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法国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认为:“迟到有多种含义。但各种形式的迟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迟到者让自己因迟到而‘引人注目’。迟到者以迟到来自视高于别人,因为毋庸置疑,别人在等待中会不断地想到自己。”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在恋爱中,男女双方约会,女方在约会中总是要求男方准时到达,而自己迟到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她们总是会故意拖延一段时间,想要看看男方等得着急的样子。女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解释说:“迟到者在做一种诱惑的游戏,就像女人存与情人约会时总要迟到那样。这种迟到的行为也可能会反映出一种更恶劣的态度,就是强迫别人去想自己。作为缺失的对象,迟到者就是想要成为别人渴望的对象。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自恋的表现,这种自恋使他们无法尊重别人。”女方想要男方想着自己,这样的心理没有什么错,但是迟到的行为却往往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产生矛盾。因此,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在经常迟到的人当中,极力追求完美的也不少。低估自己、过于自卑、缺乏自信等令他们痛苦不堪,所以为了逃避失败,他们宁愿逃离与别人进行比较的场景。再三的迟到就是一种焦虑的表现。这种焦虑常常来自希望事业与家庭都非常美满的压力。
迟到也是能反映的是一种内心的恐惧:一个人独处的恐惧,一种对空缺的恐惧以及面对各种状况的恐惧等。心理学家艾聂斯·帕叶指出:“人在等待的状态下,脑子里就会充满想象。而一旦回到现实中,就会有空缺感。”行为心理学家让娜·布尔卡和雷诺拉也称这种状态为“挫败感”。例如,在面试之前因为准备不足,因为内心恐惧而迟到。
此外,人们迟到还有另外的原因,比如很多人总是觉得,姗姗来迟的总是重要人物。
某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他办事自信果敢,思维敏捷。不过他有个不太好的毛病,就是上班迟到,开会踩点。但是每次迟到,他总是这样对别人说:“那些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的人,大多是不自信的人。大人物总是最后出场。”他每次都是这样半开玩笑地回应着别人的提醒,丝毫没有改正的意思。他的理由虽然是玩笑话,但潜在的原因也确实是利用了人们对于守时者和迟到者的错误心理判断,其实,是否迟到和个人地位并没有很大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让人等待”同样也意味着“让人痛苦”。迟到的人总会让别人处于焦急的境地,直到他的出现才把别人从这种“痛苦”中拉出来。因此,对一些为了彰显自己的特殊地位,迟到变成了权力的象征。但是这样终究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让人厌恶。
常常迟到的人也易形成惯性,明明可以赶上时间的,却仍然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形成长期的习惯而迟到。因此那些总是喜欢迟到的人,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守时守约,既是尊重他人,也是自身素质良好的体现。
第三最幸福:以追求铜牌为目标
第一名的光环和荣耀永远让人们神往。但是,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其他竞技场合,赢得第一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在名列前茅反而会带来压力的时候,此时争取“第三名”可能会更合适。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所谓的“第一”是个经常伴随很大压力的头衔。不可言喻,在拥有这项头衔前,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好不容易抢得第一的头衔时,又必须面临“可能被取而代之”的恐惧感,你不得不为此奋战。“毫无疑问,第一名是出色的。然而对不同的人来说,作用又大不一样”,心理专家李孟潮说:“比如对我来说,第一名会让我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有的管理者来说,则可能产生巨大压力,并传递给部下;也有的可能引发很多人的嫉妒,损失人际关系。”而且,第一名已是顶点,只有退步的可能,不再有进步的空间。几十年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成为传奇,但鲜花与掌声却没有带来更多幸福。他难以适应生活的巨变,最后变得抑郁寡欢,向世人诉说““到底要花多少时间,你们才不把我当成宇航员?”可见,当上第一名,日子也不见得就会过得幸福。
而第二名除了会受到排名第一的人处处提防外,同样也必须防范在后虎视眈眈的第三名,前后夹击的严酷环境同样压力不小,而且还得承受“争夺第一”落败的挫折感。
身为第三名的人则通常不会被第一名视为竞争对手,与前两名相比,要保持第三名的难度也相对较低。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一旦跌落到第四名以下的位置,就容易被“与多数人归为一类”,个人的存在感也会因此削弱许多。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或许会看到,在奥运领奖台上,铜牌获得者往往比银牌获得者笑得更灿烂。而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铜牌得主的幸福指数就是比银牌得主高。事实上也有研究数据支持这一论点。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维克特尔博士曾观察过巴塞罗那奥运会颁奖台上领取奖牌的选手们的“表情”,并请二十位大学生模拟领奖情况来加以分析。
结果发现,在“幸福表情评分”上,获得金牌的大学生得到4.7分,获得银牌的大学生得到4.8分,获得铜牌的大学生则高达7.1分。也就是说,获得第三名的铜牌得主脸上的表情最为幸福。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银牌获得者的基准是金牌,而铜牌获得者的基准是没有奖牌。前者比起获得银牌的喜悦,比没能获得金牌的伤感要占上风,但是后者光是拿到奖牌就已经非常高兴。对成就的满足感就是这样相对性的。这也可称作是幸福的相对原理。有句古语也说了“人要看着比自己差的人,光看比自己好的人的话一生都会非常艰难和不幸。”
这个研究表明:与金牌得主的压力和银牌得主的遗憾相比,铜牌得主通常更加满意与接纳自己的成绩,随后的日子,也更轻松自如。接着让我们从“派系”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
在一个团体里,第一名与第二名往往会各成一派,彼此的拥护者也会处于对立的状态。 因此,身为第三名的你采取何种动向,对于组织的平衡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你选择倾向第一名主导的派系,则第二名的派系便会在公司中失势,有可能会逐渐销声匿迹。假如你决定投靠第二名的派系,那么就会形成如同三国中蜀吴联合对抗魏国那样的局势,这种微妙的平衡也有可能缓解公司内的派系斗争。也就是说,身处第三把交椅的人,握有决定公司内部势力消长的关键一票。这个现象无论是在政界还是一般企业里的合作中都很常见。
因此,从组织制衡这个角度来看,追求第三名也是最具幸福感的。
诚然,争做第一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但是事事争先并不代表着快乐与幸福。请放弃拼力博取第一的心态吧。独占鳌头的喜悦往往只有一瞬间,尔后的压力却会如江水般滔滔不绝地袭来。当然,获得第二名需要承担的痛苦也绝对不容小觑。“享受第三名”不是为懒于进取找借口,而是为自己全力付出后获得的任何结果鼓掌。
刻板印象可能招致不平等待遇
人们常常喜欢根据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来确定对其采取的态度,而这种刻板印象很可能在往后的交际互动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予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佳很可能招致其后的不平等的待遇。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把被试分成两组,并向他们呈现同一个人的照片,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但是在呈现照片的同时,告诉A组的人“此人是个罪犯”,而告诉B组的人“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结果,A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而B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这就可以看出“刻板印象”对我们的思维有着多大的影响。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人们对“罪犯”和“学者”都有着刻板的认知,所以,把照片中人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
可见,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而且这种定势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事后再告诉A组被试照片中的人出狱后已经成为了一名学者,再让他们对照片进行评价,A组的人给出的评价也不会和B组一样,而且往往和之前的评价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刻板效应容易阻碍人们对于某类成员新特性的认识,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用这种定型去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那么,“刻板印象”就无法改变了吗?
也不完全是这样的,“近因效应”表明人们更容易受最近、最新的认识和感觉的影响。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重点是要不断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当第一印象变得久远而最近的印象比较好时,人们对你的评价也就会有所转变。所以,要想树立好的形象,请主动解释“误会”,让别人认可你的优点吧。
同样,人们也要注意克服自己对他人刻板印象而导致的负面影响。一是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二是深入到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当感觉被剥夺后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实验,你愿意参加吗?即每天给你100元钱,让你一个人待在一间房子里。这间房子没有窗户、钟表、电话、收音机、电视、书报、笔纸,只有一盏油灯、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以及洗漱设备。传送带会按时给你送饭。在这样的一间屋子里,请问你能待多久?
先别急着说出你的答案,让我们看一下心理学家黑伯等人首创的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戴上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在手臂上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用夹板固定住腿脚,限制其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