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明里暗里地斗,白热化高潮很快出现,有一天,他们在朝堂上、李治面前吵得不可开交,杜正伦说李义府作风不正,李义府说杜正伦对朝廷官员妄加议论,两个人越吵越欢,其他大臣见有人骂李义府,很高兴,不过他们谁也没敢帮腔,一起看向李治。李治为难了,他的常见作风是帮亲不帮理,但这次可不行,两个人都是他一手提起来的,帮谁?想来想去,想得头疼,干脆把两个人都贬了官。没过一年,李义府回到了中央,杜正伦呢,到死都没再看到长安城。回来以后,李义府照旧当朝廷是自己家,他的儿女狐假虎威,在家里开了个唐朝官员超市,售卖各种官衔,反正他们老爹管人事,家族产业越大越好。李治终于看不下去了,李义府是不是嚣张得过头了!他找来李义府,客气地说了自己知道的情况,让李义府教育教育自己的儿女。李义府大叫:“陛下是听谁说的?”李猫突然变成李老虎,李治一时还不习惯,看到李义府那副张狂的样子,李治恼了,声音也高了,他说:“我说的话,难道还要你来问从哪听的?”李义府的反应更让李治惊讶,这只李老虎竟然一甩袖子,走了。
李治看了看自己坐的地方,没错,宫殿;看了看自己穿的衣服,没错,黄袍;又看了看李义府拂袖而去的潇洒背影,没错,这个人是自己的大臣。一个不尊重皇帝的大臣,是皇帝太无能还是这大臣太有自信自己不会垮台?李治不会承认自己无能,他开始思索李义府的后台,李义府是不是和皇后靠得太近了?又一想,不但李义府,连许敬宗这家伙和武则天关系也不错,而且,许敬宗这家伙名声也够臭的,自己手上正压着他的一份奏折,请皇上将他流放在外的儿子许昂弄回来。许昂为什么会被流放?说来话长。几年前,许敬宗年纪虽老,心态却不老,看到母亲的婢女姿色不错,收来当小妾。许昂觉得这位小妈很好,小妈也觉得许昂很好,两个人开始偷情。偷情这种事,被戴绿帽子的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当大家都在憋住笑看这一家人热闹的时候,许敬宗终于发现了小妾和儿子的奸情。他首先休了小妾,然后,对不孝的儿子,他上了一封奏折,要求把许昂流放到岭外。这份奏折让李治很不舒服,为什么?儿子和小妈偷情,他和武则天不也是这么回事?李治没有一秒钟的迟疑,火速地签了批准,只求大臣们不要再议论这件事,他也不想想他承认许昂不孝,就是自抽嘴巴承认自己不孝。
现在,拿到许敬宗要求召回许昂的奏折,李治强忍住心里的不耐烦。他又想到过去许敬宗为了彩礼,竟然把女儿嫁给南蛮,这是个什么人?他吓着了,李义府、许敬宗,他的左右手,不对,他们应该算是武则天的左右手了,但都是他一手提拔委以重任的。他到底用的是什么人?他又开始重新回味唐朝历史,李渊和李世民用人,用的是什么人?忠心为主的人,想想李渊时代的名臣,裴寂、刘文静不必说,在敌营还想方设法对李渊示警的唐俭,一批批从各个割据地投奔李渊的名臣,自己手下有吗?再想起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自己的手下有几个?李治几乎要悲哀了,他能依靠的,都是父亲留给他的;他提拔的,不是很快死掉,就是些声名狼藉的小人。就连他引以为傲的武将,也都是在贞观年间崭露头角,才被自己看中。李治突然想起了曾经陪伴自己太子生涯的大臣们,他们,包括长孙无忌,都已经作古。他想到张行成,张行成曾对他说,要警惕女人和小人。张行成的职业不是预言家,但他的担心都应验了。李治握着奏折,反反复复地想着武则天,想着许敬宗和李义府,想着张行成当年的话。他很快批了许敬宗的奏折,许敬宗他们毕竟为自己立下过功劳,李治不想难为他们。
只要他们别再招惹他。决心刚下,李义府家又出了新鲜事,有算命的说李家大宅有怨气,需要两千万钱做法镇下这怨气。李家上下加快了聚敛钱财的步伐,厌胜加敛财,被参军杨行颖告了一状。武则天的意思,当然是念在李义府劳苦功高,放他一马,但这次李治却没听老婆的意见,他命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详细调查这件事,初审后,又命司空李复审。对李来说,看到李治终于拿李义府开刀,老将军很高兴,他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迅速结案,姜还是老的辣,他没忘记把李义府历年来的光荣事迹全加进卷宗。李治呢?也本着赏罚分明的原则,肯定李义府对国家的功劳,同时将他长期流放到巂州。他的几个开官衔超市的儿子女婿,也被流放到各地。消息传来,满朝欢呼,欢呼完毕大家突然开始担心:那只猫不会没几天就被召回来吧?非常有可能!大臣们迅速团结起来,拼命夸奖李治的英明,数落李义府的不是,再歌颂李治的英明。这次,大臣们白担心了,李治对李义府记得很牢,就连天下大赦的时候,他都不忘宣布长期流放的人不许回来,李义府知道回长安没指望,一气之下撒手了。直到李义府的死讯传回长安,大臣们才终于放了心,看不到李猫的笑脸,生活简直太美好了。
李义府一案的处理情况,武则天一直盯着,思考着,她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丈夫向她开战的信号,他已经开始忌惮她了。武则天不动声色,开始留意丈夫的一举一动。第二场擂台,早已无声无息地开始,参赛选手。甲方:终于觉醒的皇帝李治;乙方:摩拳擦掌的皇后武则天。流产的反击李治迫切地要培养自己的亲信,对他忠诚的亲信,这个亲信最好还能经常出现在他身边,帮他出出主意。他觉得自己枕边的人已经不能给他安全感,他又是个病人:武则天是他的心病,他有风眩病,还有皇帝职业病,这三样病好比三座大山,压得他必须找个人分担。李治看中了西台侍郎上官仪。上官仪是他的秘书,他的命令,都由上官仪润色出来颁布天下,而且,上官仪这个人还很正直,可以信任。上官仪是贞观年间的进士,官虽不大,贞观、永徽、显庆这些年一路过来,仍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正直激进,而且他还是个诗人,有点浪漫情怀,看到武则天弄权,他担心这女人威胁李唐政权,忧心忡忡。待在李治身边,察觉到皇上对自己的倚重,上官仪认为机不可失,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劝劝皇上。
等到李治自觉地收拾了李义府,上官仪认为时机已到,他上了一封奏折,大谈武则天笼络朝臣,有危害社稷的嫌疑,在奏折的结尾他阐述了自己的论点:废了皇后。李治已经很久没有拿到如此合自己心意的奏折了,他像当年拿着李义府的立后奏折一样,激动不已。废后总要有个理由吧?好办,继续用当年那一套,这一次,一个叫王伏胜的宦官出场,状告皇后行厌胜之术。李治和上官仪喜滋滋地开始起草废后诏书。还没来得及颁布,武则天命人请李治喝茶。李治去了,上官仪继续怀着满腔拨乱反正的豪情润色诏书。他的确是个浪漫的诗人,不知道人心的复杂。
李治看到武则天了,只见他的妻子一双眼睛里都是委屈(他忘了她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开始哭诉她对他的付出(当然不能说索取),责备他对她的不公,李治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他越听,就越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没错,妻子的权力,哪一样不是他给的,妻子做的事,哪一样不是帮他做的,他们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加革命感情,怎么能轻易动摇!李治连连点头,武则天还在控诉,到了最后,李治完全赞同了妻子的说法,没错,妻子才是他的左膀右臂,行政参谋,执行长官,首席亲信,他能有今日的成功,是因为这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李治“想通”了,也内疚了,挽救夫妻信任危机成了当务之急,他想也不想就说:“我并不想这样做,是上官仪教唆我的!”武则天差点笑出来,她当然知道上官仪在捣鬼,只是这句话由李治说出来,很有戏剧效果,她继续柔声和李治诉说自己与丈夫的心心相印,说到最后,义愤填膺地表示丈夫竟然被小人摆弄,这让她如何放心。“那你说怎么办?”“我和你一起上朝。”“好!”李治的心病和疑心病同时好了,“风眩病”加倍发作了,此外一隐形病症也就此落下,这病名为“惧内”,现代名“妻管严”,多数情况下,没得治。
第二天,李治带着武则天一起上朝,李治在朝廷上理政,武则天则在朝廷上垂帘听政,多数时候,李治都要参考武则天的意见,这个行动从此成了惯例。那时候李已经很老了,他被高宗特准乘小轿来上朝,看到这个情况,他觉得说什么也没用,这皇帝没救了。被特准乘轿子来上朝的还有一个,就是同样年老的许敬宗。看到这个情况,他觉得说什么也没法表达他内心的兴奋,他大概又有甜头吃了。果然,武则天暗自授意许敬宗,收拾一下上官仪。许敬宗迅速行动,他知道皇后的行事风格,只收拾上官仪,她不会满意,当奴才的,以主子高兴为第一标准。许敬宗又拿出他整垮长孙无忌等人的奇思妙想,开始寻找目标。被他盯上的人是李忠,李治的第一任太子,现在的梁王。唐朝的首任太子们运气都不好,李建成被杀加被黑,李承乾被废加被流放,梁王李忠比他们还惨,他没有过风光的日子,从小庶出,刚被立为太子没几天,最受父亲宠爱的武昭仪就生了儿子,他的身份很尴尬,年纪小,也没有什么亲信。等到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他连忙上书说自己要让位。父亲答应得爽快,大臣们也不会帮他,他到了梁州,日日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甚至把自己扮成女人避人耳目。
即使如此,许敬宗还是想到了他。巧的是,主张废后的上官仪和诬告厌胜的王伏胜,以前都服侍过李忠!谁也帮不了李忠,在许敬宗的脚本里,李忠正要谋反,上官仪和王伏胜都是帮凶,军队?武器?计划?那是什么?许敬宗不知道,也不用知道。许敬宗的诬告手法,给后来的一批唐朝大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那批猛人,比许敬宗有名的多,和他一样团结在武则天周围,让全国人民满朝官吏心惊胆战。这是后话,许敬宗看不到这一天,他只是兴冲冲地拿出了自己的构思结果,主编武则天一看,完全符合自己心意,通过。李忠死的那一天,一定想到了他的父亲,他也许会想,自己为什么要叫这个人为父亲;上官仪死的那一天,一定想到了他的君王,他当然会想,自己的付出值不值得;王伏胜死的那一天,一定想到了他的主子,他不得不想,也许跟着武则天日子更好过。李治觉得许敬宗和李义府是小人,他想过亲贤臣远小人。事情的结果却是,他连小人都不如,许敬宗流放了儿子,至少上书要求召回他,而李治直接把儿子逼上死路;李义府笑里藏刀,对象是他认为敌对的人,而李治的刀,却斩落了亲信的头。最后,上官仪的家产全部被抄没,女眷也都被收入宫内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