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板,自身的素质和表现非常重要,这将会在员工的潜意识里形成自己的一种行为标准。因此,要求老板要用一颗无私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员工。诸葛亮就是用自己的一套赏罚分明的制度,来使手下大将拥护和臣服于他。那么,怎样的老板才算是赏罚分明的呢?
诸葛亮倡导“公生廉,廉生明”,官员遇见事能以一种公平的心态对待,自然就会廉洁,而一旦廉洁,对部下的赏罚自然就分明了。他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要求部下的。
诸葛亮曾经提出过七种考察贤才的办法。他明确提出对于官员的赏罚一定要分明,指的就是“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而当诸葛亮在处理刘璋政权在蜀中遗留下来的腐败混乱局面的时候,他又力排法正等人“缓刑弛禁”先施恩惠的主张,坚持严正执法,赏罚分明。
他曾说过,“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而著矣。”由此可见,他在蜀中不避讳权贵者,并对反叛势力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终于扭转了蜀中的社会秩序,为蜀中政权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诸葛亮也对蜀汉的一些官员,用赏罚分明的廉政思想,进行了严格的处置。当时,来敏为刘璋宾客,但刘备和诸葛亮非常重用他,刘备占据益州后,让他做典学校尉;诸葛亮驻守汉中之时,又任命他为军祭酒、辅军将军。但是,当诸葛亮发现来敏倚老卖老,并且还有“乱群”现象的时候,就果断地免除了他的职位,让他闭门思过去了。
还有另外一个叫廖立的大臣也受到了惩处。刚开始的时候,廖立跟随刘备,还没有三十岁就被升为长沙太守,并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被称为“楚地之良才”。但是,在建安二十年,孙权遣吕蒙袭取荆州南部三郡的战争中,廖立脱身逃走,但是当时并没有降罪于他,仍然让他担任巴郡太守一职。刘禅即位之后,又升他为长水校尉,可以说,当时刘备和诸葛亮是多么的器重他。但是,后来由于廖立的狂妄自大,目中无朝廷,还胆大妄为地攻击朝廷的用人政策,因此诸葛亮上奏刘禅,将他贬为庶人,并且被流放。从这一点看,诸葛亮的赏罚之制做得非常好。
但是,诸葛亮在处理有罪的大臣时,并非是绝情的,从而为蜀汉政权储备了很多的人才。比如,李严,他曾担任过尚书令。刘备将要死的时候,李严和诸葛亮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当时,诸葛亮经常称赞李严。但后来,诸葛亮发现李严“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事”,甚至“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以危大业”时,也一点情面不留的上奏将他废为平民,流放在外。但是,诸葛亮却对李严的儿子李丰委以重任,让他在江州做都督,后又官至朱提太守,还表示对李丰寄予厚望。诸葛亮对部下既赏罚分明,又关心体谅,并对受处分者之悔改寄予厚望,难怪李严、廖立等人至死都是毫无怨言的。
更为著名的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更是体现了他的大公无私、奖罚分明的作风。
马谡是何人?为什么诸葛亮会这么不忍心将其斩首。马谡是诸葛亮的好朋友马良的弟弟,同时,他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在平定孟获叛乱时,诸葛亮还对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非常赞同。后来在北伐曹魏时,由于马谡不听调度,导致街亭之失,因此诸葛亮依军法将他斩首了。同样,有罚也有赏。对于副将王平因为在这一战争中规劝过马谡,并且在街亭之战中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则被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加官进爵讨寇将军,封亭侯。还有长史向朗,因为平日里与马谡关系好,对马谡兵败“逃亡”这件事明明知道却不举报,诸葛亮也给予了严厉的惩处,被罢了官。但是,诸葛亮却依然对向朗的侄子向宠委以重任,在整个北伐期间,他把后方的兵权都交给了向宠。最后,向宠因自己的才能而被诸葛亮提拔至中领军。
对于诸葛亮这种赏罚分明的做法,大家不得不钦佩。如果不是诸葛亮的这种严明的军纪,也许蜀汉政权不会坚持那么久。而如果能跟随这样一位赏罚分明的老板则是幸运的,至少这为你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又保障了你对成果的分享。
所以说,一个人在选择老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像诸葛亮这样的赏罚分明、不徇私情的的老板。只有这样,老板才能给你充分发展的空间和积极进取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研究分析人的积极性与分配方法的关系时指出,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这就说明赏罚分明,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个人在选择老板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找一个赏罚分明的老板。
成长宣言
古有君主徇私枉法,终将丢了自己的江山;现有老板徇私情,无能之辈趾高气扬,那么这样的企业肯定会因为他的徇私而没有前途。因此,一个人在选择老板的时候,要选择一个赏罚分明的老板。
跟一个心胸宽广的老板
胸襟开阔、胸怀坦荡,大度能容天下之人、天下之事,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大人物。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有胸怀似江海的人,必能容得下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善于接纳所有的人,甚至是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人。尤其是领导者的心胸一定要比江海还要宽广,“眼界要开阔一些,胸襟要宽阔一些。”
回顾历史,能容天下的人,无疑有凝聚人心、汇聚人才、成就事业的力量,进而可以无往不胜。历史上的齐桓公,不记前仇启用曾经想致自己于死地的管仲,从而书写了春秋五霸的佳话;李世民重用了想让哥哥杀害自己的魏征,于是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的粟裕将军,常自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他们都用广阔胸怀,成就了大事,创造了辉煌。
因此,一个人,如果心胸不够宽阔,容不得人,容不下事,搞不好内、外部的团结,那么就是职位再高,能力再强,最终还是会成为孤家寡人。所以说,心胸广阔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胸怀坦荡的老板,不会为了员工犯的一点小错误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嫉妒员工有高于自己的才能;相反,他们善于发现员工的长处和优点,给他们创造施展能力的平台,从而给公司创造更大的财富。这样的老板很自信,因为他们善于给员工成长锻炼的机会,甚至会给予员工相当高的报酬,所以他们不会怕员工因为某种缘由而跳槽。即使有员工会跳槽,只要他们想回公司,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公司也会重新接纳他。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小肚鸡肠也就罢了,因为即使有影响,也是影响自己的为人,危害不大;但如果作为一个领导,小肚鸡肠那就可怕了,那就影响到一个企业或者是部门的发展壮大。
比如,遇见一个小气的领导,人家给他提点意见,他就时不时给人家难看;有人和他意见不统一,就被看成了另类;今天看这个不顺眼,明天看那个不顺眼,好像就只有和他保持一致,才算是对的。这使得企业内部人员压抑,没有丝毫不统一的意见。表面看来,他是呼风唤雨,其实他已经成了光杆司令。
因此,作为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者,心胸应该宽阔一些,心里要容得下那些和你意见不同的人,听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会使思维更敏捷,也会有助于自身和企业的发展。如果只听和你意见一致的,那么终有一天你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那时就没有人可以出来帮助你渡过难关了。
领导小气害处很大。首先,领导小气,心胸不开阔,就不能招揽和留住人才。
心眼小的领导一般都是唯我独尊,只有他正确,别人一概是错误的。长时间下去,原来的人才也会看不惯,认为自己在这里是浪费时间,不如另寻出路。想要来的人才,一听领导小气,容不得人,为了自己的前程,干脆不来。
这样的一个领导,算算他的身边还有几个人可以用,没有人才,从何谈发展?
其次,领导小气,会直接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一个心胸宽大的领导,大家可能会各抒己见;但是,对于一个小心眼的领导,大家可能就不敢说,或者不愿意说。说了怕领导不愿意,时不时给自己小鞋穿,还不如不说;不愿意说,就想着反正说了领导也听不进去,还不如不说好。
总而言之,一个人在选择老板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心胸宽广的老板。否则,你就没有施展能力的舞台;也可能你的才华,就会丧失在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手中。
成长宣言
心胸狭窄之人,必定不能容人、不能容事。这样的老板,即使是智力超群也会使自己能干的手下不能施展才能。心胸狭窄的老板处处会在小事上过多计较,终难成大事。因此,出道之初,一定要选择一个心胸宽广的老板,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自己,也可以学习他身上优秀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