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攻城三日,将士死伤两千有余。徐国作为守城一方,死伤也近七百,而徐国都城最初建造之时,有包容天下,广纳四海之意,是故四通八达,却无险可依。如今战事才开始几天,徐国就损失了近一半的人手,距离都城的陷落,也不过三天两日之间。
这日清晨,吴国的甲士刚刚从邳州城墙下撤离,刚结束了一夜苦战的宝明正坐在垛口旁歇息。宝宗在叔孙靖的搀扶之下缓缓走上城墙,一眼就看见了正倚靠在垛口边的宝明。
“咳咳!宝明。”宝明痛苦地咳嗽了两声,嘶哑着声音叫道。
宝明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啊!王兄您怎么来了?”宝明看见来人是宝宗,睡意一下子就消失无踪了。
“咳咳。怎么,我不能来吗?”宝宗看着睁开睡眼的宝明,慢慢说道。
宝明站起身来,整了整身上的甲胄,强做笑容,说道:“王兄身体有恙,何苦要来这里?”
“呵呵。为兄要是不来,哪里能知道宝明你竟然不听号令!哪里能知道邳州城已然困厄至此?”宝宗扫视了一下四周的伤兵,苦笑一声,说道。
“明……明哪里不听号令了?”宝明看着宝宗,一时间愣了。
“你上战场前为兄怎么说的?有让你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吗?你不在后边擂鼓助阵,反而身处险地,这不是不听号令是什么?”
“明……明……”宝明听到宝宗的责问,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宝明,实话告诉我,还有多少能战之士?”宝宗看着已经撤离战场的吴国士兵,轻声问道。
“这……昨夜之前,尚有一千两百余,今日清晨,这面城墙还有两百余人能战,不过也是个个带伤。其余三面城墙的情况,还未来得及了解,不过想来,不会太好。”宝明说着,声音就低沉下来。
“两百……个个带伤……”宝宗轻声重复着,话语之中说不出的苍凉。
“王兄……”宝明看着宝宗,轻声叫道。
宝宗挥了挥手,让身旁的叔孙靖退下,然后缓缓走到垛口前,看着回营的吴国兵丁,轻声说道:“走吧!”
“啊?啊!王兄,您说什么?”宝明先是疑惑,随后就是一惊,连忙问道。
“走吧!带着宝衡,有多远走多远,没有复国的实力,就不要回来。”宝宗头也不回地说道。
“走?去哪?”宝明低声说着,眼中满是无奈。
听到宝明的问话,宝宗转过身来,看着宝明,一字一顿地说道:“想去哪去哪,去一个阖闾找不到的地方,有朝一日,你或者幼弟有了复国之力,再来为父王和为兄报仇。如果没有,那就做个平头百姓,永远隐居下去。”
“王兄,你!”宝明看着一脸决然的宝宗,顿时就是一惊。
“走吧!叔孙靖知道有一条密道,是前令尹为自己留的后路,如今令尹已死,这条密道正好送你们出城。去吧!”宝宗说着,向叔孙靖招了招手,让他过来。
待叔孙靖走了过来,宝宗正要嘱咐叔孙靖的时候,宝明出手了,只见宝明闪身进步,抬起右手砍在了宝宗的脖子上。要是往常,宝宗挨这一下也不会有什么事,但是现在宝宗身体有恙,竟然被宝明一掌敲晕了。
“你!”叔孙靖看到宝明将宝宗打晕,直接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失声叫道。
宝明扶住宝宗,将宝宗递交到了叔孙靖的怀里,一抱双拳,向叔孙靖揖了一礼,然后起身唤道:“叔孙将军。”
“啊!末将在!”听到宝明的呼唤,被宝明一系列作为惊呆了的叔孙靖这才惊醒过来。
“城中守备不足,近日就会被吴国攻破,还请将军带着王兄和幼弟离开此地。”宝明看着昏过去的宝宗,郑重地说道。
“这……”叔孙靖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看着晕过去的宝宗,迟疑不定。
“明谢过叔孙将军。”宝明说着,又是一礼。
就在叔孙靖还在犹豫的时候,叔孙通走了过来,‘啪’的一声,一巴掌拍在了叔孙靖的后脑勺上,怒声道:“小兔崽子,你什么身份,竟然要二公子给你行礼!”
“爹。这……我……”叔孙靖看着自己的老子,感觉十分的憋屈。
“我都听到了,靖儿,你务必要保护殿下和三公子的安全,知道吗?”叔孙通看着自己的儿子,表情严肃。
“这……是。”叔孙通犹豫着答应了。
“二公子,这一回,不能让您一个人出风头啊!”叔孙通转向宝明,笑道。
“老将军你……”宝明看着叔孙通,愣了。
“这一遭,老臣要陪二公子走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