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团购网站新上线了一款防晒霜,推广部主管让每个推广专员都提交一份创意推广方案。林涛和玛丽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再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很快就都提交了专业创意方案,尽管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但是方案创意不足。而没有工作经验的琳达却想不出好创意,于是她只好跟主管实话实说,希望能够再给自己两天时间,主管不太高兴,但也表示理解,微博目前尚属于新鲜事物,确实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思考。那两天,琳达每天下班后都跑到商场观察各种防晒霜的宣传情况,最后她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提出了一个“白雪公主变身记——赠送防晒霜试用品”的创意方案,并联合几个知名草根“微博”推广这个活动。
活动执行后,李涛和玛丽业绩平平,没有明显的涨幅也没有明显的跌幅,而琳达的活动由于富有新意,吸引了几万微博用户的参与,为公司官方微博带来了几万名粉丝,大大增加了团购网站的浏览量和订货量。
在这个案例里,林涛和玛丽是成熟的职业创意人,拥有丰富的专业创意策划经验,但是由于长期从事专业创意工作形成的思维定式使得他们的思维僵化,因而他们得出的专业创意并不是真正的创意。而没有工作经验是琳达的劣势,同时也是她的优势,由于没有经过长期专业创意的工作训练,琳达在思考创意时的心态仍然是一种业余创意人的心态,她的思维自由、开放,因而她得出的创意更富有创造力。
我们都知道小孩天生就是创意达人,他们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这就使得他们的大脑活动非常自由,思维非常灵活,更能够敏感地洞察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捕捉到真正的创意。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思考创意的时候是漫无目的的,他们只是单纯的因为好奇和兴趣去追求创意,他们的心态非常平和。对孩子来说,得不得到创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追求创意的过程中享受到的乐趣。换言之,儿童是天生的优秀业余创意达人。
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反,成年人在思考创意的时候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功利性目的。这些目的就成了束缚他们思维灵活转动的阻碍,他们更加看重是否得到创意的结果。因此,如果实在想不出好的创意,他们就会自动从旧的知识库中提取一些看起来引人关注的点子,这些点子就是专业创意。简单来说,成年人更像职业创意人,而他们想出的专业创意有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创意。
当然,这并非全盘否定职业创意人。事实上,职业创意人确实具有业余创意人不具备的某些素质,他们长期以绩效为目标进行限时思考训练,锻炼了思维的应急能力。尽管业余创意人思维更自由、开放,心态更加平和,但是就像业余运动员很难成为职业运动员一样,没有绩效目标的业余创意人要想成为职业创意人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职业创意人想出的专业创意对工作有很大的好处,尽管有些专业创意并不是真正的创意,但是与其等待虚无缥缈的创意,或许采取一个引人关注的点子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企业需要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
让职业创意人学着用业余创意人的心态去思考创意,可能是未来创意产业的一条好出路。不过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事。
创意无处不在
创意真的离你的生活很远吗?创意能为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呢?有些人将创意比做汽车的安全气囊,不出事的时候它好像没什么用,但是一旦发生状况,它的质量好坏将会决定你生死的命运。创意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人们渡过难关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上,那些脑袋中装满创意的人总是能把生活过得充满趣味和快乐,而那些懒于思考的人的生活往往枯燥乏味。
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柴米油盐这些日常琐事到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灵感的来源,任何事物中都潜藏着创意。清晨初升的太阳、傍晚迟暮的落日、夜晚皎洁的月亮……每一秒钟都可能出现灵感,任何时刻都可能会产生创意。
创意就是要打破常规、逆向思维。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尺子是直的,但是一位设计师打破常规地设计了一个“拱形”尺子,这个造型特别的尺子一经问世就备受顾客的喜爱。
创意不深奥,也不会凭空出现,它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皆有创意,创意无处不在。只要了解一些拓展思维的方法,懂得如何激发自身的创意思维,创意就会自己跑到我们的脑袋里来!
创意藏在哪里
如今,创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到底藏在哪里呢?我们要到什么地方才能发现创意呢?事实上,创意往往隐藏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越是不可能出现的地方越有可能产生创意。比如,在潜水艇发明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轮船只有浮在海面上才是最安全的,一旦沉到海底,船上的人将必死无疑;然而那些富有创意思维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实现船在海底航行的设想。潜艇的创意正是掩藏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地方。这就是创意的一个重要特征——出人意料。
所谓“出人意料”就是出乎人们的预期,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或是想到了却并不相信。要想获得创意,就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想他人之不敢想,做他人之不敢做,因为创意并不会凭空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你能把马桶和咖啡联想到一起吗?你能想象喝饮料的吸管可以当话筒使用吗?你觉得饮水机里能够打出番茄酱吗?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它们确实都是真实发生的。
一位广告策划师为了标新立异,他将一个超精装滑雪型厕所作为咖啡广告的主题元素,马桶和咖啡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事物,为什么要如此设计呢?原来当人们坐在这种马桶上如厕的时候,坐在马桶上的人会变身为冲下滑雪坡的滑雪者,这真是惊险的设计,于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在本能的驱使下回头,这个创意的关键即是回头的一瞬间。你猜对了,后面就是一个巨型的咖啡广告牌。
创意就是把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调整、组合。创意就藏在那些人们很少关注的地方,当我们每天行色匆匆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回头看,殊不知创意可能就在身后等着我们去发现。
丽莎是一位时尚杂志的编辑,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让她感觉十分疲惫,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被繁重的工作消磨得所剩无几,思维也变得越来越迟钝,创意处于将要枯竭的边缘。她不满自己的现状,然而却始终没有勇气改变。
一次,丽莎做的杂志封面连续改了三次都没有过关,总编辑生气地说:“丽莎,你是不是不想干了,拿这些毫无创意的东西来糊弄我?你的设计连刚毕业的新手都不如!”面对总编的指责,丽莎觉得羞愤难当,一气之下第二天就递交了辞职信,离开了自己工作了三年的公司。
本以为离职后的自己会特别难过,然而让丽莎没想到的是自己非但没觉得难过,而且还觉得全身轻松,心情也好了起来。于是她决定在家休息一阵,顺便找找工作灵感。平时她就在家看一些以前收集的工作资料,上网看那些之前没时间看的时尚杂志,周末和三五好友相约逛街购物,轻松的生活让丽莎的大脑清晰了很多。
她发现,虽然现在的时尚杂志很多,但是专门为普通消费者介绍如何“淘时尚”的杂志却很少。闲来无事的时候她自己在家独创了一个取名“淘时尚”的时尚杂志架构,并将自己做的电子杂志样刊公布到了网上。
有一天,丽莎正在家里看时尚杂志,一家业内知名的时尚杂志公司给丽莎来了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去他们公司工作,职位是副总编。丽莎喜出望外,他询问对方为何招聘自己,对方回答说:“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你做的电子杂志,感觉非常有创意,认为你是一位优秀的时尚编辑。”
丽莎这才意识到,以前自己上班的时候总是关注那些名牌奢侈品,形成了思维定式,每次做策划的时候都是以香奈儿、LV等品牌为主体,怪不得没有新意呢!自从离职后,她的思维更灵活了,她开始发掘自己身边的创意,进而发现了以前被自己忽略的适合普通消费者的时尚购物需求。
如果丽莎没有辞职,可能她仍然陷在奢侈品购物是时尚杂志主体的思维定式中,发现不了新的创意。事实上,普通消费者根本买不起奢侈品,以介绍奢侈品为主的时尚杂志势必会失去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专门为普通消费者定制的平民时尚杂志则是一种弥补奢侈品杂志缺陷的有效手段。
丽莎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白领,“为普通消费者介绍时尚购物”的创意一直就隐藏在她自己身上,只是她以前忙于工作没有发现罢了。
很多人都以为创意更多地出现在广告、设计等行业中,其实不然。很多创意都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在那些经常被我们忽视的地方。比如,普通的闹钟都是靠声音来吵醒主人,主人只要关掉闹钟就能够立刻入睡。闹钟能有什么新创意呢?一位国外的设计师将闹钟和地毯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当闹钟响起的时候,主人只有双脚踩在这块地毯上,闹钟的起床音乐才会停止,这样一来,想赖床就变得更难了。地毯闹钟的构造很简单,然而却很少人想到。
也许你不是创意策划师,也不是时尚广告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但是你依然可以在自己身边发现创意。重视那些被你忽视的地方,保持一颗好奇心,抛弃那些“不可能”的观念,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创意往往就会出现在你意料不到的地方。
创意应用:穿衣搭配的创意
我们每天早上都会打开衣橱选择当天要穿的衣服,这看起来好像是很普通的行为,事实上却没有那么简单。穿衣搭配本身就是一种创意。
穿衣搭配的创意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整体气质,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穿衣搭配创意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你的被接受程度越高,你的机会也就越多,机会越多也就意味着成功的概率越高。
事实上,从我们在商店里选购衣服开始,影响我们决定是否购买的因素,除了价钱、预算等经济因素之外,我们自身的情绪知觉系统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件衣服的款式是否时尚,颜色是否是我们喜欢的,花色图案是否流行等,都取决于情绪知觉系统的运作情况。此外,我们每天早上在衣橱里挑选衣服的时候,当天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明亮度,以及我们心中的温度、湿度、明亮度都会影响自己穿衣搭配的最终决定。
在穿衣搭配创意中,色彩搭配创意对创意搭配的整体创意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颜色的最直接和最主观运用当然是在自己五颜六色的衣服上面。智慧的人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肤色、发色来判断自己的色彩季节属性;懂得利用色彩的心理知觉来进行服饰方面的创意,从而使自己在人群中“大放异彩”。因为他们知道正确的颜色不仅仅可以“内向地”改变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外向地”影响别人的情绪,进而“操纵”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因此所做出的反应。
湘湘和林安恋爱五年了,感情热度也逐渐从最初的热情如火走向平淡似水。湘湘以为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恋爱变得平淡也是很正常的,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但是有一次她和男朋友去逛街,她发现男朋友总是时不时地看大街上那些穿着打扮时尚的女孩,而很少把目光投向自己。
湘湘很生气,回家后,她跟林安说:“你现在根本不爱我了,以前你的目光都是追随我的,现在你宁愿看大街上那些不相干的女孩,也不看我……”林安觉得湘湘这脾气来得真是莫名其妙,他生气地说:“你不要总是无理取闹。再说了,我看别人也怨你啊!你看看你,从我认识你的时候就是黑色的直发,万年如一日的蓝色牛仔裤和白色T恤,你不腻我都烦了……”
湘湘觉得委屈极了,她跟自己的朋友哭诉说:“当初他说就喜欢我这样清纯的打扮,但是现在我们在一起才五年,他就嫌我烦,说懒得看我,明明是他变心还要把责任赖在我身上,我怎么会喜欢上这样的男人?男人真是……”朋友先是安慰了湘湘一番,然后对湘湘说:“其实这不完全是他的问题,你也有很大的责任,他每天对着同样的你,一开始新鲜时会觉得这是可爱、单纯,可是时间久了当然就会不耐烦。你不注意在穿衣搭配上开发点新创意,他就只好看别的女人了。”
每个人都喜欢新鲜的刺激的事物,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成不变的穿衣搭配,势必会造成视觉疲劳。即使再清纯的装扮,看上几年也会不耐烦。湘湘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穿衣搭配创意的重要性,林安才会忽视对她的关注。
穿衣搭配创意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想想看,在喜庆的场合里,我们穿上大红色的衣服,大伙儿都感觉喜气洋洋、开心极了;到了相对肃静的医院里,我们看见大夫、护士们的白制服,即使只是来探望病人,心里都会觉得悲伤、压抑。至于黑色,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如果在某个不该穿着全黑的场合,某人不识相地偏偏穿了个一身黑,那么大伙儿一定觉得心里非常别扭。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些既定的印象?难道这只是约定俗成的事实,还是老祖宗们传下这些规矩时,已经发现了它们的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