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制造梦境的国度,人们把它叫成江湖。那些在里面打混的人,通常被称为浪子。
可是,如果你问江湖在哪里,有谁能指着大海的方向直到心里?要是你再问浪子在哪里,答案不会在满街奔走忙忙碌碌的人群里。
江湖的浪子,都在流光魅影的银幕里。而大部分出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观众,是浪子诞生于江湖的首批见证者。
不过,江湖是同一个江湖,浪子却有各自的不同。
浪子和英雄。
最早是黄泰来的《江湖情》,让我们初次进入浪子世界。
人性中的丑恶与正义,被江湖无限放大,摆在浪子面前的选择,是兄弟、女人、出位、争夺、杀戮、救赎、怨恨、感恩、凶暴、宽容、阴谋、背叛……
只有经历过这些,浪子才有资格升华做英雄,不然他只能流落街头不见曙光,江湖也没法为他竖起传说的丰碑。
接下来,《英雄本色》、《喋血街头》、《纵横四海》、《监狱风云》、《跛豪》、《天子门生》等电影,像浪潮一样,掀起江湖浪子的腥风血雨和浪漫情仇。
当然,你可以说这里面有的是黑帮片,有的是警匪片,有的是枪战片,但最后它的名字一定叫江湖片,主题通常都是浪漫且残酷,浪子都是英雄化身。
吴宇森让小马哥站在风雨的街头,看招牌能够挂多久,然后说:“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别人,失去的东西,我就一定要亲手拿回来!”枪声大作,亡命天涯,义薄云天,快意恩仇,一马当先,两肋插刀,三人并肩,四海为家……
浪子像英雄那样受人仰视。
吃的都是青春饭。
但并非所有浪子都能做英雄,有些浪子注定是要独守江湖。
《旺角卡门》是王家卫的第一部叙事电影。没能混成英雄模样的大哥刘德华,想丢弃自己的浪子身份;渴望做一番事业的小弟张学友,满心渴望从浪子化作英雄,他不怕死不怕输只怕被江湖埋没。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小弟和大哥一起再见江湖,再也回不了头。
事实上,浪子和英雄,兜兜转转殊途同归,大家吃的都是青春饭,只求刹那光华,换不来细水长流。
不如搞搞新意思,敢叫日月换新天。
于是,尝过英雄滋味的浪子小马哥,跑去《和平饭店》当起了大老板,江湖从此有了新主题,浪子们不用亡命天涯。他们老气横秋地说:“江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江湖!”
江湖变了,尽管依旧危机四伏黑影憧憧,但变得更诱人、更实在、更生猛。
刘青云、黄秋生、张耀扬、吴镇宇、任达华等人的急待上位,还有那些青春逼人酷劲十足的古惑仔,蠢蠢欲动。
不要忘了,你是在道上混的。
又一个江湖开始了。
血性+人性+雄性+兽性。
没了周润发手持双枪横扫江湖的样子,还有刘德华手举砍刀夺命狂奔的延续;没了万梓良翻云覆雨的奸诈,还有吴镇宇目露凶光的诡诈;没了成奎安咬牙切齿的蛮横,还有张耀扬暴虐凶残的表情。
江湖辈有新人出,无非是浪人情歌变湾仔之虎,悠远梦境变咫尺刀光。
没人指望郑伊健可以替代周润发,但《新英雄本色》、《龙虎新风云》这类江湖有着更新鲜的浪子情怀。
这时候的江湖,义气成了附属品,凶猛才是最根本—打打杀杀谁都会,还要看看谁比谁更狠。
就像《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在这个由张耀扬、刘青云、任达华联手打造的江湖中,没有正邪对错,大家都在残酷拼命。
在那些拿命博江湖的年轻人看来,没有哪个人的命是值钱的,能不能上位,在于你敢不敢拿命出来换。
江湖的血性、人性、雄性、兽性,铺天盖地汹涌而来。
青春血光刻在每一张脸上。
从此之后,江湖不是英雄浪子的江湖,江湖成了年轻人耍狠斗勇争权夺位的场所。
吴镇宇和刘青云在《一个字头的诞生》里,解释了江湖的变迁风云。出来混,除了斗狠,还要有运气。再也不会出现什么英雄人物了,不管恨到骨髓还是爱得痴情,浪子也不会变英雄。
《古惑仔》的出现,加速了浪子做英雄的灭亡。不管是蒋天生还是蒋天养,都及不上陈浩南和山鸡哥的一个小文身。从铜锣湾到屯门再到钵兰街,大概只有吴镇宇的邪恶和张耀扬的嚣张才可以保住江湖的质量。
古惑仔的江湖,成了大多数年轻人的江湖,青春血光刻在每一张脸上。江湖再也回不去了,浪子也只能往前冲。
所以陈浩南和山鸡没法收手,十三妹和大飞养不了老。
不能陶醉的江湖。
一直等到几年后,马伟豪拍了《九龙冰室》,古惑仔的风潮才意兴阑珊告一段落。期间刘德华也摆出青春造型,拍了《龙在江湖》、《龙在边缘》等江湖片,但归根结底青春的本质终究还是残酷物语,不是谁都能轻易坐在揸Fit人的位置上。
《知法犯法》红了吴彦祖,《新家法》看中古天乐,《刀手》因为陈小春……江湖成了青春派的江湖。
就连林超贤的《江湖告急》,明明是讲述江湖老大梁家辉的故事,最后还是挡不住青春威力,让梁家辉被个江湖小弟追得狼狈不堪。不过,《江湖告急》更像是部黑色幽默片—张耀扬的忠心因为爱着梁家辉,关二爷的江湖地位还不如黑帮老大,江湖追杀令可以变成江湖奸杀令……江湖变得无比荒诞,浪子也是走走过场。
但只是青春飞扬的江湖,虽然看起来很美,却再也没法令人陶醉。毕竟,前者只是生活,后者才是梦境。现在的江湖,再也不见浪子踪影。
再回首,云遮断归途。
今夜,有混蛋沉没于江湖……
和每个经历录像厅时代的人一样,我的记忆中有数不清的混混儿。想起来真是奇怪,香港电影怎么会造就那么多的混混儿?那些以“线人”、“大哥”、“古惑仔”为主角的电影统计起来一定是天文数字!
黑超、大褛、皮鞋踩灭烟头、一枪轰掉电视、仓库中的交易、车战、枪杀是混混儿电影的寻常景象,然而无数彼此雷同的江湖背景并未让我们感到枯燥无聊,因为雷同背景下每天都有生命来来去去。周润发、刘德华、张学友、周星驰均为混混儿代言立传,塑造了高秋[《龙虎风云》(1987)]、季哥[《江湖情》、《英雄好汉》(1987)]、华仔、乌蝇[《旺角卡门》(1988)]、伟仔[《霹雳先锋》(1989)]、椒椒[《咖喱辣椒》(1990片中周星驰和张学友饰演警察,不过两个家伙怎么看怎么像混混儿)]等经典形象。他们肆无忌惮地把青春扔得到处都是,不管结局怎样(多数是死亡),这些混混儿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太多光热!今天仍被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就因为曾有许多掷地有声的江湖人语令你血液沸腾,曾有许多生命热舞的时刻被你永远铭记。
有香港黑道英雄片鼻祖之称的《英雄本色》(1986)开创了枪神周润发的时代,但周润发所扮演的都是手拎满皮箱钞票从事大买卖的重量级江湖人物[《英雄本色》、《喋血双雄》(1989)],快意恩仇之际也往往给黑帮组织结构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样的大人物身上,已经没有多少混混儿痕迹。周润发和《盗火线》(1995)中的职业罪犯罗伯特?德尼洛一样,很清楚自己的路何处是尽头。他们冷静地往敌手身上发射子弹,也无怨无悔地等待着自己被子弹穿透。
混混儿就不同了,他们可以活在自己的梦想里,明天会得到什么,得看今天做了什么。混混儿们的“成长”,无疑更易于观众产生自我投射,和剧中人一起追梦江湖。
《江湖情》中,当刘德华和万梓良还是刚出道的小混混儿的时候,周润发已经是梳着油亮背头的老大了。故事的引人所在就是他的老大地位逐渐受到威胁,门派之争、江湖恩怨、亲信背叛、手下暗算,重重压力让年轻潇洒的香港教父不堪重负,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切都要从大打出手开始到大打出手结束,暴力景观引人入胜,英雄悲情催人泪下。在最危急的时刻,周润发举枪扫射威不可挡,结果却落得家破人亡,空余一曲英雄挽歌荡气回肠(《江湖情》续集《英雄好汉》)。在江湖,这样的英雄故事将不断重演,悲欢离合、人生起落让观众的心为之沉浮。
现在回忆起来,剧中最具魄力的角色是野心勃勃的万梓良。这个渴望发迹的小混混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背信弃义、心狠手辣,是个极具危险性、攻击性的角色。反观周润发则只凸显了一心向善的方面,爱护同门、重视家庭,书生般温文尔雅,诚然是理想化的黑道大哥,却少有黑帮人物应有的匪霸之气。万梓良塑造的小混混儿现实感强烈,一出场就将出人头地的欲望表露无遗。他的出现给意欲转向正行的周润发和无心参与江湖纷争的兄弟刘德华带来很大威胁。三人之间必将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好戏。由《江湖情》到《英雄好汉》,万梓良完成了从小弟到老大的成长历程,形势所迫万梓良终成人人得而诛之的奸雄。片尾发生在庄园里的决战出现了香港黑帮电影中最大规模的枪火武装和群死群伤(阵容上看《英雄本色2》与其水准相近,然而该片手段过于儿戏,不够经典)。
《江湖情》和《英雄好汉》应该是最成功的香港黑帮电影,它完整记录了一个小混混儿的发迹和灭亡(万梓良);同时也表现出混进成功人士圈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掉混混儿身份的无奈。面对警官“别以为穿西装打领带就是绅士,流氓而已”的讥讽,周润发只有无言以对,迷人的微笑后面藏着些许辛酸;刘德华则是用自己知恩图报义无反顾的言行诠释江湖义气。这样的江湖故事,使人知情义叹兴废。作为类型片其鲜明特色还在于对暴力景观的精心构建,杀手扮玻璃清洁工行刺结果是被一排手持鲜花的保镖击毙,周润发、刘德华持枪扛炮摧毁敌巢的场面无不设计大胆、出人意料,不过这种暴力还很难像吴宇森电影那样上升到美学境界,其血腥火爆只是真实再现了黑帮斗争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