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许多关于张飞鲁莽的事件,其实都是杜撰。鞭打督邮就是一例。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刘备率关、张等人起兵不久就屡立战功,但始终不见朝廷委派官职。有一次,虽然他们救了董卓的性命,就因刘备等人无官无衔,董卓不但不表示感谢,还甚为无礼,气得张飞差点杀了他。后来在宛城一战中,刘备等人再立战功,好不容易被赏了个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的小官。哪知才干了四个月,就被朝廷免了职。不仅如此,朝廷派来的督邮还对其进行辱骂和陷害。张飞闯进后堂,见督邮坐于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急起,唤左右把张飞捉下。但却被张飞用手揪住头发,一直扯出馆驿,掀到县前系马的柳树上缚住,用柳条鞭打督邮的腿。在前厅的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鼎沸,慌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慌去观之,见张飞大骂不止,而被绑缚的人是督邮,玄德惊问其故,张飞答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
但据《三国志》记载,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刘备当了安喜县尉后,督邮以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见他,结果碰了钉子。刘备大怒,冲进了他的住所,将这位督邮捆绑起来,用腰带套着他的脖子像马一样绑在拴马桩上,自己弃官而逃。对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典略》称:督邮到了该县,准备解除刘备的官职。刘备听说督邮在传舍,便去求见督邮,督邮称病不肯相见。刘备气愤之极,便冲入传舍。将其捆绑在树下,“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不管哪种说法属实,都说明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
虽然鞭打督邮是假,但也颇符合张飞疾恶如仇、不恤小人的性格。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礼遇有加,如荆州零陵郡人刘巴初降,张飞立即登门拜访,不想刘巴根本不理他。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一句。再比如他很敬重片刻断决百日积案的奇才庞统,当发现诸葛亮才能出众后,也是立刻“纳头便拜”。张飞还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放了他,严颜最终被感动而归降。这些事例都说明张飞具有爱敬君子、能人的好品格。
只可惜,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过于严苛。刘备时常劝张飞:“你治军刑罚太重,每天都要鞭打手下的将士,又不防备他们,任他们待在你左右,这是为自己埋下祸患啊。”张飞不听,果然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史书记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张飞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刘备为了给死于东吴之手的关羽报仇,发兵征东吴,张飞也在阆中准备出兵与刘备会师江州。由于过于心痛,张飞暴饮,而后鞭打士兵,结果在出发前夕,被其部将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作范疆)谋杀。远在成都的刘备闻得张飞都督有表来到,未卜先知,大呼:“噫!飞死矣。”所以,后主刘禅时追谥他为桓侯。
张飞死于阆中,自然葬在阆中。阆中人仰慕张飞的忠勇,在墓前还修建了张飞庙,现存的墓是明清时重建的。
民间有句话,说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范强、张达趁张飞醉卧之机,将其斩杀,并割下他的头颅前往东吴,准备到孙权那里去邀功请赏。走到云阳时,听到吴蜀讲和的消息,慌乱中把张飞的头颅丢入长江之中。张飞头颅顺水漂流,被一位老渔翁捞了起来。张飞托梦给渔翁,叫渔翁背他的头走,到了走不动的那个地方就给他安葬建庙,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云阳张飞庙。据史料记载,这座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原址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依山傍水,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这里的老百姓将张飞奉为神明,每当张飞生日、祭日以及逢年过节都要焚香供奉。
《三国演义》中说,西汉三国时期,魏延在南部四郡之一的长沙,为救同为大将的黄忠,杀了太守,而后开门献城,投降了刘备。诸葛亮见其脑后有反骨,要杀他,因刘备求情方留下为将。三国后期,先主刘备死于白帝城,其子刘禅继位。诸葛亮因帐下虎将不多,继续使用魏延。但因忌讳其脑后的反骨,所以不给兵权,也不让其任要职。后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死时算定魏延不久必反,随叫马岱在其反时,伺机杀之。果然诸葛亮死后,魏延马上就反了,马岱按诸葛亮之计,方才杀了魏延。
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被诸葛亮设计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后来不乏替魏延翻案者,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杀。
什么是“反骨”?一种说法是指过于突出的枕骨,也称后山骨。长这种枕骨的人的脑袋,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反骨也可以指特别突出的额头,叫额前反骨,民间俗称“锛儿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以几块长得显眼点的骨头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实在是件可笑的事。事实上,在正史中,魏延不但没有“反骨”,而且是一个军事奇才,假如被委以重任,西蜀的命运或许不会那么悲惨。
魏延出身和履历不详。《三国志·魏延传》说他是“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因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义阳县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属东汉荆州之南阳郡。所谓“部曲”,是汉代军队中三级编制的名称,在东汉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军阀割据形成,部曲便成了豪强地主割据势力的私人武装。
《三国志》中的这段文字说明,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川,其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刘备军中的嫡系,绝非降将。《三国演义》中,魏延被描写为本是刘表部将,后杀韩玄,献长沙于刘备,完全是杜撰。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217—219年),刘备用法正之谋,举倾国之师,历时岁余,从曹操手中夺得军事重镇汉中郡。至此,三国鼎立正式形成。刘备自称汉中王,表示与曹操分庭抗礼。不久,刘备返回成都,临行前选拔重将镇守汉中。
刘备之所以如此慎重,是因为蜀汉的基本统治区域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汉中郡坐落在关中和巴蜀之间,属于两大区域交界的地带。蜀国为了保障自己根据地的安全,有必要将重兵部署在敌我接壤之处。
当时刘备手下著名的大将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刘备对关羽最为倚重,但他当时正镇守荆州,不可能调离原来的防区。赵云当时的主要职责为“掌内事”,主管刘备的宫中之事,也不可能入选。黄忠虽然勇猛,但毕竟年事已高。马超威名显赫,但因其是降将,刘备对他不甚信任。在此情况下,似乎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非张飞莫属了,大臣们和张飞本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刘备破格任用了魏延。这不仅反映了魏延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魏延深得刘备的信任。
刘备在任命魏延时大宴群臣,并且故意当着众人的面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威壮其言。(见《三国志·魏延传》)
当然豪言壮语谁都会讲,那么魏延镇守汉中的实际功绩如何呢?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魏延镇守汉中时,在汉中城外设置外围防御据点,采用坚壁不战,让来犯的敌人力竭撤兵的策略,让敌人束手无策。后来在兴势之役中,继任者王平迫使曹爽大军无功而返,正是因为承袭了这种策略。到了姜维守汉中,他认为魏延的军事部署过于保守,只能保证不丢土地,却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于是一改魏延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撤除了外围大部分据点,将驻军撤守汉、乐二城,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到盆地内部的做法。
历代史家认为姜维此策略是重大失误,为后来汉中失守、蜀国灭亡种下了祸根。因为魏延守汉中十五年,汉中固若金汤,接任的王平按照魏延的既定方针办,也以少胜多,在兴势击退曹爽率领的十余万魏军。而姜维轻易改变魏延的战略部署,导致蜀汉的北线防御体系崩溃,直至亡国。后来曹魏大将钟会率十万余万大军来攻,到达汉中时,竟然未遇到一人抵抗。钟会遂得全师而进,长驱直入,直抵乐城。此时蜀国的北部战线已告崩溃,蜀军兵力上明显不如魏军,姜维旁顾无暇,被邓艾偷渡阴平,迫降刘禅,蜀汉灭亡。
郭允蹈在《蜀鉴》中很中肯地说:汉中是蜀汉的门户。姜维退屯于汉寿,撤了汉中之备,试图犯险以行侥幸之计,等于拔了防线的根基。就算没有邓艾偷渡成功,蜀国也已经支持不了多久了。他的结论是“姜维之亡解蜀也”,由此可见,诸葛亮选拔的接班人姜维远不及魏延。魏延和姜维的军事才能之高低对比,也可以侧面看出刘备在用人和识人上,要比诸葛亮高明得多。
除了排兵布阵有过人之智,魏延驰骋沙场也是所向披靡。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蜀汉建兴八年(230年),魏延率兵西入羌中,在阳溪大败曹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此次战役是魏延单独领军作战。对手郭淮乃曹魏关西首屈一指的重将,曾败马谡,破廖化,擒虏句安,即使诸葛亮亦畏惧他三分。可见魏延实属将才,有独立领军作战的能力。
另外,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魏延也立下赫赫战功。据《汉晋春秋》载,在司马懿与诸葛亮唯一的一次对战中,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等人前去迎敌,“大破之”。司马懿的能耐大家都知道,魏延等人能“大破之”,其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最能体现魏延卓越军事才能的当属诸葛亮首次北伐时,他与诸葛亮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