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面对宜妃的调侃,暮云战一点反应都没有,甚至不等皇帝爹发话,就已经坐了下来,准备动筷了。
皇帝此时才把注意力放在了黎曦的饭菜上:“那黄澄澄的是何物,竟然引得我们一向自持的战王也如此馋嘴?”
黎曦侧头看向已经食指大动跃跃欲试的某人的,唇角不由轻勾,面带笑意回首朝着皇帝答道。
“回皇上,这碗黄澄澄的东西叫蛋炒饭,是百姓餐桌上的一种主食。”
黎曦这么一说,皇帝是真的来了兴趣:“哦?百姓家里平常就吃这个?端过来让朕瞧瞧。”
身为皇帝,他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虽然也曾经微服私访过,但是哪里有真的吃过农家饭?
这世上竟也还有他不曾吃过的东西?
暮云战眼睁睁的看着那碗黄澄澄的蛋炒饭送到了皇帝爹的面前,脸上的神色瞬间恢复冷漠,仿佛脸上明晃晃歇着‘本王不高兴’几个大字。
皇帝撇了眼又突然冷冰冰的儿子,心中忽然对此更感兴趣了。
能让这个冰块儿儿子有所反应的东西,他可得好好开开眼界。
皇帝盯着那碗颗颗饱满,色泽均匀诱人的蛋炒饭,观察了好半晌,这才转头问宜妃说道:“这便是寻常的百姓人家常吃的东西?”
“这……大抵……”宜妃一时间被问的愣住了,她哪儿知道寻常百姓家吃的东西什么样儿。
不过宜妃也有些好奇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平常老百姓都在吃这些,看起来很是不错的样子。
于是宜妃兴致勃勃地看着黎曦,问道:“这真实寻常老百姓都能吃到的东西?瞧着听特别的,可有什么讲究?”
“回禀陛下,娘娘,其实这并无任何特别之处,也没什么讲究。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一年中能吃上大米的次数并不多见,多是逢年过节才能有机会吃到这样一顿好饭。
如今普通老百姓多是每日食粗粮野菜过日子。这道菜也就是家境梢微富裕些的能吃的起,虽然是一碗简简单单的炒饭,却是天下许多百姓心中的期盼。”
黎曦很是恭敬地低首回答。
说这些话时,黎曦脑海中闪烁的都是前世今生所有苦难日子的画面。
曾经这样一碗蛋炒饭,都是她奢侈的梦想,好在现在一切都已改变。
宜妃听了,颔首欣慰说道:“看来你是个能够体察民间疾苦的孩子,真是难得。”
皇帝听了,也不由得点头,但又继续问道:“既然这碗蛋炒饭无任何特别之处,你为何要在这里展示?”
虽然皇帝对于贵女们的才华并不关心,可黎曦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不想着要艳压群芳的,所以不由得好奇。
这样一碗平平无奇的蛋炒饭,但凡任何一个才艺,都能把它给比下去。
黎曦福了福身,才指着桌子上萝卜刻就的场景说道。
“陛下请看这里。这是臣女和弟弟黎牧曾经生活的真实场景,蛋炒饭也是臣女和弟弟经常吃的,那时候的生活平静而美好,是臣女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所以臣女会在今日这个重要的场合刻画出来。”
黎曦说着,指着那个少女模样的雕花,继续说道。
“这幅雕像,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土气,可是这样的打扮,在百姓中是最普通不过的。
臣女与幼弟辛苦努力打拼,还这一碗蛋炒饭可吃,可是更多的百姓,每日里辛辛苦苦劳作,却连肚子都吃不饱。
在民间生活的这十几年,臣女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臣女期盼着这盛世天下,咱们帝舜朝的百姓有朝一日全都能吃上这香香的一碗炒饭。”
听了黎曦一番话,皇帝只觉得自己面前的这一碗蛋炒饭沉甸甸的,神色也不由得沉重了几分,
看着蛋炒饭沉思了片刻。
然后才抬头,面露赞赏的看着黎曦,扭头欣慰的对宜妃说道:“爱妃所言不差,这孩子确实是一个能体察民间疾苦的好孩子,来人,赏!”
黎曦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接受,“谢陛下。”
宜妃笑着说道:“陛下说的是,既然陛下都赏了,本宫自然也不能落后,嬷嬷,去把我的那根青碧簪拿来。”
黎曦凭借一碗平平无奇的蛋炒饭,竟然得了皇上和宜妃两个人的赏,下面忍不住炸开了锅。
宜妃毕竟是今年芳华会的主事,赏赐贵女一些东西,那也不算是稀奇,毕竟历届的芳华会,都有人入得了主办人的眼,得了赏赐的。
可是还得了皇上的赏赐,那可是历届芳华会的头一次,这份殊荣,谁人不羡慕!
皇帝赏赐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表明黎曦已经入了皇帝的眼,嫁入皇家已经有了一半的把握!
再看看台上站在黎曦身边的战王,高坐在皇帝身边的太子,还有后面跟着的几位皇子,哪一个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夫婿?
黎曦这个乡下来的丫头,凭什么太好命了!
黎婉婉倒是对于皇帝的赏赐并不放在心上,而是对宜妃赏赐耿耿于怀。
她打听到的消息,宜妃和战王已故的母妃情如姐妹,再加上她曾经在院子里看到战王和宜妃一起有说有笑的去看黎曦,她心里就像是堵了一块石头一样难受。
暮云战……
她在心里默默地念着那个人的名字,看向黎曦的眼神,一刹那宛如钢刀。
黎曦有所感觉,立刻顺着感觉扭头,就看到黎婉婉正含笑看着自己,看到自己看向了她,她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真诚了。
黎曦唇角轻动,淡然一笑回头精致朝着自己的席位而去。
不多时,嬷嬷已经把簪子递到了黎曦面前,黎曦连忙恭敬地接下,向宜妃谢恩。
暮云战瞄了一眼那簪子,眉眼一喜,嘴角忍不住上扬,也跟着黎曦一起谢恩。
黎曦趁着谢恩低头的间隙,剜了他一眼,这人和自己一起谢恩,好像她和他有多么亲密的关系一样,这样的认知让她浑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