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是谋略家。
因为在诸葛亮告诉他孟优的计谋之前,他已经将这个计谋写在手心上了。诸葛亮看后又笑了。这一回笑得惺惺相惜。
人才啊。
天才啊。
鬼才啊。
马谡同志跟当年的周瑜有一拼。
当然诸葛亮营寨中发生的一切孟获是不知道的。
孟获只知道他在努力,并有所得。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又召集了三万蛮兵,从而又有了和诸葛亮再次较量的资本。
另外还有一大收获——在苦思冥想之后,他获得了一个攻击诸葛亮的新角度。前所未有的新角度。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四个字:里应外合。
孟优为什么带了很多礼物去见诸葛亮,出于里应外合的需要。而此前诸葛亮带他在营寨里高调阅兵的行为,在孟获看来也是了解蜀军布防情况的绝佳机会。
诸葛亮太自信了。
自信到不将孟获视为对手,什么都向他袒露无遗。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因为孟获将诸葛亮视作对手,他点滴在心头。一旦时机成熟,就毫不留情地攻击。就像现在,他要攻击了。
这是二更时分,蜀军的营寨里静悄悄的,看上去毫无防备。
孟获的人马上来了,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火具,直等孟获一声令下,就火烧连营。
孟获没有下令——他在等一个人的消息。
孟优。
但是孟优没有给孟获消息,并且这个夜晚他是不会再给了。
因为孟优喝醉了。准确地说是被马谡、吕凯二人灌醉了。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安排。
诸葛亮不仅安排了醉酒这场戏,还安排了场面更加宏大的战争戏。
他的人马冲出来了。在孟获等待消息、不知所措的情况下。
孟获这才知道,人生是富有戏剧性的。自己以为在包抄别人,却被别人包抄了。
一切还都没有任何先兆,却什么都发生了。
这个夜晚真是充满阴谋的夜晚,算计他人的人最终被他人算计,孟获再次成为俘虏。
诸葛亮的俘虏。
你以为你是谁
一般的人走到这个地步,那真是羞愧有加——都被捕三次了,怎么还有脸皮再玩躲猫猫游戏?
但孟获不是一般的人。他现在生存下去的唯一价值就是将躲猫猫进行到底。
成为诸葛亮的对手,并继续成为诸葛亮的对手,是他的人生价值之所在。这是个被游戏绑架的男人,游戏的乐趣就是他生之乐趣,尽管在这场游戏中,他可能永远是输家。
诸葛亮却希望游戏尽快结束。
时间耗不起是一方面,孟获不是对手是另一方面。
不错,孟获以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对手,但诸葛亮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成为另一个人的对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旗鼓相当。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个人的智慧应当是不分上下、在伯仲之间。如此,争斗才有乐趣。
就像当年的周瑜和诸葛亮。虽然周瑜始终差那么一点点,但诸葛亮却能找到对手的感觉。
离间计、苦肉计、将计就计,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周瑜的英气和豪气,也是诸葛亮的英气和豪气,因为他尽在掌握,并且略胜一筹。
所以周瑜临死前才有如是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相比之下,孟获就差劲多了。诸葛亮给他设的局他无所不钻。包括故意在林地里连营扎寨,包括故意请他阅兵卖个破绽,孟获都兴致勃勃地一探究竟,不以为是计。
而孟获设计的计谋都是小儿科,什么里应外合、夜半袭营、火烧连营等等,这都是诸葛亮玩剩下的,只能让诸葛亮哑然失笑。
的确,世界上没有新鲜的计谋,但拜托,能不能用点心,将计谋活学活用一下好不好?
孟获却一脸的不服气。
这真是一个对抗到底的男人。似乎输赢对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抗。
永无止境的对抗。
并且每一次对抗,他都能找出不服输的理由。比如这一次,他给出的理由是——这是我弟弟贪杯误事,导致我的里应外合计谋失败,所以不是我的错,是我弟弟的错。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马到成功的。
诸葛亮简直无语了。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不服输有千万条理由,服输却只有一条理由:从心里放弃抵抗,不再对胜利抱有幻想。
很显然,孟获对未来可能的胜利还是抱有幻想的。所以每一次失败,他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怨天尤人,唯一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就像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不肯为自己的失败负责一样。
诸葛亮决定,再放。此时他已是三擒三纵孟获,看孟获已然是彀中人,所谓黔驴技穷,谅此人将来也玩不出什么新鲜的套路,他只是陪他玩罢了。
陪他一步步认清自己,终究是庸人一个,而所有种种的自命不凡,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虚幻得可笑。
你以为你是谁?
诸葛亮含笑不语看孟获,刹那间天机通透。
孟获又回家了。
这一次他的心情显然不是很好,毕竟被诸葛亮捉拿了三次,又受教育无数,自尊心已是大受打击。
便恼羞成怒,要咸鱼翻身。他放下种种身段,派心腹之人携各种金珠宝贝,前往八番九十三甸等处以及蛮方部落去借兵。
借数十万兵。
虽然这些兵们东拼西凑,整体战斗力不强,孟获对他们又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孟获相信,他还是可以制造奇迹的。
因为有了资本。
咸鱼翻身的资本。
孟获是个革命的乐观主义者,不仅能为自己过往的失败寻找各种开脱的借口,以增加前行的勇气,还能为将来可能的胜利寻找理由。
哪怕是牵强的理由。
比如这一次,他就认为自己非胜不可,因为大部队来了。几十万兵,几十万熟悉当地地形的兵在他掌控之下,他就一定能够带领他们打败诸葛亮的蜀兵们。
孟获以为,诸葛亮带领蜀兵们劳师远征,一直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胜利来得太轻而易举,便一个个都成了骄兵。所谓骄兵必败,孟获相信,这次无论如何也该轮到诸葛亮失败一次了。
否则,也太没天理了吧。
计谋背后有潜计谋
诸葛亮成了缩头乌龟。
当孟获带领他的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到蜀军阵前时,他骄傲地发现,诸葛亮把头缩了回去。
不敢打了。高挂免战牌。
尽管蛮兵们轮番骂阵,极尽侮辱之能事,诸葛亮还是下令紧闭寨门,不许出战。
孟获笑了。
如释重负地笑了。
志满意得地笑了。
诸葛亮手下的将领们却哭了。那是愤怒之哭,他们纷纷找到诸葛亮要求出寨决一死战。
诸葛亮不许。
在诸葛亮看来,一个将领是否敢决一死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么时间或者说时机去决一死战。比如说这次,蛮兵初来,气势汹汹,是决一死战的好时机吗?
错!
所以诸葛亮需要将领们忍耐。
有时候忍耐比冲动更重要。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忍才能有所得。诸葛亮谆谆教导他的将领们。
便忍。忍到蛮兵懈怠时。
经过几天的叫阵之后,蛮兵们大多疲惫不堪了。人世间的游戏讲究互动。一方兴致勃勃,另一方毫无反应,那是很无趣的。
诸葛亮要的就是这样的无趣。
他对同志们说,现在时机成熟了,可以行动了。
诸葛亮所谓的行动却是撤退。他下令弃寨而走,退过河北;同时拆去浮桥,移到下流,以渡赵云、魏延的军马过河来接应。
这里面真是大有玄机。只是诸葛亮手下的将士们看不懂。
在冲动时忍耐,进攻时撤退,诸葛亮对世事总是反其道而行。这不是正常的战争思维。
但孟获却以为自己看懂了。
孟获总是有一个错觉,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对手就可以和他过招,就像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逮住一个名人就合影留念,以为自己也是名人了。
当然,孟获所谓的看懂还是有依据的,因为他看到了灯火。
诸葛亮营寨中的灯火。
虽然大部队已经弃寨而走,营寨中却是灯火通明,给人的感觉是蜀兵并未离去。
孟获的脑海里就浮现了四个字——虚张声势。
诸葛亮在虚张声势。
诸葛亮为什么要虚张声势呢?
孟获开始陷入严肃的战争学思考。
很快,他得出结论——出大事了。蜀国肯定出大事了。不是东吴入侵,就是魏国伐蜀。否则诸葛亮不会率军匆匆离去。
尽管,有那么一瞬间,孟获脑海里闪过诸葛亮会不会对他搞阴谋诡计的念头,可他看着空荡荡的满营灯火,追击的欲念还是起来了。
这似乎是一个陷阱。人性的陷阱。
虽然理智告诉世人,世事存在两种可能,或此或彼,或黑或白,但世人们还是相信其中的一种,却对另一种视而不见。
相信他们即将遭遇的是机会,而不是陷阱。
就像此时的孟获,两眼通红地带着大部队跟着感觉走,以为诸葛亮在慌慌张张地逃离,无心恋战,自己可以手到擒来。
追到了西洱河边。
西洱河边好风光,人嘶马叫好不热闹。放眼望去,只见河北岸上,蜀军营寨林立。寨中旗帜整齐划一,灿若云锦,而沿河一带,诸葛亮又设锦城,气势非凡。
蛮兵们不敢前进了,怕遭到攻击。
孟优也怕怕。作为诸葛亮曾经的猎物,孟优对诸葛亮有一种崇拜式的恐惧。他以为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大阴谋。
孟获也觉得这里面有阴谋,却不是大阴谋,而是小小的阴谋。他一眼可以识破的小阴谋。
孟获对孟优说,这是诸葛亮怕我们追赶,故意在河北岸边少住,摆一摆迷魂阵。我敢断言,不出两日,蜀军必走!
于是孟获开始抓紧战机,派人到山上去砍竹为筏,准备渡河;同时将敢战之兵,都布置到蜀军营寨前面,只等准备工作完成就发动攻击。
但是,来自蜀军的攻击却猝不及防地开始了。
赵云领着一彪军从寨中杀出,与此同时早有准备的马岱领着一彪军从另外寨中杀出,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
孟获这才知道,什么叫以逸待劳,什么叫迂回包抄。诸葛亮所有的计谋背后原来都藏着一个潜计谋。就像规则背后有潜规则一样,明的东西是骗人的,暗的东西才是置人于死地的关键所在。
很快,孟获就又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端坐在一辆小车上,从一片竹林后缓缓地转过来,羽扇纶巾、谈笑风生,神情宛若天人。他对孟获呵呵笑道:“蛮王孟获!天败至此,吾已等候多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