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以文鳴者三。有德性之文。有問學之文。有才情之文。世所盛傳者。問學才情而已。至于德性之文。則自六經以降。不少。槩見作者固希。而知者蓋亦寡矣。永覺大師。早專魯誥。善朱程之學。壯歲棄去。遂入壽昌法社。久之。歸閩住福之鼓山。門人錄其藏稿以行。師自命名曰禪餘外集。丁丑春。淛中諸縉紳。請居杭之真寂。門人益增。其所未刻為卷者八。為目者十有二。余廼為較而梓之。余何能知大師哉。第讀其文。見其不馳騁于才情。而實非富于才情者不能至。不組織于問學。而實非深于問學者不能道。直如春工化普無迹可尋。亦如白雪調高有耳難聽。且余每見其下筆疾書。千言立就。靡不痛快醇至。至于微顯闡幽。開今古不敢開之口。而皆出之。以平易和雅。無艱險綺麗之習。所謂德性之文非耶。蓋師佩壽昌法印。慧光渾圓。叢林推為第一。而實心實行。無不可方軌前賢。垂範後學。尤稱為末流砥柱固宜。其見之文者如此。是豈可以才情問學相比況哉。余不揣愚蒙。僭弁簡首。固知輕汙珠玉無所逃罪。然姑以述生平欣仰之私。云爾。崇禎庚辰秋八月既望日賜進士出身中順大夫常州府知府歸安弟子陳琯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