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最舒适的应该就是十一月份到来年的二月了。
来前,计划了许多地方去打卡。
结果,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切都是随心而动。
感觉很棒。
因为一个人,踏入这座城。
这里留给我最深的映象——悠闲,即使是工作日,随意走在大街上,也充斥着大量人群。
椰子是这里一年四季最常见的水果,走累了,花六七块钱就能在路边小店买个大青椰,甘甜的汁水消去暑意。
除了椰汁,里面奶白色的椰肉也是极为鲜嫩的,每家店都有开椰子的服务。
第一天走的匆忙,抛弃了椰肉,引以为憾。
骑楼老街和万绿园大概是最适合体验这种悠闲感的地方了。
一人一包一双腿足矣。
没有去寻找攻略上的必吃好店,独自散着步穿梭在蛛网似的小巷,每一家都是海口人民的日常。
饿了吃一份陵水酸粉或是一碗现煮的糟怕醋,渴了来一份清补凉或各种老盐水。
吃伊面加蛋是海南人的坚持,没加蛋的伊面汤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失去了眼睛的龙。
南粉全称海南粉,做法众多,也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吃。
尽量不要打出租车,那是本地人开的,基本都宰客。可以用手机叫,曹操出行、滴滴或是其他专车,反而比出租车便宜方便。
来时心事重重,去时只剩温暖,感谢那个神仙一样的大哥。
本来以为会万分不舍,哪料都是期待。
是晚上的飞机,约摸十一点拉着行李箱,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在路上,想着如何耗去半天光阴。
又去吃了碗陵水酸粉,尝试了海南的著名辣椒酱——灯笼椒。
正宗的海南小店里都有两种辣酱,一罐是红色的,另一罐是黄色的。
红色的是小米椒,比较辣,黄色的就是灯笼椒了,这个是变态辣。
小小一筷头,就着酸粉入口,辣意直上脑壳。
当地人家里都有自做的辣酱,买上一罐带回家吃,真的不错。不过一定要注意“漏油否?”。
下午两点,躺在万绿园的长椅上,被椰林包围,清风徐来,涛声绕耳,惬意非凡。
睡一觉,点上一只椰子,慢慢喝。
没能入口的椰肉始终记在心头,走前可算是圆满了。
仔细地用一个塑料小勺刮着吃,甜甜的,冰冰凉,椰香浓浓,正如期待的那样。
凌晨一点,穿着单薄的衣服落地上海,这怕是个假的南方城市,室外温度两三度。
坐在机场,吹着冷空调(这是最迷的地方,我好希望上海冬天能有热空调),等待最早的一班地铁。
人生嘛,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