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路
一位研究社会学的学者来此访问。我陪他在街头散步。他突然问我,现代人最缺少的是什么?我一时语塞。他指一指人流说,你可以从人的脚步找到答案,你看,现代人的脚步何等匆忙,缺少的正是“从容”二字。
他说,每到一处,他都会留心观察一下人的脚步,渐渐总结出一个规律:大城市,商业繁荣的城市,或者沿海城市,人们脚步匆遽,城市由大而小,脚步依次放慢,只有在乡村,人们的脚步较为缓慢,较为从容些。临别时,他送给我一句话——从容日月长。
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他发来的短信。短信上,他提出问题,让我给出答案。
第一则:英国一位名叫史蒂夫的彩民,刮开彩票,欣喜欲狂——中了100万英镑大奖。兑奖前,他分散了钱财,辞去了工作,订购了名车。然而,当他拨通了兑奖的电话,顿时傻眼,他把号码16看成了15。为此追悔莫及,一时的慌乱让他散尽了钱财,因此失业,并因此为买不起的豪车支付高昂的违约金。
问,看清是15还是16其实并不难,为什么史蒂夫把16看成15呢?我明白他的意思,迅速给出答案,该彩民缺乏从容。
第二则是:一位日本人因为心脏病做了外科手术,出院时医生给他看帐单。他突然气血攻心,心脏病再次发作,不治而亡。
问,生命和帐单,孰轻孰重,谁都掂得清,他本不应该面对帐单如此激动,为什么他会这样?我迅速给出答案,该病人缺乏从容。
该学者接到我的短信后,大喜过望,以为短期内对我的培训,取得丰硕成果。其实,我是按图索骥,顺水推舟。这种傻瓜式的回答,谁都会。
但是,两则小故事包含的道理,却不能不令人思之审之。
在金钱和欲望缠绕与诱惑中,现代人最容易失去的是——从容。而“从容”,又是最可贵的状态和品质。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从容不迫的人,凡事能应付自如,心神安静,沉着镇定。从容,随之而生优雅。在自然而然中,接受生活与人生规律的安排,行止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出:“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急促者,气尽也;从容者,气初也。”要阐发的道理明白不过:从容如朝晖,急促如夕阳。
苏格拉底是从容的。临行前,含笑送走妻儿,平静喝下毒酒。最后的遗言是对一个弟子说的:“我还欠阿斯克里皮乌斯家一只鸡,不要忘了还他。”本来朋友们为他做好了越狱的准备,如果不拒绝,他可以活下来。但是,他选择了别人无法选择的结局,接受一般人无法接受的命运。临死了,还竟然能想起欠邻居家一只鸡,这种风度是伪装不出的,让人领略到极致的优雅。
金圣叹评《水浒传》之后就去了狱中,他在狱中有来一项发明,这项发明与他的评《水浒》同样让人惊叹。秋风渐起,轮到他告别这个世界时,忽然他的味觉鲜活起来,他告诉人们:“花生米与豆腐干同食,有牛肉味。”金圣叹未必是位美食家,他可能觉得,人生有时是需要从容的,需要坦然地接受生与死,需要欣然地接受美丽与哀愁。一个人一生迟早要明白的类似的至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越南前主席胡志明写过一首中文诗,其中有这样一句:“处事从容日月长”。这位胡主席了解中国楚汉之战的历史,广武阵上,刘邦被项羽的箭矢射中前胸,他有意“伤胸扪足”,手捏脚趾说:“敌人乱箭射中我的脚指头了。”一语骗得军心稳定。举重若轻,从容镇定,为他赢得了一场战争和一生的基业。
所以,吕坤说:“事从容有余味,人从容有余年。”
偶尔犯傻
查一路
偶尔犯傻,是很可爱的。犯傻,我的理解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表露了不合时宜的单纯和真实。犯傻,表明在一种与童稚相去甚远的成熟年龄,尚有可贵的天真存在。
不犯傻的人是无趣的。在众人眼里,鲁迅是个严肃的人。其实鲁迅有时是很天真的,偶尔也冒点傻气。鲁迅曾诙谐地写过两句诗:“秋日菊花下/寒蛰在悬肘。”文字是很雅的,但意思很少人懂。
为了让意义明白,鲁迅宁愿犯一次傻,同时写下同义的几句现代诗,似乎是做一种解释:“秋天/在菊花的生殖器下/蟋蟀们在吊膀子。”这几句就令后来的鲁学家们大跌眼镜了,他们困惑,这竟然是鲁迅的文字,他怎么能把诸如“生殖器”之类的词写到诗里呢?其实,鲁迅本身就有率真的情趣,只是我们在习惯中颂扬一个人睿智时,抹杀了他天真的一面罢了。
近日,在网络读到学者陈明远先生的几篇博文。其中提到了鲁迅的老师,名士章太炎先生。章太炎为人直爽,性格火爆,出言不逊、持论偏激、惊世骇俗。因为爱发飙,故被人称为“章疯子”。对于“疯子”的雅号,他不以为意,偶尔还得意地为“疯子”做褒义之一辩。
鲁迅回忆,章太炎在北京时,好发议论,无所顾忌,报界把章的论调当风向标,在正与反之间,常见这样两种标题:《章疯子大发其疯》与《章疯子居然不疯》。可见,这个人在当时“傻”出了多大的影响力。许多聪明人悄无声息地过完了一生,这位章疯子,却留下很多趣事。据说,章太炎居苏州时,乘黄包车回来竟然忘记了回家的路和家的门牌号码,车夫只好拉着他做环城漫游……一个人,可爱莫过如此。
犯傻并非全与智慧对立,只不过,许多的智慧往往需要用傻来包装。寓“聪明”于“傻”之中,所谓“吕端大事不糊涂”,我觉得章太炎就是。
“智慧出,有大伪。”老子这句话是想告诉人们,如果没有智慧,就不会有虚假。老子是反对一个人用谋略的,智慧滥觞,消弱了真实和自然两种状态的存在。老子应该是“犯傻”最早的支持派。没有一个人的偶尔犯傻,往往让人看不到真诚和自然。在当下社会,真诚和自然正是难得的两种品性。
爱犯傻的人,与人相处,给人安全感,让人放心。因为他即便有秘密,秘密也隐藏得不深,内心纵然有座冰山,也要向世人时不时展露冰山一角。而那些不爱犯傻的人,每时每刻给人的感觉,都像在制造阴谋。
当下的一些俗人,无一不是拼了命、变了法地表现自己的精明。有些人一生也犯不上一次傻,我觉得这种人的心事缜密得如同蛛网。商业行为中,人际交往中,许多人把损人利己的事策划和处理得丝丝入扣,滴水不漏,百密而无一疏。生动活泼的一生,就这样被自己的心事给网住了。其实,无论一个人智识水平如何,能够真诚犯上一次傻,还算是好人。
与黑熊拥抱
查一路
我的手头有一本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作者在书中援引了一则小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碰到一头饥饿的黑熊,其中一人转身就跑,另一人喊道:“逃不掉了,熊跑得比我们快。”跑的人回答:“我跑不过熊,但我跑得过你。”
卡尔维诺说:“在科学中,一切沉重感都将消失。”弗里德曼的自负在于,他觉得这个故事能形象地说明他想说明的道理——策略与效率。而我觉得,如果人人都信奉这个故事,温情将不复存在,社会将陷入“丛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