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发啥楞呢?张九推了推杨帆。
杨帆收回视线,稍偏头,黑亮的眸子转向张九问,你说那件仙器到底是啥?
张九晃了晃脑袋,谁知道呢,不过名还真好听,可能是件首饰吧,我更好奇它有啥用。
末世前有许多心理学,还有微表情的东西非常流行,有那么几条,张九记得很清楚。
比如,一群人在开怀大笑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看向最亲近的人,还有在对话情景里,当别人关注你是否撒谎时,不想露出马脚,最好找一个话题转移注意力。
话题也不能随便找,要找那种能引起共鸣的,有了相同的关注点,对方在心理上,才会大概率偏信你。
仙器的名字确实好听,可是不足以产生共鸣,但它的功用就不同了,只要对它感兴趣的人,没有不好奇这个的。
杨帆也是如此,马上就被带偏了,菱华寸阴,好像与时间有关。
有可能,张九就坡下驴,你说,这神仙用的东西,等找到了,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啊,霞光万道的?
不会吧,估计得用法力催动,不然跟普通物件一样才对。
你咋知道的?
电视里不都这么演嘛,杨帆抱起膀,用胳膊肘怼了张九一下,继续道,你不是道士嘛,你有法宝没?
。。。我是道士里垫底的,张九瞥了一眼大门方向,给我个法宝,我也用不了。
你师父有法宝吗?
不知道,张九脑海里,浮现出道场里的摆设,好像除了那口炉鼎,没什么稀奇的。
杨帆眯起眼,浓密的睫毛越发好看,那法宝都是什么原理呢?
张九想了想,我觉得是媒介一样的意思。
怎么说?杨帆赶忙问道。
你知道符箓吧?
知道,你是说法宝里面有符箓?
不不不,我是说他们功效是一样的,其实解释起来有些复杂。
杨帆直接坐到了地上,慢慢说呗,反正也没事干。
张九又看了眼大门处,一点涟漪也没有,叹口气坐了下来,说道,双缝干涉实验你知道吗?
知道,杨帆立刻回答,波粒二象性。
对,张九不由的问了一句,你咋知道的?
现在量子理论这么火,该知道还是得知道点吧,不然吹牛都没办法吹啊。
张九翻了个白眼,嗯,通过双缝干涉实验,科学家确定了一点,光子具有波和粒子双重特性。
而到底以波形态,还是粒子形态存在,取决于有没有被观察到。
当光子被观察,被人注意的时候,它就以粒子形态出现,没被观察的时候就是波形态。
乃至后来,电子衍射实验,确定无论是光子原子还是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既然原子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德布罗意理论就更彻底了,万物皆是波。
说明一个问题。
杨帆恰时问道,什么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只有粒子形态会固定下来,波形态是无形无相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东西,没有被观测到,那么它将处在波形态中,变得可有可无,如梦幻泡影一般。
其次,一个古今不休的哲学问题,到底是意识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意识。
以现今的量子理论来证明,意识确实可以影响物质,举个例子,一个电子路过一个原子核,本来它可能不会留下来,那么这个原子核,就变成了一个氢原子。
可是因为被谁的目光扫过,他被“观测”到了,所以它变成粒子形态留下来了,结果这个原子核变成了铁原子。
这个例子不确切,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意识可以影响物质。
不对吧?
杨帆插进话来,那比如人迹罕至的地方,或者地底深处的化学变化,谁来作为观测者呢?
张九纠正道,观测者不一定是人,双缝实验还证明了一件事,光子可以自我干涉,也就是每一个光子自身,就可以充当观测者。
杨帆按住了额头,什么意思,有没有人都一样?
对啊,地球离了谁都照转不误。
那你说意识决定物质!
我说意识可以影响物质,张九摊了摊手。
额,然后呢?
张九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哲学钻进了牛角尖,想要个唯一的真理,于是产生唯心和唯物两个极端。
实际呢,意识就是脑电波,万物又是物质波,这样一来全都是波罢了,心与物的根本对立都不存在,还谈什么唯心和唯物了。
啥?
杨帆刚说了一个字,便被张九拦下了,他示意杨帆稍安勿躁,继续解释道,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佛道两家的答案相同,心物一元才对。
佛家解释的更清晰,我们先说佛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属于心法,色法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电视里常说的四大皆空,其实就是地水火风,代表了色法。
心经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不异空,不异色,什么又是即是空,即是色?
其实,除去修行的法门,心经告诉你的就是,心法与色法都与空不异,那么从空的角度来说,心与物就是相互不异的,就是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东西而已。
这是讲的心物与空的关系,境界太高了,不好解释出来,囫囵的讲一下,其实心物也是空。
不讨论那个,重点是心与物相互不异,也是我们说的心物一元,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记住,佛家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瑜伽师地论》中,也讲到了心与物的关系,经文复杂,但是意思更加清晰。
首先,心是能知,物是所知,这个知在佛家称作心识。
之前讲过,色法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而这四大种又各有识种。
识种被心识变现,地水火风才得以诞生,并通过心识中的色法种子,造就了外境万物。
比喻一下的话,心识就是放映机,识种就是胶片,地水火风是影像,色法种子就是放映机的镜头,一起工作,演绎着无数的电影。
正因为有了能知的心,有了能变现的识,有了心法,色法和识种,才有了宇宙间的万物。
好像是唯心了,但是反过来佛又说了。
如果没有宇宙万物,心也就失去了分辨、了知、思维的所依,既不能识,心物就都不存在了。
最后的结论,心物一元,谁离了谁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