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72400000001

第1章 唐朝的天空

这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或者还要早一点,两位国外学者谈起中国的事。

日本创价学会的会长池田大作,在一次聚会上,与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华夏文明。这位日本作家、政治和宗教活动家忽发奇想,问这位专门研究东、西方文明发展、交流、碰撞、互动的英国学者:“阁下如此倾情古老的神州大地,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

汤因比略略思索了一下,回答说:“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我会选择唐代。”

“那么——”池田大作试探地问,“你首选的居住之地,必定是长安了。”

中世纪的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面积广阔,人口稠密,商业发达,文化鼎盛,是公元9世纪前全球顶尖级的都市,堪与古罗马帝国的大罗马地区媲美。现在的陕西省省会西安,不过是在原来皇城及部分宫殿基础上,建起来的小而又小之的新城,与当年庞大的长安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在今天的西安,仰望苍穹,很难想象当年那近一百平方公里唐朝都城的天空,该是何等的气象恢宏。

1924年,鲁迅到西安去了一趟,就是为了这片天空。他一直有个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主人公是杨贵妃。因此,他来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地,无非想实地考察一下,寻找一点感觉。这种做法,在当今先锋才子眼中,自然是老派作家的迂腐行为了,会大摇其头,面露鄙夷之色的。

对于当下声色犬马的作家,天空已非很主要的描写对象。如果一部作品翻到第十页,男女主人公居然还没脱掉裤子和裙子的话,这位作家肯定是比较保守的了。所以,他得赶紧把作品中的他和她,撵到房间里去,房间里是没有天空的;再把这个他和她,按倒在床上,床上就更没有天空了。试想,当这位作家眼中的灼灼淫光,聚焦于脐下三寸的时候,你强求他去关注什么鸟天空,不是找挨骂吗?因为,在他们看来,为写小说而风尘仆仆地跑去看西安的什么天空,是很傻B的事情。不就是把李隆基搞得五迷三道的那娘们儿吗?要是放到擅写裤裆文学的作家,特别是女作家手里来写,买几张毛片,插入DVD,荤的素的就全有了。准能写出一部令人喷血的色情小说,用不着那么费事。

“唐朝的天空”这个说法,是鲁迅20世纪30年代致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提出来的。他说:“五六年前我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去过长安。到那里一看,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费尽心机用幻想描绘出的计划完全被打破了,至今一个字也未能写出。原来还是凭书本来摹想的好。”

生活之树,有时也不常绿。不看倒好,一看,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此长安已非彼长安了。在唐以前,这里曾是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其中还包括黄巢的大齐,十二朝定为国都的城市,时间长达千年之久。但到唐代末年,有一个比黄巢更残忍的朱全忠,“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十》)。经过这次彻底破坏以后,如刘禹锡诗云,“金陵王气黯然收”,长安风水尽矣!嗣后,除了李自成的短命大顺,没有一个打天下坐江山者,有在这里建都立国,作长治久安之计的。所以,鲁迅以为来到这个以羊肉泡馍和秦腔闻名的西安,能够看到大唐鼎盛时期的天空,那自然要徒劳而返了。

鲁迅此次访陕,看过秦腔,买过拓片,有没有吃过羊肉泡馍,不得而知。但这些离唐朝太远的事物,大概无助于他的创作。于是,那部长篇小说《杨贵妃》,胎死腹中,成为了现代文学之憾。

不过,唐朝终究是伟大的王朝。英国的汤因比,如果让他再活一次,竟愿舍弃伦敦而就长安。从来不作长篇小说的鲁迅,却要为唐朝的杨贵妃立传,还破天荒地跑到西安去寻找“唐朝的天空”。我一直忖度,应该不能以今天基本贫瘠的西部状况,来考量两位智者对于那个伟大朝代的认知,从而觉得他们的想法属于“匪夷所思”之类。看来,这个朝代,这座城市,不仅在中国历史,甚至在全人类历史上,都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

在中世纪,自河洛地区、关中地区,以及长安而西,越河西走廊,一直到西域三十六国,由丝绸之路贯穿起来的广袤疆域,由汉至唐,数百年间,虽然中土与边陲,域外与更远的国族之间,没断了沙场厮杀,兵戎相见,枕戈汗马,狼烟鸣镝。即使到了隋末唐兴的公元7世纪,李世民开始他的贞观之治的时候,据钱穆《国史大纲》载:“自隋大业七年至唐贞观二年,前后十八年,群雄纷起者至百三十余人,拥众十五万以上者,多达五十余,民间残破已极。”但是,应该看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无论怎样铁蹄千里,怎样倾国来犯,其实,倒是某种意义上的“绿色”战争,相当程度上的“环保”战争,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危害,不是那么严重。甚至不如现在一个县城里的小化肥、小造纸、小化工更能糟蹋地球呢!古人打完仗,拍拍屁股,回家继续种庄稼。所以,地照样绿,水照样清,空气照样清新,天空照样明亮。

中古时期,森林的蓄积,植被的完整,水土的保持,雪山的融化,河川湖泊的蒸发和补给,都还处于正常状态之中。历经战乱的古都,由于“八水绕长安”的大气环境,还能够保持郁郁葱葱、空气湿润、林木苍翠、鸟语花香的氛围。所以,才有可能出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诗中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场景。

虽然,诗的后两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似乎有点悲凉,那也只是我们读者的感受,但当事人就未必了。实际上,元二出了阳关,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王维《出塞作》)的安西,即今之新疆库车,别看气候干旱,人烟稀少,沙尘肆虐,烈日炙烤,那也是另有引人向往之景的一个去处。

第一,当时的汉民族,还不那么深受礼教的束缚,敢于向往自由,能够率性而为,比后来的中国人要敢爱敢恨一些;第二,当时的少数民族,尚武少文,性腺发达,更为放荡放肆,感情强烈。来自长安的元二先生,会在那弦歌嘈杂、觥筹交错、灯红酒绿、舄履杂沓的帐篷中、毳屋里,生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吗?恐怕光那些达坂城的姑娘,他的眼睛也是忙不过来的了。

南北朝到隋唐的数百年间,中原的汉民族与边外的少数民族,不停地进行着胜者和败者角色互换的战争游戏:一个时期,大批被掳掠的汉人,被胡骑裹胁而西;一个时期,大批降服的胡人,进入汉人居住区域。打仗的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影响、此消彼长的融合过程。胡汉杂处的结果,便是汉民族的血液里,大量掺进胡人的剽悍精神,而胡人的灵魂中,也铭刻下汉民族的文化烙印。诚如鲁迅给曹聚仁的信中所说,“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这种种族的杂交趋势,一直没有停止过,到了唐代,达到了顶峰。

正是这种异族血脉的流入,使唐人有与前与后大不相同的气质。

今天还能看到的唐人绘画,如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如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中,那些发黑如漆,肤白如雪,胸满欲溢,像熟透了的苹果似的健妇;那些亭亭玉立,身材窈窕,情窦初开,热情奔放得不可抑制的少女。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如懿德太子墓壁画《仪仗图》,如长乐公主墓壁画《出行仪仗图》中,那些策马扬鞭、引弓满月的壮士;那些膀阔胸广、面赤髭浓的官人。试想,如此内分泌贲张的女性,如此荷尔蒙发达的男性,“金风玉露一相逢”,恐怕连整个大气层,也就是整个天空,都会洋溢着难以名状的生殖气息。

因此,出使安西的元二,也许在极目无垠的大漠里,驼铃声细,马蹄声碎,会感到寂寥和单调。但当他在绿洲憩息,与那些食牛羊肉,饮葡萄酒,骑汗血马,跳胡旋舞,逐水草而居的胡人,葡萄架下,翩翩起舞;席地小酌,美女如云;弦索弹拨,耳鬓厮磨;毡房夜宿,玉体横陈,那肯定是乐不思蜀了。

唐贞观四年(630)平东突厥,在蒙古高原设置行政机构。九年(635)败西部的吐谷浑。十四年(640)灭高昌,打通西域门户。公元7世纪,丝绸之路重现汉代的辉煌。以长安为始发站,出玉门,过敦煌,经焉耆、龟兹、碎叶,可以到大食(波斯)、天竺(印度),和更远的拂菻(拜占庭)。一直到9世纪,丝绸之路一直是一条充满生气的、联结东西方的纽带。

由于丝路重开,商贸的往来,行旅的流动,文化的互动,宗教的传播,甚至比战争行为更能加剧这种民族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当时的长安城里,到底生活着多少胡人,至今难在典籍中查出这份统计。从唐代刘肃《大唐新语》中一则案件的记载,便可想象得知胡人在长安城里数量之多。正如文中所说,胡人戴着汉人的帽子,汉人穿上胡人的衣衫,孰胡孰汉,怕是官府也查不清楚。

贞观中,金城坊有人家为胡所劫者,久捕贼不获。时杨纂为雍州长史,判勘京城坊市诸胡,尽禁推问。司法参军尹伊异判之曰:“贼出万端,诈伪非一,亦有胡着汉帽,汉着胡帽,亦须汉里兼求,不得胡中直觅,请追禁西市胡,余请不问。”纂初不同其判,遽命,觉吟少选,乃判曰:“纂输一筹,余依判。”

依此推论,当时长安城内居住的胡人,要比现在北京城里的老外多得多。因此,胡人在唐代诗人的笔墨中,便经常出现。如李白诗:“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如岑参诗:“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如李贺诗:“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龙夜吟》),如元稹诗:“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法曲》)……都证明当时的长安城里,胡人之无处不在。

据陈寅恪《读莺莺传》考证,胡人的行踪,更渐渐由西而东,直至中原。他认为那位漂亮的崔相国之女,其实是诗人元稹有意模糊的一个文学形象。实际上,她是来自中亚粟特(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古布丹)的“曹”国女子,移民到长安洛阳之间的永济蒲州。他们以中亚的葡萄品种,酿成“河东之乾和葡萄酒”,那是当时的一个名牌。既美且艳的莺莺,其实是一个当垆沽酒的“酒家胡”,用今天的话说,一位三陪小姐而已。

从元稹笔下“最爱软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元稹《赠崔元儒》)判断,张君瑞不过是诗人自己的化身罢了。如果曹九九(陈寅恪设想出的这位小姐芳名)不是胡女,真是相府千金,也就不至于被“始乱终弃”了。

以今观古,在KTV包间动手动脚的作家,在酒吧搂着小妞猛不老实的诗人,骗几个美女作家上套的评论家,吃爱好文学的女青年豆腐的编辑,我想,元稹和曹九九的春风一度,也就不必太在意了。何况事后在诗中还能写出一丝辜负之意,我对他的人格忍不住要肃然起敬了。至少不像当代文人,搞不好,还要别人为之擦屁股。

总而言之,唐朝的天空底下,是一个张开臂膀、拥抱整个世界的盛世光景。

对于李唐的西向政策,对于边外胡人的大量吸纳,唐初有过一次讨论。唐代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一书,在《论安边第三十六》中,记载了各个论点的交锋。中书令温彦博主张:“天子之于万物也,有归我者必养之。”秘书监魏征认为:“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将为后患,尤不可处以河南也。”凉州都督李大亮更上疏:“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俘之于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每见一人初降,赐帛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靡费。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非中国之利也。”

讨论的结果,只有四个字:“太宗不纳。”

于是,用温彦博的话来说就是:“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

如果以统治者维护其政权的需求,一个由僧侣统治的国家,被统治者的最佳状态,是庙宇里的泥塑木雕;一个由法老统治的国家,那就应该是陵墓里的木乃伊;一个由太监统治的国家,他的公民应该全部都是性无能者,至少也是阳痿患者;而对一个警察统治的国家,他要求每一个被统治者,最好都是“从现在起,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作为呈堂证供”的嫌疑犯。这样,“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就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然而,厚德载物的李世民,却是一个懂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的明主,他相信,“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吴兢《贞观政要》)。他有大海不择细流的精神,汉人也好,胡人也好,中土也好,西域也好,都是大唐的臣民,不分畛域,不计人种,不在乎化内化外,不区分远近亲疏,都在他的胸怀之中。因此,他不害怕别人的声音,更不忌惮与他不同的声音,他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如果不是唯一,也是少有的能听得进反对声音的君主之一。

于是,我开始理解汤因比为什么要选择唐代为他的再生之地,鲁迅为什么要寻找“唐朝的天空”为他长篇小说的背景了。这两位大师看重的,就是李唐王朝,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曾经达到如此气度宏大而不谨小慎微,包容万物而不狭隘排斥,胸怀开放而不闭塞拒绝,胆豪气壮而不畏缩懦怯的精神高度,这是其他历朝历代所不及的。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到了贞观四年(630),“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630年,李靖破突厥,唐王朝“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九》)。所谓“唐朝的天空”,从广义上讲,以长安为中心,向东,江湖河海,向西,丝绸之路,既无边界,也无极限,因为这是一个高度放开、略无羁束的精神天空。你能想象得多么遥远,它就是那样的毫无止境,你能想象得多么辽阔,它就是那样的无边无沿。

就在这一年,李靖凯旋回朝。据《新唐书》载:“夷狄为中国患,尚矣。……唐兴,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曾经不可一世,曾经逼得李渊向其俯首称臣的颉利可汗,由于李靖出奇兵,终于被擒获。现在,这个最能带头作乱、最狡猾,也最卑鄙、最反复无常,且最能装孙子的,为唐之患久矣的颉利可汗,束手就擒,俯首降服,李世民等于祛除了一块心病。于是,在长安城的南门城楼上,搞了一次盛大的顺天门受降仪式。这位突厥族首领终于不得不承认李世民为天可汗。

时为太上皇的李渊,很大程度上也是拍自己儿子的马屁,连忙出面,在兴庆宫张罗了一个小型派对,赶这个热闹。“上皇闻擒颉利,叹曰:‘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上皇召上与贵臣十余人及诸王、妃、主置酒凌烟阁。”那时不兴开香槟庆祝,也不搞烟火晚会助兴,但李靖缴获的战利品中,肯定少不了产自中亚的葡萄酒。那时胡俗甚盛,街坊多酒肆,遍地皆醉人,宫廷也不例外,大家喝得醉意盎然的时候,晚会上出现了一个史官不经意写出来的细节,但仅这一点点精彩,却表现出来只有在唐朝的天空底下,才会有的精神状态。

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九》)

宫廷舞会,在西方世界,是习以为常的。在东方,尤其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里,九五之尊的天子,庄严肃穆还来不及,哪有一国之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道理?因此,凌烟阁里的这场舞会,正是钱穆在其著作《国史大纲》中所说“其君臣上下,共同望治,齐一努力的精神,实为中国史籍古今所鲜见”的最好写照。你也不能不服气在唐朝的天空里,这种在别的朝代少有的百无禁忌的强烈自信。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犹太裔小说家凯尔泰斯的《大屠杀作为一种文化》中,曾经引用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的名言:“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必须保有它的智慧,以及对其自身及自身条件的自我意识,并且能够不断地予以更新。”老实说,很难想象,我们中国的皇帝,从宋以后,直至清末,这一千年间,由赵匡胤数到爱新觉罗·溥仪为止,可曾有过一位,在大庭广众,即兴起舞?而且,还要跳一种高难动作的少数民族舞?李渊手里的琵琶,是胡人的乐器,那么李世民跳的舞蹈,也必然是当时流行的“胡旋舞”。这一通狂舞,绝对是那个时期里,大唐帝国活力的最高体现。

按《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这种“舞者立毯上,旋转如风”的“胡旋舞”,节奏极火爆,情绪极热烈,动作极狂野,音乐极粗犷,是从西域流传到中土的舞蹈。白居易有一首《胡旋女》的诗,描写了一位女舞者的表演:“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可以想象李世民伸展双臂,在舞场上或旋或转,老爷子反弹琵琶,亦步亦趋,该给这个唐朝的天空,增加一抹多么鲜丽的亮色啊!

于是,我对于这位自称“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翦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吴兢《贞观政要》)的李世民,钦服不已。就凭他以万乘之尊,翩然起舞这一点,其豁达豪爽之中,浪漫风流之外,所表现出来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大手笔、大作为、大自信、大开放,应该是英国的汤因比、中国的鲁迅这样的大智慧者,对盛唐的辉煌格外剖目而视的原因。

汤因比(Arnold J.Toynbee,1889-1975)生前曾经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若如此,我相信,那时中国的天空,将更灿烂。

同类推荐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 大宋摄政王

    大宋摄政王

    宋朝,一个辉煌的时代,华夏文明独步世界的时代。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工商业最兴盛的朝代,资本主义开始悄悄萌芽,向近代国家转型的趋势初现。就是这样的一个文明国家却最终毁于野蛮的游牧民族。一个军校的高材生,莫名其妙的空降到南宋初年。于是,从绍兴七年开始,原来的历史被新创造的历史所覆盖——北伐光复,一统泱泱华夏;草原筑城,摧毁游牧民族;东南亚逞淫威,开南海为中国内湖;铁蹄所至,万物齐诛,非炎黄血脉皆为草芥,非华夏子民俱是蝼蚁!为了地位和新政残刻无情,打压异己狠辣酷烈,“大清洗”运动与红色恐怖令他身后骂名滚滚!推荐架空历史力作《李煜大帝》本书读者群:58541370,欢迎热爱本书的同志们加入
  • 传奇末代帝王篇

    传奇末代帝王篇

    传奇的第一部末代帝王篇,在南北朝末、隋初的历史背景下,演绎了秘党之间及其与远古族裔的故事。这部小说却不只是故事的虚构,其中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完完全全出自正史,神话与历史融为一体,铸成传奇。
  • 三国之决战中原:公元197—207

    三国之决战中原:公元197—207

    讲述的是公元197年—207年这十年间,曹操与袁绍从盟友到仇敌,从并肩战斗到决战中原的历史。曹操从弱到强,袁绍从强到弱。曹操、袁绍在依次吞并各自的对手后,以黄河为界,南北对峙。然而中原只能有一个主人,曹操、袁绍的决战不可避免,官渡大战,曹操获胜,之后,曹操用七年的时间统一北方,确立了他中原霸主的地位。
  •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

    一个小人物回到过去,为了穿越回来一生努力的故事(第一次尝试写作)
热门推荐
  • 斩仙剑神

    斩仙剑神

    惨遭爱人背叛的少年,决定改变平庸人生,踏上仙途。意外获得一卷神秘卷轴后,获得无上法力,从此主宰于三界之上!
  • 金色

    金色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暮雨宫茶凉

    暮雨宫茶凉

    又名《东宫傻俊王》,一直被传因为长得太丑,所以被寄养在武将和军医世家的姜楠被接回了自己本来是嫡出但命运多舛变为庶出的相府,带着自己天天神神叨叨说自己是仙女的丫鬟江曼,嫁给了自己长姐和小妹都不愿意嫁的东宫太子司马彦,因为太子虽然生的俊,但是个傻子,东宫之位摇摇欲坠。他们爽萌甜的生活背后是朝堂变化的风云莫测,表面看上去风调雨顺多年的王朝,实则危机四伏。同时天上有一群闲得无聊的老神仙把小仙女当做了西洋镜,看腻了山河远阔,想看看人间烟火,在线追起了自己都很想动手改剧本的狗血剧。
  • 天赐年

    天赐年

    换过许多个作品简介,但那都不太合适,因为我发现很难去给自己的小说一个合适的定位。不过,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们这是一部玄幻小说,但我也不确定我写的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认为你自己看了前面几章的内容就能够猜测出后面的情节,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理真传

    医理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俏娘子出夫记

    俏娘子出夫记

    她是花嫁妙龄的才女。他是冷漠无情的侠客。一见钟情不容易,姻缘石上三生注定。上天眷顾,使得他们成为了夫妻!燕尔新婚之际。她却开始莫名其妙的承受一次又一次无妄之灾。亲亲夫君竟然对此却一无所知。终于——忍无可忍的她,在婆婆的刻意纵容下。做出非常重大的决定——出夫!
  • 英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英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此书特色有五:一,书中所介绍的篇什均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可读性较强,其中不少且属于第一次译出;二,译文特重视各原作者风格的传达与再现;三,译笔堪称审慎精练,隽美考究;四,注释亦颇认真负责,剀切详明;五,书前导言与各篇篇首的风格解析对美国散文发展的源流、趋向与各家风格的特点等均有较扼要的说明,从中不难窥见该国散文自成长至全盛的一个总的发展轨迹与概貌。本书为北岳文艺出版社所刊印的《英国散文精选》(1996)的重印本。
  • 最美逆行者之时代圆梦

    最美逆行者之时代圆梦

    我们生逢其时,我们圆梦中华。少年,没有不该做的梦,没有不可创造的希望。医疗+AI,共创中国梦。Wuhanrefueling!Chinarefueling!茫茫人海中遇见,何其有幸~看对眼的话,先加个书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