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要找人投资,那就得先给我们的成果估一下值,这样才好去跟投资者谈占股比例。”
陈岩点点头:“没错,在寻找资金前,确实要先给我们的成果做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做实验都已经投入了100万元,冒着失败的风险才取得了如今的成果,再怎么也不应该还是百万级别的了。”
李松对此很认同:“那当然,樊主任都说了,我们这可是诺奖级别的成果,应该值千万级别。”
虽然3人都觉得自己的成果离诺奖还有些距离,但是樊主任的话给了他们很大鼓舞,让他们的期望值也不知不觉提高了不少。
“那就暂时先估值2000万元吧,如果进行融资,肯定也是千万元以上。”
“嗯,我看可以。接下来要做的研究,没有上千万的科研经费怕是不好办。”
正当3人商议之时,李松的手机响了,是周恺打来的。
李松感觉有些奇怪:自己和陈岩不是已经被研发部开除了么?周恺还找自己干嘛?
李松接通了电话,周恺的声音传过来:“恭喜你们啊,取得了那么大的成果。”
“你都知道了?”
“你们的事情在互联网上、电视上都传开了,我能不知道?”
“你找我们有什么事?”
“前天我说了些过头的话,请你们不要介意。你们还是尽快回来上班吧,这些天都算你们出差,工资、奖金照发。”
李松有些犹豫。现在他们3人要去寻找投资,接着是进行148号元素的后续研究,就算研发部让他们回去,他们也未必能回去上班。
沉默了一会,李松回答:“主任,我很感谢你给我们这个机会,不过以后到底怎么做,我们正在仔细考虑。所以,回去上班的事,我现在没法答复你,等回杭州后,我们再跟你联系,好吗?”
“好吧,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回来,要是想搞什么研究,研发部可以支持你们。”
挂断了电话,李松说出了他心中的疑问:“我真的很怀疑,要是这次没能合成出148号元素,周主任还会不会对我们这么宽容?”
陈岩说:“那还用问?肯定不会有今天这个电话了。”
李松不由得感叹:“说到底,做出了成绩就一切好说话,不然别指望有人会同情你。”
赵坤插话道:“哪里不是这样呢?要是没出成绩,不说别的,我回家后,恐怕连老婆那里都没法交代。”
李松和陈岩相视一笑。
李松说:“明天就要回杭州了,陈岩代我们好好感谢一下刘蕊吧。这次她不仅在实验时帮了我们不少忙,还建议我们尽快发表成果,提醒得很及时啊。”
陈岩也有同感:“是得感谢一下刘蕊。”
赵坤则另有主张:“不止感谢那么简单吧?我问过了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说刘蕊还一直单身呢,陈岩可得抓紧了。”
陈岩有些不高兴:“这些天手头的事这么忙,你还有时间打听这些事啊?”
李松劝解道:“他也是关心你嘛。对了,你和刘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就不能透露一下?”
“其实也没什么。当初我和她高中同学,彼此颇有好感,不过那时忙于学业,没顾得上。后来上大学了,相隔遥远,虽然一直有联系,但是却一直保持同学之谊。”
“原来如此。但是时隔这么多年,还是你未婚,她未嫁。这次来这里以后,看得出她对你的事特别上心,这恐怕不是一般的同学之谊就能解释通的,我看你们还是有缘分的。”
“感情的事,还是顺其自然吧。”
赵坤给陈岩出主意:“别介,你得主动点啊。以后咱们还会经常来这里,要是有刘蕊的帮助,以后的研究工作就顺利了。”
陈岩听了有些生气:“你这是什么话?要我拿感情的事去做交易?”
赵坤顿时有些尴尬。
李松忙劝道:“赵坤心直口快,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意思是说,要是你能和刘蕊走到一起,那不就事业、爱情兼顾,是最好的结果了。”
赵坤连忙点头:“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李松瞪了赵坤一眼:“挺好的事,经你那么一说,就变味了。”
赵坤不好意思地笑了。
陈岩叹了口气:“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还不知道刘蕊是怎么想的呢。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说吧。”
赵坤说:“对,等咱们拿了诺奖,陈岩的事就好办了。”
李松说:“瞧你说的,诺奖哪有那么容易拿?成果发表后,等上十年、八年才得奖也不稀奇,难道让陈岩也等那么久才结婚?那时咱们都已经人到中年了。”
“可是我感觉不会等那么久。”
“你又开始做梦了。”
“做梦怎么啦?你可别小看人,我现在做梦可灵验了,前几天不就已经证明过了?”
陈岩说:“好好好,要是最后能如你所说,那我真的得感谢你。”
第二天,3人启程回杭州,临行前,陈岩跟刘蕊道别。
刘蕊依依不舍地问道:“你们还会回来吗?”
陈岩答道:“当然了。我们这次回去,是为了筹措资金,然后赶回这里生产出一些148号元素,以便对它的特性进行研究。”
听陈岩说还会再来,刘蕊放心了。
陈岩说:“前些天是纯粹的科研,只需要生成一、两个原子核就能说明问题。下次来就是生产性质的了,不知道你们这里能承担生产任务吗?”
“可以的,无非就是备料时多准备一些原材料。”
“我希望下次能生产出至少1克148号元素,不知道需要多少费用?”
“我帮你核算一下,回头通知你。”
“这次你帮了我们很多忙,真的很感谢。”
“咱们这么多年的老同学,就不必客气啦。”
陈岩与刘蕊惜别,随后,3人登上了回杭州的高铁。一路上,高铁的电视里也播放着3人发现148号元素的新闻,幸好他们都戴着墨镜,没有被人认出。
陈岩悄悄对李松说:“看来樊主任说得没错,新闻发布会之后,咱们都成了名人了。”
“可我真是有些不习惯。我现在只想跟从前一样,安安静静地搞自己的研究就好。”
“只怕以后咱们得习惯大众的关注了。”
此时,李松和陈岩没想到的是,前方等待他们的不止是声誉,也有令他们烦恼的知识产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