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体之上为玄境,玄之一境,有四关,分别为:人玄、地玄、天玄、道玄。淬体一境,为武道之初,孕育人之肉身,而玄境才是武道之路的开端。人玄之境为玄境之始,以凡修己身,作为玄境之始,这一境是最为安全的,从此之后每一境的修炼都在生死之间。这一境也是为之后的修炼做好更为坚固的基础,是极为重要的。
地玄之境,引地之气而淬己身,沟通地之阴气,如阴煞之气、鬼魅之气、死尸之气、杀戮之气等等,每一分的淬炼都是一分的生死磨炼,若是出现意外,轻则入魔,失去理智从而成为一个疯狂的魔头,重则当场会被阴气侵体,直接被抹灭了神识,直接身死。
天玄之境,引天之气而淬己身,沟通天之阳气,如雷煞之气、霆电之气、金乌之火、火离之气等等,如同地玄修炼一般,天玄的修炼也是十分的艰险,轻则重伤,经脉寸断,血肉不存,重则粉身碎骨,元神不复存在。
道玄之境,较之地玄天玄,不仅没有稍微安全一点,而且风险更甚,动辄便会万劫不复。道玄之境,主要以感悟天地之大道为主,以道淬己身,大道之争十分艰险,动辄便是身消道损。
不过若是道玄有成,破而立之,便是晖阳。晖阳之境,便已开始摆脱凡胎,与天地争己身,与天地争炁,可谓返璞归真,与淬体境修炼一般无二。晖阳之境气绕身光,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步入晖阳之境,武者便可立足这一方大陆,晖阳强者可虚空而立,御空飞行,是武者强大的根本之一,也是武者和法者相争的根本。
晖阳之上便是乾元,乾元之境,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乾元之境,将元神与肉身合一,可谓是每一寸的肉身都有元神所在,可变化无穷,大可顶天立地,小可微如虫蚁。纵不可滴血重生,也相差不远,断肢重生,重伤不死亦属常事。
此九境也,武者之道。艰险万分,一步一登天,天下武修无数,登天之人鲜有。
凡法者,与武之不同。法之道,唯天地之幸运儿所能修,受天地之所宠,所修是顺天之道。法者不修己身,以修天地之契合,勾天地之势,调天地之灵,号令天地之炁。
法者所行,于泥丸宫,亦乎于上丹田,以结天地之亲,于泥丸宫烙下一丝天地之意,故为一印。法者一途,一印为始,九印为终。法者所修顺天道之为而为,故所修之路,平坦无异,一至九印,资质足够便可徐徐图之。
何谓道之兵,法者所炼之物,是以集天地之物铸凡胎,法者勾天地之灵,孕其神,故为道之兵。故道之兵有一至九印之说,道之兵可借天地之势,是为武者之利器也。法者所炼,以印为数,是以何印法者可炼其之下印数之器,但为何印法者非能炼之其同印之物,非天资极佳者不可为。是以炼药、阵法、符箓等之途,同理之。
故此九印,法者一道也,与天地亲,与万物亲,顺天势而行之。但若入法者之门,再转武者之门,必遭天谴。顺天者不可逆天而行,否则天必杀之;逆天者可顺天而为,是以回头是岸,天之道兴赏之。
武者法者各为九境,但大道一条,殊致同归,只表现不一。于九境之上,便是神明。此一关,较之登天,更为艰难,天下众生能入此境者少之又少,但若入此境,天下之地无不可去也。神明一境,修道修心修己身,武修法修皆是于此。
若有分别,武者一道,借天地之道,以观己身,孕己身之道。所修之心,问心尔,心之大,天地之大,故于天地唯吾独尊。而法者一道,悟天地之道,以天地之道于己身烙下印记。所修之心,天地之心也,是谓天地何大,心之何大。
若神明尚有所悟,再之后可为帝,帝之位同之时期只为一人尔,纵那远古时代,登帝之人一时期不过三两人而已。而今之道,登帝之人数万年尚未一见。帝之位,难!难!难!谁人不想称帝,执掌五陆四海,可观今古,帝之人,少之又少。
传闻帝之上,尚有境,诸多古籍记载,古之帝多有飞升者,不知何处,无法觅其踪。故传上有仙界,帝之所去尔,可无人得见,未必可信。再者言,于我等人,帝之位尚不可得知,何虑其上之道。
故以,其上所言,是以道之境。或有旁门之道,有之不同,不过小道尔,不足为奇。
风林在听完云豹所言之后,终于对于这法者和武者有了大概了解,不过风林还是有些疑问,他又向云豹问道:“那究竟为何不能法武同修?”
当这问题一出,云豹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稍微思索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对风林说道。
武者法者之论,自古以来便就存在,无数年来,有无数人都研究过这个问题,总结下来,大概是有三点,或有一些其它之说,细枝末节不足而论。
其一,如之前所说,武者为逆天之修,法者为顺天之修。若法者转而武修之路,是为天地所不容,必遭天谴。而武者转修法之道,需弃之修为,弃之感悟,一切从零开始,继而才能得行法者之道,否则天地自会阻之。故以,天之所不许,是为一因。
其二,武者和法者的修炼方式不同,这也是导致二者不能同修的根本原因。武者所修以下丹田为主,故需阻炁上行至泥丸宫,以防炁之所散。而法者所修却是泥丸宫,同样是需阻炁之下沉至丹田。故二者无法同修,曾有人不信而试之,是以数年二道皆无所成,炁之散尽以无力回天。
其三,资质一说。法者多是资质绝佳之人,莫不是某项属性达到极致,可与天地合,是天地之幸运子。可谓资质出色者几乎皆去修行法者之道乎,而资质不足者才不得已修武者之道。这可谓是天地的一次选拔,而武者只是淘汰者而已,故有法者顺天,武者逆天,武者不服天故而逆之。
荒古之初,天下尚无武修之道,只有法修之道。后有人不甘,逆天行之,尚才创下武者之道。此人便是炎帝,虽炎帝败于黄帝,但却为后世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也因炎帝这天下才进入了全民修道的时代。武者不服天、不服地、不服于人,是以与天争、与地争、与天下人争,如此才是武者之道。
云豹说道此处,顿时激扬澎湃,笔直的身子上一股气势冲天而起,风林甚至被这气势惊退了好几步,就连旁边趴着的混沌都被惊的抬起头来看着云豹,眼神之中惊讶之色流转连连。
风林从这股气势中感受到了一种不服输,一种我不弱于人,甚至是一种将天地踩在脚下唯吾独尊的信念。
良久,云豹身上的气势缓缓收起,坐了下来。虽然云豹的气势消失不见,但是风林却感觉到了云豹的身上多了一些什么,至于了多了些什么,风林也说不清楚,也许是风林并没有到达那个境界吧。
这时,云豹对着风林又出声道:“这次倒是要感谢风林小兄弟了。”
“我?”风林惊疑道。
“是的,我欠小兄弟你一个人情,若不是小兄弟想我请教这个问题,引得我若有所思,故才有此机,不然何时突破还不得而知了。”云豹先是肯定了一下风林,随后感慨的说道。
“哈哈哈!”风林大笑一声,又继续说道:“是豹叔累积深厚,时至今日恰巧突破,是我应当贺喜豹叔。”
“哈哈哈!”云豹同样大笑一声说道:“此事毕竟是因你而起,所以还是算我欠你一个人情,要是以后有什么事,你豹叔义不容辞。”
“再说再说,豹叔你方才说道,武者之道是炎帝所创,后于法者之道,是故何强何弱?”风林打个哈哈,转移了下话题,朝着云豹问道。
云豹到也没在意,便对风林讲解道。
武者法者孰强孰弱,在多年的争斗中,早已有了定论。可谓是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并无法相提并论。但若生死之战,在武者晖阳境之前皆是武者败亡为多,而晖阳境之后,武者有了腾空之能,纵若不敌,但也可以飞空而去。故此境武者败亡大幅减少了,但依旧还是法修略占优势。
至于到了神明,两者便是相差无几,不相上下。是以武者多弱于法者,但不乏有逆天之武修,可以击杀同境界法修,甚至越级击杀,但凡这一些人成长起来,无不是一方神明,更有甚之,能够登临帝位。
之后,风林又向云豹请教了几个问题,云豹也一一向其解答。最后,云豹和混沌都离开,回到各自的房间,只剩下风林坐在院子之中。
风林一个人静静的望着身旁的桃树,低声呢喃道:“天下之道分为其二,武道修身,法道修印,我之道何为?”
这是风林在听完云豹讲完武者法者之论后所产生的第一个疑问,自风林对《天地阴阳决》有所领悟后,便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亦如云豹所言旁门之道。
风林知道其所修之法,虽不知后有无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的。随即风林默默的运行起天地阴阳诀,其下丹田处一道淡淡的黑色球形影子,在缓缓的转动。风林每一次吐纳,这道黑色的球形影子便会多上一丝微不足道的炁息,随着不断地吐纳下去,这道球影也越发的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