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拿到了九个月的缓期,他决定不能坐以待毙,这时,李隆基的心腹王毛仲再次发挥作用,靠着他与禁军关系好,又到禁军里充当皇帝的外交大使,偷偷摸摸地结交军官。这一次,李隆基不放心,他第一次搞政变,计划是姑姑定的,执行当天王毛仲跑了;他第二次搞政变,把政变承包给刘幽求,中途走漏风声,害自己差点被他爹扫地出长安。只要太平公主还在,就会有第三次政变,他不搞太平公主也会搞。这一次,李隆基派出亲信,却迟迟不肯下手。太平公主那一边最近没什么动静,原因是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了。武攸暨从不干涉过问公主的生活,很少参与武氏集团的行动,《新唐书》上说他“沉谨和厚”,这个不问世事的男人与太平公主生了两儿两女,死后被追封为定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夫妻感情有限,在丈夫生前,她已经男宠不断。丈夫死后,想到一日夫妻百日恩,自己和丈夫都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太平公主倒也消停了一段日子。妹妹和儿子都老实了,睿宗李旦暂时能缓一缓气,就这样,七一二年在三方休战的情况下结束,七一三年到来,这一年就是开元元年。
开元元年,饱经政变的长安百姓终于过了一个太平年,李旦命人在长安城燃起花灯,他知道过了新年,妹妹和儿子又会像冬眠醒来的鱼一样跳个不停。出乎意料的是,新年过后,太平公主竟然一直没有动静,李旦暗暗纳闷,太平公主自有打算。若论政治经验,太平公主自信胜得过李隆基,李隆基虽然是皇帝,但权力还是掌握在李旦手中,李旦手下的核心官员,多数又是太平公主的人。有了这样的自信,太平公主决定以逸待劳。何况,李旦下了圣旨,新皇八月要去巡视边疆,那个时候再下手,不论是控制皇帝还是暗杀李隆基,都更加方便。现在,太平公主只要养精蓄锐,注意监视李隆基的举动即可。太平公主没动静,唐玄宗李隆基倒慌了。被一只老虎一动不动地盯着,李隆基连日来食不知味,整天猜测着太平公主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国事自有太上皇老爹操心,他专心致志地思考太平公主是否又要对自己不利。就在李隆基迟疑不决的时候,曾将韦后的“诛杀相王、太平公主计划”送给太平公主做见面礼的崔日用出现了,从唐隆政变中可以看出,崔日用是个有眼光的投机分子,他能干脆果断地离开韦后,投奔太平公主,是因为他看出韦后没有多大出息。
唐隆政变后,朝廷上三足鼎立,稍有眼光的人都知道唐睿宗不靠谱,或者依附太平公主,或者暗地里支持李隆基。这时候,大臣们继续面临考验,依附太平公主,升官快红包多,但万一有天公主倒台,自己也要跟着受牵连;跟着李隆基,会被太平公主视为眼中钉,贬官是免不了的。小官员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品次高一些的官员必须有个态度,否则不但得罪太平公主,也会被未来皇帝李隆基记恨。当时,只有宰相陆象先艺高人胆大,走中间路线,两边都不搭理。陆象先是什么样的人?当年太平公主让崔湜当宰相,崔湜思考半天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朝廷上,陆象先名望最高,他要是不当宰相,我可不敢当。”崔湜也算有点自知之明,太平公主没辙,干脆把陆象先和崔湜一起提为宰相。陆象先当宰相后,并不感谢太平公主的提拔之恩,这种境界,众人可望而不可即,像崔日用这种不上不下的小官员,必须选一边当自己的靠山。他再次施展投机眼光,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二人横着竖着看了不知多少天,最后决定投奔李隆基。
崔日用是职业投机家,选定了一方,就不会首尾两端,一注到底,他找到李隆基,开门见山地说:“太平公主对皇上是个威胁,以前在东宫,陛下想要讨伐她要费一番心力,现在陛下贵为天子,只需下个诏令就行,为什么陛下迟迟不肯行动?”李隆基已经不是三年前那个轻信于人的临淄王,他试探地问:“那崔爱卿的意见是?”崔日用胸有成竹,回答说:“先定北军。”北军,就是禁军,崔日用说的仍是政变老办法,而且,禁军里也有太平公主的人。李隆基知道这一招是险棋,但八月之期将近,他再不行动,谁知老爹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变故。李隆基决定铤而走险,先铲除太平公主的同党。太平公主再一次失误,她忘了李隆基是个行动派,没有耐性和敌人维持表面和平。公元七一三年七月初三,李隆基刚一上朝,就宣布太平公主即将发动政变,大臣们刚听清楚皇帝陛下说了什么,李隆基一阵风似的冲出去,带着王毛仲等人奔进御林军大营,将太平公主的亲信将领斩首,同时,宰相岑羲、萧至忠也被李隆基的手下诛杀。当时,李隆基招揽的兵马只有三百人,人虽少,但带队的是当今皇上,这个举动非同一般,整个皇城里的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
杀声震天,另一座宫殿里的睿宗李旦站起身,他不清楚谁又发动了政变,不是妹妹就是儿子,不论是谁,他的下场都不会好。和大臣们一样,他何尝不是个中间派。中间派没有立场,最遭人记恨,如果妹妹赢了,会怪他优柔寡断;儿子赢了,会恨他不帮亲生儿子。也许,他会死在乱军之中,再也见不到这两位亲人。兵部尚书郭元振闯了进来,跪倒在地说:“太上皇不必担心,为臣前来护驾!”李旦心头一暖,他记得这个郭元振,这个人是进士出身,为人豪爽、不拘小节,被母亲武则天提拔为镇守边疆的将军,开疆扩土,造福一方。后来调回京城,升为兵部尚书。李旦自认是个没有存在感的君主,突然冒出一个护驾的忠臣,他心里倒也有几分欢喜。忠臣见李旦不说话,以为皇帝吓傻了,连忙说:“奉陛下命令,保护太上皇,太上皇不必惊慌。”欢喜迅速被茫然取代,一时间,李旦哭笑不得。在混乱之际,没有一个大臣前来护驾,唯一一个,还是儿子派来的。看来,他的确是个失败的皇帝。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的手脚这样快,连兵部尚书也被他网罗了,他还一直担心儿子势单力孤,难以和太平公主抗衡,现在看来,他的担心纯属多余。
冲杀声渐渐停了,李隆基速战速决,整个政变过程不到一个钟头,就掌握了皇城的局势,太平公主的亲信死了,跟随这些亲信的士兵、大臣知道大势已去,纷纷放弃抵抗,事实上,他们没有立场抵抗,李隆基是当今皇上,抵抗他就是叛乱。宰相窦怀贞自杀,太平公主慌忙逃入终南山,藏身于一座佛寺。连李隆基都不太相信,事情这么快、这么容易就结束了,一直以来他都希望有朝一日能战胜太平公主,这一天到了,他倒觉得太容易,不像是真的。李隆基整了整衣服,还有一件事没有结束,他要去见太上皇李旦。当李隆基站在李旦面前,随即下跪,李旦恍惚间想到了唐高祖李渊,当年李渊看到作乱的李世民,是否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心情?也许,他比李渊幸运,李渊在一日之间失去了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自己只是失去一直合作又敌对的妹妹,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有什么亲人?李旦和李隆基平静地看着对方,李旦先开了口,他说:“三郎,今后国家之事,一律由你安排。”又对跟在李隆基身后的大臣说:“从今以后,军国大事皆由皇上处置,朕一直都想过过清闲日子,现在,我终于能放心了。
”李隆基神色复杂,李旦很想告诉他,一旦成了君王,就不能再有真正的亲情,李渊如此,唐朝历代帝王都如此,这个道理,相信李隆基已经体会到了。李旦知道,从今以后,他也要过李渊的生活。他的一生都在退让、逃避,没有经历过李渊的辉煌,连可供回忆的东西都少得可怜。他也想为国家做一些有用的事,但他了解,并不是每个有愿望有能力的人,都能生逢其时。如果李渊没有生在乱世,他会做一个关陇贵族终此一生;如果李世民没有抢过李建成的位置,他也许早已被李建成诛杀;如果李治没有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之间,他也许会是个受人称赞的明君;如果武则天没有遇到仁懦的李治,她也许站不到权力巅峰;如果中宗没有成为皇帝,他也许在房州和妻女过着不安却快乐的日子;如果自己的妹妹和儿子不是如此厉害的角色,也许自己能够一步步争取皇权,实现自己的治国构想。他什么也没做到,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机会做,那么,洒脱一点,为后来者让路,至少从今以后,他再也不必担惊受怕。睿宗笑了,他看到一个时代结束了,他属于旧的时代,从此也要隐退,剩下的,就交给眼前的大唐帝王吧。真正的智者,结局总是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