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会心虚,”崔忠华将自己的想法给张春晓慢慢道来,“他自己做过的事情,他自己心知肚明,所以这次他为了不让我察觉,只能能做多好就做多好。而且历清子其实是有能力的,他要是认真做一件事情,那绝对能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结果正好如你所愿,他做的不错?”张春晓似乎有些闷闷不乐似的说道。
“对啊,他做的的确不错,他这次不敢造次,自然也就能让我花了最少的钱,却做成了最好的事情。无论如何,只要这次能治理好水患,百姓不再遭殃就好,”宫人刚好送来了一碟葡萄,崔忠华先拿了一个,剥开然后放在了张春晓的嘴里,看着她咽下去,再伸手让她吐掉里面的葡萄核,“朝廷内别的官员,要么是忠心却能力不够,要么就是能力够但是总想着偷鸡摸狗。就算是两个都够的,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我没有办法去用他们。所以,想来想去,他是最好的选择,既然他能给我办好事情,那我为什么不用呢?”
“那你不怕这次若是他做好了,你就没办法抓他的把柄,去罢免了他的官职?”张春晓撇了撇嘴,似乎还是不太认同崔忠华的想法一样,“我还以为,你是想借机抓住他的小辫子,然后一举把他给废掉呢。”
“这等关头我可是不会玩钓鱼执法这一套的,再说了,那些都是命悬一线的百姓,我怎么能拿他们的姓名开玩笑?”崔忠华未免严肃地说着,“我这次,是真的想选一个我能用的人,正好是他而已。”
张春晓似乎有些羞愧似的吐了吐舌头,对着神色严肃的崔忠华悄悄说了一句:“对不起”
听了她这么说,崔忠华的神色一下子和缓了下来,他揉了揉张春晓的头发,温和地对她说道:“不过你放心,我有我自己的考量,历清子的事情,总有一天他会自己露出马脚,不用我去揭发。当然,我这边,也是在慢慢收集他的把柄。”
他又给张春晓剥了一颗葡萄,然后将自己手边的另一个奏折给她看过。张春晓看过以后,立刻就明白了崔忠华的意思。她默默地将自己的头靠在崔忠华的肩上,抱紧了他,不再去过问什么。
她明白过来,崔忠华早在她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运筹帷幄,早在她不清楚的时候,可能杀伐决断间已经决胜千里了。
崔忠华会信任才会跟她谈论政事,但是在崔忠华作出决定的时候,一定是经过多方的考量的。她因此更理解了崔忠华有时候做出的决定,更加明白自己该去如何去帮他分担,该如何去帮他处理一些事情。
光阴一天一天走过,像是更漏滴尽一般,一年又过了年关,又到了大地回春的时候。张春晓在京城里面度过了自己最为繁华最为匆忙的一个新春,然后又是新年后的事情。后宫的开销和事情也让她有些忙乱,不过还好,都在她的掌控范围之内。
一年很快就过去,一些大臣开始上奏说让崔忠华准备登基大典,同时也该正式封后,否则难以安天下之心,也好让众人明晓现在的局势。
崔忠华这才将这些事情提上了日程。登基大典开始紧张地筹划。不过因为崔忠华要求一切从简,所以也并没有花费很多。只是封后大典,崔忠华却要求一定要隆重,所以登基大典省下的全部都放在了封后大典的上面。
所有人都奇怪,为什么封后大典要办得那么隆重,只有亲近的人才明白,这只是崔忠华想要给张春晓的一个承诺罢了。
然而在崔忠华拟写封后诏书的前夜,太后却将崔忠华叫到了自己的寝宫问话。
“不知母后找儿臣所为何事?”崔忠华看着很匆忙的样子,似乎还要赶着回去办什么十分要紧的事情一样。太后看着他这番模样,明白他的用意,只是轻轻地叹息一声,对他开口说道。
“忠华,母后是想跟你说,”太后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皇后的位置,暂时还是不要给春晓了,你给她封什么都可以,皇贵妃也可以,皇后的位置暂时空着也行,只是不要让她先当皇后比较好。”
“为什么?她不是做得很好吗?若是皇后不是她,难以安众人之心啊。”崔忠华只感觉莫名其妙,张春晓和皇后之间就差一个册封的典礼,然而在这个关头却告诉她她不是皇后,他做不到这样。
况且所有人已经将张春晓当做皇后看,也认可了她是当朝的皇后,也认为她可以母仪天下。现在却忽然告诉她这一切都不是她该得到的,那对于她,对于天下人,开的这个玩笑都太残忍了。他自己是做不到的。
“母后也明晓,说实话,母后也很喜欢这个孩子,”迎着崔忠华不解的目光,太后才叹了一声,开口很是无奈地说着,“她的身世,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啊,你还记得你的皇嫂吗?而且因为这件事情,白家已经开始四处游说……”
“白家,白家,又是白家!”崔忠华愤恨不已,连连开口责骂着,言语中的不耐烦和不悦,仿佛能将白家都毁灭殆尽一样,“我难道还要被他们牵制一辈子吗?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左右皇后是谁吗?!不管皇后是谁,都不可能是白流霜!”
“儿啊,你先消消气。”太后见状,急忙安慰道,言语中似乎也是浓浓的不耐和无奈。
“母后也不想看见这种情况,但是你也清楚现在白家对我们多重要,所以,母后才劝你考虑考虑……”
“不可能!”崔忠华断然拒绝了,眸色一凛,眼眉一挑,似乎心里已经有了决断,更加让他无所畏惧了一样,“他想把我控制在股掌之间,我偏不遂他的愿。”
他并不是傀儡,并不好控制,别人让他怎么样,他偏不随别人所想。他答应下来的事情一定会做,他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不会失信。
太后愣了愣,逐渐的,眼中染上了一种欣慰的神色。她温柔地握着崔忠华的手,似乎很高兴一般对他说道:“我的儿果然不会让我失望。”
这种感觉,就好像众人当初劝说先帝不要立先皇后一样。那时候的先帝,也是排除万难,摒弃了所有人的劝说和阻拦,立了自己最爱的人为皇后。从崔忠华的身上,她仿佛看见了先帝,依旧风华正茂,而且意气风发,不会任由任何人摆布自己。
这样,才是皇家的子孙,该有的样子啊。
崔忠华回去以后,更加坚决而且利落地写完了封后的诏书,让人小心放好,小心地保存起来,等到封后的那天宣读。
只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言,不论是前朝后宫,还是京畿地区,都在流传着,皇后即将换人的消息。皇后不会是张春晓,可能是白流霜,可能是第三者,说什么的都有。这些流言像是臭水沟里面的水一样,流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了,每个人也都认同说张春晓不会是皇后,也认同了白流霜可能是皇后这件事。
于是朝野上下,有些不长眼睛的也开始猜测,甚至开始跟崔忠华上奏说,废了张春晓,让白流霜为皇后。当然,这些全部都被崔忠华给扔到一边,弃之不顾了。
然而越是这样,越是有人提醒崔忠华,越是有人让他“仔细考虑考虑”。崔忠华很是不耐,但也只是不耐而已。
后宫里面的流言也没有一天停止的。而这些正中白流霜的下怀。白流霜时不时就会在张春晓的面前晃悠一番,然后得意洋洋地羞辱一番,时时刻刻提醒她她即将被废,而皇后的位置,即将由她白流霜来接任。
张春晓只是沉默不语,好几次以沉默和鄙夷的笑容来对待那个人的挑衅。几次下来,白流霜感受不到乐趣,也就不再来挑衅了。张春晓沉得住气,她知道崔忠华一定不会食言,只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言而已,让他不便于将事情明说出来。
其实所有人心里也心知肚明,这些流言都是从哪儿来的。
所以张春晓更加沉得住气,只等着封后大典举行,自己登上宝座,接受他的诺言而已。
很快,登基大典的日子就来临了。崔忠华在百官的恭迎下,登上了最为位高权重的那个位子。他端正坐在那上面,接受百官的朝拜,无上的威严和荣华让他感受到了这个位置的荣耀,同时更多的是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责任。
他必将更加励精图治,才能不负所有人的信任,才能将这河山,治理得富饶强盛。
从此,崔忠华正式作为这个国家的皇帝,作为一国的最高统治者。而在三天后,册立后宫中的主位,确立那个母仪天下的人的庆典,也将举行了。
然而崔忠华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在全天下人的面前,宣读了自己的封后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