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死了,王世充也死了。李渊知道自己稳坐天下的最大障碍已经全部扫除,他觉得这一切蜂拥而至的幸福都得益于二儿子李世民,于是决定重重嘉奖李世民。可是,面对已经贵为秦王的儿子,到底应该奖励什么呢?绞尽脑汁之后,李渊终于想出了前无古人的职位:天策上将。
“上以秦王世民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当年十月,李渊将自己独创的“天策上将”称号授予李世民。这是个真正的高级职称,其地位在王公之上。以“将”冠名的职务竟然比亲王级别还高、待遇还好,这的确是创意无限。也就是说,假如李世民还有除太子李建成以外的哪怕是一百个哥哥,拥有了这一职称后,弟弟李世民的身份地位就比他们高了,那些哥哥见了他们的这个弟弟都得立正敬礼喊报告。
此时,李世民在唐朝已是法定的第三号人物,地位仅在李渊和太子之下。李渊这次奖励是真心实意的,他不但在政治上给李世民加官进爵,还在经济上让这个功臣儿子有不逊于中彩的收益。在李世民之前已食邑三万户的基础上,再“增邑二万户”。“食邑五万户”是指李世民每年可以坐享五万户家庭上交给朝廷的赋税。这可是一笔巨额财富,和现在的工薪阶层中了五百万彩票大奖一样令人眼热心跳。唐爵总共分为九等,亲王作为九等之首,按规定“食邑一万户”,而李世民一个人却吃了相当于五个亲王的口粮,可见其当时地位之高和受宠程度。
这些重奖李渊还觉得不够,他又以唐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名义送给李世民又一个大礼包:特许李世民铸钱三炉。就是批准李世民私人自己在家里闭门造钱,而且这钱造出来还不是“假币”,可以光明正大地全国流通。这比现在许多骗子玩“药水变钱”的把戏来钱还快,可以断定很爽很过瘾。
李世民这次自主铸造的三炉钱是在我国钱币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元通宝”铜钱。就是在李世民凯旋的公元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废除了一直沿用了七百余年、弊端已多的“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
开元是开新朝之元的意思,和后来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的开元年号不是一码事。通宝则是“流通宝货”之意。钱币称“通宝”就是从“开元通宝”开始的。以前中国的流通钱币都是直接以重量为名称,如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此后,这种通宝币制沿袭了一千三百年,直到辛亥革命后发行的最后一种“民国通宝”退出流通后才宣告结束。
“开元通宝”四字是当时在朝廷任职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所书。这四个字的最大特点是“回环可读”。方孔从上至下为“开、元”两字,自右往左是“通、宝”两字,可读为“开元通宝”或者“开通元宝”。这种钱币目前已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据说品相较好的珍贵品种一枚的价值可达到数千元人民币。
在让李世民有权有钱后,李渊做出了一件也许让他晚年后悔不迭的事情——授权李世民“开天策府,置官属。”
允许李世民开府就等于让他有了一个“国中国”。在这个小国里,他可以自由任命官吏,可以最大限度地网罗人才,可以秘密培植势力,使自己的翅膀一天天变硬。
不久,李世民在自己的天策府设置文学馆,招揽四方饱学文士,将当时的才子差不多“一馆打尽”。经过遴选,共有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宇、苏世长、薛收、李守素、国子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等十八人成为文学馆名誉馆员,这就是唐朝著名的“十八学士”的来历。
这十八个人的身份五花八门,有从事公室工作的(主簿、记室)、有管户口的(户曹)、有负责看仓库的(仓曹),也有大学教授(国子助教)。年龄也参差不齐,小到二十,大到六十五,李世民惟才是论,不问身份、不看年龄,只要有才,一律聘为文学馆学士。这个学士称号在当时是一种很崇高的荣誉,比现在的两院院士还吃香,成为天下文化学者都想攀登的珠峰之巅:“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把成为文学馆学士比做“登瀛洲”,充分表明了时人对成为学士馆员的羡慕与渴望。瀛洲是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当年秦始皇为了找到长生不老药,派遣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去海上寻找的就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李世民可能没想到,他的天策府文学馆竟然会成为文学青年和文化大师人人向往的仙境之地。
李世民将这十八个有才的大仙分成三组,每组六人每日轮流在府中值班,福利待遇方面“供给珍膳,恩礼优厚”。他把重视知识分子真正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让知识分子过上了神仙般的小资日子。每在处理完朝廷政务后,李世民“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
年轻的李世民不但勤奋,而且好学,白天政务繁忙,晚上还加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真是一个学习型领导,比现在某些“白天围着轮子传、晚上围着裙子转”的领导干部强了何止百倍。
这十八个人都是万里挑一的学术大儒,他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李世民、以精辟的思想影响李世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李世民,让李世民获益匪浅。李世民十六七岁就跟着父亲开始了戎马生涯,文化知识不可能像军事指挥那样突出,整天在这些大学问家身边耳濡目染,对他开阔眼界、深邃思想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十八学士的日夜轮值,在对李世民个人素质提高方面,相当于家庭教师,如果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就是政府智囊团。正是这个天策府智囊团和秦王府的武将团,为四年后李世民成功夺位登基做好了一切完美的准备和铺垫。李世民君临天下后,也是以这两个团的老团员作为治国班底的,从其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完美的“贞观之治”史实来推断,这两个团的团员同志都是经得起检验的过硬的文臣武士。
为了表示自己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李世民每和学士们交流讨论时,都要叫上在王府当差的阎立本。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中国人应该都知道,这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画家。那时候为宫廷服务的画家基本承担着类似现在照相机、摄像机的功能——记录宫廷真实生活。李世民叫阎立本仔细观察每位学士,给他们分别画像,同时命文学家褚亮为每人写作赞辞,并在每人肖像下注明姓名、表字、籍贯、爵位等个人简历。
褚亮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只是小有名气,但他的儿子却是大大有名,就是唐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惊世名画《十八学士写真图》作成后,李世民将其作为档案收藏进王府,以示对学士的恩遇。从此之后,“十八学士”成了一个固定词组,这种由唐太宗李世民享有专利的收罗、使用人才的方法不断被后世克隆模仿。他的子孙唐玄宗李隆基后来也在上阳宫选聘了“十八学士”。唐灭后,五代十国时期南楚政权(今湖南省长沙市)皇帝马希范甚至照搬照抄李世民的所有做法,连“天策府”的名字都隔空挪用了。
还有个完全和政治无关的茶花名字也叫“十八学士”,那是因为这种茶花相邻两角花瓣轮数排列大约在二十轮左右,多为十八轮,所以称之为“十八学士”。金庸曾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借段誉之口,详细地介绍过名贵的“十八学士”茶花。只不过小说中讲的“一棵茶花能开出十八种不同颜色的花”的说法是虚构的小说笔法,实际上“十八”指的是花瓣轮数而非花色数。
总之,李世民的“十八学士”对他本人和中国历史都影响深远,此后的很多年,十八学士图成为中国绘画领域中的一个传统题材。以“十八学士登瀛洲”为题的绘画作品经常出现在家具、木雕、瓷器以及竹刻等众多艺术形式中。令人惋惜的是,当年阎立本呕心沥血创作的原版《十八学士写真图》自宋朝以后就不知所踪,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重大损失。
不排除这幅画仍藏于民间的可能,读者诸君可以在家中的柜子箱子里翻翻找找,如果真从你家找出来的话,文化价值自不必说,经济价值,哎——无法估量,估计换成支票,光买别墅就能组成一个自然村。
文艺是为政治服务的。李世民高年薪、高福利地养着“十八学士”,可不是单纯让他们写诗作画的,而是有诗画之外的更大理想。虽然不能说李世民在此时已生反心,但根据李世民的聪明劲,他是应该有暗暗规划自己将来的小算盘的。在天策府里,李世民和他的心腹文武们悄悄计划着未来乾坤,并最终在一千多天后使乾坤倒转,策天成功。
李世民拔郑灭夏后,一直随军东征的宇文士及在洛阳遇到了自己的前妻——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
此时的南阳公主已经出家为尼,虽说和宇文士及没办离婚手续,但那时候的规矩是一入佛门,万事了了。纵然宇文士及情缘难断,但对于这个身份高贵的女人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