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着麦子的骡子与马已经走出了麦地,到了下坡路口,王家旺与王立家把缰绳盘了起来,各自跟在自家牲口后面,朝着山下走去了。在他二人前方,也有村里另一户人家驮麦子的两头驴儿,到了下坡路口,那两头驴近乎一阵狂奔,激起的尘土像是吹来的沙尘暴弥漫在半空,一溜烟功夫已到了山下。
王秋生回过头对王六道:“他六叔,我们农人有句老话说得好‘上山的骡子平川的马,下山的驴儿不挨打。’这话说得还是很对的啊,你看那两头驴这么快就下去了。”
“那是啊,前人留下的老话现在来看,那讲的可都是大道理呀。”王六点了点头回道。接着哥俩又开始捆绑起了自家的麦子。
捆绑麦子的村民在地里忙碌着,驮麦子的村民在打麦场与麦地间来来回回穿梭着,而村里留守在打麦场的人,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好几户人家的打麦场是连在一起的,也有几家人共用一个打麦场的,王六与王秋生家就共用一个打麦场。吴大凤让徐花花在家先看着王丹,她自己提着一壶凉开水和一把扫帚率先去打麦场了,此时的打麦场已经热闹起来了,驮回来的麦子横七竖八的在地上躺着,王玉竹比吴大凤来的稍早一些,她把来吃粮食的村里人养的猪和鸡赶到打麦场外面去了。
吴大凤看到王玉竹后急忙说道:“姐姐幸好你来的早,不然麦子又被这些猪和鸡得空进来糟蹋了。”
“他阿姨,我也刚来没多久,路口我看到有几头猪过来了,就赶在前面给赶走了,也不知道都是谁家的,大家都清楚现在开始驮麦子了,还放出来乱窜。你说这鸡吗,它是有翅膀的可以飞出来,可是连猪都没有圈养起来,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王玉竹回答道。
吴大凤补充道:“是啊,现在这时候了就不应该放出来,弄得人都不敢走开。”她边说边把地上的一捆捆麦子立了起来,王玉竹也同样把自家的麦子立了起来。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为了让麦子吸收阳光变得更干些,另一个则是为了方便选新的小麦种子。
每年新麦子一到打麦场,村民们都要挑选新种子,因为每年的麦子地里长出来后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变种,麦穗短而小,最终会影响到产量,因此村民会重新挑选种子,要么专门把大而饱满的麦穗选择出来,要么把小而短的麦穗从一捆捆麦子里剔除出去,前一种办法比较费时,后一种则相对容易些。
方秀丽与徐花花一样,此刻也在家里照看着还没有睡醒的儿子王小安。
旁边的打麦场是王壮家的,此刻也忙碌起来了,王壮蹲在打麦场的边上抽着旱烟,他主要负责摞麦子,当麦子驮回来以后,为了节省场地还要摞起来一段时间,等地里全部的麦子都驮回来以后才开始碾场,但离这一天的到来还需要一些时日,也有些人家,会一直把麦子留到冬天才碾场,所以摞麦子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摞的不好,天一下雨水滴就会渗进去,导致麦穗与秸秆一并腐烂掉,这种事是决不能发生的,粮食关乎着一家人的生计。多年来,村里每到这个时候,主要由老人负责摞麦子,要数王壮老人的技术最为精湛,他经手的麦骡子不仅可以很好的防水,而且外观也极具观赏性。
王壮家的麦子,全由他三个儿子负责,这算得上是一件为数不多的让这位老人引以为傲的事了。
王家福为人沉稳,负责在地里捆绑麦子,王家财与王家乐负责驮麦子,虽说兄弟三人已经分家,但一到这农忙时节,又搭在一起干活了。
王家福喂有一头母牛和一匹棕色骡子,王家财有两头驴,王家乐有一匹骡子。每当驮麦时节,这一大家子的牲口集中在一起,干起活来总让村里其他人家羡慕,牲口多的优势一下子被显现出来了,他们家一次驮回去的麦子,别人家要用两三次。甚至还有些村民,是人工背到打麦场的,只此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牲口对于村民有多重要了。
王家财和王家乐吆着牲口朝着回家的路出发了,王家乐嘴里哼着小曲,满脸微笑的跟在骡子后面走着,王家福蹲下稍作休息,神情镇定的抬头望着远处,随后看了一眼正在啃草的那头母牛,起身又捆绑起了麦子。
在路口转弯处,两头驴背上的麦子相继掉了下来,滚到路面的一片荒地里去了,那两头驴儿霎时一声长长地狂叫响彻山谷,利用这一间隙奔出了老远,以为逃脱了今日的苦力,笼头也顺带脱落掉了,得意扬扬啃起了路边的青草。王家财见状骂道:“这是什么破驴,不干活的时候乱跑乱窜,一到干活的时候就各种毛病,等今年秋后我非卖给驴贩子不可,我不养了。”
王家乐回道:“二哥,喝住骡子先在这里等等,你看着它们,我去把驴吆回来,要是给跑远了再吆回来浪费时间。”
王家财点了点头,喝住了骡子,牲口里边驴是很笨的,没有马和骡子机灵,因而常常给人一种憨厚笨拙的感觉。不一会儿,王家乐就把那两头驴吆回来了,然后两人协作,把捆绑的麦子再一次架上了驴背。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刚才的情况,王家乐说道:“二哥,我看这次我们把骡子赶在前面,让驴跟在后面,即使到了下坡路,也就跑不起来了。”
王家财回答:“我看可以,那我去前面牵着骡子,你跟在最后面看着驴,要是牲口背上的麦子位置偏了,也好过去扶稳。”
说罢,他们就出发了。
此刻的打麦场已经热闹起来了,王家福的妻子陈彩芸带着七岁的儿子小顺和五岁的女儿小婷也到了打麦场,不一会儿,王家财的妻子刘美兰也来了,在这忙碌的季节,每个人都在尽力的抽出时间投入劳动,而不是躲在家里休息。
看到刘美兰走了过来,陈彩芸关切的问道:“美兰,你怎么来了,小刚还小需要有人照看,要不你回去看着小刚,这里有我,再说他爷爷也在。”
刘美兰回道:“姐,小刚刚才又睡着了,一般要睡两个小时才会醒来,我来帮忙选种子,一会儿快到点的时候我再回去照看就是了。”
“那也好,现在小顺小婷大了,选种子这种活是可以做的,今天我都给带来了,今年我们可以多选点新的小麦种子。”陈彩芸接着说道。
陈彩芸与刘美兰这对妯娌间的关系,平时并不是有多好,但陈彩芸为人善变,看着隔壁打麦场有人,故而显得特别亲热,给外人造成一种特别和睦的假象。
陈彩芸的善变,的确是有一套的。隔壁打麦场的吴大凤轻轻叹道:“多么好的一家人啊,看着真让人羡慕。”
“是啊,亲姐妹间有时候也会闹矛盾的,这俩孩子相处的是真好。”王玉竹也叹道。
因为是同辈人可聊的话题多,王壮摞好家里的麦子会过来和吴大凤王玉竹拉拉家常,说说一些过去的往事,此刻他就蹲在打麦场的边缘,听到二人对自己儿媳妇的评价,轻声反驳道:“你俩别看她现在这个样子,都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家里互骂的时候,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的出来,一个劲的咒骂对方的爹娘,甚至祖宗十八代都被骂到了。”
听王壮这样讲,王玉竹和王大凤压低了嗓门,接着便将话题转移到麦子上去了,生怕被陈彩芸听到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王壮这么说其实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信得过身边这两位同辈人,其二是确实对大儿子媳妇陈彩芸有些冷心,因为在家里闹矛盾的时候,陈彩芸的那张嘴才不管辈分不辈分,从上到下会骂个遍,老人听不下去的时候会选择离开,去村口的路边走走,等听不到骂声的时候再回去,这也是为了眼不见耳不闻心不烦。
毕竟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此刻的陈彩芸与刘美兰看起来似乎已经抛弃了前嫌,然而两人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外人也就不得而知了。
看到刘美兰来打麦场了,王小婷蹦蹦跳跳的过来亲切喊道:“二妈,你来了,我要和你一起选麦子。”
刘美兰对这个侄女也是疼爱有加视为己出,笑着说:“好啊小婷,那就和二妈一起。”
一旁的王小顺默默不语,很不情愿的把一根根麦穗抽了出来。早上本来睡的好好的,被他妈妈硬是叫醒带到了打麦场,故而此刻仍然显得闷闷不乐,只顾低头挑选麦子。
王小婷虽然只有五岁,但平日里妈妈与二妈吵架的情景可都记得,在她幼小的内心深处,是见不得家里人吵架的。她对二妈的喜欢,有时看起来比对她妈还要亲切,这也让陈彩芸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