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85美术新潮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它有点类似于发生在九十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当然,它没有五四那么大的影响力,波及面有限,可是它们发生和漫延的方式很相似。“85新潮”作为一个美术运动,它的运气是很不错的。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机,万物复苏,元气淋漓。所以,虽然“85新潮”的开始盲目而艰辛,但结果却十分不错。这是一个方面。
它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后果。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极明确的学习西方的思想引导下,“85新潮”的影响也改变了中国的艺术发展的方向。无论是民间的,或是官方的,这种改变是确实发生的,人们现在对于艺术的观念与三十年前可以说是完全不同,这要拜“85新潮”之赐。但是,这个改变从残酷的一面来说,说是价值崩塌之后导致的无序亦不为过。在这空虚之时,商业市场的兴起便成为引路的“魔鬼”。而由市场而非学术引领的价值判断一直在影响着当今艺术。
为什么要把这个事跟“85新潮”放在一起说?因为,“85新潮”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被错误地理解为什么都可以干。“艺术可以乱搞”,当真成了解放中国艺术家的信条。当杜尚小便池的真谛被中国人领悟,恍然大悟之时,便也突破了所有的底线。在90年代,虽然不受官方的支持,处于半地下状态的中国的艺术界,解放度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从装置艺术到行为艺术,应有尽有,无奇不有。但是,所有的艺术方式都是从西方艺术里借来的,原创性极小。
我更愿意说,“85新潮”作为一种精神是一个极重要的遗产。“85新潮”是理想化的,带有很大的激情和任性与艺术玩耍的精神,灵魂要诉说,艺术家追索艺术真理的冲动最大。那是一个时代的特点,同时期的文学也都具有要求思想解放的特征。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再看美术,它的特点非常地有意思。
但“85新潮”却生下了消费主义的孩子,当然,也许“85新潮”不愿意承认这是它的孩子,但这种不情愿没有什么效力。吃着“85新潮”奶水长大的一代人,非常敏感地继承了“85新潮”的负面的因素,对图式和策略特别感兴趣。近十多年来,中国艺术家的大部分成功都是图式化的成功。
我特别想谈谈的是,当“85新潮”变成一个标签有了它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却被无情地当作商品。前几年的“85新潮”回顾热也变成“功劳簿上的再分配”,以消费主义的态度对它回眸。中国的当代艺术的独立性并没有建立起来,它还是一种跟随的身份,就是,别人有的样式,我们全部来一遍,日益变成随波逐流的艺术和市场的追随者。许倬云先生在一次谈起中国文化时,感到悲观,提到原动力衰退,我深有同感。尤其是“85新潮”时期,艺术受影响之甚,几乎没有原发的艺术。这是由于文化上没有自信,以及在策略上渴望成功造成的。很少有艺术家有意识地挖掘自我,他们更多的考虑是在作品的效力上,有效性成为艺术创作的首要前提。
2000年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基本上是与市场共舞,享有独立与自由之名的“85新潮”也变成了标签,显示的价格更贵一些。今天,“85新潮”话题重启也是跟市场有关系。如果没有对当代艺术热情的追捧,“85新潮”话题不会重新被打开,说得不好听,“85新潮”以前就是一个破落户,谁都不在乎的,被世俗认为是一群流寇和乌合之众的艺术,自从有资本关注它,自从有市场给它以热情,人们马上对“85新潮”的态度改变了。
中国当代艺术其实面对着双重肤浅,一是肤浅地理解西方,一是肤浅地理解传统。这两个问题自“85新潮”以来,并没得到好好整理。对西方的误会可以原谅,对传统的肤浅解释不可原谅。就像现在中国的昆曲热,其实是把水平下拉,拉到一般观众可以“看懂”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中的观众只能看懂漂亮的男女演员,对昆曲本身根本不懂。我们需要这样的观众兴趣吗?这样能把传统继承下来吗?这种消费主义态度堂而皇之,令人发指。中国现在的消费主义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你走进商店才感觉到的东西,生活的环境,到处都是商。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被消费的。比如说你的精神不能被消费。
“85新潮”时期,面对西方来的新东西,说实在话,我们都很迷糊,整个美术界都很迷糊,为什么《画刊》在90年代有关于意义的讨论影响很大,不是别的,就是很想弄清楚现代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到底怎么用它来解释正在发生的艺术,如何为这些话语寻求到意义。我们的理论界没有任何准备,当年的评论家理论家们都是面对现实主义艺术的批评家,突然转身,变成一个直接面对当下、面对现代主义的理论家和批评家,这些人的知识结构也跟不上,基础也不够,都非常的焦虑,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对艺术的热情。
“85新潮”确实造就了一点中国艺术界的所谓的文化英雄,我们致敬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和先锋意识,但是我们也会发现“85新潮”的艺术在历史上将来是留不下来的。因为,“英雄们”使用的都是人家的东西。“85新潮”很多东西未经处理和消化,给生吞活剥了下来,把别人的思想的上下文生生铲除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85新潮”高抬到一个什么历史位置上去,这是不理智的。“85新潮”没有做对我们自己的价值的梳理。你不把现实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传统也不作为自己的价值,你的价值还剩什么东西?当不清楚的那个传统也不能成为你的一个参照,不能成为你的一个支撑的时候,你的价值如何叙述?
“85新潮”显然诞生了两种人:一种人后来开始反思,怀疑它的价值;一种人就是一直抱着“85新潮”,你也不能说是假的。可能还有第三种人在利用“85新潮”,明明知道这个东西价值有限。
我认为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当中,另一条线也不可忽略,那就是以新文人画为代表的向传统的回溯。这两条线现在看起来很难说哪条线走得更好。就影响力而言,向西方的当代艺术这条线引发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狂潮,大概是空前绝后的,非常了不起。但是这一块提出的问题相对简单,基本上就是解构。而向传统回溯的方式充满矛盾且形成复杂的话语,面对自己的传统问题可能深一些。新文人画并没有将“文人画”这件事推入当代,但经过他们的努力之后,传统成为一个思想的来源,引发人们不断思考,身份等在当代艺术中碰上的诸多问题,在这一路得到了缓冲和平衡。
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中国匆匆忙忙走上了一条现代主义艺术之路,1989年的现代大展几乎是把那段时间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呈现了。我们谈的西方是很含混的,2005年的时候,我参加一个论坛,我提到“西方”概念,当时巫鸿就说你指的西方是什么西方。是的,对中国人来说西方指哪里是心知肚明、约定俗成的,这个西方指什么大家很明白;但对于别人来说西方指什么。塞尔维亚是西方,法国是西方,捷克是西方,哪儿都是你指的西方,哪个是你指的西方?我们不得不承认“85新潮”以来很多艺术是为西方而造的,这是非常可悲的。最初是西方给你推开了一扇窗户,我们看傻了,每个人都抓住一个很碎片的东西,热情特别高,自我优越感非常强。西方和我们文化的背景差异,文化状况的差异,被我们全部忽略,而变成一个“打包的西方”。最后我们能拿到的只是式样,不能再多,仅此而已!
关于传统,也同样含混。我们的传统不断有新内容进去,比如马克思主义的这套理论在中国流布约一百年,一百年的消化,它已经是我们的传统了吗?所以现在我们谈传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特别复杂。比如西方人问你说的传统是什么,要跟你较真,我们真的是难以回答。你们中国人现在说的传统是什么?民族主义是不是你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你的传统?
“85新潮”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90年代,就文化身份的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这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诞生的新问题。身份问题最早的讨论始于国外的华人艺术家,我记得段炼也曾经写过这个方面的文章,他在加拿大,他更能感受文化身份的意义。二十多年前,我在德国看过一个拉美的当代艺术展,触动很深。原因是,与那时中国一样,展览中的作品完全是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下的拉美当代艺术,表面上看根本无法区分,只不过有几个地域性的符号因素提醒它的身份。这个文化标识是多么的肤浅!我因此而思考,这艺术有什么意义!
这些从“85新潮”继承下来的问题并没有好好地受到重视,对“85新潮”的重新梳理与纪念不是希望重新洗牌,其目的不是瓜分艺术市场和确立新的话语权,而是面对既有的问题。以前,“85新潮”要合法化,现在,它已经成功地被放置在历史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无根性与“85新潮”的性质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就不妨来追问,有什么是“85新潮”没有完成的?我看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余地还是很大的。
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