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译文
《同人》卦:象征和同于人,在宽阔的原野和同于人,亨通,利于涉越大河巨流,利于君子守持正固。
《彖传》说:和同于人,譬如柔顺者处得正位、守持中道又能上应刚健者,所以能够和同于人。和同于人,强调在宽阔的原野与人和同,可获亨通,利于涉越大河巨流,这是表明刚健者的求同心志在施行。禀性文明而又强健,行为中正而又互相应和,这是君子和同于人的纯正美德。只有君子才能会通统一天下民众的意志。
《象传》说:天、火相互亲和,象征“和同于人”;君子因此分析人类群体、辨别各种事物以审异求同。
启示
李光地指出:“虽大同之中,各从其类,自有区别。故上下有等,亲疏有杀,人之知愚善恶有分,物之贵贱精粗有品:类而辨之,各得其分,乃所以为‘大同’也。”说明要求同存异,才能各得其分。
原文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译文
初九:刚出门口就能和同于人,必无咎害。
《象传》说:刚出门口就能和同于人,又有谁会施加灾难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办事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不会犯过错的。
原文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
六二:在宗族内部和同于人,有所憾惜。
《象传》说:“在宗族内部和同于人”,这是导致憾惜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我们要讲团结,但绝不是停留在宗族或宗派的和同上,因为宗族内的“和”难免褊狭。而人类的最高境界是充满光明、温暖、友爱、宏大,全人类都为之努力。
原文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译文
九三:将伏兵隐藏在密林中,频频登上高山望,多年都不敢兴兵打仗。
《象传》说:“将伏兵隐藏在密林中”,这表明敌人力量太大了。“多年都不敢兴兵打仗”,说明敌方的力量远远超出我方的力量,怎么敢贸然行动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能团结一部分人在身边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与竞争对手的力量悬殊太大,决不能贸然行动。
原文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译文
九四:高据城墙之上,又自退不能进攻,是吉利的。
《象传》说:“高据城墙之上”,最终“又自退不能进攻”,这符合当时的道义。之所以说它是“吉利的”,因为这不是正义之战,自然在迷失了前进方向的时候,及时省悟重归正道是吉利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成功在望时,只要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即使遇到挫折,也应继续奋斗。
原文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译文
九五:聚集在一起的将士,先大哭后大笑,是因为刚开始久攻不下,后与增援的大军会合在一起攻克了城池。
《象传》说:“聚集在一起的将士,之所以先大哭后大笑”,是因为上下内心纯正,为不能实现大家的愿望而焦急、痛苦。“后大军与援军会合”,互相之间说胜利的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内心纯正,虽说遇到困难,但这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会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原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译文
上九:在荒远的郊外和同于人,未获同志也没有什么后悔的。
《象传》说:“在荒远的郊外和同于人”,说明上九与人和同的志向未能实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顺应了大众的愿望,为大众谋福利,就能够得到人们的衷心拥护。
疑难解析
“乘其墉,弗克攻,吉”
“乘其墉,弗克攻,吉”的大意是:高据城墙之上,最终又自退不能进攻,是吉利的。这表明在攻打城池时,受到了极大的挫折,此时,我们为什么不知难而退呢?
“乘其墉,弗克攻,吉”是同人卦九四爻的爻辞。从爻位上说,九四是阳居阴位,这就表明他占据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地理位置,而且宽容待人,赢得了人们的支持。
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唐僧要取到真经必须经历八十一难。这就暗示我们,成功的果实不是随手可得的,而是要历经千辛万苦,才有可能摘取得到。再说,我们在登上城墙久攻不下城池时面临两种选择:停止进攻;继续攻打。如果是停止进攻,其结果要么是敌方趁势追之,被打得一败涂地;要么是给敌人得以喘息的机会,而后进行反扑;要么是给自己及将士得以休整的机会,以图日后的再次攻取,但谁也不能保证下次攻打就能取得胜利。如果继续攻打,由于自己有人们的援助,取得成功的概率较大。
经过反复权衡,我们还是要继续攻打。
事例一
“乘其墉,弗克攻,吉”告诉我们,作为企业家,在事业快成功时,只要客观环境有利于自己,只要能虚心改正自己的错误,即使遇到挫折,也不可怕。曾宪梓就深谙这个道理,几经反复,终于登上成功的殿堂。
永不放弃 终创名牌
金利来的发展史,就是曾宪梓的艰辛史、光辉史,更体现了曾宪梓百折不挠的精神。
1963年,曾宪梓到香港求发展。为了生活,在最初几年里,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曾热衷多年的专业,混迹于小生意人的行业里,惨淡经营。
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服装业受世界服装潮流的影响,西装盛行。穿西服必须打领带,一时间领带十分抢手,而当时的香港领带业并不占优势。曾宪梓认为商机来了,便以区区6000港元为本钱,开始了创业之路。
“一人工厂”诞生了。曾宪梓日夜操劳,自己选材,自己设计,自己剪裁,自己缝制,自己熨烫和包装。几乎花去了他所有的钱,第一批自制领带终于问世,只是无人问津,经销商甚至多看一眼都不愿意。
终于有一家商店经理同意看一看他的领带。可是其出价之低,令人惊叹—低于成本费用,买卖自然没做成。那位经理便把曾宪梓带到自己的商店参观。曾宪梓终于明白了自己所制的领带用料低劣、款式单一、色泽灰暗,难登大雅之堂。这种产品不会带来利润,只会招来别人的歧视与羞辱。
全部家当就这样报销了。但曾宪梓没有泄气,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得出结论:只有高档名牌产品,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于是他忍痛“斩仓”,将自己的产品出让给了街头地摊,用得来的钱买了几条国外产知名品牌领带,悉心研究,认真总结,终于领悟了“名牌”的真谛。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料,认真加工,一批精致高档的领带问世了。曾宪梓拿着自己的硕果,穿梭奔走于各大商店。终于,地处香港旺角的瑞兴百货公司经理对他的领带赞不绝口,只是担心知名度欠缺,一时难以大规模销售。
曾宪梓欢心之余,痛下决心:愿以成本价换取与高档进口领带同列的资格。
经过市场检验,销量不菲。瑞兴百货公司与曾宪梓私下结盟,形成产销一条龙,同时曾宪梓制作的领带价格远非一般香港领带所能比,并且销量直线上升。
曾宪梓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并确定“金狮”为商标,但由于在香港“金狮”是与“真输”谐音,销量并不好。曾宪梓又将“金狮”易名为“金利来”。“金利来领带”从此成为“男人的世界”。
事例二
《同人》卦的卦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暗示我们,作为领导,要品德高尚,作为下属,要从全局出发,这样就能上下团结一致对敌,取得胜利。黄克诚就是凭着他的高风亮节连打胜战,并舍小我,利大我,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大局为重 摘取胜利果
黄克诚是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和军队问题上,从不谋私利,而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真正做到了:损小己,利大家。这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也正因为他有这些高贵的品质,他的部下都愿意为他效力,在战场上表现得极其英勇,连克敌人;在对待同志上,他以大局为重,不抢占功劳,结果和其他老革命家共同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0年夏天,黄克诚奉中央的命令,组织一支南下的八路军纵队,支援在长江南北浴血奋战的新四军。这个纵队,只有两个旅几千人,几千条枪,不但有三八枪、汉阳造、单打一,甚至还有鸟枪、红缨枪。黄克诚的根据地在冀鲁豫地区,他带人马走了,这一带的地方部队显然不可能保住根据地,顶住日本人的进攻。何况根据地旁还有蒋介石的部队虎视眈眈想夺地盘,鸠占鹊巢。黄克诚不顾自己长途作战的危险,抽出一个主力团,留守根据地,担负起保住根据地的责任。
黄克诚率军苦战,到达了豫皖苏边区。这一带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就是吃顿安稳饭、睡个安稳觉的机会都很少有。当地的共产党军队是由游击队、赤卫队组合而成的,不但装备差,而且战斗力弱,组织力量不强。黄克诚为了支援该地区的抗日力量,又毅然留下两个主力团,帮助当地部队提高战斗力,扩大根据地。到了苏北后,新四军一部的一个旅在日伪军的夹击下遭受重大损失,黄克诚将自己的一个全建制的旅和那个旅作了对换,率领疲劳之师顽强拼搏。带兵的人最热爱的是自己的军队,人数的多少往往决定一个领导者的水平。黄克诚的部队都是跟随自己作战多年的老战友了,由于他平时关心部下,处处为他们考虑,部下都愿意听他的指挥,而黄克诚为了大局,毫不犹豫跟人少的部队作调换,可见,他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
特别是在南下途中,黄克诚像包公开仓放粮一样,将自己的部队分发给各个解放区,而到达苏北根据地时的部队,还不到他带出来的三分之一,但他照样打胜仗,照样使自己的部队不断壮大。到抗日战争结束时,黄克诚不但解放了2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使自己的队伍扩展到7万余人。
后来,由于东北形势严峻,中央为保卫东北抽调各个地方的部队开赴东北,加强实力。黄克诚二话不说,率领主力三个师5万多人,带着整齐的装备,离开了熟悉的根据地,向东北挺进。到了东北后,他又将部队和自己的指挥机关全部交给联军司令林彪指挥,自己心甘情愿地做后勤工作和政治工作,从不过问前方自己的老部队的作战和指挥情况。
黄克诚对下是关心,对上是以大局为重的团结,终于和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家共同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