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78200000005

第5章 “序章” 妙慧大哉问

佛光普照一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

本经说法主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地方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听众有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有一万人,菩萨包括在家、出家、男众、女众。

佛经中常提到王舍城,关于这座城市的由来,有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佛陀在世的时候,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是一位贤能的君主,对待人民很慈爱,国内的老百姓都快乐地生活着。可是这座城里都是以茅草建造的房屋,经常发生火灾,三天两头不时地就传出火警;往往东边的房子一烧起来,就一路烧到西边的房子,一不小心可能整座城市就要被烧光,因而弄得人心惶惶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频婆娑罗王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和群臣们商量,以更严厉的方式惩罚肇事的人,让大家更加小心火烛。于是国王下了一道命令:“以后哪一户人家发生火灾,就要搬到城外无人的森林居住,不能再待在城里!”

原以为老百姓都会因此而更加谨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没想到过两天又失火了,而且是从王宫里开始烧起来的。火势之凶猛,一下子就把半个王宫给烧毁,这时国王真是欲哭无泪,何况自己还是下了烧火逐城命令的人,更应该遵行,才能维持威信。于是他便履行承诺,搬到城外的森林去居住了。

国王搬走后,老百姓顿失依靠,群臣无主,国家也没人领导,最后大家决定跟国王一起搬到森林去,重新打造一个新的王城。经过一番开垦后,原本荒凉的森林,变成了一座繁荣富丽的新王城,再也不受火灾的威胁。为了纪念旧有的国都,国王便将森林命名为“王舍城”。王舍城,也就是日后佛陀经常前往说法的地方。

佛陀之所以选择在此说法,舍弃人多丰乐的大城,一来是有感于频婆娑罗王的虔诚之心,当佛陀还是悉达多太子时,频婆娑罗王曾要分半个国家给他,并请求太子证悟后,一定先要来救度他;二来是佛法就像太阳的光明,平等普照世间所有万物。

一般人听到“耆阇崛山”,会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说到“灵鹫山”,就很熟悉了。其实,耆阇崛山正是著名的灵鹫山,地点位于当时印度中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东北方,因地质经过时间风化的结果,呈现鹫鸟的外形,所以就叫灵鹫山,简称灵山,或称鹫峰。当时佛陀经常在此说法,几部重要的大乘经典,像《法华经》、《大品般若经》等,就是在这里宣说的。

现在,佛陀在此,要开始一段非常特别的讲经说法,也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上,如何为人处世,进而得到究竟解脱的方便法门。最令人惊叹的是,提问者竟是一位年仅八岁的童女——妙慧。

求法的珍贵

时,王舍城有长者女,名为妙慧,年始八岁,面貌端正,容色姝好,诸相具足,见者欢喜;曾于过去无量诸佛,亲近供养,种诸善根。

这部经的当机者是一位非常美丽、聪慧、年仅八岁的妙慧童女。

这位年轻的小姑娘长得容貌端正,气色红润,具备所有美好诸相,所有人等见到她,莫不欣然欢喜。之所以如此,正是她累世以来,亲近、供养无量诸佛,种下种种善根,而感得的殊胜功德。

佛教中的相好端正,和一般人所谓的美貌是不同的,必须具备内在的美德,以及端庄的举止。当时,年幼的妙慧,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是一心向佛,经常跟随父亲到耆阇崛山听闻佛陀讲经说法,深受僧团大众的喜爱。

佛陀时代,拘留国有一位婆罗门,名叫摩诃密,是一位有钱有势的富豪,连国王都敬畏他三分,还拜他为国师。只是摩诃密虽然很有钱,为人却吝啬、贪心,一听到有利可图的事情,绝不放过。

摩诃密有七个女儿,每一个都长得花容月色,貌如天仙,而且穿金戴银,展现千金贵妇的姿态。摩诃密对这七个女儿深感骄傲,四处炫耀她们的美貌。

有一天,一个人和他打赌:“你让你的七个女儿到全国的街道上行走,如果大家都说她们漂亮,我就给你一千两黄金,如果有人说她们不美,换你给我一千两黄金。”

摩诃密一听,大为欢喜,心想:“谁会说我女儿不美的?”

于是他当场就答应了这个赌约,随后将女儿一个个打扮好,开始展开全国的巡回游行。三个月内所到之处,每一个人都大为称许。最后摩诃密带着七个女儿来到祇园精舍,想让佛陀也赞赏一下。他对佛陀说:“佛陀!您到各国游化,有见过比她们更美丽的女子吗?”

佛陀回答:“我不觉得你的七位女儿美。”

摩诃密很生气地说:“我走遍整个拘留国,大家都说她们美,来到舍卫国,为什么您说她们不美呢?”

佛陀回答道:“世间上的人,都是以外表来作为美的标准,可是我认为真正的美是身不贪细滑,口不出恶言,意不起邪念。”佛陀这话说得婆罗门一时哑口无言。

佛陀对美的看法,足作为现代女性参考,不必过度迷恋外表或名牌,重要的是充实滋养内在的精神,若能如同妙慧童女般拥有智慧,才是最美。

时,彼女人诣如来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而说偈言:“无上等正觉,为世大明灯,菩萨之所行,唯愿听我问。”

这段经文不仅清楚易懂,还间接说明了请法的态度。

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而为人本就难得,能够再有机会听闻佛法,就更加珍贵了。因此,听经闻法,当心生恭敬,才会有感应、有收获。

向善知识、大德问法,如何才是恰如其分呢?

过去佛学院的同学来找我,总是一口就说:“师父,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聊聊好吗?”问话看似直截了当,却不具善巧。所以,佛经里许多当机众问法,如妙慧童女向佛陀请法,真可作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问法时,首先要给予赞叹,赞叹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份虔心。比方,一开口先说:“师父,您好辛苦、好慈悲,我知道您很忙碌,但是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为我开示?”

也有的人这样问:“师父,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呀?”其实这样的问话,主旨不明,显得轻忽草率,应该进一步提出具体内容,例如:“师父,我有一个问题想要向您请教。”

至于要问些什么?如何问法呢?

年轻时,有一次我要去拜访一间寺庙。过去在台湾,出门要找个地方吃饭都很困难,所以我就设想:如果十一点钟到达拜访的寺庙,人家知道我中午可以留下来吃饭,就会多准备一份饭菜;如果十二点以后才去,人家早已把饭煮好,见到我来,多了一个人,还要费心多煮一碗米,也就很麻烦别人。

因此,等到我把时间都算好后,便提早出发,希望能赶在十一点抵达。但是抵达之后,寺庙的法师不善于问话,也不懂得我们委婉的心理,劈头就问:“某某,你中午要不要在这里吃饭?”

这句话一问,还真叫人难以回答。早期台湾的经济不是很好,吃一碗饭很不容易,若开口说:“要在这里吃饭。”还真是叫人说不出口,好像我是特地来吃饭似的,实在很不好意思,所以只好回答:“不必麻烦、不必麻烦!”但是对方竟回应:“哦,你不吃?那我就不准备你的份了!”一点做人的客气都没有。

其实遇上这样的情形,要是问人:“某某,你要不要吃面?”或者:“你要不要吃饭?”都不好,应该肯定地说:“我去准备午饭给您吃。”或者:“我去煮面给您用。”

总之,问话不能造成对方的为难,应该有一些巧妙的诀窍,否则话讲得不当,还可能因此衍生出许多事端来。

妙慧童女在问法前,先顶礼佛足,顺时针绕佛三圈,然后长跪合掌赞美佛陀说:“无上等正觉……”她以诚心表示对佛陀的尊敬,充分展现求法的精神和态度,以及对佛法的信心;这般对佛法的信念,便是成就佛道的秘诀。

“无上等正觉,为世大明灯,菩萨之所行,唯愿听我问。”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您的功德如世间的大明灯,我想请问您应当如何行菩萨行,愿佛陀您能让我请教!

妙慧问法,表现得体、合宜,请教问题时,能以赞叹语作为开场白,这就是善巧。

说到赞叹语,要怎么说好呢?其实,赞叹别人是可以有各种变化的。例如在佛光山,佛光人的工作信条是:“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很多信众初次来山,都会赞叹殿堂庄严;法师气质出众、有威仪;佛光人笑容满面,具亲和力。也有人赞叹担任义工的师兄师姐,就算再忙,也没有一句怨言。

有一次,一位担任知客的徒众告诉我:“客人来时,我第一句话都是说:‘你是第一次来吗?’”

因为这位知客的问话很平常,不易让人产生特别的感觉。所以我就告诉他:问话要有一点变化,比较能产生同理心。

他则是老实地告诉我:“我不知道怎么个变法?”

其实,除了“第一次来”这句话以外,还有很多话可以说,像是:“欢迎你,请坐。”“这里有书,你可以拿去看。”“请喝茶。”“等一会儿在这里吃饭。”“你对本山都了解吗?”“我能为你服务什么吗?”问话的内容多得是,只要你肯用心去思维,就能给初进山门的客人一个方便的接引;能讲出十句不同的开场白,你就很高明了。

法国大文豪莫泊桑最早拜福楼拜为师,向他学习写文章。福楼拜指示他说:“你先到桥上去观察人来人往,只要能写出其中一百个人的样貌和特色,我就教你写文章。”于是莫泊桑遵照老师的教导,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从桥上经过的人:那个人急急忙忙地过桥、这个人长得胖胖的、那位小姐瘦瘦的,乃至于个子多高、穿了什么服装等,他也都写下来。虽然要写出一百个不同的人的样子并不容易,但是莫泊桑为了要学会写文章,也就非常用心地描述桥上每个人的动作、风姿、表情、服装颜色等等。

等到莫泊桑能为一百个路人写出他们不同的特色之后,他再也不必去请教别人怎么写文章,自然而然就会写了。所以,要想学习写文章的人,首先要能把人的不同样貌描述出来。

文章的起头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样貌呈现,赞美别人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同样的,一般人求发财、求名利、求升官很容易,但是求取佛法也就非常不容易。因为佛法是稀有难得的无价之宝,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要有累世的福报因缘,才有机会听闻;所以,切莫以为闻法很容易。就好比佛陀因地修行,为雪山童子时,为求得“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下一句的“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惜以身命去换取。

又例如印度有一位名叫善顺的人,想要听佛陀说法,途经险谷山道,被婆罗门捆缚,并用玻璃引太阳光烧灼,还恐吓他说:“想求得释迦佛法的人都会有此等结果。”不过,善顺虽然遭受苦刑,却一点也不灰心、惧怕,几小时后,眼看就要被活活烧死了,想到求法之事,心切意诚,便挣断捆缚在身上的绳索,并对婆罗门说:“来求正法的我,是不怕被你们迫害的,就算你们有再多的人来,我也不怕!”婆罗门被他的勇敢、真诚所感动,最后予以释放。最终善顺也来到了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得道。

另外,玄奘大师赴印度取经的“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云门禅师腿子被压断、百丈禅师被刮耳聋、密勒日巴将身口意三业供养师父等等,也都是求法最具体的表现;乃至于在古代丛林里,听法者只可在讲主胁旁偏坐,或是求戒时,戒子对戒师三请三叩,都是表示谦卑之意。因此,妙慧请问佛陀“如何做菩萨”,此等珍贵的佛法,当然更要表露求法的虔诚态度了。

自利利他的菩萨

说到“菩萨”,菩萨在因位修行,就如同是菩提道上的学生。学生有层次的不同,比方小学的学生称小学生,中学的学生称中学生,高中的学生称高中生,大学、研究所的学生称大学生、研究生;虽然都是学生,可是一个小学的学生和一个研究所的学生,差距还是很大。菩萨也是,菩萨从初发心菩萨一直到等觉、妙觉,一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就好比有五十二个年级,要经由自己努力修行,精进不懈,才能圆满果位。

“菩萨”的梵文是bodhisattva,音译为“菩提萨埵”,略称“菩萨”。“菩提”意即“觉悟”,或指“正觉的智慧”,“萨埵”为“有情”或“众生”,因此一般将“菩萨”解释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

“觉有情”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能够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觉悟的有情,也就是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为求道的菩萨;二是指能够修持种种波罗蜜、普利三根,使众生觉悟的圣者,也就是他受用、大慈悲的显现,为化生的菩萨。

所以,菩萨既怀有出离尘寰、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另方面也充满悲悯众生、救拔倒悬的入世热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的圣者。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菩萨,菩萨不只是供奉在供桌上给人膜拜的泥塑雕像,而是活生生、活泼泼,为人服务、为人奉献的你和我。一个人能发菩提心,表示能承担,也就是菩萨。

我们学佛,要先学做菩萨。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菩萨的精神。做一个菩萨,并不是一个人躲到山林里打坐念佛修行,菩萨道最重要的是在众生身上修,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淬炼,要能把自己的所有,和大家一起共有、共存、共融;果能如此,才是真正的菩萨。

佛告妙慧:“今恣汝问,当为解说,令断疑网。”

尔时,妙慧即于佛前,以偈问曰:

“云何得端正,大富尊贵身?复以何因缘,眷属难沮坏?

“云何见己身,而受于化生,千叶莲华上,而奉诸世尊?

“云何能证得,自在胜神通,遍往无量刹,礼敬于诸佛?

“云何得无怨,所言人信受,净除于法障,永离诸魔业?

“云何命终时,得见于诸佛,闻说清净法,不受于苦恼?

“大悲无上尊,唯愿为我说。”

佛陀告诉妙慧:“现在随你所问,我当为你解说,断除疑惑。”

这时,妙慧便在佛前,以偈语问道:

“怎么样才能得到端正的相貌?

“怎么样才能坐拥大富大贵?

“以什么样的因缘,才能使眷属和谐、团结、友爱?

“怎么样见到自己化生于千叶莲华上,供养诸世尊?

“怎么样才能证得自在神通,遍及无量佛土,礼敬一切诸佛?

“怎么样才能没有怨恨?所说的话,众人都相信,净除一切我障、法障,永离一切魔业?

“怎么样在命终的时候,可以得见诸佛接引,闻说清净法,而不受种种苦恼?

“大慈大悲的佛陀,只希望您能为我解说。”

一切美好的开始在学会赞叹

尔时,佛告妙慧童女言:“善哉!善哉!善能问此深妙之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妙慧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在这段经文里,释迦牟尼佛跟妙慧童女说:“你问得很好,所问皆是深妙之义。现在你可要仔细谛听,并加强思维它的意涵,我要为你解说了。”

妙慧童女回答:“是的,佛陀,我欢喜听闻。”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为职事、学生做“读藏指导”。有一次,我问大家:“每天晚上为你们作读藏指导,你们高兴听吗?”

他们都说:“讲得还不错!”

但是我一听却感到很失望,心想:只是“讲得不错”而已吗?难道讲一句“我好喜欢听”、“讲得好”或者更好一点的话都不会吗?

许多人吝于布施善言美语,这是因为他心中拥有的美好财富太少了。赞叹是重要的修行法门,佛弟子面对三宝时,以梵呗唱诵来加以赞叹;每部经典的后面,也都有弟子听经闻法后“欢喜赞叹,信受奉行,作礼而去”的描述。释迦牟尼佛当初与弥勒菩萨同时修行,只因多修了一项赞叹法门,就比弥勒菩萨早三十劫成佛,由此可见,赞叹是多么的重要!

当今的国家社会需要多加赞美,家庭个人也需要多说好话。有科学研究指出,对花草多说赞美的话,它们会长得特别漂亮。赞美不用花钱、花力气,却能增添人间善美的好事,尤其在供养功德当中,随喜是最容易、最快速也是最方便获得功德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什么是随喜?就是随口赞叹他人,别人做了好事、得了好运、有好的成就、去了好的地方,我们都乐见其成,开心地祝福别人;这是一种正向、光明的生命态度。

人与人相处,产生摩擦的原因很多,主要就是给予对方的鼓励、赞美太少,造成部属求去、朋友疏离,实在是做人处事上最大的缺陷,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懂得互相赞美、欣赏。佛法,姑且不去谈它深奥的义理,若能奉行其浅显易懂的道理,诸如“赞叹随喜”等,也就能带给人欢喜快乐了。

就好比参加竞赛的人,需要众人给予掌声,才能帮助他发掘本有的潜力,乃至于国家颁发的奖章、奖状、奖金,各种的荣誉,也都是为了赞美好事,给人信心。没有力量的人,因赞美鼓励而能产生信心;灰心失意的人,因暖言慰语而能振作精神。更何况与人广结善缘,也能为自己带来方便,所谓“人我一体”,成就他人就是完成自己,何不为之呢?

经文中,妙慧童女赞叹佛陀功德圆满,佛陀进而为她殷殷说法,所谓一佛出世,诸佛赞叹拥护,在世间为人处事又何尝不然呢?当我们学会赞叹,美好的因缘往往从此开展。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原典凡两万余字,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白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
  •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不生气”、“讲清楚、说明白”、“学徒性格”、“欣赏欢喜”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圣经故事2

    圣经故事2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贺家门廷

    贺家门廷

    八碗酒,四杯茶,何为善何为恶,恶鬼蚀心,天生而为恶人,终要败了这门厅毁了这家风,世家公子,是否能力挽狂澜?
  • 神的即兴创作

    神的即兴创作

    在和一群狐朋狗友聚会后,唯一没有喝醉的郑礼羽,只好开始收拾餐具。就在这一瞬间,奇怪的事发生了。郑礼羽一弹指,所有东西瞬间归位。“没想到,有一天我的魔力会浪费在这种事上。”曾经的她逍遥自在,无所不能。现在的她流落街头…才怪。现在的她,照样无所不能,逍遥自在。但是今天是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该怎么设定才好呢?
  • 年太平

    年太平

    堂堂二十一世纪的苏洛洛,一名学工程的理科生。在项目工作,也能穿越?一觉醒来,捶的咚咚响的母亲,憨厚的老爹,翻墙的哥哥,这是投胎到奇葩家庭了?啥?定亲的夫婿是个傻子?捡到个流浪狗叫吞天?仗义行天涯。看苏洛洛如何在异世大陆生存,修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色妖王的黑道“傻”后

    绝色妖王的黑道“傻”后

    黑道公主附身傻子皇后,嚣张本性尽露!打贵妃、毒嫔妃、挑衅太后、恐吓宫女,她样样精通!什么?皇帝想要来硬的?一脚喘过去!让你下不了龙床,上不了朝堂!朝野动荡不关她事,谁叫她是祸国妖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鸿之狰

    鸿之狰

    鸿迁身为鸿鸣族长老之一的他被其他长老所封印,原因只是自己成为了狰鸿…“这天不公…他们…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狰鸿不可留…呵…”数年后鸿鸣族被灭,封印自己的印记也已微弱,索性趁此机会逃脱出来,不过外界已然变化很多…而他也慢慢了解到鸿鸣族被灭的原因,不知为何,自己本该恨的那个地方已然恨不起来,而只剩下了怒火…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鸿鸣族的命运何去何从?
  • 有狐自家中来

    有狐自家中来

    她这辈子有三个名字。父母为她取名陈霁,取意雨后天晴。妖怪们唤她青青,愿她不尽野火,不倒风雨。还有一只狐狸,从小将她捧在手心,青梅竹马,缱绻天涯,他会低着声轻轻地唱: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宝宝要睡觉,青狐从不吵……
  • 新纪元:破灭

    新纪元:破灭

    普罗大众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异能者竟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而少女更加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能加入这样一个以保护世界为己任的异能者组织。但这一切却是因为一个误会。面对诡异的恶灵、凶残的恶魔、邪恶的异能者罪犯,弱小的少女将引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亦或是……死亡?!不过她身边站着的领路人,那个正在叉腰大笑的家伙,却好像并不把这些危险放在眼里……
  • 桃源世纪

    桃源世纪

    若与心爱之人在一起,哪里都是“桃源”,哪怕是深处地狱之中。
  • 农门俏神医

    农门俏神医

    她,一个生在华夏中医世家、医术精湛的美女女医生他,一个大邕王朝的擎天之柱、令敌国闻风丧胆的冷血战神她,一个因背叛而意外穿越的现代女,面对着蓬门荜户的新家选择了勇敢面对,靠着自己的双手让同样宠爱着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一个为了国家浴血征战的将军,面对着功高盖主的尴尬境地选择了诈死脱身、归隐田园,却是不成想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遇上了精灵古怪的她,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后来被深深吸引这是一个身处在不同地点、不同时空、本不该有着任何交集的两人从陌生到相识,从被彼此吸引到相知,从互生情愫到彼此相爱相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