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个体书商向我诉苦,他搞的几本书砸了。于是,他感慨,不知道读者现在的胃口,到底想吃什么?武侠的书潮过去了,港台的书潮过去了,隐私内幕、社会热点、侃爷文学的书潮过去了。他做过挂历生意,原来那些美女,只要穿得越少,就越好卖的。现在,哪怕一丝不挂,哪怕买一送一、送二,也很滞销了。据此,他判断,不会很久,性描写的书潮大概也要过去了。无论什么东西,多了,就倒胃口,这大概也是个规律。他有点茫然,怎么办?问我,我也说不上来。我想,研究读者的消费心理,也许是作家和出版家的重要课题。除非他写东西不想给别人看者,否则的话,作家写了书没人看,书店出了书没人买,恐怕是很糟糕的。我问他,“那你总得做点生意,弄点书卖呀!”“还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售得慢些,但总能卖得出去!”我不禁感叹,幸亏我们有老祖宗留下兵马俑,留下金缕玉衣,留下马王堆,也给我们留下了饭辙,没想到还得靠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赏饭。这些名著,我们的上代人读过,我们长大了又接着读,而我们的下代人,上学识字以后,还要读下去的。他们的文学生命力,是永恒的。所以,这些书是读者的常青树,也是出版社的摇钱树。我就听说过,有些出版社实在揭不开锅的时候,就把这些古典文学翻出来重新加印,以济燃眉之急。最普通的读者,到书市上花上十元二十元,买一部《红楼梦》,或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不会作学术研究的。他能津津有味地看下去,主要是看热闹。前面提到的似水书潮,一浪一浪地流过,不是不热闹,但那种热闹,过了也就过了,升温快,降温也快。而这些名著的热闹,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心情,重新翻开书来,仍有看不厌的魅力。这实在值得写作的人深思的。对大多数看热闹的读者来说,并不怎么关心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只是被贯穿在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所吸引,才看下去的。其实《三国演义》是一部写帝王将相的书,《红楼梦》是一部写世家贵族的书,书中的世界,和那些普通读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相距甚远。但为什么能够手不释卷呢?应该说,读书是个奇怪的投入过程,在捧着《三国演义》、或者《红楼梦》的时候,读者就彷佛成了汉朝和清朝的臣民;一旦放下了书,他就退出角色,回到现实中来,但怪就怪在书中人物的影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会使读者从他个人的生活阅历,所经所见去寻求对应,不断印证的。于是有愤怒,有激动,有感慨,有快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所在了。至此,无所谓历史,也无所谓现实,所有那些显赫威风的,冠冕堂皇的,甚至是不可一世的,令人诚惶诚恐的人物,平素里,老百姓都得仰起头来看,现在完全在读者的审视之下,变成了与老百姓相同的血肉之躯。而且他们的五脏六腑,还不见得比老百姓高明到哪里去。这就是读书的满足,或者叫作美学享受了。所以像《三国演义》,像《红楼梦》,能够达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艺术高度,很大程度上是从老百姓的审视角度,是以老百姓的平民心理,反映老百姓的善恶仇爱观点,按老百姓的意愿来写那些帝王将相,世家贵族的。一个作家,按老百姓的欲望,写老百姓愿意读的作品,这就是古典文学给我们的启示了。看起来,曹雪芹也好,罗贯中也好,要比后人更懂得适应读者的消费心理。所以,他们的书,只有潮涨潮落,而不会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时下书潮一样,永远也不会过去的,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同类推荐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辙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李晋、朱国勇主编的这本书收录了众多名家名作,包括胡适的《大学的生活》、郑振铎的《我是少年》、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林徽因的《蛛丝与梅花》、闻一多的《火柴》、郁达夫的《我撞上了秋天》等,是一本三方联手打造的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让你体验非同凡响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辞章之美、思想之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