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至焦长蛇,声吼缠猛虎。
神物已高飞,不见石与土。
作为五行之一的“火”,是那么好控制的么?绿卿冷笑连连,控火是一门学问,绝不是文火把火力关到最小、武火把火力开到最大那么简单。
不同的药材需要不用的火力,火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能否把药力熬到汤里供人体吸收。
如果控制不好火力很可能把药材都给熬废了,汤里一点儿药力都没有效果如同开水,甚至是改变了药性而成了有害于人体。
控制好了则能把药力完全熬到汤里,没有一点浪费,还能让人体最大限度的吸收。
用什么火学问也很深,《本草纲目》中列有火部,“撰火之切于日用炙焫凡一十一种”,包括阳火、阴火、燧火、桑柴火、栎炭火、芦荻火等等。
火与火的区别也大了去了,比如桑柴火,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良。《抱扑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又比如栎炭火,宜锻炼一切金石之药,以其坚也。再比如芦荻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
下药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绝不是把所有药材一股脑都丢进去就行了的。
比如说磁石、牡蛎这种质硬药效难以熬出的,乌头、附子毒性烈须久煎可减毒的,这都需要先煎;药效易挥发不能熬久了的薄荷、青蒿、大黄等得后下;粉末、细小种子、花粉类易浑浊的滑石、车前子等要包煎;人参要更好的熬出药效得另煎;阿胶、饴糖这样胶质、黏性大的得烊化……
所以说病人把药开回去了,却煎熬不得法,导致用药后疗效不好,又来责怪医生。可中药煎法博大精深,医生不可能三言两语就教会了病人,更不可能所有病人用药医生都亲力亲为,毕竟病人的数量远远多于医生。这也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让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任……
现在这全都靠药徒手动把控,绿卿对向龙能准备好药材并“上锉碎”虽然惊讶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向龙平时给师兄们打下手干的也都是这些活儿,但到了熬制这一步时没有谁敢假手于人。
所以绿卿笃定了向龙一定不会熬制,只要向龙控制不好火力或者下药顺序错了,这一锅都得熬成渣!
而那个时候,就是绿卿反攻倒算的时候!
绿卿都想好了,到时候就让烧饼提议联名赶向龙走。
“烧饼”就是芝麻的好基友,因长了满脸的雀斑而得名,要不怎么是芝麻的好基友呢,芝麻和烧饼刚好绝配。
烧饼提议了之后,亲近绿卿的弟子们都附议,绿卿再哭诉被污蔑清白。
而陈耀本就是绿卿的靠山,九成九陈耀会顺水推舟的同意。然后再由陈耀汇报到孟大药师那里去,所有弟子联名加上陈耀吹耳边风。
孟大药师本来也不喜欢向龙,绿卿有七成把握能借这次机会把向龙赶走,说不定孟大药师还得感谢绿卿的善解人意呢!
绿卿越想越美,却就听到了烧饼在身旁脱口而出:“【美酒双飞法】?”
美酒双飞法?绿卿吃了一惊,定睛一看果然向龙正在向锅里加入美酒!
这是一种特殊的煎法,加入美酒同煎的目的在于借酒行气血、通经络、和阴阳,助行药势、宣痹通阳。
此外酒还是一种很好的溶媒,加酒同煎,方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最大限度的溶出。
虽然美酒双飞法有这么多的好处,但不是谁都敢随便尝试的,因为这也是一种危险的煎法!
酒的种类、纯度以及加入的时机、份量都会直接影响到药效,不仅仅是药效大小的问题,还极有可能会导致药效截然相反。
更可怕的是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制药成功与否,后果就是病人服用之后导致药物中毒……
所以如果没有把握,药徒一般不用这种特殊煎法。
阿斗这样吊车尾的就不用说了,连烧饼这样的伪学霸都不敢轻易尝试,向龙却当众使用了美酒双飞法,烧饼作为绿卿的马前卒又太过于关注,是以才会惊呼出声。
向龙竟敢使用美酒双飞法?不是,向龙竟会使用美酒双飞法?绿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是废柴吗?他不是精神病吗?这不科学!
弟子们也是都倒吸冷气表示震惊,无论是亲近绿卿的烧饼、踏雪他们还是支持向龙的阿斗、芝麻都在倒吸冷气,唯有陈耀依旧淡然的冷眼旁观。
只是他偶尔微微搓动的指尖暴露了他的心情,陈耀烦闷的时候就喜欢搓药丸儿,可惜现在没有东西可搓……当然外人是不知道他的习惯动作的。
向龙采用的是桑柴火,他仔细的把桑木填到炉子里,用炉钩子控制着火力大小。
很奇怪的是这些他以前全都没做过,但他就是知道应该怎么做,虽然刚开始是生涩了些不过很快就熟练起来让人为之咂舌不已。
中药煎熬好之后,外行人怕烫手,常待中药凉了再过滤,但其实应该趁热。
那时药液和药物达到内外浓度平衡,随着温度的下降,药物的溶解度会下降。
一部分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会回到药渣中,有的有效成分会凝结成较大颗粒的沉淀物,过滤时被滤掉……向龙自然不会犯这种简单错误。
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向龙趁热用网把药渣过滤了,有条不紊的将熬好的补气汤灌入了特效保温杯,向龙笑眯眯的盯着陈耀摊开双手:
“大师兄,请检验。”
“嘶……”绿卿和他的小伙伴儿们都是情不自禁倒吸一口冷气:此子竟然恐怖如斯!
不!我还没死透!我还能抢救!绿卿充满期待的看向了陈耀,只要陈耀亲自检验并证明向龙熬的补气汤失败了,那这场赌局也能算他胜利!
这时不只是他和向龙,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聚焦在了陈耀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