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一个现象:有时候,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其实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已经言之凿凿的历史,也依然存在着众多尚待挖掘或澄清的疑点。而且,越是深入研究历史,这种现象就会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因为,事实虽然客观存在,但历史是人写的,人们永远只能从现有的知识型来认识历史,而知识型本身也是历史的。因此,前人所留下的东西是否真实,是值得商榷的。更何况,中国古代历史的写作,往往把“教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为了传达“正确”的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史书中歪曲不实或者语焉不详之处比比皆是。
除了人为的意识上的偏差,历史中还存在着大量被掩藏的真相。而历史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研究历史的乐趣之一,如同大浪淘沙,当附着在历史真相上的“沙子”被淘洗过后,就会看到“金子”——真相。沙子里面藏有多少金子,我们不知道,随着这些金子逐渐显露,历史显得生动、鲜活起来。
历史的发展又像一个连续不断的加减法,有一些内容被有意或无意地淡忘,还有一些内容却被有意地加了进来。我们所熟悉的历史就是那些被加减过的历史。后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去芜存精,不断接近真相。
有人会问:何必要寻找历史真相?
答案是:因为我们需要。
“真、善、美”排在第一位的是“真”!
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懂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就可以避免误入歧途。可是,假如你面对的是一面扭曲的哈哈镜,能照出正确的路吗?
思辨历史的过程,应该是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的过程。思辨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当你只懂得跟随别人,人云亦云时,你的思考能力又有何用?
反之,当你开始质疑前人的记述是否属实时,当你开始思考看到的真相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时,说明你正在成长,正在成为一个有能力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世界、判断是非,并以此引领生活的人。
最不济,知道一些人所不知的历史真相,可以使你充实谈资或者附庸风雅。这虽为真正的历史学者们所不屑为之,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侃侃大山、聊聊天确是无伤大雅。
基于上以种种理由,才有了这本书。
本书没有追求内容的全面丰富,而是选择了一些绝大多数人不了解,或认识错误的事件或人物,对它们进行研究、对照和论证,揭开笼罩在他们身上的薄纱,还原其真正的面貌。这些事件或人物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浪花,却可以折射出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气象,包括时代背景、社会因素、宗教状况以及文化影响。
全书内容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以讹传讹的历史,包括正史中人为的错误,以及民间传说、电视等媒体中对历史的误读;二,被掩盖的真相,包括重大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及躲藏在历史背后的“大人物”。
前面说过,由于人类只能以当下的意识形态去看待历史,因此,人类对历史的认识不可能是客观的和一劳永逸的。由是,本书中的观点也可能不是第一真相。与揭示历史真相的实践相比,我们更希望能够传达一个理念:用自己的头脑发现真相。只有看懂了真相,才可以真正以史为鉴。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以下各位老师做了大量的协助编写以及查证工作,他们是:邢玲娥、于明琪、郑志远、刘香莲、梁顺利、刘长明、孙慧等。不能在封面上为其一一署名,只能在此表示感谢,祝福他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努力接近真实,真实就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