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杨广不会知道李密,然而有位大臣知道,不仅知道,而且关心。
这个大臣,正是宇文述。
李密读书多,有计谋,而且言谈举止间有一股逼人的气场。在宇文述的人生观当中,他觉得一个人能和能成大事的人结下善缘,就相当于在潜力股上投了资,这个投资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声赞许,不用费什么特别大的功夫,也不用什么特别的礼遇,就是让他觉得自己赏识过自己,以后真万一哪天此人飞黄腾达,篡权成功了,还能留自己条活路,甚至善待自己。
宇文述就这点好。
于是,第二天,他找到了李密。
李密此时正在唉声叹气,宇文述为他不值。
宇文述正色,对李密说:“你很聪明,读书又多,前途可谓无量。可你瞧瞧你现在,竟然为了不能升职当侍卫愁成这样!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放眼天下,哪能在区区一室之内过完一生?”李密听后,五雷轰顶。
他恨不得满地打滚,号啕大哭,跪在地上猛抽自己两巴掌。可是他没有,他要控制,控制,再控制。他知道,宇文述瞧得起自己。
李密心里那叫一个恨啊。宇文大人这一席话乃是至理名言,怎么没早听到这些话呢?一室之内,绝不可能成就什么英雄;放眼天下,才会傲视群雄!理想,抱负,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着自己!
站岗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不能。李密像吸了鸦片烟一样对未来产生了幻觉,他决定离开宫廷。站岗好歹是国家公务员,有工资,只要不犯什么错误,到老都不会失业。可是,李密走了。
回家读书。
这是很多人不肯相信的事实,然而,对于一个能沉下心来做出计划的人来说,这样做,比什么都真实。拜别宇文述和其他同事之后,李密回到长安城的家中。不得不说,李密是一个神奇的人,他这辈子总能碰见神人,即便是在家门口。
欧阳修曾经写过这么一段文字:
“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修所作文章大多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或许哪天考古学家出版个文章,能够证明《秋声赋》就是在茅房里写的呢。现代人早已没有那个激情,李密有。比欧阳修早生四百年的他也有一个传奇,很多人都知道,那叫“牛角挂书”。一日,李密外出,正在路上骑牛,边骑牛边看班固同志编写的《汉书》。正当他沉溺在楚霸王的悲情当中时,忽闻背后三十步外有人喊道:“前边看书的是谁?怎么如此认真?”李密回眸。身后,站着他的未来。
这是谁?骑着马,长着一张长方形的脸,脸上还挂着拉面一样的胡子。(美须髯,有英杰之表。)不对,后面还跟那么多人,排场巨牛无比。大官?哟……这不是杨素杨大人么!是杨大人没错,哎,宰相好,宰相辛苦了!
李密下牛,走到了杨素面前,望着他那随风飘扬的大胡子恭敬地问了个安。
杨素灿然一笑,指了指他的书本问道:“什么书?”
李密从容答道:“《汉书?项羽传》。”
项羽,嗯,杨素从心底泛起了一波涟漪。
“那你说说吧。”
李密畅谈,楚汉刘项,滔滔不绝。
杨素是文学家,天下一等一的学者。要知道,学者都有个毛病,非要拿自己压箱底的知识考察新人,杨素也不例外。听完李密的精彩论断,他立马搬出那些早就发霉了的掌故来考,李密依然畅言,对答如流。双方你来我往,情话诗文悄悄话,早就把其他人忘掉了。
双方越说越愉快,越说越带劲,说到最后,杨素下结论了:李密是个奇才。
很难得。回到家,杨素第一件事就是把杨玄感叫出来。杨玄感,杨素的儿子。
杨素对他说:“以后要找李密玩,知道不?”
杨玄感不解,问:“我找谁玩不都是玩么?”
杨素道:“和有前途的人一起玩会把你玩成有前途的人,和没前途的人一起玩会把你玩成没前途的人。你若和李密结交,将来官禄就无忧了,以后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可以找李密商量。”
就这样,李密和杨玄感认识了。据说二人的关系还相当好,史书上把他俩的关系称作“刎颈之交”。
然而,事情很快就改变了。杨玄感的状态很不稳定,而李密的遭遇则更加离奇。
这一切都要从杨玄感起兵那天说起,此时,距离杨素死去那天,已经整整八年了。
杨广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还未等几十万大军摆好阵势,京城就传来了一份急报。急报上说:“来护儿反了。”来护儿?怎么可能?来护儿乃是我大隋最最忠诚的将军,他怎么会起兵?杨广愤怒了,他死都不会想到自己认为对自己绝对忠诚的来护儿会背叛自己。他下令回撤,火速赶回京师。
而此时,礼部尚书杨玄感正在黎阳冷笑。
当杨广火急火燎地奔回中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这是被哪个王八蛋给糊弄了。这根本就不是来护儿起兵,而是杨玄感假借平叛来护儿的名义造反。杨广这才想起来前些日子东征行军途中发生的一些小事——杨玄感那些表兄弟们都在途中无故失踪。还有那些军粮,也是由杨玄感负责押送的,他是故意不发粮食!
想通这些,时间已经不够了。
奏报上说,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蒲山公李密也一同反了。
杨广崩溃了,绝望了,暴怒了:“太变态了,又是姓李的!”
此次起兵,按照事先和李密讨论好的方案,杨玄感领兵直逼东都洛阳,然后再攻打长安,攻入长安,他就是皇帝。然而,在举兵过程当中,李密发现,杨玄感是个脑残,更加可怜的是,他属于政治和军事双脑残。李密提议,从侧翼对隋军猛砍两刀,砍完就跑,顺道抢点儿粮食。
杨玄感不同意。
李密提议,应该避免隋军主力,对其各个击破。
杨玄感不同意。
硬碰硬,死的就是你。杨玄感陷入了绝境。隋朝大军攻破杨玄感军,杨玄感死。
杨玄感死后,参谋李密自然也逃脱不了干系。李密聪明,逃命也是行家,早在隋军来抓他之前,他就已经打好了褡裢往乡下逃去。他和其余六人首先逃到了杨玄感从叔冯翊询家里,按照惯例,装成走亲戚的。
一行七人正在认亲戚,好统一口径(你是我大爷,我是你孙子云云),却被官军堵在屋里,被人包成了饺子。李密疑惑,这是谁告的密?他当然不会知道,杨玄感从叔冯翊也早就成了官府捉拿的对象,所有人都已经张好口袋等他入套呢。
李密一行人被押着向高阳方向去了。
去找杨广。
半道上,李密掏钱,请信使喝酒。
信使放松了看守。
某夜,信使大醉,七人趁机翻墙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