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77600000002

第2章 职场篇

成功者的愿景

少管点事,多办成事

办公室里的春秋

去留三岔口

成功者的愿景

有钱当念无钱日,得意休轻失意人。

为道了无寒暑变,利生岂畏路途艰。

最棒的生涯规划

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有一次,爱因斯坦问:“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明可夫斯基被问住了,直到三天后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他手脚并用地比画了一阵,怎么也说不明白,于是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径直踏上了刚刚铺就的水泥地面。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老师,您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对,歧途!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迹!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从此,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他曾经这样说:“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载入书本的东西。”

摘引自《爱因斯坦的故事》

有人说,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认为,人是宇宙的过客。

法院里的法官出庭审案,称为“过堂”;佛教中的僧侣到斋堂用餐,也叫“过堂”。所谓“过堂”,就是不能久居久留,只是一时的用有。就如人到世界上来,从生到死,数十年岁月寒暑,也只是经过而已;通过了生老病死的过程,空空而来又空空而去,所以说人是宇宙的过客,一点也不错!

宇宙是人生的逆旅,人是宇宙的过客;在过客的人生里,有的人为宇宙留下很多的纪录,例如忠臣孝子、英雄游侠、奸刁恶棍、混世魔王等。他们有的为宇宙留下彩色,有的为人间留下恶名,有的把世界彩绘成天堂,有的把社会渲染成地狱。从历史上看,历代的帝王重臣、学者专家、贪官污吏、江洋盗匪等,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明显地展现出他们作品的优劣了。

人因为只是世间的过客,当然有人想留下历史:有的人留下人间的情义,有的人留下人间的光辉;但也有的人无声无息地来也无声无息地去,来也不知为什么而来,去也不知为什么而去。就如大饭店里,每天都有人来人往,难道他们一定都有目标吗?

虽然人只是宇宙的过客,但只要是能掌握时间的人,就能拥有人生;会善用时间的人,就能懂得处理生命。遗憾的是,同样是过客的人生,有的人懂得珍惜生命,感叹人生苦短;有的人任意挥霍生命,埋怨人生苦长。其实,若能真正认识生命,必能了悟人生苦多;唯有自我主宰生命,才能不惧人生苦空。

对于过客的人生,有的人活得很认真,有的人活得很随缘。无门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不管你春去秋来,不管你生老病死,总之,过客的人生,匆匆地来也匆匆地去,在匆匆的生命中吾人应该自问的是:我们能为人间留下一些超越匆匆的纪念吗?

生涯规划,这是现代社会、现代人生的一个现代新理念。

现代人,有的在金钱上规划自己一生的用支,有的在感情上规划自己一生,不但对于何时成家立业,甚至所谓传宗接代也都有了长远的规划。有的人,不但为自己的生涯作规划,甚至对祖先的纪念、对儿孙的未来、对社会的道义,也都作好了自己奉献的规划。

当然,也有一些普通的人民,一个月的工资,他只能规划一个月的生活;有的人拿着一天的薪水,只能规划这一天的用度。有的人,除了规划一日三餐,别无余力规划其他;有的人,只能规划自己的存在,没有力量再去规划别人。

因此看起来,在世间做人,能有一个完整的人生规划,实在是不容易。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人生的规划。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把人生规划为:二十岁是自学的人生,四十岁是服务的人生,六十岁是教学的人生,八十岁是云游的人生。也有人把人生规划为:三十岁是文学的人生,五十岁是哲学的人生,七十岁是历史的人生。

现代社会上的人则把自己规划为士农工商,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所长。

佛教主张的“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行解并重”、“慈悲喜舍”等,也都是生涯规划的依据。例如口才好的人,可以从事教化工作;擅长文字的人,可以从事文化传播;思想缜密的人,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富有慈悲心的人,可以从事社会公益等等。

其实,真正的人生规划是不确定的,各有因缘,有时候实在由不得自己做主。所以,最好的生涯规划是把自己规划成:自觉的人生、自度的人生、利他的人生;在生活中,要有净化的感情,要有善用的金钱,要有德化的处世。能够把移风易俗作为自己人生规划的前提,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这就是最好的生涯规划。

·佛光菜根谭·

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精彩,就必须好好规划未来;

没有规划的人生容易随波逐流,一无所得。

立志与发愿

范仲淹小时候有一次去算命,看到一位算命先生,就问:“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说:“小小年纪,为何口气这么大?”范仲淹有些不好意思:“不然,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纳闷,为何志愿如此悬殊,就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志愿?”范仲淹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后很感动,就说:“你有这样一颗心,乃真正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摘引自《小故事真智慧》

运动员参加赛跑的时候,需要有终点;参加射箭比赛的时候,需要有鹄的。在人生的旅途上,也需要有目标,才能勇往直前。

立志发愿就是确立目标。每个人从小或多或少都曾有过想要当一个科学家,或是做一个教育家、工程师、飞行员、医生等梦想,这就是立志。然而长大以后,真正如愿以偿的能有几人?这当中有些人是因为有了新的人生规划,而多数人则是没有愿力做后盾,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不能坚持理想,导致半途而废。

立志发愿就像汽车加足了汽油,又如时钟上紧了发条,产生了前进的动力,所以转动不停。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目标,就如船只缺乏指南针,如何在茫茫大海里航向彼岸?

立志发愿是推动我们成圣成贤的力量。诸佛菩萨因地修行时,没有不立下恢弘大愿的,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大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十二悲愿等。佛菩萨发了愿,正如学生定了功课表,有了目标、有了动力,才能循序渐进地逐步实现理想。

古来多少圣贤英雄也是靠立志发愿而有成,如玄奘大师发愿光大佛教、梁红玉巾帼不让须眉等。因此,做人必须要立志发愿,立志才有目标,发愿才有动力。今日社会尤其需要人人立志发愿:身为警察的,要发愿恪尽职守,除暴安良,打击犯罪,消除社会的歪风邪道;身为家庭主妇的,要发愿孝顺公婆,教育儿女,体贴丈夫,确保家庭的和谐美满;身为学生的,要发愿用功读书,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朋友,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人人都可发愿,每日把欢喜布施给别人,把快乐分享给大众,使社会充满祥和之气。

发愿就像开采能源一样,心里的能源是每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财富。唯有人人经常立志发愿,才能为自己留下历史,为家庭留下贡献,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世界留下光明!

“佛靠一炷香,人靠一口气”,人的作为,一口气是非常重要的。常听人说:“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不怕没有办法。”世间各种行业,每一样需要靠“有气”才有力量,“有气”才能发展:

一、战争要有士气。世界上战争不断,地方有地方的战争,国家有国家的战争,谁胜谁败,就看谁的士气旺盛。有的军队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可惜士气不振;有的军队已经陷于穷途末路,战斗力已经微乎其微,但靠全军的士气可以转弱为强、转败为胜。所以,有士气就能众志成城,就能完成任务,达成希望。

二、读书要有志气。古人读书,为了学习尧舜禹汤、孔孟老庄,要做人上之人,成就事中之大事。“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他在表彰自己独立的志气。所谓“尧何人也,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世间没有天生的圣贤,都是苦学出来的。我立志于学,有志者事竟成;立志为官,立志行商,立志于艺,只要有志,何患不能成就。

三、做事要有运气。有人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命运所安排,所以做事要有运气。其实运气不是操纵在别人手里,运气在自己的手中。“自助者,人恒助之”,你能勤奋,勤奋就是你的运气;你能助人,助人就是你的运气。每一个人的运气都要靠自己创造。国有国运,那是团体的业力;家有家道,那是全家的业力。人有运气,那是个人的心力、毅力、念力、慧力。若要问运气在哪里,运气如何,答案是:运气就在自己的身边,运气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四、做人要有骨气。人的身段是柔软的,而人的脊骨是坚硬的,做人不但双肩要能担当责任,而且脊背要竖直挺立。古来多少人“人穷志不穷”,多少人“打落牙齿和血吞”,多少人“不折不挠,艰苦奋斗”,他们就是为了树立自己的骨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他的骨气;梁启超不为十万银圆出卖爱国情操,就是他的骨气;张自忠为国殉难,不但表现军人的志节,也表现了他个人的骨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每当国家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能否安然渡过,就看全民如何表现自己的骨气了。

五、待人要有义气。气和力都是自己的,但有时候也要加持给别人,与人共有。就如我们交朋友,同乡、同事之间,我们要有义气。见利忘义是小人,做人要有义气,才能昂首于天地之间,才能与天地的浩然之气同在。

六、活着要有勇气。这个世界是属于勇敢的人所拥有,因为我们自出生以来就要与恶劣的环境奋斗,不管天气冷冽与酷热,都不能逃避。从小读书辛苦,要与辛苦奋斗;就业艰难,要与艰难奋斗;人情浇薄,要与浇薄奋斗;世事势利,要与势利奋斗。总之,世事如棋,都要靠勇于奋斗才能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懦弱的人很难在世间立足。

·佛光菜根谭·

生命尊严不在于它的绚丽,

而在于它为后人所带来的怀念;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久,

而在于它为后人所带来的典范。

为什么失败

有群鸭子羡慕老鹰能在高空中飞翔,相约找老鹰学习飞翔。它们很好学,早上六点半就去找老鹰,学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学得很认真,终于每一只都学会了。晚上六点半它们和老鹰告别:“谢谢你一天的教导,我们要走回去了。”学了一天飞行,却是走回去的。

摘引自《小故事真智慧》

失败是很难堪的事,个人失败就已经很令人懊恼了,有时候让团体失败,更是情何以堪!

一场体育竞赛,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妨学习“志在参加,不计胜负”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一场赌博,所谓“十赌九输”,输钱是必然的结果,事先就应该有心理准备。但是,如果是战场上的失败,关系人命存亡,商场上的失败,关系大众钱财得失,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失败,人所不欲也。面对失败,不应是沮丧、懊悔,而应要探讨原因。失败的原因不外乎:

一、没有全盘计划。现在有人热心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就算有了土地、校舍,还要懂得你的资金从哪里来,你的学生如何招收,你的课程有些什么内容可以作为号召,甚至你在教育部门有无登记、备案。所以,办教育要有办教育的全盘计划,正如办厂要有办厂的全盘计划。你热心兴办孤儿院、养老院,也都要有全盘计划。做事没有全盘计划,就如同桌子少了一条腿,桌子就没有用,你计划里少了一个骨架,就不能成功。

二、没有缜密思考。无论是做人做事,都要有缜密的思考。佛经形容人的本性、能量其大无比,“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而你的行事有“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吗?你的朋友、关系人,乃至你的长辈、部属,他们对你的作为,都能了解并支持吗?比如你正在创业,你的长辈随口一句“我不知道”、“他没有跟我说过”,别人一听,以为你的长辈都不支持,他即刻就不会看重你。或者你最重要的关系人也说不知道,你没有想到他,他就会扯你的后腿。做事没有缜密思考,将致使事业功败垂成!

三、没有丰富经验。初创业的人常会遭到失败。年轻人创业,不妨跟随前辈多方学习,体会其经验,看别人遇事时如何分析,等自己经验丰富了,就不至于上当吃亏,避免失败。

四、没有众议基础。商业上的失败,不是投资的资金不足,就是产品不受人欢迎。选举的失败,皆因没有获得大众的支持,选票不够。你要推行一个计划,必须要有众议支持,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无论什么事,经过了会议的程序,经过多人的参与筹备,相关内容都能充分获得众人赞同,大家分工合作,然后再由能干的人出面主其事,就能顺利发展,否则失败不免随之而来。

五、没有领导中心。有的企业团体之所以失败,是合伙人相互不服,没有众望所归的领导,彼此产生不同的意见,没有人从中仲裁,就会不欢而散。一个团体、一项事业、一个公司行号,都要有领导中心,在人事安排上都能协调得宜,前方战场又有大将指挥,军心稳固,万众一心,当然不至于失败。

·佛光菜根谭·

我们或许有不少失败的纪录,

但是最后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有信心、有力量,每一个人都能从失败中成功。

上班族的压力

我刚到台湾不久,有一天挂单寺院的老和尚要为一位小学女老师举行剃度典礼,我们担任引礼,准备为她诵经、祝福。老和尚很高兴,问了我们一句话:“法师,这位小姐出家好不好?”我说:“不好。”那位小姐一听我说“不好”,便问我:“为什么不好?”我回答:“你现在是老师,做得很好,对社会很有用;如果你出了家没事做,那出家做什么?我是赞成出家的,但是出家要有意义。你不能随便出家,出了家没有事做,那就没有意义了。”后来,她真的没有出家,嫁给一所医院的院长。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背负着很多的压力,身体上有老迈疾病的压力,心理上有贪嗔烦恼的压力。说到压力,不但自己制造压力,社会也会带给我们很多压力,诸如工作上的压力、课业上的压力、朋友往来的压力、家庭责任的压力等等。说起来,人真的很了不起,生在这个世间,负担多少的压力,有的人还能活得很逍遥很自在,这是很伟大、很不容易的。

人生的价值、意义,就是坚强,就是与压力奋斗;把压力、障碍、烦恼打败,基本上就像修行。什么叫修行?就是与烦恼作战,把烦恼打败,那么我就能活得自在逍遥。大家要与自己的工作、责任奋斗,让自己做个出类拔萃的人,让自己过得很舒服、很欢喜、很安然。其实不管在家、出家,都是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是生命的意义要怎样来创造,就看我们如何来消除压力。

假如你问我怎样消除压力,我说:“自我训练,自我充实,自我增强抵抗压力的本领;本领高强,压力自然就会减少。”比方说,我在社会上做事,你看我不顺眼,你不喜欢我,你欺负我,你打击我,这也是一种压力,但是我可以想方法改变这种压力。例如你骂我浑蛋,你质问我在这里干什么,你叫我站到旁边去,我如果跟你对骂、跟你打架,不一定能胜过你,我可能会用另外的方法。我说:“是的,我浑蛋!我很对不起你,我会听从你的指教,站到旁边去!”可能你炽盛的气焰立刻就会收敛一些,甚至你会同情我。你说我是示弱吗?不是!这是我用很大的修养,用很高的智慧,用很强的本能来超越你!

你我同在一家医院上班,你升了主任,升为主治医师,升做院长,怎么轮不到我呢?我不平,当然压力就会加重,我就会活得很辛苦。不过我转念一想:“惭愧!我的技术、我的人缘都不及他!他比我好,他是我的同事,他升级了,这是好事,我应该祝福他。”如此一想,多么欢喜呀!假如我的本领高,他确实不如我,他是逢迎拍马得来的,我也不必心生不平,还是要想:“他的缘分比我好,我的因缘、我的公关,或者我不及他会讲好话,我另外的某一部分可能还是不如他。”如果你这样一想,可能就不会绷得那么紧,你就能找到一个台阶下,何必自寻苦恼呢?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是为了快乐而到人间来的,所以不要自找苦恼,要自我找寻快乐!

至于如何找寻快乐,就是没有压力,把压力、垃圾、重负都丢到一边去,心上的压力愈轻,人生就会活得更美好,人生的意义自然也就越大!

现代社会,上班族是很重要的一群。除了在校的学生、专职的家庭主妇,以及农夫、作家等部分人士,几乎每个正常的成年人都要上班工作。上班族朝九晚五,蓝领阶级固然要上班,白领阶级也要上班。上班不只是工作,也是吾人的责任;没有工作的无业游民,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必为人所轻视。

有的人一生上班下班、下班上班,悠悠岁月,数十寒暑都在上下班中过去了。也有的人上班不久就取得高级职位,每天只要开会联络、应酬公关,甚至经常出差出国,可以自由上下班。这是因为他的才华受到领导人赏识。所以上班族能在上班中有所表现,才是重要。上班该如何表现呢?

一、有充沛的体力。上班工作一定要有饱满的精神,要有充沛的体力,所以上班族要有正常的生活。睡眠充足,饮食有量,每天上班时精神饱满,自然能获得主管的欢喜。

二、有阳光的心情。上班族不能天天阴沉着脸,面无表情,好像别人都欠他债一样,得不到他人欢喜。这样的上班族孤芳自赏,没有人缘,就算认真工作,在工作上有所贡献,由于没有人缘,也会吃亏。

三、有计划的行事。上班的人不要像颗棋子,主管叫一声才有一个动作,叫一下才做一件事。上班族是活人,要有活人的架势,不但要有活力,认真工作,而且工作要有计划,有分配,有轻重缓急之分。最好每日对主管有报告、有归纳、有分析;如果三天不能对主管作一次工作报告,必定很难获得主管的重视与欣赏。

四、有正确的观念。上班族每个月领了薪水,必定也要有对等的贡献和成绩。一个公司里的员工勤奋工作,团体发了财,每个人也才能分享利益所得;如果上班时间不肯尽力工作,只是胡混时光,公司不能因你而得到利益,你又如何能得到公司的垂青呢?如此恶性循环,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谓正确的观念,就是不要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应该抱着服务奉献的心工作;能把工作当成是人生的使命完成它,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

五、有目标的生活。工作不是只为赚取三餐温饱,不能用无奈的心情应付。所谓“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工作,人生才有意义,所以要从工作中奉献人群,从上班中实现人生的目标。平时不但要替公司订立工作计划,不时地也要向主管提出建言,尤其每个月有工作进度,积极帮助公司开拓发展。此外,自己的生活也要有所规划,例如利用假日自我进修,或是带家人出游。平时亲子互动往来密切,务使一家老幼生活安全而美满、健康、自在。能够治家有方、工作有道的人,人生才能幸福美满。

·佛光菜根谭·

伟大艰巨的工作,皆由坚持忍耐而完成;

光明灿烂的前途,皆由精进不懈而圆满。

买卖的真经

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经签了约,这才发现这笔生意做下去一定是亏本。客户也很会做生意,很精明,一看,这个生意对方肯定亏钱,所以就吩咐手下人要好好盯着,看他是否偷工减料。结果工程很顺利就完成了,然后就付给款项,姓李的商人一句话也没多说就走了。客户觉得纳闷,就把姓李的商人请回来,问:“我想请教你,你的生意究竟是如何做的,如此高明,你这个生意赚钱没有?”这商人回答:“没有赚钱,把我十万块本钱都亏完了。”他说签完约就发现亏本了,但已经签约了,就要信守承诺把它做好。客户听后很感动,当晚把他公司里的主管都找来,说:“以后我们所有工程的地砖都给这人铺。”

摘引自《哲理故事》

人类有史以来,为了物质生活的需要,就不断从事各种交易活动。最初通过以物易物,交换生活所需;后来发明钱币,就开始了买卖的商业行为。

自古以来的商场里一直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大斗进小斗出、大秤小秤、长短尺等,虽有度量衡可以测量,但还是有做手脚的舞弊空间。另外,货色的真假,价格的贵贱,都让人产生“十商九奸”的不良印象。其实在商人当中也有人重视商誉,诚实讲信,不舞弊造假,不玩弄手段,所以在商场上建立了善名美誉,打响了老字号的招牌,成为自己成功的重要因素。

买卖其实就是一种人际互动,如何建立良好的买卖关系,有下列六点:

一、公平交易。所谓公平交易,就是商家将本求利,依照成本高低标出货物价格,赚取应得的利润。买家一旦看中货物,照价购买,双方即可买卖成交。卖方既不能事前哄抬物价,更不能在交易进行中偷斤减两。当然,买方也不能没有行情地乱杀价,更不能顺手牵羊贪小便宜。无论百货公司,还是商场小店,只要公平交易,买卖双方就能相安无事。

二、货真价实。买卖不公的原因,除了故意抬高价位,有时还以假乱真,所谓“货不真、价不实”,自然纠纷不断。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商德,现在的日本也保存中国古代商人的品格,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重视货真价实。世上纵有一些不肖的商人,也是少数,而且迟早会被人唾弃、淘汰,不能永久生存。

三、童叟无欺。平日里,有一些生活必需品随时需要,不可能每次都由家庭主妇亲自采买,不管事的老弱也会偶尔帮忙买个油盐酱醋等。有些不肖商人就会趁机动个手脚,让人吃亏,引起纠纷。诚实的商家都会在门口标示“童叟无欺”以昭信用,“童叟无欺”因此成为商场信誉的代名词。

四、银货两讫。买卖最重要的,现货交易,现金付清,所谓“银货两讫”。但有些地方经济条件不够,总有赊欠行为,这是一时给人的方便,但是一到收账的时候,有时难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所以买卖双方如能遵守“银货两讫”,就没这些后遗症了。

五、让人受惠。商贾营利,当然以赚钱谋利为先,但总要讲究良心道德,要顾及消费者的利益,不但价钱要公道,而且货物质量要有所保证,不能以劣等货充当上品货,让买者吃亏,甚至昧着良心出售有害健康的食品。像现在“黑心食品”充斥市面,让消费者受害,也损及商人信誉,让人觉得“商人失德”,致使广大的厚道商家跟着受害。所以,对于少数的害群之马,大家实在应该做一些清理运动,要鸣鼓而攻之。

六、皆大欢喜。一场交易买卖,大至土地房屋,小至柴米油盐,双方要能皆大欢喜。你感谢我帮你推销东西,我感谢你提供我的所需,能够相互感谢,这就是最成功的交易了。有的买卖双方事先明订契约或者要求公证,因为彼此信赖、诚实,到最后成为好朋友,这就更加说明皆大欢喜的可贵了。

·佛光菜根谭·

愿力非即兴的发心,而是永世的承诺;

愿力不是内心一念,而是实践的行为。

启发灵感

某地发现有金矿,想发财的人一窝蜂地都去了。就在他们快到达时,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河挡住了去路。河上没有桥,附近也没有小船,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吧,没有人动;有人说游过去吧,也没有人动。众人束手无策,有个人灵机一动,往回走,买了只小船作摆渡之用,每人每次三个金币。尽管费用昂贵,可没有一个人不上他的船,因为对面有金矿。摆渡的人不去淘金了,专心他的摆渡,因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要到金矿去。后来去淘金的人十有八九都是空手而归,而那个摆渡的人倒是发了大财。

一些作家写文章的时候总希望有灵感,灵感来了,文思泉涌,长篇大论可以一气呵成;灵感不来,搔首苦思,不成句,难成文,苦思不得。演讲的人也重视灵感,如果灵感来时,讲得口沫横飞,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天南地北,畅所欲言;如果没有灵感,在台上搜索枯肠,难以为继,言不达意,草草结束。

不但讲演和写作需要灵感,现在科学家的发明也需要有灵感,企业家的企划也需要有灵感;外交官在与人接触谈判时忽然心血来潮,神来一笔,对国家、社会、人民都关系重大。

个人平时苦苦思考、揣摩、经营、酝酿、研讨而成为习惯后,才有灵感;如果不经过自我的努力,平常一个普通人如何能忽然有灵感呢?农夫在耕种时有了新发现,从农作物的成长中忽然有了灵感,作了农业的改良、发明;果农在果园里看到花开花谢,启发灵感,他也能培养出新品种。所以,凡是专心创业的人,在专心创业中都可以得到灵感。

宗教徒也想从祈祷修持中得到他所信仰的对象给他灵感:礼拜观音的人希望观音给他摩顶,向耶稣祈祷的人希望耶稣对他显灵。其实这都是心外求法;灵感要出自于内心,要心中的菩萨、心中的神明、心中的灵泉、心中的智能,如涓涓细流,不断涌出,这才是美好的灵感。

艺人杨惠珊因为诵读《药师经》第二大愿“琉璃明澈”,忽然灵感泉涌,所以成立了琉璃工房。林肯曾经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听对手在演说中问听众:“想到天堂去的人请举手。”结果全场听众人人高举双手,只有林肯如如不动。对手笑问:“请问林肯先生,你要到哪里去?”林肯说:“我要到国会去!”灵感是一念之间,灵感不是分别意识,灵感并非做作,灵感是自然而来,如电灯忽然亮了,心开了,自然灵光闪现。灵感是专心而来的,灵感是对某件事的起悟,灵感也是心和外境接触后,久久在心中的东西忽然起作用了。灵感就是心灵的花开放了!

·佛光菜根谭·

从灵感增长的信心,能知世事之微妙;

从见性增长的信心,能悟自他之一如。

特效药

有个将军想要出家学道,便去找法师,虔诚恭敬地礼拜后,请求:“我已看破世间红尘,我要修行,随师父出家学道。”法师和颜悦色地说:“不急,不急,你在这个寺院里住住,以后再说。”过了几个月,将军又来问:“请求你为我剃度。”法师还是说:“不急,不急。”

又过了几个月,将军再也按捺不住,着急地说:“赶快为我剃度嘛。”话音刚落,旁边来了一个人急匆匆地说:“哎哟,将军,听说你老婆在外面偷人呢。”将军一听,暴跳如雷:“我在这里修行学道,她怎么可以偷人呢?”要冲回去找老婆理论。

法师拉住将军:“你这么放不下,心中烦恼嗔恨重重,一句话就扰得心意怒冲冲,怎能出家呢?”

人生苦短,所以有些人就想出快速成就的方法:修行的人希望立即开悟;建筑师建造房子希望即日完成;作家为文写作希望倚马可待;经商营业想要立刻致富;生儿育女盼望立刻长大。由于人心求快求速的关系,现在社会上流行快餐文化,不但方便面、快餐品充斥市面,乃至有快速锅、快速炉等,甚至生病了有各种的特效药,希望立即见效,即刻痊愈。

其实,世间万事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不能即刻成效。你用药物,使花草快速成长,失去了花的芬芳香味;养猪,猛喂饲料,加速成长,失去了肉味。汽车太快速,会出车祸;飞机太快,声音太大。讲究快速的,揠苗助长;讲究特效的,也会失灵。

求快求速是一种侥幸的心理,古人常言“大器晚成”,就是要禁得起时间的磨炼。读书强记,不能持久;速成班的学生,到底基础不厚实。佛教讲顿悟,吃了五碗饭,当然最后一碗就能饱了;十里之遥的路程,走了九里多,最后一步当然就会到达目的地。

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需要经过时间成长的,即使是时间,也是一秒一秒的,才能成分;一分一分的,才能成时;一时一时的,才能成日。春夏秋冬慢慢捱过,才能成年。凡事不循序渐进,哪能有成?就如梅花,不经霜雪严寒的考验,怎么会有扑鼻的香味?父母生养儿女,必须随着时间慢慢成长;假如婴儿不经过抚养,特效药一吃就快速成长,结果三十多岁的父母,快速成长了一个五十岁的儿女,这算什么伦理,又如何相处?

在太阳下晒久的稻谷才能成熟,经过每个夜晚的露水滋育,万物才能成长。所谓“欲得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没有写完几缸的墨水,哪能成就王羲之的字帖?学习语文也要自然成长,如小孩到了一两岁自然就会讲话,自然还是很宝贵的。

现在社会人心希望速成,社会的生命就会缩短,人的生命就会畸形。因为快餐的东西快冷、快饿;特效药快好,也会带来其他的副作用。所以,养深积厚才是成功之道。

·佛光菜根谭·

真正会开车的人,能观察空间,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做人也一样,能掌握人我的空间,则事事没有障碍。

耽误总是憾事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那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妈妈说:“这样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会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小骆驼很高兴:“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摘引自《哲理故事》

“误”是可怕的事,应该到达的时间没有到达,是“误时”;应该完成的事没有完成,是“误事”;说话会意不清,造成“误会”。人与人之间最好不要产生误会,万一有了误会,也要赶快解释清楚,因为“误”难免会造成憾事,例如:

一、医生误诊。医师替人看病,应该对症下药,但是诊疗时出了差错,造成误诊,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本来只是肠胃不舒服,误诊为肠癌;本来只是精神欠佳,他说得了忧郁症。许多的检查误断病情,造成病人身心煎熬。有时候身体已经有了严重的病兆,却没有及时检查出来,以致延误就医,更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二、法官误判。“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再优秀的法官,对于一些案件有时也会发生误判的情形。现在的官司,当事人能言善道,或者请律师出场,或者请懂得法律常识的人加以指导,原告、被告谁是谁非,法官就很难裁决了。一些司法案件,经过初审、二审,甚至三审定谳,其中还是有隐情,有时引法困难,还要靠大赦来解决,可见法律上有时也会造成误判。

三、记者误报。记者报道新闻,是提供民众知情的方便。有的记者笔下不公,写好写坏全凭个人好恶;有时一字之差,或者全篇立场不公,可能误导民众。甚至不只记者误报,到了报社编辑,还要经过主管修改,本来是“狗咬人”,但为了耸人听闻,偏要改成“人咬狗”。今日的媒体报道,小事扩大,大事又更渲染,造成读者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难矣!读者读不到真实的报道倒也罢了,有些当事人受到误报所产生的伤害,那就无法估计了。

四、球员误传。打篮球,一个误传,不但自己不能得分,反而给了对方可乘之机,这一进一出就少了四分。踢足球,一个误传,对方就靠你的失误而赢了球。棒球比赛,全队都是明星,阵容坚强,但只要有人误传,没有及时把球传出,让对方上垒,甚至回到本垒得分,战局急转直下了。其实也不只是球赛会误传,电信局人员把电报误传,邮政人员把邮件误送,政府机关公文误发,所有的来往只要有误,后面都可能产生严重的结果。

五、教师误导。学校里的老师,所有教学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走上一个新知的世界,走上一个正派的未来。《佛遗教经》说:“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若不行,过不在导。”但现在的老师教学有时也会发生误导,学生因而在思想上有了偏差,误入歧途,是则教师也难辞其咎。老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未来甚巨,尤其思想是未来成败的重要关键,因此不能不慎。

六、官员误国。政治人物在施政上有时也会误民,甚至误国。举凡图利私人、贪赃枉法、处事不公、决策错误,乃至外交、军事上误信情资等,害的人可就更多了。

·佛光菜根谭·

错误比不过道理,道理比不过法治;

法治比不过权力,权力比不过因果。

五分钟的热度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五分钟的热度”,这是耻笑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刚有了个开头,就后力不继。

有的人染上了不良习惯,发誓赌咒要改过,可他只有“五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听到善行义举,他也立志发愿要参加,可是热得快,冷却得也快,只有“五分钟的热度”。

情绪化的人生大多数忽冷忽热,就如现在的快餐,经过微波炉的加温,热得快,也冷得快。又如花草树木,今年种,明年就长大的,必不耐久;必须在时间之流中,历经多少的寒暑,才能长成青松翠柏。

佛教鼓励人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长远心”。所谓“菩提心好发,恒常心难持”,所以学佛重在“不退转”。

平常我们孝顺父母,不能“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们爱国护国也不是喊喊口号,回家就忘记了!我们开店经商,知名度与信用都还没有建立,就因为赚钱有限而不耐烦,如此短见,怎么能有未来呢?

立志发心,不能像朝露;所谓“露水道心”,经不起太阳一照,就自己消失了。佛教所谓的“摩诃萨”,意思就是说,要做“大菩萨”,必须“经大时”,行菩萨道要能“千生万劫”。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如果只有“五分钟的热度”,就无法成就佛道。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数十年的整军经武,才能完成复国的志愿;楚汉之争,汉王刘邦忍辱含垢,一直以低姿态和项羽周旋,才取得最后的胜利。所谓“争千秋,不争一时”,如果只有“五分钟的热度”,如何能和人一争长短呢?

有的人做事虎头蛇尾、一曝十寒;这种只有“五分钟热度”的人做事,终究“掘井九仞,功亏一篑”。所以,做人做事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经得起麻烦苦恼的挫折,要能忍耐得了千辛万苦的锤炼;能够奋斗不懈,坚定毅力,发大愿心,所谓“虚空有尽,我愿无尽;世界有尽,我愿无尽;众生有尽,我愿无尽”。能够有此愿心,才能在长远的佛道上精进不懈。

走在人生的道上,要有马拉松赛跑的精神,能够耐力持久,才能在人生道上跑出自己光明的前途。

·佛光菜根谭·

顺境虽好,但往往因得意忘形,反而使人堕落;

逆境虽苦,冲过难关,即成为事业成功的助缘。

没有办法的办法

有个推销员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朋友对他说:“只有能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优秀的。”于是,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你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于是推销员在林地中央建造了一座工厂。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不久,驼鹿就找到推销员:“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卖给了驼鹿一个。驼鹿问:“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推销员兴奋地说:“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我工厂里生产的就是防毒面具。”

摘引自《小故事大道理》

这个故事有些黑色幽默,道理却在。一个人会不会做事,能不能干,就看你问他话时,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呢,还是否定的。

凡是你拜托能干的人,他的回答都是正面的OK;凡是不能干的人,他的回答都是NO。例如我不会写信,请一个能干的人帮忙,他必定都是OK。如果他实在没有时间,他会说:“我下午或明天帮你写。”甚至他也可能说:“我找个人代替我帮你的忙。”总之,他会帮你把事情完成。相反,一个不能干的人,即使是举手之劳,他也会说:“我没有时间,我不喜欢,我不愿意,你为什么不去找别人呢?”

经常听到有一些人口边常常挂着“没有办法”。其实,真的没有办法吗?是他没有想办法解决问题,轻易地就认为没有办法。你约他开会,他说没有时间,没有办法;你找他为伤残者做个简单的服务,他说看到伤残的人会难过,实在没有办法;你请他做个半天的义工,他说没有兴趣,没有办法;一件重的东西,一个人搬不动,请他来帮忙,他说他的体力不够,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最终只会为他带来“没有办法”的人生!

所谓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有的人创业遇到挫折,做事遇到困难,处人遇到责怪,思维遇到瓶颈,往往都以“没有办法”来搪塞。你用固定的方式、陈旧的办法行不通,如果你能转换思维、客观评断、多方参考,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必定是会有办法的。“条条大路通长安”,狡兔都有三窟,世间一切事哪里会“没有办法”呢?

做人,可以换一个思维:说好话,我有办法!存好心,我有办法!做好事,我有办法!结善缘,我有办法!我读书十年都有办法,成佛成圣都有办法,世间还有什么是没有办法的呢!

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一个是街亭的亭长,一个是皇觉寺的沙弥,他们都能当上皇帝,他们不都是“有办法”吗?王永庆是卖米的,林百里只是一个在台湾的侨生,他们都能成为亿万富翁,凭的不就是“有办法”吗?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不能说没有办法!就算自己没有办法,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此路不通,还有别径;此事不好,还有他事;此人不行,再找别人;此法不好,为什么不再另外去找一个好的办法呢!

·佛光菜根谭·

保持现状,就是落伍;

踌躇不前,就是退步。

少管点事,多办成事

事欲称情常不足,人能退步便无忧。

荣衰可喻花开落,聚散还同云去留。

化繁就简

有七个人每天分吃一大桶粥,每天都不够吃。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一周下来,只有在自己分粥的那天是饱的。后来他们推选一个公认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强权产生腐败,大家挖空心思去讨好贿赂,搞得团体乌烟瘴气。到后来组成三四个人的分粥委员会,但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肚里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最后剩下的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大家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摘引自《小故事大道理》

在管理学盛行的今天,无论人事、财务、行政等管理,都要化繁就简。过去儒家光是一个婚丧,就有很多繁文缛节,让人消受不了,为人诟病。在宗教界,有些仪式也因执著于前规,繁复不已,让人生厌。所以社会要改革,首先就从礼仪的化繁就简开始。

在一般家庭里,长辈往生,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从买棺木、找葬地、择日期、发讣文,乃至要怎样入殓、怎样停灵发丧、怎样超度等,众多的意见都要摆平。乃至诵经超度,从头七、三七直到七七,后面还有百日、周年等,光是这许多繁复不堪的礼节,真是让人觉得“死不起”,也越发觉得化繁就简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社会,由于时代不同,不仅婚丧喜庆要化繁就简,甚至于公司行号的各种经营管理都要化繁就简。

一、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人事的调动,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的调动,牵涉到调哪个位置,那边的人又要调往哪里去,牵连到的相关人事都要经过协调、说明,如此往返,可能没有一两个月都难以完成。假如以制度以规矩行事,不要临时个别去做人情商量,就不会那么复杂了。中国人常说“看我的情面”、“看我的面子”——情面有了,特权介入,不合法规,更是复杂。所以现在的社会,大小机构都要订制度、立办法,有了制度办法,许多很复杂的事就可以简单应付了。

二、散乱的念头简单想。我们内心经常妄想纷飞,杂念不停。心念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上天入地,可以东半球、西半球两地来往。多少亲戚朋友、人事往来不时从眼前晃过,悲欢离合的前尘往事也不时在心头涌现。我们念头太多太复杂,负担很重;假如对于这些复杂散乱的念头都能单纯化,凡事简单地想,心中的担子一轻,人生不就好过多了吗?

三、应酬的言辞简单说。经常看到一些活动场合或会议典礼,各方贵宾云集,许多人要上台讲话,表示受重视。其实这种应酬场合,上台三五句就可以交代,有的人偏要发表长篇大论,费时惹厌。既然是应酬,没有给人好感,反而引人嫌烦,真是不智。所以一些应酬的场面说一些应酬的话,还是简短为宜。

四、纷纭的人事简单化。人世间,人最麻烦,最难管理。假如纷纭的人事也能化繁就简,从管理上把人事简单化,人事一简单,一切都会跟着简单。

·佛光菜根谭·

世事虽兴衰无常,仍有一些常轨可循;

如果自身有不败之资,即使是外患交加,也能继绝存亡;

否则,尽管是因缘殊胜,终将步入穷途。

少管点事,多办成事

二十年前,我担任佛光山佛学院院长,美国白雪溜冰团将到高雄表演,全市轰动,听说学生廖秀姬很想去看一看,甚至还告诉同学:“这一次要是无法去看,我会终生遗憾。”但是佛教学院的学生在上课期间是不可能准假外出的。过了两天,我请她到院长室来:“你帮我跑一趟高雄买一些文具,买完后,剩下的三百元,你就顺道在市区玩玩再回来,不必再向老师请假了。”这时,她笑得好开心,欢喜道:“是!谢谢院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从此,她安住在学业上,努力用功。

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环,许多人有忧苦烦恼,都是肇因于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造成人际疏离、沟通障碍,有的是拙于言辞;有的因表达不当;有的则因为自己预设立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然无法沟通;也有的人态度冷漠,令人不愿碰触。但最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贡高我慢,对于自己的主张要别人奉若圣旨,完全没有商榷的余地。如此之人,人际关系怎会良好?

人生无绝对的大小、高低、好坏、贵贱。自古以来,愈是礼贤下士的帝王愈是以贤名流芳,愈是不耻下问的老师愈能以学问传世。所以,人际上要能做到“老做小”、“小敬老”。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谦虚,他不会不懂强装懂,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不如老农,不如老圃。

可见谦虚是人际相处的重要秘诀。一个人的学识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谦虚,难受主管的青睐;一个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负,不知含蓄,难受他人的赞美;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忍让,难得他人的友谊。沟通与管理都是为了取得彼此的共识,而非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要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能令别人欢喜接受,才是有效而成功的管理。

另外,人我之间也常有“见不得人好”的劣根性。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有学识有能力,或看到别人升官发财,就嫉妒他、打击他、障碍他,如此的损人又不利己,人际当然不会和谐。人,一旦有了计较、比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亲密如家人,恩爱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斗争。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管理,其实就是要“帮助你”。就像洗衣服一样,必须搓揉洗涤才会干净。自己无法改正的坏毛病,就需要别人适时的帮助。如何做好管理,有三个原则:

一是用“情”管理。父母管儿女要有爱,老师管学生要能保护他,长官管部下也要给予关心。人心是肉做的,用爱、用情来管理,才能赢得人心;没有爱心,对方不服气,就难以管理了。

二是用“理”管理。有时太重情爱的管理,无法折服对方,这时就必须讲究“理”了。家庭有伦理,则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上慈下爱;职场有伦理,则上下和谐,做事有条理计划,被管理的人也会心甘情愿地服从。

三是用“法”管理。如果道理行不通,只得仰仗于“法”了。国家定有法律,军有军法,商有商法,教育有教育法,法能公平地把人和事都管理好。

要把握前面所言“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佛门管理学,待人处事要做到在时间上“竖穷三际”,在空间上“横遍十方”,懂得沟通、协调、合作的做事态度,才能圆满人际关系,也才是真正会管理的人。

再者,人之所以会有纷争和不平,往往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知如何修持“我”,甚至还强烈分别“你”和“我”,因此产生“爷爷打孙子,自己打自己”以表示“你打我儿子,我也要打你儿子”的愚痴行为。与人相处,要把你当做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如果能常常将心比心,互换立场,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此外,和人相处共事,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要生起恭敬心,当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时,更要心存恭敬,欢喜赞叹。有些人因为卑慢而处处自我防卫,甚至摆起架子,凡事都拒绝,凡事说“NO”。拒绝人情,拒绝因缘,主要是由于能力、慈悲、道德不够,一个人如果经常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一切。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绝也会提供取代的方案。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每个人在满足生理、安全、社交三种需求之后,会进一步希望“被尊重”与“自我实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尊严的人,就会更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以期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才华。所以,在管理学上非常重视人的教育。教育要有方法。在人事的交往上,不论亲子、朋友,乃至主管与部属之间,如果能以责人之心责己,就会减少自己的过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增进人间的喜悦。

《菜根谭》说:“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因此,平时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如有摩擦,要能以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有我无、你乐我苦来要求自己;如此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也才是一个善于教诲的人。

松下幸之助曾说,当创业初期员工只有一百人时,他总是身先示众,坐在他们面前,走在他们面前;员工增加至千人时,他采取分层负责的管理方式;员工上万人之后,他只是站在他们旁边,合掌感谢他们为公司效命。松下幸之助明白事业是靠人来创造和完成的,所以他非常珍惜和重视人才,让员工们知道松下公司是“制造电器用品,也制造人的地位”。在一个有尊严的环境里,人人得以发挥所长,欢喜奉献。我想,他应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与管理专家。

有道是,想“多管人”必须先“少管人”,想“多办成事”必须先“少管点事”。我觉得,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没有管理,所谓“没有管理的管理”并非取消管理,而是能放手能分权,使管理进入更高层次与境界。如我提倡的“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如果大家都说好话,则时时耳根清净;大家都做好事,你帮我,我助你,则彼此相亲相爱;大家都存好心,则处处都有春风、有和平。如此,人人有秩序,有良善的道德,自然可以进入无为而治的管理了。

·佛光菜根谭·

一个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可谓厚道才能成事。

做一个德高望重的领导者

孔子的学生宓子贱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员。到任以后,他时常弹琴自娱,而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刚刚卸任的那位官员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之前每天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请教宓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宓子贱回答:“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孔子问宓子贱:“你做了官,有什么得失?”宓子贱说:“没有失去什么,得到了三种东西,以前学过的现在能实行了,学问更加长进了;薪俸虽不多,亦可照顾亲友,亲友间更密切了;公事虽多,但也能挤时间走亲看友,吊丧看病,朋友之情更深了。”

社会上一般人都希望当领导人,兹以“领导者八戒”提供参考:

一、戒偏颇不公。领导人要大公无私,凡是处理金钱、人事,如果有所偏颇,不能公平、公正、公开,必会发生问题。

二、戒牵亲带眷。领导者喜欢任用亲戚、朋党,最容易失败;因为任用私人,就算自己清廉守法,也会被亲人、朋党拖累。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用人唯才,办事秉公。没有情感的成分掺杂其中,才能平安无事。

三、戒贪污腐化。领导者最应该树立的形象就是不贪财、不贪污、不腐化,否则难以服人。一个领导者,如果贪污腐化,注定他的地位必定不能维持长久。历史上,多少贪腐的领导人,虽然已过去几百几千年,至今仍为世人所唾弃。

四、戒权势官僚。领导者一旦当权,就有势力,所以官僚的态势就会显现出来。所谓“官僚”,就是要人奉承,要人顺从,要人阿谀,要人吹捧,继而藉势凌人,滥权违法。这样的领导人,怎么可能受人拥戴呢?所以成功的领导人,不但不能官僚,而且要亲民爱民,大众才肯巩固领导。

五、戒固步自封。一个领导人,要有创见,要有理想,要不断策划未来。一个领导人如果老是守成,固步自封,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革新,怎么能生存呢?

六、戒身旁小人。诸葛亮在《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看一个领导人能否胜任,先看他身旁所用的人,就可见出梗概。一个领导人所任用的干部,全是一些唯唯诺诺的小人,全是吹牛拍马、作威作福之辈,这个领导人怎么能成功呢?

七、戒事无主见。领导人一定要有主张,但不能固执;要有主见,但不能偏激。领导人能洞烛先机,眼光远大;有主见,但要民主;有执著,但能公允。否则不能令大众归心。

八、戒听信谗言。一个领导人应该戒惧谨慎的事情很多,平时酒色财气不能沾边以外,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听信谗言。一个领导人,被有心机的小人包围,被谗言所左右,必不能公平、公正,如此要想仕途平稳,也就难了。

其实,在公司、机关、工厂里做部属很难,而当主管也不是容易的事。当主管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能力有:

一、赏罚公平。对待员工,不能私心、偏袒,要一视同仁,待遇要平等,当赏则赏,当罚则罚;能够赏罚公平,大众无有不服,这就是好领导。

二、能负全责。做主管的人不要把责任推卸给部属,自己要勇于担当,甚至能代部属受过,更能赢得众人的归心。

三、指导有方。既为主管,对工作的程序内容应该了然于心,部属有所请示要明确指导,一是一,二是二,不要反复不定,改来改去,否则属下难以信服。

四、量大能容。部属偶有错失,只要不是常态性的,能掩护他一时无心之错,他会感念你的包容,必然更加卖力工作。

五、学养丰富。做一个主管,要能众望所归,不但学问要在众人之上,尤其要有修养,礼貌要周到,让人心悦诚服接受你的领导。

六、爱护属下。属下不是牛马,不是天天来接受喝骂的,部属也有尊严,要用鼓励代替责备,用指导代替命令,则属下无不感佩。

七、同甘共苦。做主管的最忌居功诿过,荣誉、成绩都是自己独享,困难、错误留给属下承当,这是最不得人心的主管。好的主管要与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甚至比部属更能接受委屈,更能吃苦耐劳。

八、以身作则。在公司里,主管要能以身作则,举凡爱护公物,勤劳奉献,都要以身作则。能够以身作则的主管,凡事不言而教,更能让部属敬重。

九、观机授权。主管对部属的能力、性格要充分了解,有机会要给予授权,有因缘要加以提拔,使其觉得跟这个主管有希望,他就会安心奉献。

十、计划周详。明天的事,今天要做好计划,甚至半年、一年、三年后的事,都已在计划之中;大众在了解计划后,各自分工合作,则能无事不成。

一般说主管难为,因为从管理学来讲,管理机器、钱财、物品、材料,它们都不会有意见,也不会反抗,自然比较容易管理;唯有领导一群人,彼此各有思想,各有主张,所以主管一定要高过他们,要能摄受他们,才能让他们接受领导。

一个好主管要不时为部属设想,让部属主动为主管分忧解劳,如此上下交流,彼此互助,这才是最成功的领导人。

·佛光菜根谭·

领导者不一定要有学问,但须会领众;

好人不一定会领众,因此并不一定适合当主管。

事业要交棒

朱瞻基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刚满月,明成祖朱棣见到后就称赞道:“这个孙儿长得英气溢面!”朱瞻基成为皇太孙后,朱棣常向朱高炽称赞道:“你这个儿子是以后的太平天子!”当朱高炽、朱高煦两兄弟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时,朱棣拿不定主意,向文渊阁侍读学士解缙征求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不做声。解缙连连叩首,又说:“还有一个好圣孙!”于是定局。

服务政府机关的公教人员都有退休的制度,达到退休年限就应该交棒。活跃在体坛上的运动选手,尤其受体能的限制,年龄一到更要交棒,以便更新进步,保持团队的活力与朝气。

中国人对于交棒的观念比较淡泊,例如古代皇帝,总要等到老死以后才有子孙争相接棒;现在部分团体的负责人乃至家族的长辈,不但不肯交棒,诚如李敖先生所说“他还要给你当头一棒”!

在我们的社会里,因为缺乏交棒的观念,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到了交棒时,不但交棒者本身年纪老大,接棒的人往往也是已近黄昏之龄了。当一个人在青壮年意气飞扬、精神奋发的时候,一直在高压之下不得发挥,就如奴才一样驯服忠诚,又如绵羊一样柔顺听话。等到长辈欣赏你是乖乖牌,才肯分你一杯羹,然而此时有的人连一杯羹都吃不动了,你还寄望他能有所作为吗?

关于交棒的问题,等于一场四百米的田径接力赛,即使你跑完了自己这一棒之后还有余力,如果你不交棒,也是不合运动的规则,只有交棒让后继者冲刺才能争取胜利。

世间没有个人可以独力完成的事,凡事都必须集体创作,众缘所成;世间事也不是一期的生命就能把一切做好,必须靠代代相传。有传承的事业,才能长远;没有传承的事业,总是昙花一现。能够不断交棒,不断接力,才有无穷的希望。

佛教的传灯即含有交棒和接棒的意义。每一个宗派都是代代相传。即使是美国总统,也有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一人得以连选几任,也必须受宪法的限制。

说到交棒,中国古代的政治,传贤不传子,是为公天下;今日开明的企业领导人,也都能传给有为的干部,而非一定传给自己的亲属。佛教的十方丛林,住持之职也都是“传位传贤”,故能接引十方,广纳贤良。今日社会,要想进步、繁荣,未来应该考虑交棒时,要学习无私的传贤,要懂得提早交棒,如此不但有助于人才的提携及经验的传承,尤其对国家社会的安定和谐必能产生正面的影响与贡献。

·佛光菜根谭·

培才爱才,才可以传灯;

教人用人,才可以传宗。

从善如流的被领导学

眼下领导学、统御学、主管学等书籍林林总总,充斥书店,正符合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观念。其实就我一生的阅历来说,被人领导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而且能够被人领导的人将来才能做好领导的角色。我深感:领导别人固然很难做好,但能够善于被人领导亦非易事。所以,当目睹大家热衷于做领导人时,我不禁在此大声疾呼:做一个成功的被领导者才是一门最重要的学问。

四十年前,有鉴于圣教不彰,佛子大多因循旧习,仅思向外求福,不知自我实践,我也曾一度为人编辑《人生杂志》,为人助印发行大藏经工作,希望借此推展佛教文化事业。但主事者仅想守成,与我开创的理念无法相符。虽然我并不满意他的领导作风前后有多年,但直到我向他辞退时,他依依不舍,说我很适合跟随他工作。这可以证明一点,我懂得被人领导。

尽管世事无法尽如己愿,我还是十分尽力地做好幕僚工作。我曾亲近新竹、桃园、苗栗三地佛教会理事长妙果老和尚,任其助理。记忆中,我所拟订的各种计划,回复的各种公文,不曾见他更动一字;所建议的各种事项,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安排,乃至会客、翻译,也未尝见他否决。不仅如此,在当时交通不便的年代,还承蒙他亲自带我跋山涉水,周游各个客家地区,例如竹南的狮头山、大湖的法云寺、竹东的师善堂、关西的潮音寺,乃至平镇、杨梅,还有许多新竹、苗栗的道场,感谢他的慈悲向导,让我结下许多因缘。记得有一天,太阳很大,他以一顶拿破仑式的帽子赠给我遮阴,直到今日我仍参不透老和尚的肚里玄机。

我也曾做过《慈航法师全集》的助编,并多次前往探望慈航法师,承其慈悲垂护,亲切接待。他虽然是我的长辈,但每次来信皆以“云弟”称我,可谓厚爱备至。不幸年至六十时,正如人云“慈航止于汐止”。我因而未能长期亲炙,受他领导,至今追思,深憾缘悭。

由于几次未能如愿地被人长期领导,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青年佛子推上了领导人的位子。自一九五三年以后,我都是担任住持、会长、校长、院长、所长等职位,更加体会出“被人领导是幸福的,领导别人是辛苦的”。

这一路行来,我虽未曾找到心目中的领导人,但因为我甘于随缘、被人领导,不但悟出一番领导的方法,更深深感到“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之铭语诚乃掷地铿锵、历久弥新的至理。换言之,一个称职的被领导者如果找到了名主,就必须心悦诚服,放下“上、中、前(请客坐在上位,照相坐在中间,走路走在前面)”的欲望,捐弃己见,时时记住扮演好幕僚角色,不但不可批评领导者,更不可出卖领导者自我求荣。一个被人领导的晚辈不得利用领导者的名声,而应该善于体会领导者的理念,勤于执行领导者的指示。乐毅说:“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像刘墉的刚正不阿,尽忠职守,和珅的八面玲珑,只顾私利,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被领导人。结果前者流芳百世,后者遗臭万年,实足以为后人深思简择。

对于徒众,我从不以领导者自居,而总是循循善诱,观机以教。大多数弟子都心甘情愿、死心塌地服从领导,在工作岗位上勤奋精进,但也有些弟子表面顺从,心中却存深厚我见,对于这类人等我也只好装聋作哑,忍痛见他受挫以后悔不当初。偶尔,我也让一些弟子有机会充当我的管理人,让他们高兴一下。所以,有时在走路时,听到他们善意地要我向前退后,我都无不遵守;吃饭时,听到他们好心地要我吃这吃那,我也咸皆从命;乃至在开会时,弟子提出佳见,我均从善如流;在做事时,徒众另有良策,我也随喜接纳。也许正因为我与生俱来这种“被人领导”的性格,所以能与弟子融洽相处,和合无间。

至于我所创设的佛光会,各地协会、分会的会长、干部等,大多为事业有成的社会精英,大家在一个佛陀的人间佛教信仰下团结合作,所以我对于他们的领导也仅限于信仰上的指点,其他如感情、事业、友谊、婚姻等问题,我都避免干预。由于彼此认清界限,所以能凝聚共识,发挥力量。

在丛林中,住持虽贵为一寺之主,但举凡进出道场都要遵守客堂规矩,事先告知头单知客;早先出家的师兄即使年至耄耋,亦须遵从工作伦理,服从序级较高的师弟领导行事。这就是佛教界的长老担任“领导人”和“被领导人”,以法制为尊,不计较名位的典范。放眼古今,可说最合乎工作的伦理,最合乎做人的艺术。

所谓“世事通达皆学问”,人间何处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看!红花必须要有绿叶的陪衬,才能显得出整体的美感;明月也必须要有众星的点缀,才可以表现出夜色的美丽。“被领导”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被领导者”能做得称职中矩,将一己融入别人,遍入大我之中,也是在扩大自己,成就自己。

·佛光菜根谭·

一个人一生有两条路,一是领导人,一是被人领导。

领导人要德能兼备,属下才会服气;

被领导者也要有才学,才能得到欣赏提拔。

做部属的十项全能

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一百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是随机抽调的。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是随机抽调的。这个结果正是罗森塔尔所料到的: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非常卖力,结果肯定非常好了。

摘引自《哲理故事三百篇》

任何一个机关团体或公司行号的主管,总希望属下能各尽其职,在工作上都能有所表现。不过,这也得主管领导有方,以身作则,给予部属尊重、鼓励;只要有机会表现,没有人不想力求上进。所以,好的主管能发掘部属的潜能,使得人人都能“十项全能”。所谓“十项全能”,略述如下:

一、能早能晚。主管要让部属在工作上,能早到,也能晚退,不计加班,只想把工作做好。

二、能饱能饿。部属因为精神饱满,心甘情愿,工作时能提早吃饭,也能迟一点再吃,总要把工作完成,才算安心。有了这种能饱能饿的工作精神,不管做什么,都容易达到目标。

三、能冷能热。不管天气寒冷,还是炎热难当,一个乐在工作的员工,都会有忍的毅力,冷热不会影响他的工作热诚。

四、能前能后。有的员工在主管面前工作认真,主管不在时则懒散无力。一个好的主管,能让属下无须命令,自己就能自动自发,前后一如。

五、能进能退。主管和部属要有共同的理念,有时进步向前,有时退步忍耐;与同事相处,彼此相互体谅,谦虚退让,不要计较,和谐必定带来兴旺。

六、能有能无。好的部属只想在工作上有成就,并不想自己得奖牌、领奖金;没有奖牌、奖金的鼓励,照样奉献、苦干。能有能无的人,其实他已具备各种能量了。

七、能大能小。在团体里,让他升级,他不矫情拒绝;不升级,他也不介意、不计较。有时要他领导一队的人,他能做表率;有时要他独自负责,他能把地扫好,把机械修好,把工厂整理好,大小事都能一一完成。

八、能乐能苦。有担当责任的部属,与大家相处和乐。他能安于安乐,遇到非常时刻需要加班奉献,他也不以为苦,甚至能以苦为乐。

九、能荣能辱。在大众中做事,有了成就,光荣集中而来,偶尔也会因为过错而受到惩戒,一般认为这是耻辱。但是能干的部属,懂得“争气不要生气”,他会在工作中努力表现,以洗耻辱,所以他能受得起各种待遇。

十、能上能下。公司里有的人能上也能下,有的人能上不能下,有的人愿上不愿下;能上能下,必然最受主管欢迎。

以上“十项全能”,都是思想、理念和精神上的要求,无关技术、能力。如果在思想、理念上具备了“十项全能”,又能在技术上力求进步、成长,则前途发展,自然不可限量。

·佛光菜根谭·

一个人必须有自觉的使命感,由此才会有责任感,才能恪尽职守,才能勇敢担当,才能自我健全。

办公室里的春秋

芳兰只为因香折,良木多从被直摧。

独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别人非。

低调才好

东汉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他就令马车驶开避让。其部属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聊天标榜自己功劳时,冯异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人任务,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

“做人要低姿态,做事要高水平”。做事要有一定的水平,这是毫无疑义的。做事有时要高调,要夸大宣传,要找人捧场,而且愈多愈好、愈大愈好;有时候则要低调才好,只宜做了不说,简单从事,只宜功成不居,因为低调才容易达到目标。

世间什么事应该低调才好呢?

一、说话要低调,不要太高昂。唱歌,曲调不能太高,才容易唱得上去;讲话,音调不能太高,才能和气地跟人沟通。尤其身份地位不高的人,讲话太高昂,就是不懂分寸,容易招来麻烦;懂得低调说话,才能平安无事。

二、做事要低调,不要太张扬。说话固然要低调才好,做事更要低调,不要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就得意地到处宣传,可能很快就招来别人的嫉妒、批评。你开了一家工厂,别以为张扬是好事,张扬就不能成事,所谓“树大招风,名大招嫉”,你事先张扬,往往会坏事。

三、财势要低调,不要太夸张。过去的人有钱唯恐别人不知,因为有钱代表自己的社会地位高,人人羡慕;现在的人有钱,担心别人借贷,或要你投资入股,甚至害怕坏人觊觎,所以愈是有财有势的人愈要低调才好。现代人不但有“人为财死”者,甚至“财多而死”的也比比皆是。

四、报告要低调,不要太自赞。现在的工商各界都讲究绩效,属下几乎每天都要向主管报告,甚至一天不只报告一次两次,而要多次报告,才能让主管放心。报告虽然不需要太自谦,但也不能太夸张、太自我赞叹,让主管觉得你自我吹嘘,自我标榜,结果适得其反,让主管因此对你心生防范。所以报告要中道才好。

五、生气要低调,不要太迁怒。人难免有脾气,不只暴躁的人脾气很大,修养高的人也难免会有发脾气的时候。死灰堆里还可能爆出火花,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次受到伤害,可以忍耐;二次受到伤害,可能不计较;三次受到伤害,也许还可以原谅;但如果受的冤枉委屈多了,难免会生气。有的人生气,怪你怪他;有的人生气,摔碗掼盘子。因为生气而迁怒,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再说,生气能解决问题吗?如果生气就能解决问题,不要紧,只要就事论事,不要迁怒。但一般人往往都是妻子受了丈夫责骂,马上拿孩子出气;哥哥受了朋友的冤枉,拳头就落在弟弟身上。这种迁怒只会让更多人受害。所以生气要慢半拍,要低调处理,不要迁怒别人,才不会让事态扩大。

六、升迁要低调,不要太招摇。不管任何行业,有同事升迁了,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谁不希望升迁呢?但升迁的人不能太招摇,以免引起别人嫉妒。最好愈是升迁愈要低调,你低调、谦虚,没有升迁的人心里也会舒服一些;喜欢你升迁的人,因为你低调,愈会认为你值得赞扬、敬佩。现代人讲究“分享大众”,你升迁时更不可以独居功劳,把贡献、光荣归于团体,把成就归于所有同事大众,才是平安之道。

一个人的本领大小,不在于能力强弱,而在于能否和谐大众。和众的要领,姿态不能太高,行事不能太孤傲,要懂得客气谦逊,就像稻穗愈成熟,头垂得愈低。因此,行事低调的人老成持重,不会虚浮夸大,只凭着自己的实力按部就班,稳扎稳打。所以,低调的人容易成功。

人生处世懂得低调,则酷暑寒冬都美,南北东西都好,高低上下都妙,人我界限都无。低调里蕴藏着深奥的人生哲理与处世妙诀:

其一,功成不居。春秋时介之推力助晋文公后,隐身在绵山,功成不居;三国时诸葛亮对蜀国功劳盖天,刘备愿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谨守臣属本分,低调做人。由于做人低调,功成不居,他们的节操为后人感佩。

其二,等待机缘。有的人满腔热诚,满怀理想,一心想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只是人际的因缘、财务的筹集、时机的适当,处处都不容许他着急一时,只有低调等待机缘。正因为懂得低调,懂得等待因缘,才容易成事。

其三,明哲保身。所谓明哲保身,就是尽量远离是非的旋涡,不要造成别人打击你、对你产生疑忌的机会。明哲保身的人知善恶、明是非,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但绝不是凡事事不关己的冷眼旁观。明哲保身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懂得低调的人就能明哲保身。

其四,韬光养晦。做大事的人不会心急一时,他懂得养深积厚,培养实力,尤其深知韬光养晦之妙,不让自己过于锋芒毕露,因为“好出头的椽子先烂坏”。懂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就是韬光养晦的妙法。

其五,缩小范围。有时候事业做得太大,容易招嫉;出门排场太阔,容易张扬。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别人的势力范围内不能太夸大,不能太招摇,必须低调缩小范围,才能顺利发展。

其六,减少伤害。有的年轻人心高气傲,不能领略低调的妙用,才刚创业就一路向前冲,一心想要超越前人。其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的快速发展,必定招来无谓的障碍,所以懂得低调,奉行“老二哲学”的处世之道,才能减少伤害。

其七,顾全大局。在一个团队里,有的人财力大,有的人势力大,有的人能力大,各号人物,各自较量,必难团结。这时懂得顾全大局的人必然懂得低调、谦让,这才是真正能为团体和自己带来利益的人。

其八,与人共有。所谓与人共有,无论合伙创业,或是经商分利,不能太为自己计较,应该多替对方设想,多以对方的利益优先。当别人所分享的利益多时,自然不会放不下你,所以懂得与人共有,也是自己的平安之道。

上述的低调,说来容易,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很多人总希望比强、比大、比富、比有。有,是好事,但有也有其困难,有了压力,有了障碍,有了阻挠,都是因为有。因此,在拥有的同时,懂得低调一点,才能诸事圆满。

·佛光菜根谭·

从谦虚中体验乐趣,从忍辱中培养美德;

从自制中克服物欲,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螃蟹行为

竹篓中如果只有一只螃蟹时,一定要将竹篓口紧紧盖住,否则螃蟹会沿着竹壁爬出。如果竹篓中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不需盖上竹篓盖,螃蟹也逃不出去,因为只要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到竹篓口,另一只螃蟹为了要让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将前一只往下拖。

《红楼梦》里形容螃蟹为“铁甲长戈死未忘”。螃蟹没有群我的精神,是唯利是图的代表;它见利忘义,看不得别人好,没有团队精神,没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胸襟,横行霸道,致力陷害别人。我们常将贪官污吏比作螃蟹,表示他们的横行无忌。

家庭里,排行老幺的常是横行不讲理的小霸王;朋友间,也有如少年管仲般不讲理的朋友;商场中,也不难看到垄断市场的横行厂商;社会上,也有敲诈抢劫、横行掳掠的地痞流氓;甚至政坛上,也有不少横征暴敛的权贵人物。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人格,只求个人突出,轻忽团队成功,就是螃蟹行为。螃蟹行为就是播恶遗臭、贻害社会的行为,就是让国家落后、社会不安、家庭不和、朋友不义的行为。

现代的世间,是一个同体共生的社会,而现代人往往只求自我的生存、自我的利益,造成空气、水源等生活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具有群我的观念,具有自爱、爱人的公德心,具有关怀社会的胸怀,才是自利利人的行为。

佛陀在未成佛之前有一世堕入地狱,他在受无量苦的当下发愿:“愿承担所有地狱众生的苦。”他因这一念为别人、希望别人免于痛苦的慈悲心而立刻升天。可见,发一念为众的心是何等的功德啊!

孔子说:“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古人把道德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认为具有无私之心、拥有牺牲奉献的精神,才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老子也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如果我们能施之于众,肯付出,肯为人服务,能舍己利群,和平互助,必能因此而获福无量!

·佛光菜根谭·

人格,建立在“不自私”三字;

成功,奠基于“不苟且”一语。

抬轿子

齐高帝曾与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一天,高帝问王僧虔:“你和我谁的字更好?”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他面子搁不住。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高帝听后哈哈一笑。

帮助别人,成就大众,希望对方能更上一层楼,我们就必须为他“抬轿子”。抬轿子,也要有抬的对象,例如为政治人物抬轿子,如果抬错了人,国家社会都会蒙受其害,实在是害人又不利己。

社会上,有一些人欢喜自己被人抬轿子,你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当然有人愿意为你抬轿子。而如果愿意为别人抬轿子,就要学习对方的风范、人格、道德,引为楷模,并且发扬光大。

人都有好奇的心理,喜欢一探轿子里是什么样的人,美若天仙,还是英俊潇洒?万一是个丑八怪,大家难免会大失所望,所以没有相当的内涵,要想有人抬轿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有时候别人纵使看不见轿子里的人物,但是只要看看抬轿子的人,对于轿里人是个什么样的德行,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的人能集合许多人为他抬轿子,因为他有领袖的魅力和气质;如果自己没有领导的条件,就应该心甘情愿地为别人抬轿子。慈航法师说:一个人如果不能领导别人,就要拥护别人;既不能领导别人,又不能护持别人,那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呢?

赵匡胤黄袍加身,汉光武中兴汉室,都是有人愿意为他们抬轿子。被人抬轿子的领导人固然要是高手,被领导的人也要有相当的条件,例如忠心、尽责、勤劳、明智,能够让人放心地托付职责,他才够资格被人领导。

历史上为人抬轿的能臣名相,如诸葛亮、魏徵、范蠡,乃至周公旦护小成王,本来可以取而代之,但宁可为人抬轿子,不愿自己坐轿子,才成为历史上的圣贤。所以,被人抬轿子的皇帝不一定都是有能力的明君,但抬轿子的文武百官可能都要具备有相当的条件。汉高祖可以将将,韩信可以将兵,各人表达的力量不一定相同,但只要各得其所,就是最好的发挥。

坐轿子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欢喜走出轿外,让别人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有的人一直躲在轿子里,深藏不露,使别人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即是后一种人物。

坐轿子的人要懂得分寸,尤其要会用人,要把利益分享大众;如果自私吝啬,谁愿意为你抬轿子呢?为人抬轿子也要懂得进退,太快太慢或是一路颠簸不稳,让坐轿子的人受不了,也会不受欢迎。

·佛光菜根谭·

身为属下,须与主管同一步调,不可以走调,如同唱歌要有和谐的配乐,才会完美动人。

请示的窍门

松下幸之助的领导风格以骂人出名,也以最会栽培人才而出名。有次,松下幸之助对一位部门经理说:“我每天要做很多决定,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者是我觉得过得去的。”那个经理很惊讶,觉得假使他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松下幸之助解释说:“你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你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你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到你所预期的轨迹。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

摘引自《哲理故事三百篇》

任何机关团体、公司行号,带头的领导人总是那么少数几个人,多数都是为人部下;不管秘书、科长、科员,都要向上司领导请示报告。报告成果是表示执行者的智慧,也是请主管分担责任;报告是工作的伦理,也是让主管有赏识你、给你升迁的机会。

请示要掌握要点:

一、找对时间。若要主管接受你的请示,你先要了解他的习惯——他能给你多少时间?什么时间适合请示?什么时间不宜?例如,主管看报时间不欢喜有人打扰,吃饭、睡觉也不喜欢有人干扰。会客、开会时你当然不能请示,会分心挂碍;走在路上,路上不能办公。所以这些时间都不适合请示。你最好待命,或请主管明言何时是他不感到为难的时间,这才是最好的请示时间。

二、做好方案。请示的时候不可以把问题丢给主管,自己先要做好方案,让主管选择、裁示。例如,某个公司周年庆需要送礼,你不能请示主管该送什么礼物,而是事先拟好方案:一、送茶器;二、送茶叶;三、送水果礼盒;四、送花篮……属下做好方案,让主管裁示。能以选择题代替问答题,不必让主管费神,这样的属下必能深获主管欣赏。

三、备齐资料。既然向上司请示,上司必定会询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你事前就要做好准备,掌握好相关的时间、日期、人数、地点等数据,不要一问三不知,让主管没有根据,难以判断决策。

四、执行汇报。请示中,要把握上司的指示,洞悉他的旨意,而后确实执行。执行过后还要汇报。因为一件事情不是一来一往就能解决,有时需要来来回回三番四次才能完成,所以对主管而言不但请示重要,汇报更为重要。汇报时要简明扼要,不可啰唆含糊,不能空洞虚应,不能拖泥带水,要掌握要点。报告能够干净利落、清楚完整,必能增加主管对你的信任。

五、成果追踪。执行、汇报以后不要以为就此了事,最后的成果追踪最为重要,主管最关心的莫过于成果的呈现。一般主管日理万机,很难把办过的每一个案子都记在心上,部属若能帮主管追踪、调查、了解,把成果得失让主管及时掌握,就能成为其得力助手。

六、建档存查。每桩事情办后,时隔数月甚至数年后,主管忽然回忆起来,想要了解其中某些情节,由于你事后做好完整的记录存盘,能够及时呈报主管,主管必定对你另眼相看。

·佛光菜根谭·

对上级要勇于承担任务,对下属要能交代明确,并多加赞美,则天下没有达不到的工作,没有不能用的人。

服务的伟大

英国格拉斯哥市的一家书店门口总放着一箱旧书,有一个靠奖学金生活的穷学生在箱内看到一本学校指定要看的书,就每天花些时间读一章。后来他攒够了买那本书的钱,没想到那本书已不在纸箱里了。他走到柜台询问,只见老板伸手从身后书架上取下那本书,递给他:“有位先生想买这本书,可是我知道你还没有看完。”

工作最伟大,服务最神圣。看到失火了,不能不救火;社会的光明、善良、可爱,就因为人类有服务的性格。

服务的工作,如社会上的义工,一直最为人所歌颂。此外,代书、中介、信息网络等都是服务业。警察执法,有时虽然被指为太严苛,但执法之外也有的是在人情上、道德上的服务。服务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尊重,态度要谦卑,服务的人不能只是向钱看,向权势名位看,应该看服务的价值、意义。服务时若觉得自己吃亏,服务的质量一定不好;应该觉得何其荣幸,自己有此机会。能够如此,服务才有价值。

日本人的服务老少无欺,最为人所称道。台湾曾有大学在毕业典礼时由校长为学生洗脚,主要就是告诉学生:为人服务要谦虚。

要人服务,也要给人尊重,彼此尊重很重要。在路边向小摊贩买一瓶汽水只要十块钱,到大饭店则要卖一百元,为什么?服务的价值不一样。

现在各行各业大都讲究服务的质量,尤其售后的服务。例如美国出产的汽车,一旦售后发现问题,立刻不计成本整批回收;到超级市场买东西,发现有了瑕疵,只要有购买凭据,都可凭证退货。联合国基本上就是一个服务的机构,为了世界的和平而奔走斡旋。特里萨修女在印度服务,赢得举世尊敬;佛教在历史上,有建茶亭、厕所供来往旅客方便,或是点一盏灯,供夜归人照明。《缁门崇行录》中大德为病患服务,印度比腊公房每间只收费一元,因为它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替朝圣者服务。

服务要有服务的性格,要有仁、有义、有勇、有智。骑在人民头上,榨取民脂民膏,即非服务;急公好义,排难解纷,就是服务。地藏菩萨到地狱救苦,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度生,都是服务;佛陀为病比丘穿针引线、倒茶倒水,都是服务。

服务也有等级的不同,第一等的是以劳力换取金钱,例如劳资双方,银货两讫;第二等的是用感情换取你的关照,例如对亲戚、同乡、同志的救济与帮忙;第三等是用善心来服务,因为我是慈悲人,所以我要帮你助你;第四等是用无我的精神,真正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才是最上等的服务。

·佛光菜根谭·

个人的能力要为团体服务,团体健全,个人才有出路;

个人的喜好要对大众有益,大众欢喜,个人才有快乐。

格局与破格

宋代名臣富弼克己奉公,为官清正,颇有廉声。富弼出任枢密使时,宋英宗赵曙刚登基。英宗将其父仁宗皇帝的遗留器物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众臣叩头感谢领赏之后一起告退。英宗单请富弼留下,又在惯例之外特别赏赐他几件器物。富弼先叩头谢恩,然后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份额外的赏赐。英宗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富弼恳切地说:“东西是很微薄,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凭什么劝谏呢?”

摘引自《哲理故事三百篇》

格局是说一个东西的大小和样式,一般指建筑物的结构和格式,例如金銮殿就是皇家的格局。一般说来,房子的建筑有长形、圆形、不规则形;而一个有规模的建筑,必须要方正,因为方正才有气派,方正才能见出其雄伟的气势。中国的四合院也都是采取方正的式样。过去扬州天宁寺有一副对联:“一寺九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我们今日不复得睹如此雄伟的建筑,但可以想见它的规模、庄严。

房子建筑有不同的格局,一个人的心量、智慧也可以用格局大小来表达。有的人格局很大,有的人格局很小,如何表现人的格局呢?

其一,做人的格局要正直。做人各有各的格调,各有各的风范,不管你是什么格局,正直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无论你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在社会上立身处世要想让人敬重,做人正派耿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有的人圆滑灵巧,性格变化莫测,让人捉摸不定,这种人不容易为人所接受。

其二,心量的格局要宽宏。做人正直之外还要讲究心量。心量狭小、悭吝不舍、自私执著,这种人不会受人欢迎。一个人贫富、智愚、能力大小还在其次,主要是看你的心量如何。心量大,可以容人,表示格局大,就可以成就大事;心量小,不能容人,表示格局小,自然难有成就。我们看一个人将来有什么作为,先看他的心量。佛法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每一个人本有的心量大如虚空,何妨放宽心量,包容宇宙万有,自能与之平等同观。

其三,事业的格局要深远。现代人要创造一番事业,举凡塑料业、电子业、保险业、航空业、海运业等,不管什么,都要有长远的计划。例如开设一家保险公司,不能三年五载就关门歇业,否则如何对那些参加人寿险、平安险的客户交代?他们的保险金要向谁领取呢?他们的权利谁来保障呢?所以必须要有长远的计划,不能让事业短命,昙花一现就无法见容于世。

其四,思想的格局要广阔。一个居高位的领导人,能否把公司、团体带向一个崭新的境界,就看他的思想是否广阔。一个伟大的人物,不只是思想要缜密周全,尤其要有海阔天空的广博思想。所谓海阔天空的思想,并不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在广阔的天空中有他一定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广阔的海洋里也有一定的潮汐去还。我们每一个人不妨自问:我的格局能如高山巍峨、海洋广阔吗?

世间万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时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有些事需要破格处理,结果才会更好,例如:

一、人才要破格录用。姜太公八十岁遇文王,一席谈话便获得赏识重用。文王知道他有惊天动地的能量,因此不问由来经历,亲自驾车,带回朝中,封为太师。姜太公年岁已老,与文王素无往来,假如不破格录用,是文王的损失,周朝也无法维持八百年的基业。刘邦破格录用韩信,特别为他筑坛拜将;唐太宗为了提升魏徵的声望,不只经常赞美他,甚至表现出敬畏他的样子,让魏徵得以发挥谏臣的功能。

二、僵局要破格打开。古代中国因为边疆民族不断侵犯中原,汉唐两代都曾用和亲的方法打开动武的僵局。王昭君和番、文成公主下嫁西藏,都是破格谋取和平。

三、过失要破格原谅。春秋时管仲曾经箭射齐桓公,几次三番想置桓公于死地。后来管仲遭齐桓公所擒,鲍叔牙建议重用之。齐桓公说:“他曾想射杀我!”鲍叔牙说:“他过去心中只有公子纠,当然要为主射杀公侯;今日你释放他,他可以为你射天下!”果然,齐桓公破格重用管仲为宰相,后来终于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能破格原谅,哪有管仲发挥才能的空间呢?三国时诸葛亮因街亭失守,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人才难得,假如能破格原谅,可以让他戴罪立功,不也是惩罚之道吗?

四、宗教要破格交流。敌对的国家,为了和平,要破格对谈;对立的团体、机构,如果能破格商谈交流,必能获致意想不到的利益。“战则损,和则贵”,为什么这个世界不破格从和平上来努力呢?宗教界,由于大家的信仰不同,各自对立,不相往来;人和人都可以握手言欢,人和神、神和神为什么不可以破格和平相处呢?世界如许广大,单独一个宗教就能满足全人类的信仰吗?各自尊重,破格交流往来,必定有破格的所获!

·佛光菜根谭·

人生是由很多经验累积的,所以在跨出第一步时,要“敢”;

只要敢承担、敢接受、敢尝试、敢卖力,没有什么事不能做。

拒绝要有代替

一所小学里,老师每次提问,一个学生总是举手,可当老师让他回答时他却答不上来。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会还举手,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时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这个原本极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变差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摘引自《哲理故事》

我的弟子除求学的以外,大部分都分布在佛光山海内外各个分院及事业单位,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他们克尽厥责,热忱有余,但由于方便不够,有时让信徒难过而不自知。有鉴于此,我在佛光山的一次徒众讲习会中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什么人能干,什么人不能干,从一个小地方就可以看出来。凡是能干的人,叫他做什么事,他大部分都是承诺:‘OK!OK!没问题!’不能干的人则推三阻四,事事拒绝:‘这个不对,那个不可行。’当然有很多事情实在不容易做到,但是我们在拒绝的时候要有代替,不要让对方难堪,而且要时时想到给别人一个助缘。”一年之后的徒众讲习会,许多回山的弟子们告诉我,他们秉持“拒绝要有代替”的方针来待人处事,不但得到许多赞美,而且使道场的法务蒸蒸日上。在欣慰之余,回想自己数十年来,因为秉持“拒绝要有代替”的处事方针,不知结下多少善缘。

二三十年前,经常有信徒的子弟来找我,希望我能为他们介绍一份工作,或者推荐他到某机关任职。那个时候人浮于事,要找一份差事很不容易,更何况自己也不知道帮他介绍的工作适不适合,更不知道他的耐心、恒心、毅力究竟如何,但是基于和信徒之间的香火因缘,总想要助他一臂之力。于是千辛万苦,打听联络,穿针引线,好不容易帮他找到职业,赶忙去通知他,不料对方却说:“不要了,我已经在别处上班了。”我当时心想:自己白费一场心也就算了,但是对机关主管失去信用,要我如何交代呢?他们也是卖我个面子啊!这种情况几次以后,再有人找我介绍工作,我心里虽也起了警觉,但轻言拒绝,断了别人的信心,总是于心不忍,所以我想出了一个代替的办法告诉他:“你先看报纸的寻职栏,或者我提供一些数据给你,你认为这个职业和你的能力、兴趣吻合,就自己打电话过去。”对方往往说:“不行啊!他们不认识我,又没有人介绍,不会招用我的。”我告诉他:“你可以向机关行号的主管介绍自己的专长,并且说:‘我让你试用两个月,两个月以后,如果你觉得我可以用,再续用;如果你觉得我不适合,我就走。我是来让你试用的。’老板听说你是来让他试用的,他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也没有人情负担,就会试用你。如果你能经得起试用,可能就会一帆风顺,前途光明;如果你经不起试用,那就得重新调整自己,重新学习。”经过我这一番分析说明,年轻人求职大都能无往不利。

创建佛光山以来,最常见的是一些夫妻吵架,其中一方负气离家出走,或者一些小孩被师长责骂,在羞愧懊恼下不告而别。他们常常一来山上,就请求出家,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收留,但如果一口拒绝,无法帮助对方解决苦恼,这个人再一走了之,可能一家人都会因此而陷入悲伤的情境,所以我采取代替的方式,在谈话中得知他的住址、电话,悄悄地和他的家庭联络。结果家人闻讯赶来,一番恳谈之后,夫妇和好如初,父母子女重逢相聚,每次看着他们欢欢喜喜地携手下山,心中的欣悦真是不可言喻。

常有一些慈善团体向我化缘,如果当时身上有钱,我十分乐于随喜;偏偏我生性没有储蓄的习惯,经常这手收到的供养金,那手又拿去布施结缘,因此经常有出手不便的时候。但又不忍心让他们空手而归,这时我赶快搬出自己的著作,请对方拿去义卖,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来者的需要,又能流通佛法,岂不比断然拒绝更为美好!

一生之中最困窘的是别人向我告贷。因为实际上佛光山开山三十年来,都是在“以无为有”中度日。庞大的弘法事业所费不赀,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是用在刀口上,但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呢?许多人只看到外表的富丽堂皇,却没有想到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血泪。然而念及伟大的佛陀尚且不逆人意,我区区凡夫福薄德浅,岂能随意拒绝,伤害人情?因此我总会准备几十元美金或几千元日币带在身边,当有人提出借钱的请求时我便直言相告,只有将储蓄的外币以为捐助,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对方的请求,也不致彼此难堪。多年以来,或许正因为我向来和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借贷关系,互相不倒债,所以情义都能维持得十分长久,想来也是人生一得。

代替拒绝不是简单的表面功夫,必须打从心里先不要有抗拒、排斥的念头,从而平心静气面对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切忌鲁莽行事,迁怒别人。

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们最会利用各种善巧方便来代替拒绝:《法华经》中释迦牟尼佛不从否定上教人拒绝贪爱邪见,而代之以三乘教法;《净名经》中维摩诘大士不从消极上教人拒绝世俗之乐,而代之以法乐的施化;提婆菩萨亲近信奉邪道的南天竺王,以参政辅佐来代替一般行者拒绝、轻视的态度,结果举国人民皆被度化;盘珪禅师收留人人唾弃的小偷,以爱心代替一般人拒绝、默摈的态度,结果使得佛门多了一位龙象。

每次披览圣典,读到古圣先贤慈悲度众的事迹,都令我感动涕零。后来我自己收徒度众,更深深感受到代替法门的无限妙用。有许多人说:“师父,您何必如此客气,直接说明拒绝就好了。”当然,拒绝只要一句话,非常简便,但是它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我宁愿自己麻烦一点,找寻代替的方式,让对方能够接受,让对方能够成长。我每到一地,均十分留意当地的事物。数十年来,我发觉教育出问题的地方,往往在于父母师长习惯以拒绝的态度来对待下一代;而人际关系出了问题的人,大都在于他们经常用拒绝的方式来否定别人。在此奉劝诸位:要给人信心,要给人欢喜,要给人希望,要给人方便。所以即使不得已要拒绝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地拒绝,而要有代替地拒绝;不要立刻就拒绝,而要能婉转地拒绝;不要无情地拒绝,而要有帮助地拒绝;不要傲慢地拒绝,而要有出路地拒绝。

拒绝要让对方感到欢喜,拒绝对方要有艺术。

·佛光菜根谭·

一个有用的人,勇于承担而不推诿,要给人信心;

一个优秀的人,凡事决不轻易拒绝,要给人希望。

做个能讲话也会听话的人

唐太宗对王珪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善于评论。你从房玄龄等人开始,评价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有所长。”

王珪答:“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徵。文武全才,出将入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洁,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

摘引自《哲理故事三百篇》

世间有各种人,士农工商代表各种不同职业的人,贫富贵贱代表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男女老少代表各种不同年龄及性别的人,善恶好坏代表各种不同品德、操行的人。世间的各种人等很难一一细说,现只举一个团体中或一次会议里常见的几种人:

一、没有主见的人。这种人自己没有看法和主张,你这样说,他认为好,你那么说,他也认为很对。没有主见,没有看法,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随波逐流。这种人在团体里,有也好,无也好,无关紧要,永远是个默不出声的听众。

二、立场不稳的人。这种人唯利是图,没有立场,也没有是非对错,你对他有利,他就举手附和;对他无利,即使好事,他也可能反对。见风转舵,出尔反尔,没有是非判别,这种人永远东风吹东倒,西风吹西倒。就拿当今的人来说,今日投向这个党派,明日投向那个党派,把个人利益摆在前面,把群体的利益放在后面。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三、思想偏激的人。这种人没有公平正直的性格,只有偏激的思想,不能随众合群,只知道执著一己之见,有己无人,不重视理则、不重视圆融,不能群策群力,在一个公众会议的地方,他可以跟你反目、辩论。这种人对事理偏执,很难妥协,在团体里也很难和人相处,只有令人望而生畏,除了对他“敬鬼神而远之”,并无他方。

四、行事武断的人。这种人不接纳别人的意见,不顾虑大家的需要,自以为是。这种人假如权力在握,不重视公议,不重视舆论,执著己意,武断独裁,则事情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五、沉默寡言的人。这种人不喜欢表达意见,在任何场合都是沉默寡言,只有听人讲话,赞成的也不热烈附和,反对的也不表达意见,随众而来,随众而散。这种沉默寡言的人,在会议场合,有他不多,无他不少。

六、智慧圆融的人。在任何团体里,最受人欢迎的当然就是有智慧、处事圆融的人了。这种人说话事理兼顾,表达问题诸方圆融,讲究的是少数服从多数,讲究的是尊重包容,这就是民主的风度。一个团体或一场会议中,如果能多出几位智慧圆融的人,处处兼顾,处处圆融,那么这个团体必定兴隆,会议必能成功。

为人客观,处事圆融,做个能讲话也会听话的人,懂得随缘,更能坚守原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佛光菜根谭·

和平是大家共同向往的,但是绝非丧失尊严的苟安;

而是人人在平等的原则下,共存共荣。

人间圣贤

孔子看到魏国一大臣正大量制造武器,准备叛乱。孔子联想到:他们叛乱会有什么结果?一定是民不聊生。大臣知道孔子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企图,就派人把孔子困住,不让他走,说:“您要对天立誓,不把我的事说出去,我才放您走。”孔子说:“好,我答应你。”就这样脱身了。之后,孔子立即对学生说:“走,去告诉国君。”子路就说:“老师,你何以言而无信?”孔子答:“在威胁之下的信用可以不用遵守,而且纵使我去通告,我个人的信誉毁坏没有关系,只要千千万万的人民免于灾难就好。”

摘引自《小故事真智慧》

佛经说人生有十种性格:佛性、菩萨性、缘觉性、声闻性、阿修罗性、天性、人性、地狱性、饿鬼性、畜生性。人间固然有许多地狱、饿鬼、畜生,但也有许多如佛的圣贤:

一、为国忘家的人。在人间圣贤当中,为国为家的人算是最难得的了。例如为了发展国家宪政而牺牲生命的清光绪六君子,以及一九一〇年殉难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都是为国为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最为人称道的大禹王,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为国为家的精神,其心可昭日月,吾人不可因为时代久远而遗忘他们。

二、为公忘私的人。每一个时代都有许多为公忘私的圣贤,例如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张自忠抗日为国捐躯,为公忘私,以圣贤称之,当之无愧。历代有许多贤臣,他们为了奏请民生富乐之计,不惜冒死直谏,虽然皇帝要砍他们的头,他们仍然毫不畏惧地说:“请陛下听臣说完再砍不迟!”这种以死许国、因公忘私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三、为人忘我的人。各个时代为人忘我的圣贤豪杰也是不计其数,因此能维护天地间的正气。琉璃王要消灭迦毘罗卫城,当要血洗杀戮时,身为城主的摩诃男对琉璃王说:“这里毕竟是佛陀的故乡,请你接受我最后一个要求!”琉璃王问:“什么要求?”摩诃男说:“现在你要杀死这么多人也不容易,现在我潜到水底,你就放手让他们逃命,等我从水底浮上来时,没有来得及逃的人再由你去杀!”琉璃王觉得有趣,于是答应。摩诃男潜入水中,即刻把头发缚在树根上,他牺牲自己的生命以争取城民逃命的时间,这就是圣贤可歌可泣的义行。

四、为义忘利的人。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世俗之见以利为先,而圣贤则以义为先。自古以来,中国有很多的义庄、义井、义田、义校、义冢、义桥等,因义而建的事业,当中意义无限。另外还有许多义士、义警等,也为人间留下佳话。

五、为法忘躯的人。在人间里,为法忘躯的圣贤可以说车载斗量。例如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尊者,在佛法东传之初他们与神通的道士斗法,险象环生,最后凭着佛陀舍利的法力,得以在中国广大弘传佛法。再如神会大师在滑台大会为六祖大师定位,他以老迈之躯,冒着生命危险,慷慨激昂地发表高论,终于让师门大法得以顺利弘传。今人能够得以闻法学佛,实在应该感谢这些为法忘躯的圣贤,如果没有他们,何能致之!

·佛光菜根谭·

牙齿以坚硬易毁,故圣贤贵柔;

刀刃以尖锐快摧,故圣贤贵浑;

神龙以难见称瑞,故圣贤贵潜;

沧海以汪洋难量,故圣贤贵深。

去留三岔口

欲除烦恼须归佛,各有因缘莫羡人。

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不如归去

宋朝龙德府尹李侯令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连下三道命令,禅师无动于衷。李侯派使者去接,行前威吓:“如果你不能把善昭禅师带回来,就把你活活打死!”使者于是哀哀求告禅师。善昭禅师看看,不去是不行了,就考问众徒弟:“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一个徒弟上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八十里!”禅师摇摇头:“太慢了,你赶不上我。”另一个徒弟高声喊:“我去,我一天能走一百二十里路!”禅师还是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众徒弟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这时有个徒弟默默站出来,叩首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善昭禅师一听,微微一笑:“那好,我们走吧!”于是就一动也不动地在法座上微笑圆寂,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边立化了。

《古文观止》里有一篇陶渊明的作品《归去来辞》,可谓名垂千古。陶渊明因为不愿在官场里为五斗米折腰,兴起了“不如归去”之念。现代人在公司行号任职,或服务于公共部门,偶尔也会因为事与愿违兴起“不如归去”之感。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不受重用。有的人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伸,既然不能受到主管的重用,也就不愿再浪费时光岁月,便想另谋发展,所谓“此处不用人,自有用人处”。

二、不被尊重。有的人从事工作,待遇微薄可以接受,不被尊重的感觉难以忍受。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都希望受人尊重,当他感觉主管了解他、信任他、重视他,他也会鞠躬尽瘁加以回报;如果感觉不受重视,立即意兴阑珊,心灰意冷。

三、不给因缘。部属追随领导人,为其奉献心力,领导者也要给属下因缘,例如让他有进修、升迁的机会,让他对前途感到希望无穷,觉得在此服务有很多机会可以发挥所长;如果部属觉得主管不给因缘,让他看不到希望、前途在哪里,那么离职而去也是迟早的事。

四、不能适应。有的人对工作的时间、环境、性质适应不良,乃至与同事相处发生困难,又没有解决渠道,就会动起“不如归去”的念头。因此,要让人才适应环境,领导者也要让环境来适应他,彼此相互适应,就能如鱼得水、如鸟居山林。

五、不能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上能有所发展,能够施展抱负,大展宏图,可有一些团体机构暮气沉沉,都是一些老迈庸人居高位,让后进者觉得无所发展。韩信夜离汉营,就是因为感觉前途得不到发展,所幸萧何月下来追,让刘邦筑坛拜将,终能展其抱负。发展是生命的延伸,一般仁人义士都把事业看得比生命重要,所以让工作者找到施展抱负的舞台,自然不会有“不如归去”的举动。

六、不能生根。有的人在团体里找不到归属感,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过客,无法落地生根,不值得在此终身奉献,自然时时动念“不如归去”。无论国家或团体,经常走马换将,让工作者没有安定感,随时都做好离去的准备,如此留不住人才,国家、团体又如何能发展、兴隆呢?

·佛光菜根谭·

正念如盾牌,可以抵御强敌,保卫自身;

正见是盔甲,可以抵挡诱惑,远离三毒。

挖角

最早刘邦不肯重用韩信,韩信不得意,就趁夜逃了。萧何得知消息,顾不得向刘邦报告,率人追赶。有人报告刘邦说萧何也逃跑了,刘邦大发雷霆。待到萧何追回韩信,去拜谒刘邦作汇报时,刘邦怒斥说:“众将逃亡许多,你不去追,为何独追一个韩信?”萧何说:“众将容易得到,而韩信乃国士无双,若大王欲得天下,除韩信以外,再没有能为你统兵打仗的人了。”刘邦于是要召见韩信,委为大将。萧何批评说:“我王素来傲慢无礼。今天要拜大将,就如呼喊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要逃走的原因。我王要拜韩信为大将,必须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沐浴更衣,吃素食,戒酒肉,恭恭敬敬地斋戒七日,还要筑好坛场,准备好一切拜大将的礼节,方可隆重举行拜将仪式。”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杰出人才,是人才就为各方所需要,就会出现挖角的现象。比如手艺好的厨师,各大饭店不惜重金礼聘,想要挖角。比尔·盖茨为了发展事业,最初也是在世界各处挖角,甚至说:“如果把我们公司最优秀的二十个人带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微软公司能铺天盖地地影响全球,就因为懂得人才的重要。

人才也不一定要靠挖角而来,挖角不是最好的事,假如自己能培养人才,又何必到别的团体去挖角呢?但是这个世界要靠竞争,才有成就,才能胜利,所以挖掘重要的人才,成就重要的事业,也是世间物竞天择的自然之理。挖角既是免不了的事,自家公司就要设法避免人才外流。如何才能避免人才被挖角呢?

一、用教育避免挖角。台湾各个公立大学,每年到了招生之际都会使用金钱攻势,到全省各高中挖掘优秀学生;私立大学没有雄厚的财力,比不过公立大学的挖角行动,只有提升自己的师资设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都是私校,但凭着优异的办学成绩,不但能发掘人才,也能留住人才。

二、用爱护避免挖角。一个团体里,优秀人才很容易被别人用优厚待遇挖去。假如对人才能爱护、提拔,满足他的需求,让他感到自己的长官就是伯乐,如此他会感谢伯乐提拔、赏识的知遇之恩,自然不会轻易投靠他人。

三、用重用避免挖角。是个人才,就要好好地重用他,让他有所发挥,自然不会被别人挖角。刘邦筑坛拜将,隆重厚待韩信,韩信知恩图报,帮刘邦逐鹿中原,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所以,重用人才,人才自然不会求去。

四、用希望避免挖角。人生的意义是活在希望里,假如人才在你这里服务,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毫无希望,即使待遇再优渥,也留不住人才。留住人才之道,即要让团体的分子感觉到前途有希望。平时的加薪升官,这只是人才起码的希望,更重要的希望是在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成就、工作对普世的价值上。

·佛光菜根谭·

一个团体的运作,人才的选用是否得宜是工作成效的关键;有非常之人,才可建非常之功。

忍耐就是力量

有个人投师学艺,期间经常受师傅的虐待、欺负,不是骂就是打,造成他满肚子的怨恨,总认为师傅太不人道了。因此他愈学愈恨,恨意久久累积下来,到了难以平息的地步,便决定要离开,甚至准备在离开前进行报复。他跟朋友说明缘由与计划,朋友却说:“你是来投师学艺的,师傅也拜了,学艺未成就离开,太可惜了!不如跟他学艺三年,等到手艺学成了再离开,到时候报仇也不嫌迟啊!”他觉得朋友的看法有道理,决定留下来。为了把手艺学精,他不得不忍耐师傅严厉的教导;也由于他的勤劳,手艺日益精巧,相对地,师傅对他也愈来愈好,种种的赞美、呵护、奖赏让他愈活愈快乐,愈学愈满足。三年后,朋友问他:“三年过了,怎么还不走呢?”他说:“现在师傅待我很好,舍不得走了。”

我检视过去颠沛流离的岁月,自忖若非凭仗忍耐作为舟航,如何能安然度过苦难连连的时光?我又盱衡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人我是非的生存,自觉更需坚此百忍,方足以应付万难。我时时刻刻以忍耐作为我为人处事的圭臬。多年后的今天,回顾往事,我深深感到:忍耐,实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我出身贫穷的苏北,十二岁出家以后,生活更是清苦,然而贫寒适足以励志,我刻苦耐劳的性格就是在这个时候孕育而成。记得在丛林参学十载,为了服务大众,除了平常的劳动出坡以外,我自愿发心典座煮饭两年、饭菜行堂六年、担水司茶一年半。初来台湾,为了报答寺院收留之恩,除了上课教书以外,我发心做一切苦役,每天打六百桶井水,清扫数小时落叶、水沟、茅厕,每天还要拉车到十余里外的市场,购买八十余众的油盐柴米。虽然与当地住众、信徒言语不通,勤快的工作倒也博得大众的好感。我常常因为体力透支而晕眩呕吐,往往一阵天旋地转后,我又默默地咬紧牙关,继续未竟的工作。

后来,我以文字般若来弘扬佛法,开始搜索枯肠,熬夜笔耕。一九五三年,我走入社会,说法布教,为了准备讲词我费心思量,有时竟通宵未眠。佛光山开山初期,我又与山崩洪水日夜搏斗。近十年来,我马不停蹄地在海内外讲经度众,建寺安僧,每天分秒必争地和有限的时间赛跑。数十年来,无不是在忍耐忙碌、忍耐奔波、忍耐劳累,在忍耐疲惫中度过,然而我不以为辛苦,因为忍耐是为了要积极地开拓人生,创造佛教远大的前程。

“英雄只怕病来磨”,我素来身体结实,然而也有好几次病痛的经验让我苦不堪言,在丛林参学十载,我曾经生烂疮,发疟疾,虽然辛苦难耐,足以致死,但是从来没有寻医就诊,为的是已将“色身归于常住,性命付予龙天”,只好用信仰和时间治疗。不知是诸佛菩萨的加被,抑是忍耐力量所致,我都能不药而愈。其他如感冒、牙疼、眼痛、脑热,就更算不上什么毛病了。所以及至年长,遇到再厉害的感冒,再严重的病痛,我也惯于忍住苦楚,继续弘法写作,常常等到工作告一个段落时,才发觉自己也奇迹似的恢复了健康。

多年来的经验使我深深感到:色身的病苦不是真苦,只要我们肯忍耐,自然就有力量去承担一切病苦,而在病时不觉病,苦时不觉苦,自觉忍耐的力量可以应付一切。

体肤的饥寒、筋骨的劳苦可以借意志力来克服,心中的委屈、他人的误解也可以用平常心来对治。一般人最难忍受的还是名节的无端受损、人为的故意抹黑,然而在几十年间,这些我全都遭遇到了。早年因我为佛教勇于建言,我多次被教界人士议论为异端分子,后来由于军工商各界官员来向我请益佛法,我又被新闻媒体说成与政治挂钩,凡此都是打击伤害的话题,然而我并不予以理会,只是淡泊处之,默然以对。果然事实的发展证明了我理念正确,时间的递嬗也还给我清白公道。所以,忍耐并不是懦弱无能,而是面对毁谤讥讽,还能择善固执,无怨无悔。

幼儿以啼哭为力,然而一旦流出眼泪,力气也耗尽了;妇女以娇媚为力,然而一旦使出娇媚,气势也消失了;莽夫以拳头为力,然而一旦伸出拳头,正气也瓦解了。唯有真正的菩萨行者,他们以忍耐为力,以慈悲为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所以能一鼓作气,排除万难,成就福国利民,饶益众生的丰功伟业。

·佛光菜根谭·

忍耐的大地最为厚实,故要增长忍耐;

烦恼的蔓草滋长最快,故要断除烦恼。

精神力,无极限

两个工作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拜望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人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才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则没动。

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成了农业专家。留在公司的那个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人。有天两个人遇到了。农业专家问经理人:“奇怪啊,师父给我们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困在公司?所以辞职。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也听了啊!”经理人笑道,“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于是两人又同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闭着眼睛,隔半天又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摘引自《哲理故事三百篇》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力道,像大自然就有自然力,举凡台风、地震、山洪、海啸等,都能爆发无比的摧毁力,对人间造成莫大威胁。当然,大自然的力量也有好的一面,具有建设性,例如太阳的温暖、和风的吹拂、树木供人乘凉、花草给人欣赏、空气让人生存等。大自然的力,好与不好,都和人类息息相关。

人也和大自然一样,也有所谓“人定胜天”的力量。人有头脑,具有无限的智慧力;人有视力,能够“眼观四方”;人有耳力,可以“耳听八方”。人的口才语言,可以说服群众;人的充沛活力,可以有种种作为。尤其人有精神力,可以主持正义,可以克服困难,可以抵御外来压力。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在无限的力量当中,最值得歌颂的是精神力。

人应以何为精神力呢?

一、以正气为精神力。古来圣贤都倡导道德、人格,因为道德、人格可以发挥正气的力量。所谓正气,虽大敌当前,面对百万雄兵,也毫不畏惧,视死如归。文天祥面临生死抉择时,正气凛然,只求一死以报效国家,所谓“英烈千秋”,令人钦敬。自古以来,读书人都要养气,养什么气呢?也就是养正气。

二、以刚毅为精神力。守正不阿、刚毅果断,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才能担当大任,成就大事。宋朝包拯包青天,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为了公正执法,皇亲国戚之前也毫不畏惧;这种人以真理为依归,凡事公正、公平,为人间伸张正气,所以为人所歌颂。

三、以牺牲为精神力。中国的儒家“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前仆后继,牺牲自我,成全大局。抗日英雄张自忠,由于敌众我寡,军力悬殊,最后身死报国;在那一刻,连敌军也集体立正,对他行礼表示敬意。可见为国家民族牺牲,为道德人格坚守气节,这种贤臣义士,不管敌我哪方,都该尊敬。

四、以服务为精神力。“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未来的世界必定是一个服务的世界,唯有服务才能实现世界和平。过去国际之间攻城略地,以征服为力;今后的世界,不管哪个国家政府,哪个社会团体,甚至哪个个人,谁服务,谁就胜利。现在的民主政治,竞选公职,不是也都倡导为民服务吗?

·佛光菜根谭·

快乐要经过努力、勤劳才能获得,

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与实践,是无法体会真正的快乐。

脱困之道

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甲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乙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道第二天、第三天都如此,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和尚乙终于受不了,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

等他看到和尚甲,大吃一惊: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和尚甲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两人走到后院,和尚甲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摘引自《哲理故事》

汉高祖刘邦一生戎马,当他受困平城时,虽是兵多将广,但单靠武力无法突围而出;孔子受困陈蔡之间,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皆束手无策,无人能助他脱困。不管伟人、平民,在一生当中都会遇到一些困境。如何脱困,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人生课题:

一、提升能力。人之所以受困,必定是计划不周,行事不到。例如资本不够,坐困愁城;或是受人胁迫,感到危险。这个时候求告无门,只有靠自己提升信心、实力,才能渡过难关。虽然有些事可以让时间去解决,但时间不是万能的兵符,还是要吾人自我充实,运用一日、一周乃至更长的时间。越王勾践则以数年的时间换取“生聚”、“教训”,最后终能打败吴王,复兴越国。

二、改变观念。人会被困难包围,大都因为自己守成不变;一成不变,所以失去先机,使自己陷于危困之中。就如一场战争,没有进攻策略,也没有退兵计划,仅靠一成不变的战术,被围困自是意料中的。如果此时能改变观念,重新规划,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兵法里有说“出奇制胜”、“变换阵势”,能够改变观念,才有脱困机会。

三、转换跑道。一个人以种水果营生,多少会遇到台风、虫害,眼看着即将可以收成的水果,一阵台风过境,一次虫害流行,一切付诸流水。其实,人生跑道很多,改为务农也不错,种稻、种菜、种豆都可以。若觉务农不好,那么经商也可以;无意经商,那开个小工厂吧。自己不是企业人才,就心甘情愿当上班族,拿固定薪水养家糊口也不错。世间道路之多,有陆路、海运、航空,条条大路通长安,为何要墨守成规,不肯转换跑道呢?

四、培养因缘。有人一生诸事不顺,求职职业难找,做事事业不振,一生都活在艰难危困之中。这时不必怪国家社会,也不必怨亲人朋友,要怪只怪自己因缘不具。所谓“诸法因缘生”,一切事业都要有资金、土地、市场、计划、文宣、人才等等。这许多因缘缺少其一,事业就不易成就。所以,受困时不必怨天尤人,若懂得此中道理,当下开始,好好跟人结缘,以自己的少量能力、发心、因缘,回向给别人,把自己融入其他因缘,有朝一日因缘具备就可东山再起。

五、掌控机遇。在人生行事当中,有易处之人,也有难处之人,有易处之事,也有难处之事。这许多难易人事当中,都有我们的机遇。机遇是一时的,它可能和你擦身而过;失去机会,不容易再来,所以懂得掌控机遇,就是脱困的要点。一个理念、一个示范、一句话、一个人、一件事,都可能是你的机遇。美国费城百货公司总经理詹姆斯,有一天在偶然机缘下,亲切地端了一张椅子给到店内躲雨的老太太,没想到这位老太太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后来詹姆斯接受邀请,加盟卡内基旗下,因此飞黄腾达,一生功成名就。

一次机遇可能改变一生,人生岂能不好好把握机遇!

·佛光菜根谭·

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才能在变化中求进步;

不短视近利,不好大喜功,才能在守成中求成长。

不要错失良机

从前我在焦山佛学院念书的时候,曾有机会可以进国立师范学院念书,但师父却以苛责的语言回绝了我,而送我的师弟今慈去念大学。后来师弟还俗,我才恍然大悟,师父骂我,是故意用一种激烈的方式让我“不要错失良机”。

在佛光山草创初期,正是财务最拮据的时候,我陆续送慈惠、慈嘉、慈怡、慈庄、慈容等人去日本留学。她们在临上飞机时频频问我:“师父,我们一个个走了,您一个人怎么能料理开山那么多事情呢?”我以平静的口气回答:“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你们不要犹豫迟疑,错失了良机!”她们毕业归国之后,帮我办理各种文教事业,佛光山因而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后来,我继续送了一些徒众到世界各国去深造,但也有一些没有条件留学的弟子前来要求留学,我回答他们:“你们留在山上好好学习行政、法务,不要错失良机!”一些弟子听从我的劝告,继续留在佛光山多方参与,现在都已是住持一方,他们都很感谢我当年的苦心;一些弟子一意孤行,后来学无所成,悔不当初,才知道自己没有条件,即使争取到机会,也不是良机。

所以,什么是良机?我觉得,有未来性,能利己利人的机会,才是良机。回想起来,我并无聪明才智,境遇也不是很好,但仍能为佛教创出一番天地,没有错失良机正是重要因素。

数十年前,因为我经常为了护持正法、厘清佛教的原则而在报章杂志上扫除邪见,又写了一本《释迦牟尼佛传》,引起日本大正大学的注意,寄给我一纸博士班入学通知单,希望我前往就读。当时我想:这个机会实在太好了,我要努力读书,将来学成归国,服务大众,好为中国比丘争一口气,让大家知道不是每一个人到了日本就会变节还俗。既而又想:我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在台湾这片佛教沙漠之中开辟了一些绿洲,如果我去了日本,有谁能继续我的愿心,将菩提种子遍撒台湾各个角落呢?正在犹豫的时候,高雄万隆酱园的朱殿元居士得知这个消息,焦急地跑来问我:“你已经是我们的师父了,为什么还要去日本当学生呢?”我突然醒悟:此时此刻,我何必为了博士虚名争一口气远赴东瀛呢?我留在台湾好好耕耘这一片净土,如果能让佛教拥有光明的前途,就足以证明比博士学位更为重要!后来事实证明,我虽然失去了深造的机会,但是我并没有错失良机。在此二十年后,美国东方大学颁给我荣誉哲学博士学位。这么多年来,我看尽世事起伏,往往发现:人之所以会错失良机,大多在于私心自蔽,以致自他受害。原来所谓良机,是要自他欢喜,彼此有益,公私两利才可。

中国有许多要人把握良机的格言,很值得我们铭记在心,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在教导为人子女者不要错过行孝的良机;“苦口良药,忠言逆耳”,是提醒在当局者不要错过忠言的良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是在警惕青少年们不要错过青春的良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是在劝告行为放逸的人不要错过行善的良机。佛教经典里鼓励大家不要错失良机的字句更是俯拾皆是,像《华严经》的“不忘初心”,《八大人觉经》的“不念旧恶”,《维摩经》的“不请之友”,《大乘起信论》的“不变随缘”,都是把握良机的最佳法门。总之,没有机会的时候广结善缘,机会来临的时候及时掌握,就不会有错失良机的遗憾了。

·佛光菜根谭·

能够克服困难,便能获得良机;

能够解决困难,便能化解危机;

能够面对困难,便能寻求转机;

能够不怕困难,便能把握时机。

同类推荐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百年佛缘:生活篇

    百年佛缘:生活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百年佛缘:文教篇

    百年佛缘:文教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学历与学力

    学历与学力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五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启救赎计划

    天启救赎计划

    少年终将成王拯救世界,但谁来拯救少年?这是一个轮回在不同的世界中寻求救赎的故事。PS:作为一本无限流的书列一下世界比较好?已写或准备些的世界:狂父、刺客信条、沙耶之歌、高考恋爱一百天、狩魔猎人、耻辱、哈利波特、群星(待补充)我会努力原创剧情的。
  • 让女人受益终身的美丽课

    让女人受益终身的美丽课

    你的身体现在几岁?想要多一点体力吗?想要好一点的记忆力吗?想要耳聪目明、头发多一点吗?完成本书为你量身制订的美丽课,你就能年轻10岁。
  • 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诡胎

    诡胎

    鬼胎上身,活人勿近!深夜下班,我将一位在街边等车的孕妇送去医院之后,便被迫踏上了一条死亡之路……
  • 似水流年一

    似水流年一

    这本书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雕刻了我高中的三年时光。可以说她是我的骄傲,她是我的希望。我感谢她,她记录了我高中三年的拼搏与迷茫,是她永恒了我高中三年的璀璨年华与苦痛的忧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上无极

    太上无极

    纵观世界文化,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欧美的诺亚方舟,一个个英雄人物清晰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古老的东方神秘又有多少存于其中?芸辞梦颍从十四亿人群中跳出,为您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神话故事。西周末年,中尊福瑞为了制服四角,被迫使用了禁术四灵结界,自身被通天教主的极光所伤,生死难料。适逢妖族少年鬼谷子横空出世,代替福瑞继续维持人间的正义。机缘巧合之下将数千年前封印的兽神放出,人间再次陷入混乱之中。一个持续数万年的隐没轨迹也被逐渐剥开。
  • 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我曾经发掘过外星人的墓,揭秘过希特勒的南极基地,在北欧血战吸血鬼,在墨西哥和狼人摔跤......过去的光辉一遍遍涌上心头,但我现在已是风烛残年,所以我决定用我那仅剩的一点烛光,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冒险史,一杆笨拙的笔,用那不太漂亮的话来叙述我那曾经的辉煌。我叫安德烈,我曾经是一位冒险家!
  • 我是女主的金手指

    我是女主的金手指

    “那年,女主为了自己抛弃了三千后宫”;“那年,女主为了自己抛弃了四大校草”;“那年,女主为了自己彻底黑化”;“那年……”“宿主啊!你憋说了,你家男人在吃醋!”【渣更作者,新书开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