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别人。
将心比心,便是佛心。当你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很少人会再与你计较。当你能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你的人缘将好得出乎你的想象。
盘珪禅师备受大家尊崇。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行窃被人抓住了,众人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盘珪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这个学生。
可是没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众人认为他旧习难改,要求将他重罚,但盘珪禅师还是没有处罚他。其他学生不服,他们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珪看了他们的联名上书,然后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自己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的不对,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学生,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来教他,那谁来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因为他需要我的教诲。”
那位偷窃者听了盘珪禅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要将什么事都看得那么绝对,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个道理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十分难,因为它要求我们能用宽厚仁慈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自己容易爱别人难,如果你能做到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你就是真正地得道成佛。因为,将心比心,便是佛心!
对待犯错的人,谅解或许是最好的教育。
小和尚最近总是不守寺里的清规,趁着夜色偷偷溜出去玩耍。禅师听周围的居民反映了好几次,终于也起了疑心,决定去查探个究竟。
在一个月光如霜的晚上,禅师悄悄蹲在花丛里,一边听着虫儿蛙儿低声嘶叫,一边留神地观察着禅院的那堵矮墙。过了一会儿,一个贼头贼脑的小和尚搬着把小椅子,悄悄地溜到了墙角那儿。他看看四下没人,便把椅子靠在墙边上,自己踏着椅子翻墙出去玩耍了。
禅师从花丛那儿站起来,叹了口气,心想:“我该怎么处罚这个小家伙呢?”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径直走到椅子那儿,坐到椅子上,等小和尚回来。
小和尚玩累了之后,便顺着老路翻进墙来,踩着椅子——奇怪,椅子今天怎么这么软?小和尚仔细一看,吓了一跳——原来自己踩的不是椅子,而是禅师的脊背。小和尚吓得全身发抖,不知道师父会怎么惩罚他。
“天气凉了,快点回去睡觉吧。”禅师揉着脊梁骨说,“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啊。”小和尚的脸马上红到了耳根子,又羞又愧地跑回了房。从那以后,小和尚再也没有在晚上翻墙出去玩耍过。
小和尚违反寺规跑出去玩耍,老禅师不但没有责罚,反而关心起小和尚的冷暖,小和尚在感动之余,也懂得了自己的过错。
人总是要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的。犯错有时候在所难免,虽然这不是我们犯错的借口,但却是客观事实。所以对待那些犯错的人,谅解或许真的是最好的教育。
对待报复的人,宽容或许是最好的回应。
唐朝名臣狄仁杰待人宽厚,深得他的部下和民众的爱戴。
有一次,武则天皇帝派宰相张光辅到汝南去讨伐造反的李贞。由于老百姓起义反李贞,李贞很快就被打败,全家自杀。而李贞的两千多名党羽,全部被张光辅判了死刑。狄仁杰那时在豫洲做刺史,听到了这件事,便打抱不平,连忙写了一封奏章给武则天,说那两千多个李贞的党羽,不过是被李贞威胁,根本就不是存心造反,如果把他们统统杀死,实在是冤枉,也未免太残忍了,因此请求宽免。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话,便把这两千多人免去死罪,改罚到边境去服役。
张光辅消灭了李贞后,自恃有功,便纵容手下士兵到处抢劫,闹得民间鸡犬不宁!狄仁杰看不过眼,就向张光辅提出抗议。
张光辅心里很恨狄仁杰,一到京城就马上向武则天进谗言,说狄仁杰的坏话。武则天误信了张光辅的话,就把狄仁杰贬到复洲去做刺史。但狄仁杰毕竟是个有才能的好人,不久武则天醒悟了过来,又让狄仁杰回到京城来做了大官。
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在外面做官,成绩很好;因为有人讲你的坏话,我一时未察,才把你贬到复洲去,你要知道讲你坏话的那个人吗?”狄仁杰答到:“如果我有过失,就应该把它改掉;要是没有过失,我的心已经很安乐了,何必要知道说我坏话的人呢?”由此可见狄仁杰宽厚待人的风度。
为人处世,无论你多么小心谨慎,都难免会得罪别人,更何况是那些刚正不阿的人。得罪了人,难免会被别人报复。面对别人的报复,有些人会奋起反击,结果双方之间的仇怨积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难以化解。其实,对待报复自己的人,宽容或许是最好的回应。如果你也和对方一样睚眦必报,自己的境界不是也和对方一样低了吗?
对待争执的人,将心比心是最好的化解办法。
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
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
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就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对待和你争执的人,将心比心是最好的化解办法。将心比心,便是佛心。当你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很少人会再与你计较。当你能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你的人缘将好得出乎你的想象。
真正爱你的人。
真正爱你的人,也许不会说任何华丽的语言;真正爱你的人,也许说不出什么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真正爱你的人,也许给不了你金钱和美色,但真正爱你的人,一定是在你大难来临时,在你最悲伤的时候,陪着你的那个人。
有个年轻人经常听父母说“等你们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颇为不解。
一天,父母一早要他一块儿去地里刨地,年轻人嫌刨地累,撒谎说自己有点急事就出去了。在路上游荡了不久,他遇到了一位高僧,便向高僧求教:“为什么我父母老爱对我说‘等你们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现在的我和父母到底有什么不同?”
高僧说:“我这里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它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
那个年轻人走到镜子前,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滚雷阵阵,眼看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了,年轻人只见镜子里的自己焦急地说:“糟了,我没有带伞,这可怎么办?”年轻人正说着,乌云已渐渐散去,天空瞬间又变得晴朗起来。
年轻人不解地问高僧:“这和普通的镜子没有什么不同啊,它并没有告诉我答案呀。”
高僧笑了笑,对年轻人说:“别急,你再来看。”
年轻人再次看镜子的时候,却看见父母正匆忙地奔走在暴雨里,看来父母是去刨地了,肩上扛着锄头,裤管上还沾着泥。只听到母亲边走边焦急地对父亲说:“孩子出门没带伞,千万别淋在路上。”父亲担心地说:“别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