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脸上落下泪来,小石头偎在娘的怀里安安静静的待着,没有了一丝调皮的样。
气氛像正在走着的钟摆,停了下来。
原来高长寿家世代居住在青神庙村,有个双胞胎的哥哥叫高长葑,父母望子成龙之心迫切,从小督促兄弟俩读书识字,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以后考取功名,既光宗耀祖,又免受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
随着兄弟俩年龄见长,两人学业各有千秋,老大高长葑聪明好学,博览群书;老二高长寿扎实勤勉,四书五经学的滚瓜烂熟。
两个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到了考取功名的年龄,就催促二人前去州府报考,谁知老大高长葑读书太多上了邪道,喜好黄老之学,功名利禄如浮云可抛,就是不去。
正是火烧眉毛的时候,高父耐着心烦劝他为人做事,要谨守仁义礼智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考取功名,既能安身立命,又能兼济他人。
那时高长葑邪道入髓已深,冥顽不化行辟而坚,面对老父亲的一片苦心,满口胡言乱语,说官帽如山压人心,玉带似锁束人形,一生苦短不如赚个逍遥快活。
况且从古至今漫漫年月,多少达官贵吏最终不过化成粪土,与荒丘为伴,终成枯骨一堆。
不如趁着大好春光及时行乐,比考取功名实惠的多。
高父已气的说不出话,直道上辈子作孽,生出这样一个孽种。高长葑满不在乎,讥笑父亲眼里只有千钟粟,看不到基本的人生真意。
话里不仅没有父母宗族,连人子之仪都已忘记,高父当时抡起拐棍就打,高长葑不避不逃,被打的股肱青肿,死不认错。
高母含着眼泪忙来劝阻,老大不成器是他命中注定,真要打出好歹来更加不妙。
从此爷俩见面就像仇家,吃饭时也不见面,一个先吃另一个后吃,一旦见面除了唇枪舌剑就是开打,这种状况持续了多年。
村民对高长葑也没好看法,教育孩子都以他为反例。
高长葑与家人不和,邻人生嫌,个人任性偏激,时间长了,竟成疯癫之态,经常披头散发,衣衫不整,走在街上或笑或骂,村民更加反感。
当时的高长寿遵从父亲教诲,前去赶考,却没考中,连续考了几年,总是名落孙山。
心情沮丧之际,高长葑却笑呵呵劝他,功名利禄是镜花水月,莫要被假象所迷,耽误一生大好光阴。
年轻时高长寿对大哥颇有微词,他不事稼穑,除了吃睡说疯话,就是拿着野史歪籍瞎看,一点过家之道也不会,弄的一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
一岁年龄一岁心,随着长大经手家庭事务,高长寿慢慢转变了看法,多年受仁义诗书教化,忘不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开始以长兄之礼待他。
后来娶妻生子,做了人父,更是主动担起家庭的重担,父母已是风烛残年,大哥又不婚不娶,孩子尚未成人,只能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料理家事。
劳累之际,他时常这样宽慰自己,等打发了父母,孩子成人,就和大哥一起安度晚年,膝前弄孙共享天伦之乐。
那时村子不叫青神庙村,叫做三槐村,因村口三棵巨大的槐树而得名,村里人大部分姓高,属于一个宗族。
村里的庙也不叫青神庙,而叫提篮庙。因本村人信奉南海观世音,庙里供奉的是一座提篮观音。
多年的风风雨雨,虽未成就大事,高长寿一家五口,逐渐磨合的其乐融融,过着普通村民的日子。
就在五年前,村里忽然闹了瘟疫,似乎一夜之间,老少腹痛如搅,彻夜难眠,不能吃饭,一吃马上去厕所。
几天过去,青壮年拄了拐棍,出来走路都要捋着墙根,个别老年人身体羸弱去世,再也没有熊孩子在街道上闹腾,拉稀拉的没一点精气神。
生了病没了劳力,大部分家庭入不敷出,一时愁云惨淡笼在三槐村上空。
高长寿一家也没能幸免,六口人躺倒五个,高长寿忍着腹痛,咬着牙照顾一家老少妻儿。
就在全村绝望之际,村里忽然来了一伙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身整洁青衣,自称是青神使者,受青神老祖点化前来救人。
他们在提篮庙前,召集起所有村民,说手里有青神老祖亲自炼化的灵丹妙药,保证服下以后药到病除,而且分文不取。
每户人家病愈之后,还可领取纹银十两,以便度过困境,发展生产。
村民忍着腹痛,听到这样的好事,纷纷欢呼青神老祖显灵,不忍三槐村民众受苦,前来救助灾民,有些妇人流下热泪。
但这些人提出了四个条件,只有答应这些条件,他们才能救人。
一、提篮庙改为青神庙,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费用由他们出,村民不用担心,三槐村改为青神庙村。
二、村民穿衣必须为统一款式的青衣青裤,只能种植水稻,宰杀牲畜必须经过他们批准,家家户户都要种植果树。
三、严禁外出,确有需要出去采购的物品,他们可以提供。外人来了,不能接待,不能透露本村的消息。
四、以上三条,谁若违反,甘愿接受制裁。
村民们对这些条件七嘴八舌议论一番,虽然觉得有点怪异,但综合考虑起来,还是要接受。
青神老祖和菩萨是一家人,提篮庙改成青神庙,供奉谁都行。
统一穿青衣青裤,个别妇人有意见,但在自家男人的劝说下也改了注意,闭口不言。
至于第三条,老百姓本来很少外出,伺候完庄稼地,回到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呆在一起就是最大的追求。外人来了不欢迎,更不叫事。
大家经过短暂商议,都表示同意。青衣使者们拿出事先写好的凭证,让大家签字画押。
画押完毕,领取神药,不少人当场服下。
不出三天,全村人症状果然消失,青衣使者兑现承诺,每户又领了十两纹银,灵药治病救身,有了启动资金,使绝望中的村民又燃起活下去的希望。
从此大家真心膜拜青神老祖,提篮庙随着青神庙的开工,村口的三棵大槐树也砍了下来做了青神庙的栋梁,提篮菩萨像被请走,换上了一个青神老祖的坐像。慢慢从村民心头消失。
家里急需外出采购的东西,像镰耙锨镐犁锄等坏掉不能自制的,青衣使者负责采购,对于家庭困难的农户,还减免费用。
五年来村民对青衣使者心存感激,和他们相处关系融洽。
青神使者提出的条件,都能信守承诺。
高长寿领药回去以后,全家人听说青神老祖显灵送来灵丹妙药,心里高兴,病痛也少了几分,正准备服药,
老大高长葑一听那四个条件,立刻面沉似水,把药向地上一丢,任凭怎么劝说,就是不吃,调转身子捂着肚子,回屋躺了。
几天后全家病愈完好如初,当家的找出青色布匹,给全家人做了青衣青裤,穿到身上还说的过去。
又过了几天,没有吃药的高长葑竟然也好了,青衣裤自然扔到一边就是不穿。
看到他没事,高长寿当然高兴,却隐隐产生另一方面的担忧。
哥哥从小行事乖张,我行我素,现在虽有把年纪,性格却丝毫没变,那天把药摔到地上,这几天又拒绝穿青衣青裤。
青衣使者救了家人的命,高长寿自然要遵守人家的要求,那张签字画押的凭证人手一份,现在就在内室的箱子里搁着。
高长寿最担心的就是哥哥,如果在家老实待着,出不了纰漏,就怕他出去乱跑,人家的条件上说了,违反规定要甘愿接受制裁。
虽然不知什么处罚,但高长葑身体一般,总比不受处罚要好。因此高长寿嘱咐当家的,严密监视高长葑,如果他要出去想办法拦住他。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一个大活人,不能牛一样整天拴着,那天高长寿下农田干活,高长葑非要外出,当家的牵着小石头好话说尽,却怎么也拦不住他。
这一去就是好几天,也不知去了哪里,回村后毫不避讳,大模大样疯疯癫癫在村里走了一遭,嘴里嘟嘟囔囔说着怪话。
当天晚上,高长寿最担心的事情来了,两个青衣使者和村长一同来到家里,青衣使者说既然他们家不遵守约定,就要接受制裁,
这制裁其实很简单,不打不骂不罚银子,勒令他们家三天之内搬出青神庙村。
村长脸色铁青,只说了一句,搬家时需要人手的话,他可以找人帮忙。
村长的态度就是村民的态度,他的话也是高氏宗族的意见,说到底因为高长葑引起了全村对高家的不满。
众怒难犯,高长寿流着眼泪代表全家承诺,尽快搬出青神庙村。第二天正在张罗搬家事宜,高家二老受不了这闲气,加上前几日腹痛折磨,竟然一口气上不来,双双一命归西。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处理完父母后事,接着举家搬迁,选址就在现在这地。
亏着高长寿平时待人仗义,街坊邻居眼见高家祸不单行,忍着心中对高长葑的不满,出力出工,帮高长寿盖了现在这房子。
搬进新家以后,高长寿心里有些宽慰,只是离村子稍远些,以后耕种农田、和邻居有事走动起来不便而已。
第二天他回村去看看田地,却被村长告知,田地已被充公没收,高家从此与青神庙村没有任何关系,对于青神庙村来说,他们一家就是外人,村民也不会和他们来往。
高长寿这才明白眼前的处境,不禁有些绝望,谁家过日子,也不能关起门朝天过,他们家等于被青神庙村流放。
田地的事是小事,他可以在家园附近开上几亩荒地,家里的农具也可以将就着用,只是小石头眼看着懂事,无法和其他小孩子玩耍,又怎能顺利成长。
高长葑自从父母过世以后,性格有些改变,疯话少了,但疯事照旧,外出虽不远去,却经常到村里小溪的下游,今天提回条死鱼,明天带回一袋石子。
只能由着他疯,就当他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高长寿忙着开荒种田,当家的做饭照顾孩子,也没空理他。
可有一天,高长葑出去,却再也没有回来。
说到这儿,高长寿落下几滴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