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后的媒体发展中,美国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因为以二战为转折点,美国开始全面称霸世界,无论是在工业文明上,还是文化产业上,美国都显示出极大的发展动力。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的传媒体主要被电视所霸占。到50年代末,美国86%的家庭拥有电视机。电视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媒介工具。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美国出现一批大型电视节目运营商。像NBC、CBS、ABC、杜蒙特公司(DuMont)等公司就是在这一时段崛起的。它们的东家都是原来的广播网。对于那些既拥有广播网又拥有电视媒介的媒体企业来说,它们更情愿看到广播业的衰退。因为就算广播市场萎缩给传统利润带来打击,但新兴的电视传媒却有更大的利润。这就促进了综合性较强的媒体企业重点打造电视媒体市场。通过电视广告和娱乐节目的播放,使得电视运营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行业刚刚兴起之初,美国电视行业就表现出了“红火”的发展势头。1953年1月,全美2100万台电视的家庭中有72%的人收看了《我爱露西》的节目。这种高收视率使美国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激增。在短短地时间里竟增长了10倍。整个60年代,美国广告费总额更是高达120亿美元。在这种一片繁华的国内景象之下,美国媒体企业也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扩张。自1958年开始美国的传媒业海外扩张到1973年,美国海外电视节目收入从1500万美元增加到1.3亿美元,几乎翻了90番。看到处于空白状态的海外市场,美国传媒企业觉得扩展世界市场比国内市场更简单。于是,在1965年,美国广播公司以“飞快”的速度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4个国家的54个电视台进行投资,并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全球商业广播网。
在电视业的强烈冲击下,美国的电影业受到冲击。众多的电影制片商开始涉猎电视节目的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跨领域的合作。加上美国联邦法院频频作出大的制片公司不得同时拥有电影院线的判决,使更多的电影转而投身于电视业。但是,美国电影产品出口依然在快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落后国家并没有与美国同步发展起电视传媒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型电影公司通过购买海外电影院的方式实现了它们海外扩张的野心。而控制海外电影院使美国电影业的最大竞争对手英国电影业很快日薄西山。美国电影业形成世界独大的局面。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目的,制片商的地位急剧上升,最终超过了导演在行业中的作用,于是文艺电视渐渐与商业电影泾渭分明,电影产业标准被确立起来。
在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录音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像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纳兄弟、美国无线电公司(RCA),英国的百代公司(EMI)和荷兰的宝丽金公司(Poly Gram)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在报纸方面,至今对世界报纸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甘尼特集团、奈特—里德报团、时报—镜报报团、道琼斯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也都是那个时代诞生的。而像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等传媒帝国在那时也在蓄积能量,伺机以动。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世界传统的媒体公司的发展受到挑战。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开始与信息技术融合,并形成全新的现代化文化产业。这种拥有雄厚资本的传媒集团开始在美国媒体行业发展史中粉墨登场。一个横跨信筒、文化、计算机产业的新传媒行业在竞争中很快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成熟时代,媒体之间、新兴媒体之间和通信产业部门之间的沟通的障碍分奔离析。像微软,她是一家软件制造商,同时也有传媒运营业务。还有美国在线、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和Telefonica都是这种技术和文化相融会的现代传媒机构。1993年,贝尔公司拟订计划,打算与美国在线合并。虽然后来没有成功,但这被认为是世界传媒行业走向跨领域整合的开端。
在市场频频发出跨行业整合的信号之后,美国政府开始活动起来。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美国电信法案》。根据发案的精神,传统媒体和电信公司在发展中可以联合建立综合性更强的新型传媒公司。一时间,美国巨型电信公司开始通过与其他电信公司或媒体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传媒市场。电信与媒体联姻之后,使新生的传媒综合体能在全领域和全方位为世界提供新闻、娱乐和咨询服务。看到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后,美国的电信公司吹响全面攻击传媒市场的号角。
上世纪90年代,国际电信巨头贝尔(Bell)公司在美国一家地区性分公司与GTE电讯公司合作,成立了互动式电视公司——Tele-TV和美国有线电视公司(Americast)。从此贝尔公司开始在传媒市场上打拼,并与迪斯尼公司成为坚定的合作伙伴。而贝尔大西洋公司则通过与Nynex合并,成为了后来对传媒业产生重要影响的传媒帝国。看到市场上的轩然大波,美国电信巨人们自然不甘落后。全球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的U.S.West公司于1994年以2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时代华纳娱乐公司,1996年以108亿美元买下美国第三大有线电视公司Continental Cablevision。同时,该公司还购买了英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20%的股权。
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传媒帝国——新闻集团在一开始就是以经营长途电话而著称于世。《联邦电信法案》出台之后,新闻集团全力打造自己的电视传媒市场。该集团最成功的措施就是将它从前的长途电话用户开发为潜在的卫星电视客户。这让新闻集团在客户来源上比其他传媒企业更有竞争力。而一开始,维亚康姆通过与美国三大长途电话公司斯普林特合资,成立新传媒公司。并在业务上为斯普林特公司提供独家媒体节目。而世界软件业的大哥大——微软公司,则于1996年创建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和数字档案馆,并且建立了一个网络电视系统,创办了一份网络杂志和城市通讯录。
在这种情况下,传媒企业也开始主动靠近高技术市场,并表现出“互惠互利”的倾向。2005年6月,迪斯尼公司成功将自己的IT行业服务外包给IBM和Affiliated这样的计算机服务公司。根据当时的估计,迪斯尼的这一计划将为IBM带来7.3亿美元的收入。而Affiliated的收入也会在6.1亿美元。现在,IBM管理着迪斯尼的大型主机、中档计算机系统和SAP业务规划系统。不难发现,三产业,即电信、计算机、媒体三者相融合的新兴传媒产业已经在美国首先形成。而美国首先完成这一革命之后,现代传媒行业很快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传媒帝国垄断整个市场的文化垄断时代。
根据世界判断垄断地位的通例,只要全球行业内8家顶尖企业的营业额达到整个市场营业额的40%—70%,那这样的市场就被称为寡头垄断。在20世纪初,世界石油业和汽车业出现了这种寡头垄断的局面。但近百年之后,寡头垄断又出现在传媒行业。在20世纪后20年时间里,传媒业资产交易额大得惊人。首先是通用电气公司以63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美国无线电公司旗下的全国广播公司。后来,大都会通信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广播公司。而泰德-特纳则用17.5亿美元的资本控制了米高梅—联美电影公司的经营权,从此他便进入电影市场。在报业传媒中,甘尼特报团甩出6.35亿美元买下4家美国主要城市的报纸。更值得关注的是:1989年,时代公司与华纳通信实现了140亿美元的大合并。
在上世纪末,新兴传媒业的自由竟争处于高峰时期。但此之后,即90年代末到当前,世界传媒则完成了寡头控制行业的竞争阶段。最终留在市场上,并主导市场的就是少数几家,像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维亚康姆和新闻集团都是最终的垄断者。它们各自不同的竞争方式和进入手段不断地在国际传媒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传媒帝国,并形成垄断地位。像贝塔斯曼的崛起,是通过其第五代接班人莱因哈德-莫恩在出版印刷的优秀表现而纵身传媒行业的;时代华纳却是通过它三次重要的合并实现其传媒霸权地位的;维亚康姆是用其强硬的竞争手段超越了时代华纳,而成为世界第一传媒集团的美名;而维旺迪从前根本就不是传媒骄子,它的前身是通用水务公司;就是身在好莱坞的迪斯尼,一开始只是从事主题公园开发,到1998年,它摇身一变成为拥有有线网、电影、广播、杂志和互联网的主要玩家。
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传媒机构也就这样的少数几家。它们基本上垄断了国际市场上的传媒行业。而寡头垄断时代在人类跨进21世纪的门槛时就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