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上,用人单位纷纷打出“谢绝假证”的标语,让应聘者们触目惊心。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城市的公交车站牌、建筑物的外墙上,办证的小宣传单铺天盖地。如在街头小巷,一些眼神游离的男男女女时不时拦住行人问的那一句:“要办证吗?”……大到学历证书、毕业证书,小到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只要需要,一个电话打去即可办妥,似乎已经成为都市人见怪不怪的现象。
这些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正是社会对于文凭和资历的盲目追求,是求职者对于用人单位偏好的病态满足。但是这些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正是社会对于文凭和资历的盲目追求,是求职者对于用人单位偏好的病态满足。它体现了现代领导对于文凭与资历的推崇心态。
迷信文凭与资历,几乎是全世界范围内管理者的通病。西方管理者爱用著名学府的毕业生,认为他们能力超群,是未来的高级顾问、CEO和总裁的最佳人选;同时,他们也喜欢那些资历丰富的“老姜”,华尔街干脆直言:“没有几次破产经历的人不能理解金融。”东方诸国更是如此,中国人自己已经深有体会。
但是,文凭和资历真的能证明一切么?恐怕未必。
文凭所能代表的,不过是员工曾经在某学校学习数年并顺利毕业,它不能说明员工具备了某方面的专业技能。像机械专业的研究生,不见得就能参与汽车制造技术的研发;专业就是市场营销的员工,也不见得能胜任公司业务推广的工作。
很多时候,资历是时间积累而成的,员工本身的能力还有待管理者去实际考察。而资历所能代表的,也不过是员工曾经做过的工作和待过的行业,它更像是对员工过去的总结,却不能说包含了对员工能力的评价,也不能说明该员工今后的发展。而且很多时候,资历是时间积累而成的,员工本身的能力还有待管理者去实际考察。
广东某公司管理者A先生因业务发展的需要,新聘进三个做外贸的员工。其中小李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高材生,A先生对他的期望值很高;小王是在外贸行业做过几年的老资历,A先生对他手中掌握的客户资源也很有信心。只有小陈,年纪既轻,资历又浅,还没有很高的学历,要不是因为面试时表现出不俗的潜力,A先生根本不会考虑。
三个人很快开始了工作。首先表现出色的是小王,他利用以前建立的客户关系,第一个签下了业务,A先生十分高兴。小李表现也不错,他英语流利,与外商接触时能最快地作出反应,介绍起公司产品来也最有影响力。而小陈就像A先生预料的那样,两方面都不如同事,每天只是默默地工作。A先生看到他勤奋,也就没有说什么。
第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小王签下了两个客户,每个月出口产品量达三个集装箱,拿的奖金和提成最多;小李手上有两个客户正在谈,足额领取了奖金和薪水;小陈既没有签约,也没有有发展意向客户,一分钱的奖金也没拿到,只领了薪水。
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半年。A先生惊讶地发现:原来势头最好的小王,在手上拥有的客户关系利用完之后,业务便走入了死胡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发展新的客户;原来行情最看涨的小李呢,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却后劲不足,而且居然连一些行业单据都不会填;而既没有文凭又没有资历的小陈呢,因为聪明好学,人又踏实肯干,独独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真正的人才,是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也许他们现在的学历和资历没有竞争力,但这只能说明现在,不能说明将来。一年之后,公司业务盘点。小王因为发展业务量太少,不合要求而被公司辞退;小李因为业务不精,能力不强,转调到其他部门,去做与外贸无关的办公室工作;小陈则因为诚实可靠,业务熟练,不光受到了客户的好评,得到了公司的表彰,自己也拿到了丰厚的奖金。
看着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的小陈,A先生不禁满怀感慨。想当初,要是因为迷信文凭和资历而把他疏忽了,对公司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幸好自己发现了他的潜力,留下了这个人才。
真正的人才,是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也许他们现在的学历和资历没有竞争力,但这只能说明现在,不能说明将来。也许,他能够凭着个人的努力和不懈的学习后来者居上,超过那些躺在文凭和资历上睡大觉的“优秀”员工;又或者,他们善于发挥自己的实干精神,不断摸索,不断挑战自我,最终比那些高学历和资历丰富的员工更能与企业相协调,可能性实在太多了。
聪明的管理者,决不会首先看重这些,他们不迷信文凭和学历,而是通过了解员工能力,来决定是否聘用和重用一个员工。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没有一个人能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永远应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这也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现代社会备受推崇的原因。文凭和资历固然能说明员工曾取得的成绩,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聪明的管理者,绝不会首先看重这些,他们不迷信文凭和学历,而是通过了解员工能力,来决定是否聘用和重用一个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