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流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的深刻矛盾,同时也阐明了市场经济许多必须遵循的规律。例如生产和流通辩证统一的理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虽然探讨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但由于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适用的。马克思指出:“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社会主义虽然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但只要我们抽象掉资本主义特质而赋之以社会主义特定的“历史关系”的内涵,那么,这些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就同样具有充分的意义。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辩证统一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社会资本运行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的生命就是运动,它既经历生产过程,又经历流通过程,生产离不开流通,流通也离不开生产,二者是密切联系,互为因果的。
资本流通是从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开始的。继这行动之后就进入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构成流通的间歇,作为这种生产过程的结果而出现的是商品。接着发生的是被生产过程所打断的流通的第二个行为,也就是商品被投入市场,投入流通,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出售商品。这就是说:“流通的两个行为在这里被生产过程隔开,并且两者都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生产过程处于两者之间。流通的一个行为导入生产过程,另一个行为接在生产过程之后。再生产就是这样进行的。……总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表现为再生产过程。”
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形态存在的资本运动,还必须具有连续性、并存性和比例性。资本的连续运动以资本同时并夺于三种形态为前提,三部分资本需按一定比例来构成。“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着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所以,从资本运动的整个过程即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两个阶段在内的全过程来看,资本的运行是生产和流通的辩证统一过程。一般说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没有生产,交换(流通)就无从谈起。交换的性质和形式也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所以是生产决定流通。但交换(流通)在一定意义上也决定生产。马克思说:“—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流通辩证统一的原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中,不能只顾生产不顾流通,也不能只顾流通忽视生产,要把生产和流通当作一个统一的过程来把握,清醒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减少经济运行中的盲目性。当前我们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应该自觉地摒弃过去实行产品经济模式所形成的影响,纠正过去那种片面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忽视流通对再生产的反作用。那种重生产、轻流通,只管产品数量,忽视要素配置和产品实现的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
深入理解流通规律和功能,充分发挥流通的积极作用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是说明生产和流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资本运动表现为两个过程的总体,一方面是劳动时间,另一方面是流通时间。所以,尽管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却也是有区别的。作为流通它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功能。恩格斯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那么,流通的特殊规律及其功能是什么呢?如何具体理解流通对生产和再生产的制约和影响呢?我们认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流通的媒介功能。应该指出,过去一般认为,流通对生产起媒介作用,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就流通把生产和分配同消费联系起来,流通确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但它“只是在G—W和W′—G′这两个阶段之间充当媒介”。而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则是生产与流通互为媒介,而不是传统理论所说的只有流通媒介生产,但媒介毕竟是流通的基本功能,是流通最一般或者说本质性的功能。流通作为生产过程的准备阶段和终结阶段,它负有在生产过程开始前购买在数量上按适当比例、质量上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职能;以及使W′—G′的转化,即实现商品价值的保值增值的职能。
流通的媒介功能还对分工协作起着促进作用。分工使生产者分离,而协作又使分工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没有流通的媒介,分工和协作便不能存在。通过流通的媒介作用,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可见,流通的媒介功能不仅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桥梁,而且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社会分工,使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客观经济过程。没有生产过程或生产性消费作媒介,固然使流通成为没有物质内容的行为,而没有流通作媒介,生产和再生产也就不可能进行。
(2)流通对生产和再生产的缩小或扩大的制约作用。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实际上也就是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周而复始地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区别和不同的侧重。资本循环考察的是资本运动所经过的三个不同阶段和采取的三个不同的形式,主要阐明资本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资本周转考察的则主要是资本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速度,阐明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
资本周转时间既然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的,而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流通时间的一部分——相对地说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是由出售时间,即资本处在商品资本状态的期间构成的。流通时间,从而整个周转期间,是按照这个时间的相对的长短而延长或缩短的。”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又是相互排斥的,“资本的各组成部分在流通领域不断停留的时间越长,资本在生产领域不断执行职能的部分就必定越小”。反之,“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或者说,对于一定量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缩小或扩大,起了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从商品流通空间看,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就会引起需求的扩大,从而也就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从流通的时间看,商品流通速度快了,货币的回流也快,流通中使用的资本相对减少了,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货币资本用来扩大再生产。对于商业资本的作用,就更是如此:“既然它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它的职能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既然它会缩短流通时间,它就会提高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提高利润。既然它会把资本的一个较小部分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领域中,它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
此外,马克思还详细论述了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流通费用是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所必要的——也是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3)流通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功能。流通作为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经济实现的过程,是再生产领域各种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的体系,也是再生产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经济领域。社会经济中发生的种种问题统统会在流通中暴露出来,这就赋予了流通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控功能:一是调节供求,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维系经济的均衡进行。通过市场流通中的信息反馈,使供求关系达到基本平衡,避免生产者在再生产中大大超过需求时盲目增产,或者形成某种产品的严重缺乏。流通中形成的比价体系,像“晴雨表”一样客观上发挥着“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作用。当社会经济系统中出现个别要素超常增减、供求关系恶化时,在流通中能够强制性地加以纠正,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二是调节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流通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流通中包含的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强制生产要素向利润最大化方向流动,在利益驱动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走向优化。在实行市场经济机制的国家中,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宏观管理,也不是直接干预生产者的生产活动,而是主要通过对流通领域的货币、信贷以及税收等手段进行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改革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将过去由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做法,转变为用经济手段间接调节经济,因而加强流通这方面的功能就更具重要性和迫切性。
(4)商品流通对促进非商品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的功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使众多的非商品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使市场经济覆盖整个社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农业产品的商品率低。改变这种局面,把非商品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就需借助于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展,“交换的不断重复使交换成为有规则的社会过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一部分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它(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者)的趋势是尽可能使一切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它实现这种趋势的主要手段,正是把一切生产卷入它的流通过程。”在商品流通的影响和吸引下,促使非商品生产者仰给于商品交换,并逐步转化为商品生产者,汇入到市场经济中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和资本主义有本质的不同,但作为市场经济,它们有共同之处,也必然要走这条道路。当前农村经济中买难卖难,商品经济不活跃,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流通体制不够健全,流通渠道不够畅通,还不能适应农村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大量而又分散的商品交换的需求。
我国当前在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流通体制的一些思路
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启示我们:解决好流通领域的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和客观要求。因此,改变和健全流通体制,搞活流通,也就成为我们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由于我们原有的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又受着重生产,轻流通的影响,加之,处在由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的新旧交替的转轨时期,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价格改革和其他流通体制方面,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在流通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弊病,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扩展,这种不适应就显得更为突出。这表现在:
(1)流通机制不规范,存在着“行政加经济”的垄断现象。行政把它拥有的垄断性“权力”,带进市场经营活动中,必然造成改革无序,使流通乃至整个经济活动陷于混乱。例如,铁路系统可以把紧缺的车票、车皮“转”给自己属下的公司去出售、去经营,以赢得高额垄断性手续费。银行系统可以把紧缺的资金,拆借给自己属下的非银行“子公司”,由这些子公司再去做房地产开发、购买债券、经营股票,以牟取非法高额利润。电信部门可以规定,用户必须使用电信系统生产的电话机,否则不予安装。能源、电力、重要原材料等行业,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垄断现象。凡此种种,极大地妨碍着在平等基础上的公平竞争。行业不正之风,以及“三乱”横行,也和这种垄断有关。又例如在市场价格方面,国家仍保留了33项重要商品的定价权,各级政府对23项商品与劳务的价格实行监审。目前真正放开而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其份额仍为60%。当然,在一定时期,国家对一些重要商品的价格实行控制和监督对稳定物价、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这无疑会缩小正常流通的范围,削弱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
(2)在商品流通领域,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哄抬物价、肆意宰客等现象,已成为社会的公害。不仅破坏着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牟取暴利的不法行为,也往往促使物价上涨,使通货膨胀的趋势,难以被有效遏止。
(3)地方保护主义是搞活流通秩序的一个障碍。假冒伪劣禁而不止、打而不死,往往和地方保护主义有关。一些地区为了地方利益,不顾大局,不仅对本地的假冒伪劣产品视而不见,让其生产和流通,甚至采取各种形式,包庇、袒护本地的假冒伪劣制售者,更严重的是,在发现和查办时,竟然明里暗里干扰阻止外地司法机关到本地查处案件。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支持或纵容下,有的地方造假、售假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的已形成“专业村”、“集散地”、“黑窝点”。这种情况的存在,是使打假难以收效、市场秩序混乱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
(4)关卡林立,“三乱”横行,影响了流通通畅,也增加了流通费用。流通离不开交通,要使商品流转加快,搞活流通,交通运输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公路交通上的关卡和“三乱”,泛滥成灾,公路成了沿途一些人的“生财之道”,吃拿卡要,强买强卖,雁过拔毛,大大阻滞了商品流通的通畅,加大了运输成本,推动了商品价格的提高,成为搞活经济的严重障碍。凡此种种,都说明整治交通,节约流通费用,已成为搞活流通。建设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再不能掉以轻心了。
(5)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渠道不畅,商品积压过多,经济发展,中高速低效的状况,并未根本改观。我们的经济高逮发展,固然是好的。但这个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金堆起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争投资、上项目、铺摊子越来越多。最新统计表明,1~4月全国新开工的国有单位投资项目已达到8000多个,其投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54%。但投资增加,产值增加,并未带来高效益。造成经济效益低的原因之一是创造的产值多,实现的产值少,高速度带来高积压。目前产品积压占用资金达4000亿元,工业库存量远远超过正常的库存量。有的产品只是仓库转换,从工厂转到商业系统,积压在流通领域。产品积压过多,导致资金紧张,周转不灵,乃至破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很大一部分商品可能只是看起来转入消费领域,而实际上,它们可能仍然在转卖商手中没有售出,因此,事实上仍然在市场上。但商品流一个接着一个,最后会发现,以前的流只是看起来被消费吸收了。……前几次商品流还没有转化为现金,商品的付款期已经来到。这些商品的所有者不得不宣布自己无力支付等等,或者为了进行支付而以任何价格出售。这样的出售与实际的需求状况毫无关系。它只与对支付的需求有关,只与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绝对必要性有关。这时就会爆发普遍的破产、危机。”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是有现实意义的。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制落后,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在企业亏损、负债,甚至资不抵债情况发生时,不能主要以企业破产的办法解决,因而在一部分企业之间造成庞大的“三角债”,使企业经营步履维艰,无法正常运作,或者廉价甩卖,继续亏损,使一些企业陷于不死不活的困境中。
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费用过高,这在农副产品方面尤其突出。国家有关部门去年对京津沪等10个大中城市蔬菜价格的调查显示,蔬菜流通费用占零售价格的60%~80%,最高的达到130%。中间环节获取暴利的行为,使“两头”受损,中间得利。一方面压低了农民的售价,使农民不能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推动了菜价上涨,加重了城市居民的经济负担,也给控制通货膨胀带来了不利影响。
面对当前流通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如何解决?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在流通体制的改革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首先是继续进行政企职责分开,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给商业企业以真正的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地位。要使商业企业和流通中的经营单位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摆脱仍然存在的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对企业的过多干预、参与和操纵,改变企业居于行政职能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使商业企业有压力有动力,形成流通中的市场竞争机制。这是建设流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任务。
(2)减少流通环节,加速流通周转,是改革流通体制的基本要求。在坚持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方式、多流通渠道并存,实行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制,形成一个城乡畅通、地区分流、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商品网络和社会主义统一的市场体系。对于地区封锁、关卡壁垒、市场分割等地方保护主义,要坚决予以清理。对于不必要的流通管理环节,要坚决予以撤并。最近上海市撤销了商业一局(此前已将商业二局、水产局、供销社撤销)作为改革流通体制的一项措施。此举减少了政府对市场商品流通的管理环节,使政府部门从直接管理企业转为间接管理企业。这就一方面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加大了商品流通市场化的程度。
(3)整顿流通秩序,加强流通管理,健全市场法规,使商品流通秩序规范化。政府有关部门为整顿流通秩序做了许多工作,是有成效的。但交通秩序的某些混乱状况并未彻底改观。假冒伪劣、经营垄断、欺行霸市、交通关卡等等非法牟取暴利的行径,依然甚为猖獗。对此必须继续加强检查监督,特别是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坚持打击流通中的非法行为。鉴于在整顿流通秩序中执法人员受到围攻、袭击,犯法者用暴力反抗执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执法力量,壮大和培训执法者队伍,很有必要。此外,在流通领域骗买骗卖的诈骗犯法行径屡有所闻,执法犯法者也并不鲜见,对这类违法行为决不能心慈手软,决不应重罪轻罚,一罚了事。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真正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究。只有如此,才能打掉违法犯罪者的嚣张气焰,维护法制的尊严,以保证流通的有序进行。
(4)必须进一步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因而搞活农村经济,对全局关系极大。而在当前农村中市场经济很不发达,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依然主要由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准国营商业)垄断着,农村流通中介组织十分短缺,流通渠道单一。政府虽然实行了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如对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即对粮食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划分开来,以保证国家宏观调控和粮食市场的稳定。但某些农产品的收购价低于市场价格,加之农用生产资料涨价,使农民生产粮食,收不抵支。这种情况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作用,当然也无法搞活流通,活跃农产品市场。我们认为,为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国家对粮食的订购、收购是必要的。种地要交粮纳税,这个道理农民是接受的,但在订购、收购价格方面,应协调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饲料、农用机具等)与农产品的比价,不应使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过高,而农产品价格过低;否则,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是不可能真正落实的。对于增加的农业资金投入,要真正用在农业上,扭转减少农业投入和农业投资“农转非”的倾向。同时要深化农村供销社的改革,使供销社成为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的纽带,为农民提供各种经济、技术、信息服务,成为广大农民进人市场的依托力量,使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搞活城乡商品流通,更好地满足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农产品流通问题,涉及许多方面,需要认真研究,配套解决。但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总的要求出发,当前应该注意发展和培育农村中的流通中介组织,建立一个有助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购销体制,逐步地开放农产品购销市场,使之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和价值规律,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按照竞争和公平交易的原则,进行经济活动,这不仅是活跃农产品市场所必要的,也是提高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程度的必由之路。
总之,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它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运用,一定会有益于我们的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此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与现实。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