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唐代大诗人。杜甫知识渊博,很有政治抱负。开元末年应试进士不中。天宝年后期,因献《三大礼赋》受到朝廷器重,玄宗命他在集贤院待任。至德二年(757),安禄山军陷长安,杜甫逃到凤翔谒见肃宗,官任右拾遗。后因上疏救助房,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湘江途中。杜甫工诗歌,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社会变化和人民疾苦。许多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败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最具特征性并为世人公认的风格是“沉郁顿挫”。其诗语言凝练,具有高度表达能力,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等诗,广为传诵。著有《杜工部集》六十卷。
杜甫天宝初年应试进士未中。天宝末年,杜甫向唐玄宗进献自己撰写的《三大礼赋》,唐玄宗阅后认为他是个奇才,又在考过他的文章后,授任他为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年(756),安禄山叛乱攻陷京都,唐肃宗领兵出征灵武,杜甫自京都逃出奔赴河西,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任命为右拾遗。房当平民时与杜甫曾是朋友,此时房是当朝宰相,他向圣上请求亲自领兵出征讨伐叛贼,得到批准。当年十月,房兵败于陈涛斜。第二年春季,房被罢免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房是个很有才能之人,不可轻易罢免。肃宗大怒,把房贬为刺史,将杜甫降为华州司功参军。当时关中地区不太平,粮价物价上涨,杜甫寄居成州同谷县,自己背柴采果,艰难度日,儿女中被饿死的就有好几个。过了很久,朝廷征召他补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761)冬季,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经其上表奏请,任命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给他绯鱼袋。严武和杜甫是世交,因此给杜甫以优厚待遇。但杜甫生性狭隘急躁,没有器度,仗着人家对他好而忘乎所以,曾借着醉酒登上严武的床,瞪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为人虽然急躁狂暴,却不和他当面抵触。杜甫在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盖茅屋头枕大江,纵情饮酒高声诵咏,和那些种田的平民百姓在一起放荡不羁,毫无约束。严武过来看望他,有时他连帽子也不戴,竟如此傲慢怪诞。永泰元年(765)夏季,严武去世,杜甫无所依靠。后郭英义替代严武镇守成都,郭英义是员武将,为人性情粗暴,无人能向他提出意见和陈述看法,杜甫只好出游东蜀投靠高适。刚赶到,高适又去世了。这年崔宁杀了郭英义,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大乱。杜甫携家眷躲避战乱到荆楚之地,乘舟下瞿唐峡,还没等船靠岸,江陵也发生战乱,只好逆湘水而上登衡山,客居在耒阳。一次,杜甫游岳庙,被洪水围困,有十天没进食。耒阳县令得知后,亲自划船迎接杜甫回来。大历五年(770),杜甫因吃牛肉饮酒,当天晚上死于耒阳,时年59岁。
杜甫之子杜宗武,流落湖湘两地而死。杜宗武之子杜嗣业,从耒阳迂回杜甫棺柩,葬于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