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照《左传》《史记》《孟子》等主流史书的说法,周公只是“夹辅”或“相”成王,并无篡权的意思。但是,《礼记》《尚书》《荀子》《淮南子》《韩诗外传》等史籍中却有周公曾登上天子之位的句子。
近代人在对《尚书·大诰》和《尚书·康诰》进行多方考证后,也得出周公称王的结论。《大诰》是周公讨伐叛逆的三公之前所做的诰文,其中的第一人称作“王”,而这个“王”称周文王为“宁考”。由于“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所以这个“王”只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而不可能是文王的孙子成王。再看《尚书·康诰》。有一种说法认为,《康诰》是成王假借周公之口所做的诰文,如果是这样,其中一句诰文就非常奇怪,这句话是:“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这里的“封”是指周公的同母弟弟康叔。问题是,如果其中的“王”是指成王,不可能称自己的叔叔为弟弟。可见,这个“王”应该是周公。
以上这些史料都指出一个可能,即周公确实曾经身居王位,行使王权,并非仅仅为后世文献所言,只是摄政。
那么,周公为什么要践位称王呢?
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安抚天下。武王死后,东方的平定大业还未完成,而当时成王幼弱,不足以担此重任。周公或许是考虑到如果自己不即王位,则诸侯会欺负成王年幼而反叛,先王未竟的事业将要落空,自己无脸见九泉之下的先王,于是暂时践位。属不得已而为之。《尚书·金縢》中就记载,周公曾对召公奭和太公姜尚说:“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弗辟”意思就是“不掌握政权”。此外,武王在弥留之际,因为担心年幼的儿子无力治国,也曾有过传位周公的想法,但是周公表现得诚惶诚恐,“泣涕共手”,表示不能接受。上面这些记载表明周公本没有篡位的想法。
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篡位。有一些记载显示了这种可能性。先秦学者荀况在他的《荀子·儒效》中写道:“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偃然如固有之”。有学者认为这句应解释为:周公废除成王以继接武王的天下,并且就像江山原本就是他的。这看起来就是篡位。
《史记》中也有记载,当时外界盛传周公篡位,召公、太公也表示怀疑,于是周公向二人进行解释。召公、太公都是当时的大贤人,当然也是非常聪明的人,肯定不会人云亦云,无来由地怀疑周公。再说,管叔、蔡叔作为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不太可能因为莫须有的猜测而被前朝余孽所策反,起而反周。以上种种或许可以说明,周公至少有过篡位的打算。周公后来之所以还政成王,是因为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周公的意料。
往事已矣,周公到底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光明正大地代理王政,还是有篡位的野心,耍尽阴谋诡计而不能得逞呢?这个问题已很难找到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周公对中国大一统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王权至上的社会里,有能者居上位也并非是坏事。
关羽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最高官位至前将军,汉寿亭侯。《三国演义》中称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是蜀国重要的大将之一。关羽的奇妙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推向神坛,从一个人变成一个神。不仅中国人崇拜关羽,就是在朝鲜半岛也遍布关羽庙,受万家香火。中国的跨国英雄,关羽是第一人。
关羽可以说是“红”遍官方、民间,以及宗教、思想领域,这一点除了孔子外,没几个人可以比拟。
在官方,历朝历代政府给关羽的称号让人眼花缭乱:1102年被宋徽宗封为忠惠公,六年后再加封为昭烈武安王。1582年,明神宗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再过三十二年,还是明神宗,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到了1870年,清王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关羽身上找到了政治号召的取向,强调满洲人跟中华人是道义的结合,海枯石烂,情义不变。于是,同治皇帝给关羽封了一个超级长的封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自此,关羽完成了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神,由神而圣的平步青云。
在思想和宗教领域,关羽铸造了一个任何圣都没有达到的高度——儒、释、道三教均尊其为神。关羽喜爱春秋,被视作是儒家学说的最好实践者,儒教徒奉其为武圣;594年,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授关羽菩萨戒,从此关羽便入了佛门,成为伽蓝护法神;1103年,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关羽则正式地在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于是,明清时期的关帝庙里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庙里同时住着道士与和尚,儒生则奉朝廷之命前来拜祭。好一幅三教和谐统一的画面。
然而,抛开《三国演义》这本影响力巨大的小说,仅就史书上提供的为数不多的真实史料来看,关羽实在没有资格获得如此大的荣耀。在正史中,关羽勇如莽夫、谋下于人、心胸狭窄、不识大体,还不识抬举。严格地说,我们所尊奉的关羽,完全是罗贯中虚构的人物。
要揭开关羽的真面目,得先从他的武功和武德说起。“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刚出道时一个著名的亮相。然而,在正史中,斩华雄的其实是东吴孙坚。所以这个故事没有办法证明关羽的实力。
再说斩颜良。当时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打败曹操手下的大将徐晃,曹营中无人可敌,此时关羽出马,一刀即斩颜良。颜良、徐晃在当时都是已经成名的大将,特别是颜良,以勇闻名。关羽竟然一个照面就杀了颜良,许多人就此断定关羽强过颜良,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颜良其实并非不能战,而是死于毫无防备。
首先,于情理上,颜良没把关羽当敌人。当时关羽的结拜大哥刘备是与曹操为敌的,而且当时正在袁绍军中,颜良见到关羽,自然以为他是来投奔己方的,故不准备迎敌,结果被关公斩于马下。
再者说,关羽纯属突袭,颜良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三国志》中对这一段的描写是:“(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三国演义》中还有更详细的描述:“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这段话中,关公有两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一是“倒提青龙刀”,二是“将盔取下放于鞍前”。按常理,古时武将上阵都要将头盔、铠甲穿戴整齐,目的是保护自己,而关羽冲阵时,却是一副完全不设防的架势,河北军及颜良都以为关羽不是来投奔的就是来传话的,因此根本未做迎敌准备,河北军甚至放开一条大路。关公则抓住了对方的心理错觉,完成刺颜良这一极其困难的任务。
通过上面一虚一实的事迹,都难以看出关羽的武功实力到底有多强,但能推测其胆子倒是不小。如果考虑到斩颜良是一种谋略也就罢了,假如从两军对阵先通名报姓的规矩来说,关羽的武德似乎就欠奉了。
再说关羽的谋略。在《三国演义》里,关羽作为主帅只打过一场胜战,就是镇守荆州时,出兵攻打曹军,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但胜利之后仍不能攻克樊城,等到徐晃前来增援后,又打不过徐晃,只得解除樊城之围,这说明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军事家。即使如此,此时的关羽军队元气未伤,如果安然返回荆州,还有机会。然而,却突然被东吴的吕蒙使了一招白衣过江,夺了荆州。这当然与关羽的失策有极大的关系。
最显关羽低能的是,他竟然将后方基地托付给恨他入骨而又被他轻视的两位将领。当初,在荆州誓师出征时,关羽处罚糜芳、傅士仁两个留守基地的统帅,即播下危机的种子;待到进攻樊城时,关羽又因为这两位统帅不能完成供应军粮的任务,派使者去威胁他们:“如期把兵员粮草准备好,要不然我回来就斩了你们。”关羽此举就如将基地建立在沙滩上。他的行为完全不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大将,反而像是一个纵情任性的暴发户。结果,吕蒙稍一策反,就连糜芳这样的皇亲国戚也反了。
紧接着,在得知吕蒙占领荆州后,关羽不但不封锁消息,反而派使节与吕蒙联系,结果使节被敌方利用,在关羽军中传递家书,使全军瓦解。关羽此举让人颇为不解,如果他稍有头脑,封锁消息都来不及,怎会让使节往返于荆州与军营之间,不知他希望得到什么?难不成希望用外交手段让吕蒙主动归还荆州?如果真是这样想,可真是愚蠢到家了。
《春秋》中就有一个相似的战例:前482年,吴王夫差在黄池,探子回报首都姑苏陷落,夫差马上诛杀探子,为的就是不让消息走漏,军心动摇。而熟读《春秋》的关羽,不知道究竟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