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色彩这一简单的概念,人们对它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导致对色彩的解释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生理学家来说,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是眼睛和大脑的神经反应;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色彩是由光的波长所决定的;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重要,也是最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它使艺术品的创作和设计成为可能;同时色彩也是人类认知所不可或缺的。
虽然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色彩,但色彩却只向热心研究的人显示它无穷的魅力,也只有热爱色彩的人才能领会色彩的美及内在的实质。本书主要以视觉艺术中的色彩为主题来研究它的一些规律以及对色彩的体验和运用,为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做好准备。
(一)光与色
光是我们感知色彩的条件之一,它让我们的眼睛能够感知这个世界。光照下的万物其信息通过瞳孔进入视网膜,经过视神经传达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色彩感觉,使之认识到色彩的相貌,所以没有光便没有色彩。对于色彩的认识,它取决于物象表面的特性和我们的视觉感受。
由现代物理学我们知道,可见光是具有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如果在380纳米到780纳米的这段范围内的波长,就能引起人的视觉感觉,这段波长被称之为可见光谱,而其他波长则是人眼所看不到的。在17世纪英国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用三棱镜将可见光谱分解成色彩光谱,在三棱镜下,可以看到太阳光(主要的标准光源)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个色彩所组成,在色彩学中把这几个色作为标准色,当这七种色光等量混合时产生的便是白色(或无色)的光。光的混合所产生的色光明度高于混合前的原有色的明度,色光混合次数越多,明度就越高,这是色光混合的基本原理,它是一种加光混合。舞台灯光、彩色电视、电脑等就是运用的这种加光混合来处理色彩的。
而我们的绘画色彩的角度则是一种色料的混合,它是一种减光混合。它与光混合相反,不是光的强度增加,而是吸光能力的集合,色彩混合次数越多,吸光越强,反射出来的光越弱、纯度和明度越低。即色料调和的种类越多,就越容易显得脏和灰,在绘画中则是运用的色料的混合而产生的丰富多彩的颜色。而设计中的色彩,能更多地体现设计的风格和设计意图、气氛。
(二)色彩的分类
1.原色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基本色彩为原色。即,红、黄、蓝色。原色能混成许多的其他颜色,而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三原色。从理论上讲,红、黄、蓝色能调和成任何颜色,而实际上有许多色彩是调不出来的。但是三原色通过不等量和不同明度的混合的确能产生许许多多的色相,所以绘画上把颜料中的红、黄、蓝称之为三原色。
调色时要注意,调和的色彩种类越多颜色就会越灰、越暗。三原色的等量的混合,会成为黑浊色。
2.间色
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也叫第二次色。颜料能混合成的只有三种间色,即,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这里的橙、绿、紫便是间色。但由于两种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也可以产生更多的不同色彩倾向的间色,如黄橙色、红橙色、红紫色、蓝紫色等。
3.复色
三原色不等量的混合或一个原色与另两个原色混合出来的间色混合或两间色混合产生出来的颜色称为复色,又称第三次色。所以在任何复色中均可找到三原色红、黄、蓝的成分,只不过其中某种原色多一些便成了某种倾向的颜色。在绘画中很少有较纯的颜色,更多的是利用不同复色间的对比与协调来表现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物象和意境。
4.补色
补色又称互补色。三原色中的某原色与其他两原色混合的间色之关系是互为补色的关系。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
在十二色的色环中,不仅红与绿是补色关系,而且在红色的对角线90°以内,包括有黄绿、绿、蓝绿都与红色构成互为补色关系,只是红与绿是对比最强烈的补色,90°范围内的其余的补色又称为次补色。依次可以推出其他组的补色关系。
色彩的补色现象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如,当人的眼睛盯着红色的东西看后,马上再看一张白纸,会发现白纸偏绿,这是由于人眼睛的视觉神经在受刺激后产生的平衡作用,从视觉生理学来讲,这种现象叫视觉残象,也称生理补色。
色彩互补的现象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如蓝色天空中的白云,会略有些黄色的倾向;当阳光照在白色的墙面时,被光照的墙面会带黄橙色,而背光的阴影会偏蓝紫……
所以了解这些道理,在视觉艺术中适当的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绘画中对于阳光明媚的表现,就不会只是一味的亮的加白,暗的加深,这样就怎么也画不出阳光的色彩感觉。而合理的运用补色或次补色,就能达到既有对比又能协调的关系及强烈的阳光感。再如:红色果子周围适当地用些绿灰色会使它更加突显,但要注意它们的对比与协调关系。
总的来说,补色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效果鲜明、视觉冲击力强。补色的这些特点运用得好,会使画面(作品)更加生动、活跃和丰富,更能体现作者的意图,相反,则会使画面(作品)产生“生”和“燥”的感觉,而显得不和谐。
5.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
同类色:是指色环中相距45°左右范围内的色彩互为同类色。它们之间存在着细微的色相上或冷暖上的差异,它的特点是色相对比弱,比较容易协调,但是把握不好也容易产生单调或缺乏张力的感觉。
邻近色:是指色环上相距90°左右范围内的颜色互为邻近色,邻近色是比较中性的色彩,在调和中有对比,对比中有调和,给人以柔和、含蓄而耐人寻味的感觉。如,橙红与中黄,它们各自的色彩中都含有对方的色彩成分,而又有所差别。
对比色:是指色环上相距120°~180°范围内的颜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它们之间相距较远,相互中没有共同的色彩成分,所以对比较为强烈。色环中直径正对的一组色互为补色,补色是最强烈的对比色,但对比色不一定是补色。在绘画或设计中,结合一些调和的方式,可以使画面或设计中产生丰富而活跃的视觉效果。
(三)色彩的特性及相互关系
色彩的特性包括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及色性。它们互相区别、独立,但在实际的色彩运用上,它们总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中的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两个要素的改变,如:把标准的蓝色从亮变暗成为深蓝,从原来的蓝色角度看,不仅色相变了,纯度也降低了,这就是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特性都是比较好衡量的,色彩的特性同时还包含了一个心理上的因素,它是很难衡量的,这就是色彩的冷暖。不同的色彩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冷或暖,在绘画中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一特定画面的色调及色彩相互之间的关系。
1.色相
即各种色彩的相貌、名称。色相是各颜色之间相互区别最主要的依据。它也是按波长来划分的,由于波长的不同给人视觉上的色彩感觉也不同,被感知出来就是一种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根本和重要的属性。
客观世界的色彩丰富多彩,加上色彩的明暗、纯度的不同,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色相,但是我们能分辨出的颜色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训练自己具有敏锐而正确的色相辨别能力,以便我们能识别更多变化微妙的色彩。如,柠檬黄、浅黄、中黄、土黄、橘黄、橘红等。有些色差很小的不同灰色,我们只能用它偏向的色彩来形容它和表达它的色相。
在众多的色彩中,往往以红、橙、黄、绿、蓝、紫作为最基本的色相,也是最容易感知出来的色相,按照它们的色差可排成高纯度的6色色环,另外还有12色色环、24色色环和32色色环。
2.明度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它有两种含义:一是颜色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明度。如在十二色相的色环中,黄色最亮,紫色最暗,其他色处于灰和深灰之间。二是同一色相的颜色,由于受光照的强弱不一,或加入不等量的白色或黑色,会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层次。
3.纯度
色彩的纯度是指颜色本身纯净的程度,也称饱和度、鲜艳度或彩度等。当一个颜色含量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即达到了纯净度。颜色在饱和状态时便是该色的标准色,越接近标准色,纯度越高。任何一种颜色,只要混入了其他色相或无彩系中的黑、白、灰,都会降低其纯度。混入其他色越多含这种色的比例越少,纯度就越低,反之纯度越高。如果是水性颜料加入的水多,含色量也会减少,因而纯度也会降低。
4.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色彩产生了一定的联想,由之联想到有关事物产生的冷暖感觉。它是一种视觉上的心理反映,而色彩本身的物理性质是没有冷暖的内在特性的。如:红色使人想到火与太阳,使人感到温暖与灼热;由蓝色想到天空和水而产生寒冷的感觉等。色彩的这种冷暖性质称为色性。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把红、黄系统的色彩称为暖色,蓝色系列的色彩称为冷色,而绿色与紫色作为中间的中性色。
但在实际的色彩运用中,色彩的冷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两种色彩相比较是决定冷暖的主要依据。如,橙色对于黄色来说是暖色,但是与红色相比较又是冷色;绿色与黄色并置时,绿色感觉偏冷,而绿色和蓝色比较时它又感觉偏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由生理、心理以及色彩本身等综合的因素决定的,也必须通过整体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而得到的。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色彩冷暖性质的相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色彩语言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总之,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及冷暖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个色彩的确定和认识,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它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冷暖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进一步证明它们的关联。当我们要复制一副绘画作品时,只有简单的对颜色的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色彩其他特性有所认识。如:将一幅绘画作品平均分割成若干部分,每个人负责一小部分的复制,最后再把每个人复制完成的部分根据原作拼合起来,可以看出各部分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当我们去调配一个特定的颜色时,我们就必须从色相、明度、纯度和色性来对色彩进行分析。这个过程还需要感性的参与,即练习者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色彩的色相、明暗、纯度和冷暖的。所以,这个复制名画的实验说明了色彩复制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对色彩色相、明度、纯度、色性的分析和认识及个人感性因素的参与而造成的差异。由此可见,色彩的复制其实是对色彩的诠释,我们在色彩运用时也应更加注重色彩的特性及相互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