于地下的一块隋唐时期的嵌石上,与南浦村一起被记载为唐辛庄。唐辛庄后更名为唐兴庄,据说是因为初唐时开挖文峪河道,村庄由此而兴旺发达才特意改的。
唐兴庄村位于汾阳市东北方向三十七华里处,东邻古贤庄,南邻城子村,北邻冀村,西邻南浦村,东北与文水县接壤,东南与平遥县接壤。1940年,与百金堡、东西槽头村、王家社、狄家社、阎家社、尹家社、裴家会、东社、李家庄、富家庄、东西九枝社、菩提庄、宋家庄、大会头、东遥庄、东陈家庄、东河头村、爱子村、东马寨等村一起同属抗日政府五区区公所管辖。
利用文峪河水浇地,始于汉兴于唐。而汾阳人利用此河则是唐武德三年(620),汾州刺史肖凯引文水南流入汾。之后由于汾河的两次改道,使得这个处于文峪河畔的小村庄,渐渐地成为当地治理水患的中心枢纽。
也许正是这古老的文峪河,才养成了当地人桀骜不驯、崇尚正义、勇于牺牲的特性,尤以仁义和睦、言而有信、认真务实、慷慨豁达、强悍尚武、重义轻利为邻县所称道。
据《汉书》载:有古之遗风,凛然皆有节操,概知去就之义。此举首推曾任西河太守的仁岩人常惠,他随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不辱使命不失操守,堪称一代楷模。常惠死后,一座古堡坟城为当地人留下了千年不朽的慨叹。
到了唐代,郭子仪先平安史之乱,继御吐蕃、回纥,保护唐室,战功卓著,威震四方,天下安危系其一身达三十年,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郭家人世居爱子村,为当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奇。
北宋时,又有狄青以功见重于名臣范仲淹,成为一代名将。官至彰化军节度使、枢密副使。皇祐四年(1052)广源州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狄青率兵三万,一举平叛,因功升任枢密使。狄青死后,一条笔直的狄道从他的家乡直达他的坟茔,成为当地人一直引以为傲的话题。
到了明代,更有仁岩人曹良直擢兵科给事中,因制军事兵形条例八事而闻名。曹良直品性耿直,在朝弹劾不避权贵,以直声著称,被袁继咸、傅山称为“第一流人”,因其刚正忠直而享有盛誉。
清代韩克钧,东遥庄人,因他精通国家法律、法规,两次担任会试分校,官至工科给事中,后出任浙江温处道台,历任河南、云南按察使、安徽布政使、贵州巡抚、福建巡抚,曾为一代帝师,因其为官正直而彪炳天下。
到了近代,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有掩护抗日干部挺身而出甘愿献出生命者,也有横眉冷对、痛斥敌酋招致极刑者,更有富贵不淫宁死不屈慷慨就义者,有视死如归与敌同归于尽者,可歌可泣者不胜枚举,典型事件有仁岩“吃油糕事变”,也称“仁岩惨案”,抗日的典型代表人物便是英雄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