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的生命,不是用来做坏事的,不是用来当坏人的。
有一个平凡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头,他发现城市里的人越来越变成两大类——“飞行体”和“下坠体”。什么意思呢?所谓的飞行体,就是一些拼命追求权力地位的人,每天就琢磨着怎么样飞黄腾达,怎么样官运亨通;而下坠体,就是拼命追求家财万贯的人,他们每天盘算着支出和收入,被钱绑得牢牢的、拖得沉沉的、压得累累的。“飞行体”和“下坠体”自然都是自我膨胀、自我中心的,只要与自己名利无关的,他们就完全不关心。
这位平凡的人为此而感到很悲观。有一天,他因为同情一位很凄惨的客户,于是不但不忍跟他要钱,反而还塞钱给这位客户。这样的事一多,他自己却要为一堆帐单不知如何付而犯愁了。这时,他突然听见一个小小的声音在他耳边说:“慈悲的人啊,你赢得了天使的祝福!”
从那天开始,一个小天使便闯进了他的生命。每当他在生活中起了抱怨,或对人性感到悲观、失望的时候,小天使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和他说一些话,为他打开另一扇窗,让他看见,这个世界中还有许多的善良和美好。小天使提醒他,要把自已钮扣背后的心开机,这样一来,就可以和小天使一样,体察每一个人的心思,甚至还可以跟动物、花草说话呢!
小天使也常常告诉他,要仔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我们听得够仔细,就可以了解,快乐不是一件又一件的华贵外衣,或是如日中天的名利地位可以带来的。物质或者名位也许可以带来一时的快乐,但可怕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获得了名利又担心会失去,这些无尽的烦恼很快就会抵消掉短暂的欢乐。
如果我们仔细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就会发现小天使正告诉我们,要心存善念,懂得互谅互爱,懂得质朴和感恩。小天使说,我们不要当飞行体或是下坠体,我们每天都可以带着微笑,用眼神交换关于幸福和欢笑的秘密。
仔细听听看喔,我们的心开机了吗?说不定现在正有一个小天使,迫不及待地想告诉我们,我们天生是多么美好和善良的一个生命,千万不要让纯净的本质迷失在花花世界里喔!
评:我们的心原本就像天使一样纯净美好,我们来到人间是为了纠正不好的一切,不是要把自己染脏。
人总在承受压力,你却可以选择,承受怎样的压力,换来怎样的结果,这一切是否值得。
您有没有听过一种说法“有压才有力”,意思是说适度的压力其实是激发潜能的好方法。可是,压力又为什么会成为许多文明病的根源呢?
要讲压力激发潜能,有一个实验可以证明,美国麻省的艾摩斯特学院曾经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把一个小番瓜整个箍住,然后观察当番瓜逐渐长大时,能够承受铁圈多大的压力。最初他们估计番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番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番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把铁圈捆得更牢,以免番瓜把铁圈撑开。最后整个番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瓜皮才产生破裂。他们打开番瓜后,发现它已经不能吃了,因为在试图突破铁圈包围的过程中,他的果肉变成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的根部甚至延展超过8万英尺,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最后,这个番瓜独自接管了整个培植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番瓜的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假如番瓜能够承受如此庞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逆境下,又能承受多少的压力呢?大多数的人能够承受的压力往往超过自己的预期。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啦,番瓜怎么能和人比呢?没错,人和番瓜差别可大了,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精神层面的生活,有复杂的思想活动,有各种物质欲望,也就因为这样,人常常会把生活中的压力扩大,最后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以致影响到身体健康。
如果人的思想能变得简单一些,欲望少一些,情况就不同了。我有一位朋友结婚生了4个小孩,全家的生计就靠他当小公务员的薪水维持,他们一家五口住在一间租来的小公寓里。邻居每天看见他们夫妻俩开开心心地一大早上公园运动,都觉得很好奇,就问他们不觉得在这种不景气的社会里过活、养4个孩子压力很大吗?我这位朋友回答说,我们全家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有房子住,从来也没想过要跟人家去争什么,哪来的压力呢?
这则故事有没有给您一点点启示呢?
评:智者不会承受欲望的压力,因为那欲望并不是自己,是外来的什么东西想要控制你。他只承受一种压力,就是回归真我的压力,因为人生实在太短,真怕来不及找回真正的自己。
越往前冲越找不到自己。当你往后退,忍让谦卑的时候,真我反而会慢慢浮现出来。
一个星期五的早晨,我和老板娘打招呼:“Hi,Lucy!”
她正在冰箱里找什么东西,回过头来,学着我的腔调儿:“Hi,Helen!”
看她那可爱的样子,我笑了,她也顽皮地笑了。我问她:“你什么时候需要这些?”她问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我解释说:“我在考虑需不需要我周末来加班?”她给了我一连串的“No!”,“你家里有二个孩子,周末还有很多家务呢。”
我表扬她道:“谢谢你这样理解别人。”她美滋滋地说:“因为我也有二个孩子嘛,周末做不完的事儿。”于是我们又聊了一些家常。
这还是我原来认为傲慢、不近人情的老板娘露西吗?她这不是很和蔼、很理解人吗?
回想一年半前,我来到这个杂乱的实验室,露西和她的先生(即老板)工作上爱挑剔,我无论怎么做都不行,忍了再忍,尽管我的工作做得无可挑剔。开始因为我的英文发音不好,每当我说什么时,他们总是咧着嘴很不耐烦地来一个:“What?”(你说什么?)。
我认为他们太不懂得尊重人,我自己也因怕再受到伤害,而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多少次我想尽快离开这里,我觉得自己快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然而,我也清楚地知道,逃避现实绝不是一个修炼人应持有的态度。于是我再一次忍痛向内找,我找到了自己的怕心,我的不坦荡。不管别人怎样,首先自己的心不能被触动,只要堂堂正正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就没必要怕什么。我要求自己不被他人所动,永远坦然地微笑。
有一天,我和露西一起在另一个实验室做实验,那个实验室平时是锁着的,谁做完实验也都习惯锁上门再走。那天我俩共享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