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出山
讲到晋代,就不能忽略司马懿。如果没有他,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晋朝,李白就不会写出“晋代衣冠成古丘”这个句子。
在很多人的心中,只要出现诸葛亮,就一定会出现司马懿这个反面人物。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诸葛亮是与“足智多谋”连在一起的,而司马懿却是跟“阴险狡诈”混作一处。
可以说,他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不良分子,完全是罗贯中让他成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的缘故。
当然,要是客观地讲,他是不是个坏分子,谁也说不清。不过,有一点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能把诸葛亮玩得吐血而死,那智商当然是没得说了。
在那个像乱麻一样纷争的时代里,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就是最大的资本,或者可以说,那时,聪明就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三国时代的政治家,他免不了会有很多敌人。很多人都只把诸葛亮当成他的首席敌人,但我相信,他心目中的头号对手并不是诸葛亮。
他心目中的头号敌人肯定是曹操。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司马懿和曹操的关系。
首先,他和曹操的关系是员工和老板的关系。
其次,他和曹操的关系也是潜在的对手关系。
他成为曹操的员工时,是29岁。
他是世家公子。他的老祖是汉初的功臣,叫司马卬,生于那个波澜壮阔的秦末时代,先后在赵国当过大将,在项羽的阵营里当过高官,最后坚定地跟随刘邦,属于汉代的老一辈重臣。此后,司马氏的子孙世代都当汉朝的高级官员,而且做得很顺利。世家的作用在那时是巨大的。那时做事很讲究出身。刘备本是个编草鞋、摆地摊的小生意人,后来要争天下,还得把自己编成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呢。后来他称帝时,那份大臣们的劝进表里,领衔的就是马超。马超当时在刘备的圈子里绝对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但因为他的出身是刘备的下属中最厉害的,所以他的名字就排在最前面,其他如张飞、诸葛亮等实际上最厉害的人物也只能跟在他的后面。
司马氏没犯政治错误,但汉朝的第一把手们却不断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最终使汉家的天下让张角弄得一塌糊涂。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天下太平的时候,还可以喝粥过日子,天下乱成一锅粥时,可能连粥都喝不上,说不定还要搭上一条命。不过对某些人来说,天下大乱正是他们发家的良机,这个时候正是他们走上历史舞台的最佳时机。这些人大多都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性格。如果不是天下大乱,司马懿也许只能像他的祖先们那样,当一个贵族到天荒地老。但这天下一乱,发家的机会就向他直逼过来。
跟他的老祖先司马卬一样,司马懿也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比司马卬时更加波澜壮阔。当然,他出生的时候,是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离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还有一段距离。那时他的老爸司马防是洛阳令,年龄31岁,而他后来的老板曹操这时已经24岁。
司马懿不但有一个好老爸,还有一个好哥哥。他一共有九个兄弟,他是老二。他的哥哥叫司马朗,比他大8岁,还很年轻时就已经出名。到司马懿13岁的时候,长安城中发生了诛董卓事件,汉家天下开始走向混乱时代。那时,他的老爸在外当官,家长就由他的哥哥担任。司马朗后来虽没有司马懿这么有成就,但当时也是个有学问的人,家里的弟弟都是由他教育成长起来的,而且这些弟弟也都是好学生。司马朗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后来都做到很大的官。他们常来找司马朗聊天。当时南阳太守杨俊见到司马懿,就说这小子以后有出息。司马朗的另一个朋友干脆就对他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有了这么多人的评语,司马懿想不出名都难。那时成为公务员是看你的知名度,基层知道你之后,就向上级推荐,然后经过考核,考核过关,你就可以成为公务员。而且当时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战场上大打出手、相互打得满地找牙的同时,也在进行人才争夺战。只要你有点名,马上就会有人过来请你出去一起打天下。像司马懿这样的人,迟早都是会出来干一番事业的,而且,按道理说,他出来应该是很顺利的。可事实上,他的出山还是出现了一些波折。
他的智商跟诸葛亮不分上下,而他出来的情形居然也跟诸葛亮差不多,都是老板去请几次才懒洋洋地出来。不过,诸葛亮出来时赚足了风头,而他却差点丢了性命。
诸葛亮是刘备去请的,说是“凡三往,乃见”,去了三次才见得着。见面之后,诸葛亮就把话题扯开,在差不多“为秋风所破”的茅草屋里,帮刘备规划了一幅宏伟蓝图,把刘备说得当场泪奔起来,然后马上宣布“两人的关系如鱼得水”。从这点来看,诸葛亮出山是积极的,而且是做过充分准备的,只等刘备来上演一出“三顾茅庐”的戏之后,接着来一段出山宣言(即《隆中对》——如果没有准备,不思考许久,增删多次,他能隆中对吗),最后就跟刘备去了。
请司马懿的是刘备的死对头曹操——这就注定了他要成为诸葛亮的死对头。曹操是有名的爱才之人,只是他的家底比刘备厚,不像刘备那样,身边除了关羽、张飞几个好汉之外,做什么事都得“亲自”出马。曹操手下的人很多,他只派了个跑腿的去请司马懿出来。那时曹操刚在官渡大败袁绍,创造了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个人事业正如日中天,很多人都看好曹操,跑着去投奔。所以那时去当曹操手下的员工,应当是“人才”们最好的选择。
没想到,司马懿不是诸葛亮,一请就出来。
青年时期的司马懿对汉朝皇帝还是有一点儿感情的。他那时有点看不惯曹操的做法,又有点看不起曹操是阉官的后代,再加上局势不明朗,因此,曹操叫他出来时,他硬是不理曹操。
他说,他已中风,下不了床。
曹操一听,你才多大年纪就中风了?你骗谁啊?
曹操很不爽,就派个人半夜去侦察。
不知是曹操派的人太不专业露了马脚,还是司马懿有先见之明,知道曹操要在半夜派人来侦察,他硬是躺在床上“坚卧不动”,直挺挺地睡了个素觉。据说那个侦探还用针刺进司马懿的身体,司马懿居然还是“坚卧不动”,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曹操看到他这样,就先放了他一马。
但曹操最终还是没放过他。
曹操知道这家伙是个人才,要是让他跑到敌人的阵营里,那只会给自己添麻烦。因此,他当了丞相之后,又派人去叫司马懿出来。这回曹操的官大了,说话、做事根本不给你什么理由。那个去请司马懿的人直接对司马懿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意思是:你若还扭扭捏捏,我就把你抓起来,然后再处理你。
司马懿听了这话,知道再“中风”下去,脑袋搬家的可能性就太大了。为了保住脑袋,他只好去曹操那里报到。
曹操给他的职位是“文学掾”(这个掾就是主管意思),是个主管丞相府文书以及教育的官员,还让他跟曹丕共事。
司马懿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这一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司马懿29岁,算起来,年纪已经不小了。
履险如夷
应该说,在整个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看人的眼光是不错的。
曹操不久就知道司马懿不简单,他在发现司马懿有王佐之才的同时,还发现他是个有野心的家伙。曹操曾对他下过很不好的评语。曹操当年的原话是:“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你想想,“非人臣”这样的话从曹操嘴里说出,说明已经很严重了。严重到什么地步?严重到曹操可以找个借口把司马懿杀掉的地步了,而曹操要找个借口杀人并不难。
他这话是对曹丕说的。
他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曹丕提防这个家伙,当心这个家伙以后要断送曹家的天下。那时曹操虽然不过皇帝的瘾,但他相信他的儿子会当这个皇帝的,而且他也一直为他的儿子打这个基础。因此就提醒一下他的这个儿子。
曹操虽然看透了司马懿,但在这个事上居然没有践行“宁教我负天下人”的重要论断,而只是对儿子说了一下。也许他自以为已经说过了,儿子应当把他的话认真地贯彻下去。我估计一定是曹操那时只想做个好人,不想当逼死人才的刽子手。就像他不想当皇帝而让他的儿子去当皇帝一样,想让儿子去杀司马懿。因为曹操知道,司马懿的脑袋很好用,但他不给司马懿兵权,司马懿的脑袋再怎么好用,若没有兵权,他的任何一个儿子都可以玩转这个司马懿。
谁知,有时父亲看儿子就是看得不那么透。曹操没有想到,司马懿最终会控制住曹丕。
也许是曹丕在酒后或者在梦中把他老爸的话复习了一遍,让司马懿听到了,或者是司马懿这个人的脑袋特别聪明,从曹操看他的目光中就知道曹操对他不放心,因此就特别小心谨慎。
司马懿的聪明不像别人。他知道,现在这个天下是曹家的天下。曹家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刘备和孙权就巴掌大的一块地皮,迟早要被曹家弄得全面崩盘。再从软实力上比较,曹操要比那两个家伙厉害多了。曹操早已大权在手,是当时国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可他却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自己当皇帝,而是还当他的丞相。哪像刘备和孙权?你看看刘备,儿子的名字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这个封和禅合起来是什么?就是封禅。“封禅”这个工作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做。这家伙口口声声都是振兴汉室,其实颠覆汉室自己当皇帝才是他的本意。而孙权的老爸干脆就把那个皇帝的公章藏起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家伙想当皇帝想得要死。从这点上看,曹操要比他们深刻得多。所以,只有蠢材才往这两家跳。
可司马懿能这样做吗?
司马懿既不跳槽,也不下岗,更不会学孙膑,而是继续当曹家的员工。他好像什么事也没有一样,专门跟曹操套近乎。
他这么做,肯定是做过一番论证的。他肯定认为,他这辈子要玩曹操是玩不转的,但玩曹操的后代却没什么难度。
事实上他的这个避强就弱的策略非常成功。
那时曹丕正跟他的弟弟争夺接班人之位,正需要像司马懿这样的人才帮忙。因此,两人很快就成为好朋友。虽然史书上说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但事实上,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才是真正的鱼水关系。
曹操想不到,本来自己提醒曹丕要提防司马懿,后来反被曹丕说服自己。曹操很多次想找理由整治一下司马懿,可曹丕硬是出来死保这个曹家的掘墓人。司马懿当然也知道曹操想整治他,他知道,曹操要杀他,容易得很。因此,他一面在曹丕的保护之下努力工作,一面在曹操面前夹着尾巴做人。
《晋书》上说他在这段时期里,“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连割草喂牛喂马的事都亲自去打点,而且半夜三更都还在牛栏边转。曹操看到他都跟专业兽医一样了,心中的疑虑就一点点地消掉了。
不过,他在曹操的身边不光夹着尾巴做人,在适当的时候也出来贡献一下自己的脑力劳动,而且是在关键时刻出来的。他这么做,是要让曹操尤其是曹丕知道他的存在。否则,在那里只吃闲饭,曹操心里必定又会怀疑他在打埋伏,而曹丕会觉得他没有用。曹操一怀疑,就什么事都能做出来;曹丕一觉得他没用,他的保护伞就没有了。
所以,他必须有所表现,而且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曹操的眼皮底下生存,并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司马懿刚进曹营时,大概没什么野心,但他看到曹操也是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一个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的丞相的——曹操能够这样,他凭什么不能够这样?他觉得自己与曹操相比,也不比他差多少。他虽然不能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样的诗句,但并不表明他算不了人生这道几何题。
他算得比谁都好。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在曹操手下当员工时,不断地在适当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多次得到曹操的采纳。
最著名的就是迁都问题。
那时,曹操的都城在许昌。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那个把兄弟关羽不知哪来的勇气,硬是孤军一旅,也不请成都大本营配合一下,就攻打襄樊。
驻守襄樊的人是曹操的族弟曹仁,被关羽扁得缩在城里,气不敢出。曹操派于禁带七支部队去支援,谁知这个于禁更是个倒霉鬼,仗还没打几场,就被大水一冲,连自己都做了关羽的俘虏,副将庞德落在水里,成为关羽的刀下鬼。于禁这七支援兵,不但救不了曹仁,反而把关羽的事业推向高潮,攻曹仁攻得更急。
在曹仁摇摇欲坠的时候,许昌城里也人心惶惶起来,连曹操都觉得关羽马上就要攻破襄樊,举着大刀杀到许昌来了。因此,很多人都劝曹操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曹操也有些动摇起来。
司马懿却认为此时不宜迁都。他说,我们挡不住关羽,但可以让孙权来嘛。
曹操一听,觉得有道理。他马上给孙权写了一封信。
孙权对荆州早就虎视眈眈,时时恨不得把荆州划入东吴的版图,只是忌惮关羽厉害,一时找不到机会,好不容易等到关羽带着所有家当去攻打曹操,在跟几个死党商量大半天后,派吕蒙抄了关羽的老窝。关羽只得回师,不但没救了老窝,反而上演了一出走麦城的大戏,被东吴兵捕获归案。
这样一来,许都又是一片和谐盛世,过程、结局跟司马懿预算的一样了。
司马懿绝对是个狠抓机遇的高手。他知道,曹操虽然对他没那么提防了,但曹操最著名的特点就是疑心重。因此,他在曹操的身边,永远在等待一个绝妙的机会,让曹操对他彻底放心。
机会终于来了。
这个机会是孙权为他做铺垫的。
孙权当时因为在两个势力的边界制造摩擦,刚刚被曹操痛扁了一顿,心里超不爽,便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我斗不过你了,我向你投降了。现在天下谁也不是你的对手了,你可以挺着胸脯当皇帝了。
曹操接了这封信后哈哈大笑,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到火炉上烤呢。
别的人看到曹操这么批评孙权,一定会说,老大英明,一眼就看穿了敌人的把戏。
可司马懿不是别人,他却对曹操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曹操一听,看了司马懿一眼,见他说这话时一脸的诚恳,从此对司马懿就不再那么有意见了。
曹操这时太得意,他彻底忘记了司马懿是个表演艺术家。
司马懿直到这时才在心里偷偷地松了口气,觉得自己脑袋的安全系数又高了一点。
天天在这样的人手下打工,没有超常的心计能活下去吗?至于那个诸葛亮,虽然是他的敌人,但他远在四川盆地,再怎么磨刀霍霍,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杀到中原来取他的脑袋。而曹操想杀他,那是想杀就杀。从这个方面来说,与其说他是曹操的员工,不如说他是曹操笼子里的一只鸡或者一只鸭。
如果上天要他在诸葛亮和曹操之间选谁先死,他肯定会二话不说选曹操。
当然,他不能杀死曹操,但他可以等,把曹操等死。司马懿在这方面确实运气不错,他不光把曹操等死了,连诸葛亮也被他等死了。
时运终于来到
在关羽的头被割下来之后不久,曹操的头又痛起来,然后也跟着死去。
曹操死的时候,司马懿已经41岁。
曹操咽完最后一口气的那天,司马懿却大大地舒了口气:“终于熬了过来!”
他整整熬了十一年。
曹操在的时候,司马懿从头至尾都是低调做人。在曹操死的当天,司马懿就露了一手。
那时,曹操手下的一帮人听说曹操死了,个个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又看看曹丕,一脸的粉嫩,现在正是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曹操偏偏与世长辞,先不说外部刘备、孙权这两个敌对势力正摩拳擦掌,就是内部那些持不同政见者也有出来夺权的可能。如果在这个时候表错态、站错队,那可是关系到前途的大事。所以,曹操一死,曹营里都是人心惶惶。司马懿又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大家都在观望的时候,出来主持全局,按照程序,把曹操的丧事办得有模有样,使得曹营那一班人马的脸又恢复血色,然后把曹操的灵柩带到邺城入土了事,帮曹丕渡过难关,让曹氏阵营又出现一个安定团结的新局面。
曹丕松了一口气。
整个曹营也松了一口气。
到了这时候,他们都知道,松这口气实在不容易。他们更知道,让他们松这口气的就是司马懿。
不过,真正松一口气的是司马懿。曹操一死,司马懿知道自己可以安全地活下去了。这些年来,他帮曹丕出了不少计谋,最终使得曹丕在夺嫡大战中占了上风,然后又在非常时期帮曹丕稳住阵脚,曹丕对他只有感激。他和曹丕的关系更上一层楼,两人的关系是真正的“如鱼之有水”。
司马懿这时已41岁,他不能再夹着尾巴做人了。
曹操这个大石头一搬,司马懿就像被长期压着的弹簧一样,反弹了过来,大步走上历史舞台,唱他的主角戏。
曹操一死,曹丕就要求汉献帝“禅让”。汉献帝不禅也得让禅,让了还可以当个“山阳公”有吃有喝,要是不禅让,就只有等着被曹丕处理了。
于是,历史的步伐就一脚迈进了曹魏时代。
曹丕废汉称帝,与其说是曹家进入了历史的全盛时期,不如说是司马家已悄悄地唱响了晋代衣冠的序曲。因为,从此之后,司马懿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北方阵营里走到历史的前台,长袖善舞,基本上全唱了主角。
曹操疑心重,曹丕的疑心也重。但两人疑心的侧重点不同。曹操老是怀疑别人要算计他,对自己的人倒是很放心。他重用的人,大多都姓夏侯和姓曹。而曹丕却老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兄弟,对司马懿这样的人却放心得很。他一当上全国第一把手,马上大力提拔司马懿。一年之内让司马懿从尚书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二年(221年),督军官罢,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就是尚书省的长官,地位仅次于尚书令。
这种提拔速度,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不怀疑司马懿已经成为曹丕最亲密的战友了。
而司马懿的提拔空间还很大。
黄初五年(224年),曹丕南巡到东吴边界的时候,让司马懿留守许昌,把后面的事务全部交给司马懿,同时,对司马懿改封向乡侯,转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司马懿知道这时曹丕已经离不开他了,因此就讲一下风格,来个“固辞”,似乎死活不愿提拔一样。但曹丕却硬要他接受,还说:“这个提拔不是让你享受,而是要你来帮我分忧呢。”
只要东吴那边一有动静,司马懿总是有好果子吃。先是孙权一封信,让他抓住个机会,释了曹操对他的疑心。而曹丕又总是爱到东吴边界去逛——大概隔着长江南望,可以带来很多灵感吧,因此,虽然蜀国也是曹丕的敌人——而且是更危险的敌人,曹丕却从不去蜀魏边界的崇山峻岭,硬是接连去江边视察。他去一次江边,就提拔一次司马懿。当然,曹丕爱到东吴那里找孙权的麻烦并不仅仅因为他是诗人的原因,而是他的心里实在不服孙权。他不服的根源全来自曹操。曹操曾经在长江边上,有感而发了一句有名的语录:“生子当如孙仲谋。”如果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一个人在黄昏里感叹一下,那也没什么,可他偏偏是在很多手下人面前说出来。他说出这几个字时,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可曹丕的心头却压上了一座大山。在他看来,这话不是说他不如孙权吗?而且后来曹操快死的时候,还反复提醒他,不要去惹孙权,没有绝对把握,不要动孙权的主意。他虽然在曹操说这些话的时候,哼哼哈哈,表示一定遵照曹操的话,把曹操的指示贯彻到地老天荒。可他心里却郁闷得很,时时刻刻想把孙权搞定,向死去的曹操证明一下,自己比孙权厉害得多。因此,他上任之后,最想干的事就是带兵到江边跟孙权较量一下。实在不能大打一场,吓一吓江东鼠辈,心里也会觉得很爽。
曹丕在黄初五年南巡,但孙权却不应战,他只是检阅了一次部队就跑了回来。第二年,曹丕大概觉得上次实在没有达到目的,便又带部队过去,创造机会痛扁孙权一下才过瘾。因此,他决定“大兴舟师”去征东吴。这一下,孙权被弄得没睡好觉,司马懿却又得了好处。曹丕又让他总领后方的事务,而且把他当作萧何。曹丕下的原文是:“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这信就是说,你不用打仗,但你比打胜仗更重要,你的工作是打胜仗的保证。
大家拿着文件一阅读,不费什么工夫,都能体会出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
曹丕征吴,没征出什么可以彪炳青史的战功来,可对司马懿的信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曹丕自广陵还洛阳,还没来得及做别的事,就又给司马懿下了个文件:“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让他当许昌的第一把手,主政首都,而且还特别强调,他去西边的时候,东边的事由司马懿说了算;他在东边的时候,西边的事由司马懿全权处理。这简直是在跟司马懿分享第一把手的权力了。
司马懿还有个运数,就是每当曹家阵营第一把手倒大霉的时候,他的运气就会猛砸过来。曹操一死,他就得到曹丕的大力提拔。现在,曹丕又追随他的老爸说挂就挂掉了。
曹丕其实还很年轻,才39岁。可他太不注重养生之道,把大量精力投入酒色上。大家都知道,曹家父子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泡妞,而且对这个问题看得很开。还记得那个甄氏吧?这个甄氏是个有名的美女,本来是袁绍的儿媳妇,曹丕老早就知道这个美女,因此在消灭袁家之战结束后,第一步就是带着部队冲到袁氏住宅,把这个美女保护起来,然后向曹操提出跟她结婚。如果是别人,肯定不会同意这门婚事,可曹操一看,这个美女不错,可以配得上我儿!批准得很干脆。那个曹植一见,这个嫂子长得这么让他魂不守舍。几天之后,他马上写了一篇《洛神赋》,把这个嫂子赞美了一番。甄氏后来年纪大了,曹丕就一脚把她踢开了。这家伙除了政事就是喝酒和泡妞,这么多年下来,他对酒色的兴趣越来越高,但身体却越来越受不了了,可他还是天天在透支着自己的生命,终于在他39岁这个人生的黄金时段结束了。
曹操文学水平不错,他的儿子也有水平,这方面都比司马懿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可他们的养生之道就比司马懿差多了。从曹丕以后,几个皇帝都活得不长。曹丕只在龙椅上坐了六年,在他差不多死的时候,他把司马懿和曹真、陈群等人叫到崇华殿南堂,让他们做曹家第二代领导人的助手,还对他的继承人说:“不管谁挑拨离间,你都不能怀疑这三个大臣。”曹丕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曹叡除了尊重这几个老家伙之外还有什么话说?
初获兵权
而事实上,曹叡对司马懿更加信任。曹叡当上第一把手的时候,司马懿改封舞阳侯。不久,孙权以为曹叡好欺负,便又带着几个死党包围江夏,还派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曹叡一接到报告,马上就派司马懿带兵去对付。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获得战斗的指挥权,心里的高兴肯定无法形容。但他却不动声色,带着部队开往前线。孙权似乎只会制造点摩擦而没有别的能耐,一看到司马懿的部队杀过来,就又跑回江东。司马懿接着一仗就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打败,还把张霸的头砍了下来。司马懿的这次胜利,让曹叡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封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司马懿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将军的。而且曹叡干脆让他驻扎在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是个什么概念?这说明他手里有权又有兵了。
曹叡这个后来被称为魏明帝的人,不但对司马懿没有任何怀疑,而且对那个孟达居然也放心得很。
孟达就是那个从刘备身边投降过来的人。
孟达的嘴巴很对曹叡的胃口,又是个帅哥。曹叡一见就喜欢上他的“姿才容观”了,天天跟这个家伙玩。
曹叡跟孟达一好,又给司马懿创造了获得大权的条件。
司马懿的眼光跟曹操是同一个档次的,他一看到这个孟达,就知道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人,多次劝曹叡不要信任这样的人,更不能让他当领导干部。可曹叡硬是不听,让孟达当了新城太守,而且封侯,这还不算,居然还来个“假节”——有这个资格的人是可以在战时砍下违犯军令者的脑袋的。
这个权力虽然不算很大,平时得老老实实地把尚方宝剑挂着,可到了打仗的时候,就得听他的了,而新城又是在边界,想打仗那是很容易的事。
很多投降将军都一样,一向敌军投降,只要不被杀死,一般都会官升一等。当然投降的时机也要选择好——都被打成光杆司令了才投降,还想得到提拔,那是不可能的。孟达在这方面的经验很丰富。他是选在曹叡信任他的时期向诸葛亮投降的,而且是积极主动的。
可是孟达只想到投降的好处,却没有想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见他是个反复的人,怕他今天想投降了,明天又不投降,因此就想了一个办法加快他投降的步伐。和很多故事一样,在孟达和诸葛亮之间也有个联络员。诸葛亮派去的联络员叫郭模。郭模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在经过孟达一个死对头申仪那里时,故意泄露了孟达要向诸葛亮投降的消息。
孟达见申仪知道了他的秘密,就决定提前行动。
这种事本来就已经很危险,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没有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很难成功的,现在又要提前行动,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而且,司马懿早就密切注视孟达的举动。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小心稳重,其实他比诸葛亮更加小心稳重,否则早就被怀疑他有夺权野心的曹操砍掉脑袋了。他既然向领导讲过孟达不能重用,虽然领导不相信,但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孟达,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孟达的过错,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即使孟达不造反,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因此,孟达的行动不但在司马懿的意料之中,而且也在司马懿的监控之中。
在孟达做决定的时候,司马懿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司马懿在处理这件事时很大胆,也很正确。
司马懿这时在宛城,他先给孟达写了一封信,说,你以前弃暗投明,刘备的手下恨不得吃掉你。诸葛亮早就想把你捉拿归案,只是没有办法而已。谁能相信你会再投降过去?郭模算老几,而诸葛亮又是什么主儿?这样的事他能泄露出去?
孟达一接到这封信,当场哈哈大笑。事实上,孟达是怕司马懿的。他曾说过,只要司马懿不来,谁来他都不怕。只是他又乐观地认为,司马懿虽然可怕,但他在宛城。宛城离新城一千二百里,而且司马懿要来打他,也得按程序办事——先向中央报告,等中央相关部门全部盖上公章之后才能带着部队来。这样反复公文往来,怎么也得要一个多月时间啊。司马懿再怎么快也来不及了。孟达觉得自己的分析做得不错,还很得意地向诸葛亮进行书面汇报。
孟达认为,连司马懿都这么认为,魏国别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怀疑的,因此又不想提前行动。做这些危险的动作,居然这么犹犹豫豫,能取得成功才是怪事。而且他就不想想,他平时跟司马懿没什么交情,为什么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会给他写这封信?况且这信里的内容,全是关于他要造反的问题。如果他不那么得意,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下,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可这家伙现在已经无法冷静。
司马懿发信之后,就一面向中央汇报,一面带着部队急行军向新城跑过来。司马懿知道,曹叡不会怪他。
很多人都劝司马懿,现在孟达还没有宣布行动就带兵过去,有些不妥吧?还是等他真的宣布了,再去也不迟。
可司马懿却不听。我想,在这件事上,司马懿也跟诸葛亮一样,怕这个有反复特长的孟达又突然不干了,那他可就没机会痛扁这个家伙了,倒不如马上带兵过去。孟达一看到讨伐部队来了,不干也不行了。而且在这个事上,也是司马懿获得更大权力的机会。他可以向所有的人证明自己是对的。然后也可以试一试曹叡,看看曹叡对他的信任度。因为,不经过曹叡的批准就带兵出征,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这次曹叡没意见,以后就好办了。
司马懿带着的部队跑得确实快,只用了八天就到了新城城外。
孟达一看,原来那封信是骗我的——本来相信敌人是诚实的就已经大错特错了,而到了这时才发现敌人原来不诚实,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司马懿不给孟达一点喘息之机,兵分八路向新城发起总攻。
孟达没有办法,他知道现在他再玩投降的把戏已经不灵了,只有顽强地跟司马懿打下去。
双方在新城打了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和部将坚持不住,没跟孟达打一声招呼就开门向司马懿投降了。司马懿带兵冲进城里,孟达连逃跑的路都找不到,只好当了司马懿的刀下鬼。
司马懿把孟达的脑袋砍掉之后,顺便把申仪也抓了起来。原来申仪有个特长,就是能刻章。他专门给人家做官印,生意很不错。
司马懿知道后,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申仪。司马懿这么一抓申仪,主要是在向外界透露一个信息:他以后可以抓违法乱纪分子了。司马懿抓申仪这么一个乱办证的,为他在同僚们面前大大地树起了自己的权威。
说实在话,曹叡还是个开明的皇帝,他后来被谥为明,也还不错。他并不因为司马懿调动部队杀了孟达而生气,反而对司马懿更加信任。
曹叡大概通过这一事件,很好地作了一次反省,觉得不听司马懿的话还真不行,因此更加谦虚地听取他的意见。他问司马懿:现在我们有两个敌人,你说应该先把谁扁死比较容易?
搬掉政敌
司马懿作了一次分析:孙权总欺负我们不懂水战,常常骚扰我们。其实他现在只是守住了夏口、东关几个地方,不让我们打过去。如果我们用陆军向皖城用兵,把他的主力引向东边,然后再用水军进攻夏口,乘虚取之,有如神兵天降一样,一定能打败他。
司马懿这个论断是带有自身利益的。首先,他建议先吴后蜀,是因为蜀国确实难打。虽然蜀的国力比吴弱,但蜀道却很难走,人家守住关口,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并且,他也不希望诸葛亮马上就被打败。因为,现在的两个敌人当中,诸葛亮无疑是最有水平的,是魏国内部觉得最可怕的敌人,谁也不敢去对付他——别人不敢去对付,当然只得让他司马懿去对付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诸葛亮健康,他在魏国就可保住举足轻重的地位。然后,主张奇兵袭吴就必须等时机,能等这个时机的只有他了。如此一来,曹叡肯定让他带兵到前线等时机。他就可以到前线当一把手——因为,他知道曹叡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个人精。天天跟这样的领导在一起,你是放不开手脚的,而且天天在一起多了,容易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皇帝一不愉快,后果很严重,不如下到基层去备战备荒。
曹叡一听,果然觉得他这话很对,又让他屯兵于宛。
司马懿提出对吴的战略,也不全是为自己着想的,是很有道理的。之前,曹叡的爷爷和老爸都把攻吴的地点放在下游的淮南一带,而那一带江面宽,利于水军作战,历年来东吴又在那一带加强防守,所以打了二十年,没一点儿成效。因此,只有在下游天天做军事演习,好像随时进攻,让东吴把注意力全集中在那里。而魏国却在中游做好准备,只要时机来临,马上从夏口渡江,然后顺流而下,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虽然曹叡觉得这办法很实用,也很容易操作,但曹休却忍不住,又在传统地方开战。曹休到了罗贯中笔下,好像只是个配角,一点也不牛。可历史上的曹休却是魏国的牛人。现在他是大司马,是最高军事领导人,职务比司马懿大了几级。他对司马懿的意见一点儿不看好,顽固地认为老地方才是好地方。而这时,东吴有一个叫周鲂的家伙写信给曹休,向他表达了投奔自由的美好愿望。曹休接到这个信高兴得发狂,建议曹叡应该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里应外合,一举搞定东吴。曹叡一听,头脑也发热起来,马上下令兵分两路,向东吴进攻。一路由曹休任总指挥,一路由司马懿全权指挥。
曹休按周鲂的要求去接应。谁知,却被陆逊迎头痛击,曹休这才知道他上了周鲂的当。而司马懿却只是在夏口一带虚张声势,并没有采取实质上的军事行动。
曹休被打得满地找牙之后,也跟很多壮志难酬的人一样,在郁闷中死去。
在这次行动之前,司马懿肯定会料到周鲂的投降是假的,曹休的冒进战术肯定会失败,按照他跟曹叡的关系来说,他肯定应该向领导提个醒。可他却没说。其中的主要原因,他并不是怕曹叡不听他的意见,而是乐于看到曹休的失败,而且败得越彻底越好。曹休一玩完,他的职务肯定又会得到提升。
事情的发展,果然跟他所料的完全一样。
曹家的牛人曹休死后,司马懿便又被提拔了一下。这次人事任免是这样的:曹真接替曹休的大司马,而司马懿接替曹真的职务: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并让司马懿和大司马大将军曹真一起伐蜀。这一次提拔,更是奠定了司马懿作为军事统帅之一的地位——除了大将军之外,还有大都督,且假黄钺。说说这个假黄钺,黄钺本来是一种杀人的工具,现在皇帝把这个东西交给你,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你都可以代表皇帝处死违法乱纪的官员。那时,这种待遇分为四个级别:(一)假节:平时没有权力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二)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三)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处置二千石以下官员。(四)假节钺(或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司马懿这时得到的就是最高待遇的那个级别,谁不听话,他都可以喝令刀斧手将你拉下去“斩讫来报”。这就让司马懿在群臣中的权威又长了一截。
不过,司马懿对进军西蜀是不积极的。
他从西城进发,规模虽然很大,但却带着大军避开大道,放着好走的沔水河谷不走,硬是选择偏僻山区作为进军线路,去劈山开路,而且一路消极怠工,从七月到九月才走完不到五百里的路程——这与他擒孟达时八天狂奔一千二百里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才拿下新丰,敷衍一下皇上。而且老天也来帮他的忙,来到丹口时,天上就下起大雨来,而且这雨就像为他而下一样,一下就是一个多月,放到今天,可能又是“百年一遇”了。曹叡这个天子对老天爷没办法,只好下令撤退。
大家知道,诸葛亮虽然长得看上去斯文得很,但却是个制造摩擦的专家。
才过了一年,也就是太和五年(231年),摩擦专家诸葛亮又带着刚征的蜀兵来到天水一带制造军事冲突。曹叡马上就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
这时曹叡已经把诸葛亮当成魏国的主要敌人,而且认为只有司马懿才是诸葛亮的对手,要他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还把当时魏国最厉害的大将张郃分配给他使用。从此,司马懿就被推到前台,开始了他与诸葛亮为敌的生涯。
与诸葛亮对垒
其实,在司马懿心中,诸葛亮并不怎么可怕。而事实上,整个剧情更不会像罗贯中写的那样,司马懿常常被诸葛亮骗得边跑边摸着自己的头问身边的人:“吾头尚在否。”
那时,曹叡把魏国最厉害的将领都分配给司马懿指挥。其中最牛的就是车骑将军张郃,而比较牛的还有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几个。这几个人中,有的是跟曹家第一代领导起家的,可后来,都成为司马氏的部下甚至心腹。我们无从知道,司马懿当时是否就有夺权的野心,但他确实从那时开始就培养了一批后来成为倒魏推曹力量的骨干分子。
虽然历史上一代接着一代的人都把诸葛亮当成司马懿的主要对手。但司马懿并不怎么怕诸葛亮。一来诸葛亮的智商虽然很高很可怕,但手下却没有多少兵马,何况他更知道诸葛亮治起国来有一套,这也许他比不上,但诸葛亮却不是个打仗的好手。在孟达事件上,就已经说明诸葛亮并不是一个算无遗策的人:一方面设计促成孟达举事,另一方面却没有果断派兵接应,最后让孟达起义的事泡汤。二来蜀道艰险,想打进去固然不容易,可一守住瓶口,他要出来也很难。因此,司马懿对诸葛亮并不像对曹操那样得时时小心,只需守住要害,随便诸葛亮怎么折腾,天总塌不下来。而司马懿却可以借着对付魏国这个最大的敌人,掌握西方的军政大权,培养自己的力量,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从这一点上看,他不但不会把诸葛亮当成敌人,而且在心里还很感激诸葛亮。罗贯中在演义里写的那段空城计,当然是八卦。可是如果真的会有,司马懿也不会冲进城里把诸葛亮抓起来。
现在我们来看看,司马懿跟诸葛亮的第一次比赛。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一共北伐五次,前三次其实都是曹真陪他玩的。曹真跟司马懿、陈群一样,都是曹丕临死时的托孤之臣。这三人是曹叡时代魏国政坛上的三驾马车。说是三驾马车,但曹真是排名第一的,应该是这三驾马车中的老大。而且他又是曹操的族子。曹叡虽然信任司马懿,但更信任曹真。曹真是大司马,这些年来,一直是拿着枪杆子,也一直主持对蜀的军事行动。而且曹叡虽然信任司马懿,但作为第一把手,他也会搞点平衡。这点,司马懿肯定是知道的。因此司马懿就在宛城长住,表面看来是负责对吴作战,其实是要住到曹真死了最终打破平衡为止。现在,曹真还真的病了。而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带着所有的家当北伐来了。
曹真得病、诸葛亮闹事,司马懿又成了利益的获得者——不用耍什么花招,就拿到了枪杆子。
接到曹叡的命令后,他马上来到长安,要大显身手。
司马懿是第一次指挥大的军事行动。他虽然表面做事低调,给人一种不张扬的感觉,但骨子里是很自信的。在魏国这边,他是不会把谁放在心上的——包括曹真和陈群这两驾马车,他同样不当一回事。曹真之所以能比他大一级,受到重用,那是因为他姓曹的关系,至于那个陈群,做个太平官,提个“九品中正制”这样的提案,完善一下官场体制,那是很有水平的,是个治国的料子,但却不能安邦。现在是天下大乱时期,没有几把刷子哪能混得下去?陈群这样一个纯粹的文官当然不会放在司马懿的眼里。诸葛亮这些年来虽然很嚣张,弄得曹叡很不爽,但却连曹真都玩不了——不但玩不了曹真,连陈仓太守郝昭也玩不了。在第三次北伐时,诸葛亮以几万人围攻陈仓,而郝昭的手下只有两千多人。两人一攻一守多日,诸葛亮却拿郝昭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在用尽攻城办法之后,粮草没有了,然后退兵。诸葛亮连郝昭都奈何不了,对付这样的人还不是小菜一碟?
司马懿对战胜诸葛亮是很有信心的。在他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他对部下说:“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所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意思是只要前军就可以摆平诸葛亮了。司马懿是个很少说大话的人,现在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说明他的信心是很爆棚的——居然把诸葛亮比作黥布。
诸葛亮看到司马懿来了,心里很激动。诸葛亮统治的蜀国,就是现在的四川盆地,说是天府之国,但大多还是大石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绝对保护得很好,但却并不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当然,要自给自足是没有问题的,但要应付战争支出却是比较艰难的,而且国力、人力跟魏国都不在一个档次上。但诸葛亮又是个“恢复汉室”之心不死的家伙,因此,就连年征战,只要手里有一点积蓄,便马上雄赳赳地北伐。又由于手头的资本有限,每次打仗都想速战速决,要在本钱用光之前把仗打下来。所以,他最怕的是自己带兵前来,敌人高挂免战牌。这时,司马懿要跟他打,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马上分兵两路,一路攻打祁山,一路由他带领迎战司马懿,交战地点在上邽。当时司马懿派出的首发阵容是郭淮、费曜。这两个家伙有着长期与诸葛亮斗争的经历,应该说经验丰富。两人一接到命令,就马上出来向诸葛亮挑战。可才一交手,就被诸葛亮骗得找不着北。司马懿一接到报告才知道诸葛亮还真有两把刷子,不能小看。他知道再硬碰硬地打下去,是要吃亏的。以前曹真跟诸葛亮玩,不分胜负,但从没有吃亏,他和诸葛亮一交手就打了败仗,这个仗虽然不算大,魏国也没什么损失,但相比之下,他可就不妙了——他可以输给诸葛亮,但不能输给曹真啊。他要是再败下去,在魏国的地位就会动摇。
司马懿知道,他虽然在这个最混乱的时代里混了二十多年,从曹操时代混到曹叡时代,越混越好,而且时时想着能拿到兵权,可他真正带兵打仗的经验却没有多少,单从这方面来讲,他远远比不上诸葛亮。
他这么一总结,便又拿出他的拿手好戏——“忍”,也就是说,跟对手比耐心,看谁能等,在没有找到打败对手的有利时机时就等下去,等到时机的到来。现在他没有想出打败诸葛亮的办法,就只有等。
诸葛亮在取得第一轮比赛的胜利后,马上让部队放下武器,拿起镰刀,拼命收割麦子,以充军粮,之后再次与司马懿的大军相遇于上邽东。司马懿早就打定主意,不与诸葛亮对打,只是凭险固守,看诸葛亮还有什么办法?
诸葛亮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攻破司马懿的部队,便想了个办法,决定调动敌人,在运动中与敌军决战——单方面撤军。司马懿看到诸葛亮退兵,便也带着部队跟上来,他现在还不明白诸葛亮的意图,只得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贴身跟进,没有把握绝不跟对手发生肢体冲突。
司马懿跟着蜀军来到卤城后,张郃对他说:“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
张郃这个方案,跟以前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以五千奇兵偷袭长安的计策很相似。诸葛亮当时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现在司马懿也没有采用张郃的方案。司马懿还是按着既定方针追下去,一旦追到蜀军的营地,便“又登山掘营,不肯战”。
魏国的将士觉得天天跟在蜀军的屁股后——比军事演习还无聊,便都向司马懿请战。但司马懿却不答应。主战派的两个挑头人贾栩、魏平还公然对他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这话说得司马懿很生气。
司马懿是个很能忍的人,而且是个城府极深的家伙,轻易不会把生气的态度表现在脸上,尤其是在对付上级领导时,都是一脸的麻木。他也因此能在曹操那双多疑的眼睛下混过来。他现在之所以敢把这个表情体现出来,一来是这两个家伙居然敢这么对待他,二来他也真的生气了,三来也表明他现在已经有生气的资本了,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地位已经巩固,自己的表情自己可以支配了。
后来,所有的将领都要求打一仗。
于是,司马懿顺应了这个潮流,让“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己带着大军“自案中道向亮”。这次是他亲自跟诸葛亮面对面了。
诸葛亮看到司马懿来了,马上派魏延、高翔、吴班迎战。这次战斗的结果是蜀兵又胜了一场,具体数据是:“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最后司马懿又跑回营中坚守,而诸葛亮又因粮尽而退兵。
在诸葛亮退军时,司马懿又让诸葛亮取得了一个北伐以来最辉煌的成绩——杀死了张郃。
这年六月,司马懿知道诸葛亮退兵,便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命令张郃带兵追击蜀兵,要求他在这个战役中即使不能把诸葛亮抓获归案,也要把他痛扁一顿,挽回点儿面子。可张郃却认为,这时不能追击:“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望大将军三思。”
司马懿却怒道:“车骑想抗我令乎?”
于是,张郃只得带兵去追诸葛亮。《魏略》的记载是:“郃不得已,遂进。”
结果,就像张郃预料的一样,诸葛亮对司马懿这一手早有防备,在木门设伏,终于把魏国最厉害的前线指挥官张郃杀死。
很多人都把张郃之死归结为司马懿的失误。但我却认为,这是司马懿为剪除张郃故意下的一着臭棋。以司马懿的谨慎,连张郃这种武夫都知道“归军勿追”的常识,他能不知道?最好的解释就是,张郃现在是曹魏集团里老资格的高级员工,而且也是最能打仗的人,长期在西面与蜀兵作战,有着丰富的抗蜀经验,是魏国里难得的军方牛人。司马懿在前一时期中,因为不听张郃的话而遭失败,估计现在军中肯定会有人贬马抬张。这种思潮一泛滥,司马懿就有被张郃取代的可能。司马懿这么一想,觉得张郃已成为他通向更高权力的障碍,有必要趁着手中有权,把这个障碍消灭于萌芽状态。因此就强迫张郃去蜀军那里送死。否则,他能说出“车骑想抗我令乎”这么严重的话吗?请注意这个“抗”字,把司马懿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很到位。于是,在张郃不情愿的情况下,他还是命令张郃追击,达到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国中这两大牛人的第一次比拼,场面不算精彩,但也显示出了两人的水平。他们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不差,都知己知彼。诸葛亮知道自己不能耗时间,而司马懿也知道自己不能性急。只是后来,司马懿受部下情绪的影响,没有把既定方针进行到底,导致连败两场。如果是在曹操那个战将如云的年代,估计司马懿就要被换下来了。可现在,整个曹营中,名士很多,但大多都是长于清谈的名士,要找到代替司马懿的人已经没有了。而且这两场败仗,对实力雄厚的魏国也算不得什么,再加上司马懿战后玩些数字游戏,在汇报材料上把数字压低,那损失也就没有那么大了。至于张郃的死,虽然不好交代,但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如此一来,司马懿这个官便又当了下去。
三年之后,诸葛亮又带兵北伐,两个牛人在魏蜀边界展开了第二次较量。
司马懿是个聪明人。在经过第一次交手之后,知道跟诸葛亮玩,绝对要丢掉短线效益的幻想,而是要坚持持久战的方针。因此,当诸葛亮在渭南与司马懿对垒时,司马懿就笑了。
司马懿这次比上次从容多了,对战争形势和地形的分析很透彻。他在诸葛亮刚开始进行军事行动时就说:“如果诸葛亮向武功方向进军,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他只上五丈原,就跟泥鳅一样掀不起什么大浪来,我们什么事都没有。”
这一次司马懿预算得很准确,诸葛亮果然像他说的一样,带着部队驻扎在五丈原。
司马懿采纳了雍州刺史郭淮的建议,并直接派郭淮带兵到北原,牵制诸葛亮。郭淮刚到北原,还没有做好工事,诸葛亮的大军就开到了。郭淮成功地阻击了诸葛亮。
这一次,司马懿不再犯以前的错误。他只是守住险要,绝不跟蜀兵接触。
诸葛亮这一次也想了个持久战的办法——让军队变兵亦农,与当地的农民一起种起田来,想以军养军。
司马懿一看,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个地方也能以军养军——当然,如果只有几百个兵,吃饭是不成问题的,可现在蜀兵是多少?十万大军啊,这个中国的西部山区能养得下吗?所以,司马懿也不做什么干扰的动作,想看看诸葛亮能养到什么时候。
诸葛亮也不是菜鸟。他当然知道,无论他如何科学种田,改良土壤,也不会把这个地方改良成“西部的好江南”。他这么做,只是做给司马懿看——想玩持久战,我就屯田,逼得司马懿跟他打一场。
谁知,司马懿却识破了他的计策,坚持死守政策不动摇——你种你的田,我守我的险,看看到底谁怕谁。
双方就这样对峙着,从当年的二月到八月,虽然两国陈兵数十万,却硬是“西线无战事”。
诸葛亮终于急了,但也是光着急,没有别的办法。这个时期,肯定是诸葛亮觉得最苦恼的时期,他没日没夜地开动着他那个号称中国“史上最牛”的脑袋,要得出一个逼迫司马懿跟他开战的办法,可那颗“史上最牛”的脑袋却硬是想不出半个办法来。
后来,他被逼得没有办法,居然想出一个小儿科的办法来:派人送一套女性衣服给司马懿,想通过嘲笑的办法来刺激对方出战。如果这个办法就能让司马懿上当,他还用费这么多的心机吗?
司马懿一收到这套衣服,表面上装得离奇的愤怒,当场拍桌子,说诸葛亮太看不起人了,要跟他决一死战。
部下看到他这么一表态,当场都说:是魏国人都顶领导这句话。
可他话锋一转,又说,打仗是军国大事,事关国家存亡,还是请示一下皇上为好。他马上就写了一份斗志昂扬的请战书,用加急快报送给曹叡,请曹叡批准他跟诸葛亮决战。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他开始用很高的规格接待诸葛亮的送信员。
很多部下看到领导亲自接待一个送信员,都以为领导要与诸葛亮决战了,因此想把送信员灌醉,好从他嘴里得到一些情报。
可司马懿却只是一边慢吃慢饮,一边和送信员拉起家常,然后顺便关心一下诸葛亮的生活,问送信员:你家丞相近来生活不错吧?饭量好不好?
这个送信员绝对是个诚实的人,听到司马懿的问话,马上就说:“我家丞相工作很努力很认真很负责。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军中罚打二十板以上的,他都要亲自在那里数板子。他饭量很低,每月才吃几升米(那时一升相当于现在的一点五公斤)。”
司马懿一听,哈哈大笑:“诸葛亮吃得少,事又多,还能有多少时间好活?”这更坚定了他死守不战的决心。前面已经说过,司马懿的“等功”确实厉害,他把曹操等死,现在又想着把诸葛亮等死。
在司马懿向曹叡请战时,他的部下都在跃跃欲试,只等皇帝的一声令下,他们就可以杀敌立功了。
可诸葛亮却知道,司马懿在耍滑头,是在骗他手下的那些将军。司马懿知道,他那些手下只知道打仗,而且自己的兵比蜀兵多,还这么怕蜀兵,这脸已经没地方放了。现在他们的领导还被诸葛亮这么忽悠,说他连女人都不如,还来当什么领导?他知道,要是不想办法让这些手下的情绪定下来,这军队就不好管了,这刚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我是想打仗的,但皇帝不想打啊,要怪就怪皇帝去吧。
曹叡是个聪明的皇帝,一接到司马懿的请战书,马上就派卫尉辛毗前来当监军,并当着所有将领的面要求司马懿不能出战。在那些手下叫冤的时候,司马懿却在心里哈哈大笑。
过了不久,诸葛亮果然就在五丈原死掉了(很多书上把诸葛亮之死写得神乎其神,这里就不多讲了)。诸葛亮一死,蜀军便一边内讧一边撤军。
在与诸葛亮的对垒中,司马懿终于笑到了最后。
第二年,也就是诸葛亮死去的次年,即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被封太尉。
如果说,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垒中胜得有点难看,那么不久之后他指挥的平定辽东之战,可以说是一场经典之战。
决战辽东
这场战斗发生在景初二年(238年)。起因是辽东传统势力的老大、太守公孙渊不想当曹家的二层机构就造反了。曹叡一接到报告,又把司马懿当作平定辽东的第一人选从长安叫了过来,直接就把形势跟他说了。曹叡对付司马懿还是有办法的,当着他的面说:“公孙渊是什么东西?扁死这种人本来哪用得着你老人家。只是要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咱得把形势分析得透彻一点,所以请你来商量一下。你说说,公孙渊会采取什么策略?”
司马懿说:“公孙渊如果丢掉老窝跑掉,是最好的办法;带着喽啰占据辽水跟我们作对,是中策;如果就在襄平城里坐守,那只是等我们去把他捉拿归案而已。按照现在的形势,他肯定是先占辽水,然后退守襄平,这是中下计。”
曹叡说:“如果让你出征,你估计用多长时间?”
司马懿的回答很干脆:“去一百天,打一百天,回一百天,休整六十天,就一年时间。”
曹叡对他的这个预算很满意,当然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了。
于是,司马懿带着四万部队出征辽东。大军来到辽东时,公孙渊“遣步骑数万,阻辽隧,坚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拒司马懿的政府军,声势很浩大,但却在司马懿的盘算之中。辽东部队前线的指挥官是卑衍,这家伙是公孙渊的大将军,同时也是个菜鸟。
司马懿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命令一部分部队带着很多旗帜,大张旗鼓地向南面前进。卑衍是个胆量指数高于智力指数的家伙,一看到那么多的旗帜向南面来,凭着感觉就把所有的精锐部队派过去抵挡。
司马懿看到卑衍按他盘算地进行下去,马上命令主力部队抓紧时间渡过辽河,并一把火烧掉敌人的船只和桥梁,然后用最短时间沿河扎下长寨。工程一竣工,马上又向襄平进发。手下的人一见,就有点儿意见了:咱是作战部队,走了一百天的路是来打仗的。现在好了,好不容易找到敌人,而且刚调动了敌人的主力,正是歼灭敌人的大好时机。可司马懿却只让我们扎寨,然后又行军,估计又要到前面去扎寨了,这作战部队不全转业成工程兵了?
司马懿对他们说:“敌人的实力现在还很强。他们的实力高于我们,又躲在工事里,咱去攻打他们,这跟菜鸟有什么区别?只能先把他们逼出来,再跟他们决战。现在我命令大军向敌人的首都襄平进发。不怕他们不从工事里出来,他们一出来,我们就有办法了。这叫攻敌之所必救。”
卑衍知道司马懿大军直指襄平,脑袋果然一片混乱,什么也不想,马上调动全军回师襄平。不用说,又中了司马懿的计策,最后像鱼落进网一样全跑到司马懿的包围圈里了。公孙渊的这支主力就这样被消灭了。
司马懿消灭了卑衍的部队后,接着就把襄平包围起来。
整个情节正按着司马懿的计划进行着,在他对襄平围而不攻时,老天却突然下起雨来。而且这雨不是一般的雨,是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连续下个没完,都淹到膝盖了,弄得部下叫苦连天,纷纷要求移营。可司马懿能移营吗?他下令,谁再敢说一句移营的话,就一个字:斩!
都督令张静不听,把自己的办公室转移到高的地方,可还没坐下来,司马懿就派刀斧手过来,把他拖下去,来了个斩立决。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说什么了——毕竟,在水里泡着,总比被砍头的好,何况现在是夏天呢。这时,城里的公孙渊部队看到政府军这么狼狈都很高兴,弄得城外的魏军恨不得杀进城里去。但司马懿仍然只围不攻。
这时,连魏国朝中的大臣们也知道辽东下着大雨,天气对军队很不利,都请曹叡命令司马懿退兵,等天气晴朗后,宜于打仗时再打也不迟。曹叡对司马懿却很有信心,他相信司马懿能经受得住大雨的考验,对大臣们说:“司马公临为制变,计日擒之矣!”
雨总是要停的。可在雨停的时候,襄平城中的米也没有了。军中一旦缺粮,那军心就全散了——官渡之战时,袁绍军的数量远远高于曹操,可粮草一被烧掉,全军马上就乱成一团,不用打就败下阵来。襄平被围了这么多天,那些士兵的心本来就已经不坚定了,这时一看到吃的没有了,哪还有心思守城?
司马懿知道时机已到,马上发起总攻命令。一时间,云梯、冲车、投石、弓箭……所有的攻城武器全面展开,连续几天不停歇地向城中猛攻。公孙渊哪能抵挡得了?他只好对部下说:“经昨夜研究,决定向司马懿投降!”于是派他的相国王建和御史大夫柳甫出城,向司马懿请降。
司马懿却一点儿不客气,把这两个没领几天相国和御史大夫工资的人拉下去砍了,然后还向公孙渊发了一道檄文,意思是说,以前人家诸侯国被打败了,都是国王亲自裸体牵羊出来投降的。你只派两个老头出来见我,我已经把他们砍了,真的想投降,就派个年轻点的来。公孙渊一听,就派了个年轻的侍中魏演去,并说马上就叫那个更年轻的“太子”前来做人质。可司马懿却说,公孙渊不肯投降,那就只有等死了。公孙渊一听,知道投降争取生存权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只得冒险突围,可才没跑多远,就被司马懿追上,全家被杀得一干二净。
司马懿进城之后,下令屠城,把公孙渊的公卿以及15岁以上的士兵全部集中起来杀掉,然后把尸体堆放起来,还起了个名“京观”。然后班师回朝。
不久,就到了景初三年(239年)。司马懿60岁,已经是个老人了。这时的曹叡才33岁。按常理来说,司马懿应该比曹叡先死才对。可曹家的人命就是不好,有点儿水平的皇帝就是不长寿,曹叡也跟他老爸一样,觉得有司马懿把握大局,就放心去吃喝嫖赌,弄得才三十几岁就已经病得差不多挂了。
成功夺权
曹叡也像很多皇帝一样,对接班人很有责任心,在差不多要死掉的时候,给接班人布置了一个辅政的班子。这个班子一要有水平,二又要忠心耿耿,所以是很费心思的。要是选不对人,那就等于葬送了曹家王朝。曹叡这个人后来被谥为“明帝”,本来应该是很有知人之明的,他知道,他手下的这班人马中,最有水平的就是司马懿。可在他制订的托孤方案的名单中,却没有司马懿,这个名单是:大将军曹宇为首辅大臣,其余四位辅政大臣分别为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与骁骑将军秦朗。如果曹叡的第一个方案实施下来,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是另一道轨迹了。
可就在曹叡准备公布这份名单时,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因为夏侯献和曹肇曾说过对他们不满的话,怕他们掌权后对其不利,因此就对昏昏沉沉的曹叡说,大将军夏侯献拥兵自重,曹肇经常调戏宫女,这样的人哪能治国?
曹叡这时问两个人:那谁可以?
这时只有曹爽在旁边,两人就说,曹爽可以。
曹爽一听,吓得全身是汗,不敢作声。两人接着又向曹叡推荐司马懿,曹叡也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历史就是在这个时候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转机。这一刻,曹爽身上的汗打湿了他的衣裤,而曹叡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刘放和孙资同时在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而司马懿正走在通往长安的大路上。于是你终于知道,这一刻,不是司马懿一个人在奋斗!
曹叡马上下诏书,请司马懿回京。
司马懿是在汲县接到诏书的。曹叡的这个诏书写得很简洁:“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
司马懿一看这个紧急的诏书,以为首都发生了政变,马上乘追锋车连夜入朝,四百里的路程只用了一夜的时间。他来到宫里时,才知道皇帝曹叡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在司马懿的一生中,曹氏的当家人一死,他总是有好处。同样,这时好运又向他靠了过来。
曹叡虽然多年来信任司马懿,哪里有困难,就把司马懿毫不怀疑地派到哪里,而且司马懿每完成一次任务,他都给司马懿一次嘉奖——就是被诸葛亮打败并折了魏国最能打仗的战将张郃,他都没有处分司马懿,最后居然以诸葛亮退走为由给司马懿记了一功。但他在冷静的时候,并不放心这个“鹰视狼顾”的家伙,所以,他在第一份托孤名单里,并没有司马懿的名字。历史已经证明,对曹氏而言,他的第一个方案是正确的。因为首辅大将军曹宇是曹操的儿子,而且很有水平,完全有能力带着魏国人民继续奋勇前进。可惜,到最后决定时,他居然听了那两个不顾全大局的小人的话。都说英雄创造了历史,可现在拨动历史转盘的却是两个小人。
曹叡看到司马懿气喘吁吁地跪在面前时,心里的感慨岂止万端。一个青年居然向一个老头儿交代后事,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但却不得不这样了。他对司马懿说:“我之所以忍住没有死去,就是等你的到来啊。我现在把后事交给你了。”
这时的司马懿心情很激动,他听到曹叡这话时,眼里流出了混浊的老泪。当然,曹叡也流着泪。
两人泪眼相对好一阵后,曹叡用他只剩骨头的干枯的手握住司马懿的手——司马懿感到这只龙爪已冷得像冰块一样——然后把两个孩子叫了过来,指着那个叫曹芳的小孩对司马懿说:“你看清楚,就是这个孩子,你不要看错了。”为了加深司马懿对这个小孩的印象,也为了增加一下两人的感情,曹叡还叫曹芳过去抱住司马懿的老脖子,把司马懿抱得眼泪直流——历史上受托孤的人很多,可经历这个场面的有几人?连诸葛亮也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啊。
知道这个曹芳吧?别看他被曹叡确定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曹芳却不是他的儿子。曹叡天天酒色,可他都不长寿,他的儿子们更是。本来他有几个儿子,可儿子们却一点儿不给他争气,一个个地先后死去:他的长子曹冏,在他即位的那一年被立为清河王,可全国人民还不知道清河王是谁,他就先死了;第二个儿子叫曹穆,后来被立为繁阳王,可第二年就死了;曹叡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曹殷。曹殷名字取得很好听,可还不到1岁就跟老爸永别了。曹叡觉得也累了,觉得自己的命不宜生儿子了,就改变思路,打养子的主意。他的第一个养子叫曹询,哪知他的膝下好像容不下儿子似的,这个养子不久后也死了。他当然不能就此罢休,又要了一个养子,这个养子就是现在抱着司马懿的曹芳。这个小孩的命终于没有像他的哥哥们一样,而是坚挺到现在,让曹叡能带着一点儿安慰死去了。很多人都怀疑曹叡那么多儿子,却生一个死一个,是因为宫中有问题,是哪个皇妃之类的阴谋,但没有证据。
曹叡死的时候,是正月初一。那一天,魏国的政坛上正式形成了曹爽加司马懿的“爽懿体制”。只是曹爽在曹叡死掉之前就被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是第一把手,可当家的水平却差得很。叫他去管好国家的军政大权,水平明显不够用,而且开始时,他也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因此,在曹芳当上第一把手时,他就请这个小皇帝加司马懿督都中外军事及录尚书事,自己则做了仅次于他的官。
“爽懿体制”形成之初,曹爽很尊重司马懿,什么事都向他求教一下。如果他一直这么干下去,干到几年后老头一死,这个历史估计又是另一番模样了。像那句话一样:做一天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就难。曹爽尊重了司马懿一段时间后,有人就开始叫他不要这么低声下气了,不就是一个外姓老头吗?值得这么老向他低头吗?什么事都去找他商量,不如让他做第一把手得了。
向曹爽建议不尊重司马懿的人就是那些被称为“浮华交会”的会员——原来曹爽也是这个协会的骨干分子。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浮华交会”。这个沙龙或者说协会,是在魏明帝太和年间那些刚参加工作的贵族子弟成立起来的,他们常在一起灌水——那时叫清谈,常常谈得天花乱坠,引起老一代人的反感,甚至曹叡也对他们很生气,但他们才不管这些,硬是我行我素。后来,这些老一辈人觉得忍无可忍,决心整顿一下这群“垮掉的一代”,于是在通过曹叡的批准后,把协会中的积极分子抓起来,重重地处罚了一下,史称“太和浮华案”。顺便说一下,这个沙龙虽然在当时没做出什么大事,但却揭开魏晋时代玄学思潮的序幕。这个协会主要成员的名单及简介如下:
曹爽,字伯昭,是曹真的儿子。曹真本姓秦,曹爽素得曹叡喜爱,在曹叡第一波辅政名单中就有他。但他为人轻浮,在曹叡问他:“卿可度大事否?”他竟汗出如浆,无语以对。他的胞弟曹羲及曹训也是这协会的重要分子。
何晏,字平叔,其祖为汉末大将军何进。曹操看到他的老妈,就纳“于宫中自娱”。从此,何晏就过上了幸福生活,跟着老妈进宫。这家伙是个有名的小白脸,史书上说他“美姿仪而绝白”,可他还是觉得这个脸不够完美,硬是花钱买化妆品,每天在脸上擦了又擦,弄得像个美女一样,平时一迈步,还“行步顾影”,从影子中检查自己走路的姿势,看看是否符合“潇洒”的标准,曹丕就很讨厌他,给他起了个绰号“假子”,所以从不提拔他当什么官。后来,他娶公主为妻,因此在曹叡严打浮华交会时,他虽是浮华交会的骨干分子,但因皇族身份没有被处罚。他崇拜老庄,认为“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天下的一切都来源于一个“无”字,还写了几本这方面的专著:《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为清谈玄学之风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创了魏晋清谈的风气。后来的竹林七贤就把他当偶像,连动作都学他的样子,学得多了,又觉得是形似神不似,就干脆猛吃“七步散”之类的东西,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却认为是风度翩翩。
邓扬,字玄茂,是刘秀大将邓禹之后。曾利用在尚书台任职的机会出售官位换取别人老婆,故有“以官易妇邓玄茂”之恶名。参与浮华交会被曹叡下令免职,永不录用。
丁谧,字彦靖,善于使用阴谋诡计,但言行高傲,以致曾多次和何晏、邓扬等人死掐,造成集团内部分裂。
李胜,字公昭,也是浮华交会时期被惩处的成员之一。
夏侯玄,字太初,其妹为司马师之妻,清谈领袖,也是浮华交会时期被惩处的一员。
现在曹爽当权,这些人便都成了曹爽的幕僚。这种人别的本事没有,但却都自高自大,最会自我膨胀,时时刻刻都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自己的智商指数天下最高。这时一得到重用,觉得施展才华的时机已经到来,而司马懿这个老头是他们施展才华的障碍。于是,丁谧就向曹爽建议剥夺司马懿的权力。其他几个人一听,当然都同意丁谧的这个建议,并一致认为:剥夺司马懿权力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明尊暗降”。
曹爽当了这么多天的首辅大臣,不管自己说什么话都算话,这个感觉跟他的名字一个样:爽。不过,如果说还有什么不爽,就是老得去尊重这个司马懿。这时一听丁谧的话,觉得很对,便跑过去找小皇帝说,可以加司马懿为大司马。这个官比所有的官都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小皇帝一看到曹爽这么说,就把那两个刚学会的“准奏”响亮地说了出来。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小皇帝便宣布了这个人事变动。可刚一宣布,便又有人说,这个大司马有点儿不好,已经接连有曹真、曹休两个大司马在任上死掉,看来“大司马”这个位子是人坐人死的位子。司马懿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千万不要再当这个大司马。就这样,这个“大司马”又被免掉了。具体文件如下:
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在海内。昔周成建保傅之官,近汉显忠宠邓禹,所以优隆隽乂,必有尊也。其以太尉为太傅,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
司马懿一看,就知道是曹爽搞的鬼,可他能怎么样?这可是皇帝出面宣布的,他能有什么意见?大家都知道,司马懿的城府是三国时最深的一个,这时心里虽然气得想当场吐血,可突然之间,他又有什么办法?他只好让脸上的神态跟平常一样,听到小皇帝宣布之后,便“谢主隆恩”。
曹爽那一帮人看到司马懿原来也这么好摆平,心里当然高兴,当晚又聚到一起吃喝,一个个都以为我是名士我怕谁。
司马懿退朝之后,回到家里,把自己的官职再盘点一下,除了太傅之外,还有那个“都督中外军事”这个权力——这几个蠢材,居然没有把这个权力拿下。司马懿当然很重视这个权力,想办法好好地用一用。
又是那个孙权,给司马懿送来好运。
孙权虽被称为碧眼小儿,但却是三国第一代领导人中最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人,魏国都换了几代领导人了,他却还坐在吴国第一把手的位置上。
正始二年(241年),他看到魏国刚换届,皇帝只有9岁,正好欺负一下,便派四路大军攻打魏国。他只看到魏国的皇帝好欺负,却忘记了曾被他称为“用兵变化莫测,所向无敌”的司马懿现在身体还很健康。
吴兵一来,司马懿便请战。
那几个人一看到司马懿请战,觉得大妙:最好让吴兵把他打死,回来给他开个追悼会,说尽好话,省得老防他。这真是天赐良机,便通过曹爽让小皇帝“准奏”。
谁知,东吴那些家伙水平实在太差,听说司马懿出马,马上就大叫“风紧”,连夜“扯乎”。司马懿带兵追击到三州口,“斩千余人收其舟船而还”。司马懿六月出兵,七月就班师回朝。
曹爽他们看到这老头居然立了大功,虽然心里不爽,但还是请皇帝给他加郾城、临颍两县为封地。
司马懿知道,要想牢牢握住兵权,培养军中的势力,只有不断地开展军事行动,因此,在正始四年(243年),他又主动奏请出击吴诸葛恪。
如果曹爽他们聪明一点儿的话,就应该制止他出征。可这几个人自己不主动想办法去搞定政敌,却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身上,老想借刀杀人。本来借刀杀人是不错,可你也要看看借的这把刀是什么刀,而要杀的人又是什么人。现在他们要借的刀是那个诸葛恪,而要杀的人却是司马懿。诸葛恪是一个凭着在“诸葛瑾”之后加“之驴”两个字被孙权看好,一路提拔上来的人,能打什么仗?而司马懿可是久经考验的阴谋家、军事家。几个人马上就同意了司马懿的请求。
司马懿十一月带着部队来到舒城,还没开打,诸葛恪就“烧营遁走”,跑得比谁都快。司马懿接着又巡视淮北的农田,还提拔了两个基层干部:邓艾和王基。这两个家伙后来都很出名。
到了这时,司马懿的名望一路狂涨。这时,曹家有一些人感到事情不太妙,便由曹爽的族叔曹冏出面向曹爽建议增加一下亲王的实权,以后出什么事故也好有个照应。可曹爽觉得大权独揽爽得很,为什么去增加别人的权力?
曹爽也觉得司马懿的名望越来越响,对他大大不利,现在应该想个办法来刷新一下自己的人气指数了。李胜就建议他也去打个胜仗回来。要不“大将军”三个字岂不是白挂了?司马懿打东吴,他们就打西蜀。
他们以为仗很好打。可才一出兵,就被蜀国大败,差点儿回不到老家了,人气指数非但没有攀升,反而狂跌了下来,让朝野大大地笑话了一场。
这几个人的心里就只剩下不满了。他们一不满,就想着法儿再次削弱司马懿的权力。
当然,他们不敢把矛头直接对准司马懿,而是把手伸向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
司马懿一共生了九个儿子,他最看好的就是这个司马师。现在司马师掌管着中垒营的兵。可曹爽却来个机构改革,撤销中垒营,把中垒营的兵归给他的老弟中领军曹羲统管。司马懿争取了几下,但曹爽却不听。
司马懿一看,这家伙对敌国的办法等于零,却盘算起老子来,一点儿余地也没有。
就这样,两人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司马懿对敌我双方进行了一次综合评估,再次定下以退为进的决策。
这时,恰好他的原配夫人张春华死了。
顺便说一下张春华。
人们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出色的女性。”这个张春华就是站在司马懿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出色女性。虽然书上都讲诸葛亮的妻子很有水平,但没有谁能拿得出有力的证据来,而这个张春华却是个比男人更男人的美女。当年司马懿装病骗曹操时,有一天,司马家把书拿到院子里晒,天下起雨来,在床上装病的司马懿忍不住起来跑去收书。他这个动作被一个婢女看到——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要是装病的事泄露出去,司马懿那颗“鹰视狼顾”的脑袋可就得被曹操砍掉。张春华知道后,为做到彻底保密,把那个婢女叫过去,亲手杀掉了这个倒霉的小婢女,从此家里不再雇用下人,一切家务全由张春华一手操办。这个美女的心计以及手段的决绝,估计连大部分男同胞都比不上。司马懿在一段时期里很是感激她。直到后来,司马懿又讨了三个小老婆。不用说,这些小老婆长得肯定比张春华养眼,尤其是那个柏夫人长得最讨老家伙的欢心。老家伙一天只想看到柏夫人,一点儿不想见到张春华。有一次,张春华去看他,他那张长脸居然布满怒容,说:“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其实,张春华那年才37岁,比他年轻多了,但他却称之老物,气得张春华要绝食自杀。幸亏张春华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还算不错,对老妈怀着深厚的感情,看到老妈绝食,便都坚定地站到老妈的立场上,一起组成一个三人绝食团,向老爸示威。司马懿一看,只得跑去向张春华道歉。不过,之后他还是对人家说:“老物不足虑,虑坏我好儿耳!”
虽然他早就对这个夫人没什么好感了,一提到这个夫人,都是用“老物”二字代替,但他是个天才的表演艺术家,这时“老物”一死,他马上就装着痛不欲生的样子放声大哭,最后还向朝廷说他因为太伤心,身体也垮了下来,然后称病不朝。
曹爽一看,果然高兴,就一心一意地去当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
其实,司马懿并没有病,而是躲在病床上谋划如何对付曹爽。因为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曹爽在明处,他在暗处的局面。曹爽已经把他当作一个等死的老头看待,而他却时时注视着曹爽,只要一有机会就突然袭击,一棍子把曹爽打死。
他只把他的计划跟司马师讲,叫司马师偷偷在民间养了几千个死党——说得好听点儿是养士,说得难听点儿就是组织一个以司马师为首的黑社会组织。
连司马昭都不知道司马懿的计划,曹爽那班人就更以为司马懿已经没什么威胁了,便放心地使用手中的权力,使得朝中很多人都很反感。人们还编了个顺口溜:“何、邓、丁,乱京城。”
很多大臣都看不顺眼了,但看不顺眼又能怎样?这些人这时便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懿,认为只有他出面才能收拾这几个人,于是都到司马懿家中,请他救一救大魏帝国。
司马懿就是司马懿,在别人不能忍的情况下,他还是能忍下来。因为,他现在手中什么也没有,要打倒曹爽是要有实力的,不是出面喊几声口号就能把他打倒的。司马懿没有硬碰硬的实力,便只有等下去,等到他觉得时机一到,才突然发难。于是,他继续把病装下去。
司马懿这次装病差不多装了两年,装得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已病入膏肓了。曹爽觉得老在京城里玩已玩不出什么快感来了,决定在小皇帝去谒明帝的高平陵时,把活动做得声势浩大,发动所有亲信都过去。
在他们一起策划着如何把这个活动做大做强,做得舒舒服服的时候,大司农桓范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并对曹爽说:“总万机,典禁军,不宜并出,若有闭门,谁复内入者?”
曹爽说:“谁敢尔邪?”这个口气果然很像大将军。
不过,曹爽说过之后,想了想,便又派那个李胜去探一探司马懿,看看他是不是病得不轻了,好做一点准备动作。
司马懿本来就是个表演的高手,而装病又是他的专业——年轻时期都能瞒得过曹操,现在年老力衰装起病来就更不用伪装了。而李胜又是个呆鸟,骗起他来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一天,虽然是冬天,但天气不错。
李胜来到司马懿家,说是要去当荆州刺史,特来向他告辞。
司马懿是什么人?当然知道李胜此来的目的,因此就更“病”地躲在床上,会见李胜。
李胜是在一连串的咳嗽声中来到司马懿床前的。
司马懿还在咳着,示意两个婢女把他扶起来,然后手指着自己的嘴巴,用哑语表示自己饿了,要喝粥。一个婢女把粥拿过来,他居然喝得胸口全是粥汁。
他又咳了一阵,才有力气跟李胜对话。
李胜说:“众情谓明公旧风发动,何意尊体乃尔?”说了这话之后,才告诉司马懿自己要去当荆州刺史。
司马懿一听,说:“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当屈就并州,并州近胡,好为之备!恐不复相见,以子师、昭为托。”——居然连托孤也秀一下,让李胜感动了几秒钟。
李胜说:“当还忝本州,非并州。”(因为李胜是荆州人,因此才说是“本州”)
司马懿一听,又顺着错乱下去,说:“君方到并州?”
李胜一听,这老家伙咳得神志不清了,便加大音量,说:“当忝荆州。”司马懿这才呵呵了几声,说:“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
李胜一听,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老气横秋地鼓励我?便跑回去找曹爽,报告他的所见所闻,最后还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曹爽当然信以为真,不再把“尸居余气”的司马懿当一回事了。他已经彻底忘了司马懿是装病的专家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经过精心的筹备,曹爽带着一大队人马向高平陵进发。
随着曹爽宣布出城,历史上有名的“高平陵事件”也宣告揭开序幕。
71岁的司马懿在曹爽带着大半部队离开京城后,马上从病床上站了起来,把两个儿子叫来,向他们宣布了自己准备明天政变的计划,并向两个儿子布置了任务:司马师把那三千个养士以及司马府的家兵召集起来,分成两部分,司马师带领一部分,负责抢占城南的武库,夺取武器;剩下的另一部分由司马昭带领占据永宁宫,负责保护皇太后,司马懿则负责召集还在京城的高官。
司马懿把这些高官叫来,然后向他们宣布曹爽要篡位,现已奉皇太后的命令,撤销曹爽一切职务的消息。
这些官员一听,谁都知道什么篡位、皇太后的命令全是司马懿造的谣,但谁都知道,司马懿和曹爽早就是敌我关系,而且曹爽肯定斗不过司马懿。因此都向司马懿表示坚决拥护朝廷的决策,紧密团结在以皇太后为首的朝廷周围,坚决与曹爽集团斗争到底。
司马懿马上命令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去攻占曹爽的大营,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曹羲大营。洛阳城就这样全部被司马懿牢牢地控制了。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而且这个小插曲又差点儿成了历史的拐点。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懿在控制洛阳全城之后,往洛水浮桥屯兵以防曹爽大军回击时,经过曹爽家的门口——这个历来谨慎的人,这时经过死对头之门时,居然没有什么防范,而曹爽家的一名叫严世的侍卫却正躲在高处,像一名狙击手一样,张着弓正瞄准司马懿的头,如果这箭一发,历史的走向就有偏差的可能,可另一名叫孙谦的侍卫却拦住了他,使得司马懿操着历史的方向盘继续向前,顺利屯兵洛水浮桥。
司马懿的工作效率很高。只到了中午时分,他就发出了有皇太后签名的文件,用快马送到高平陵。这份文件是这样写的:
先帝诏陛下(曹芳)、秦王(曹询)及臣升御床,握臣臂曰: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潜拟,外专威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宿卫旧人,并见斥拙,根据盘互,纵肆日甚。又以黄门张当为督监,专供交关,看察至尊,伺候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召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前言?昔赵高意极,秦是以亡,吕霍早断,汉祚永延。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罢爽、羲、训吏兵,各以侯就第。若稽留军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诣洛水浮桥,伺察非常。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全握在了司马懿的手中,而且曹爽死也想不到司马懿的行动居然这么快,才半天,他这个大将军就无家可归了。这家伙没经过什么阵仗,这么一吓,就走到了崩溃边缘,马上变得很无奈。其实现在他身边还掌握着大批军队,而且皇帝还在他的手里,这是一张大大的王牌,完全有反击的能力。但他只是下令大军在高平陵附近驻扎。于是皇帝曹芳、大将军曹爽及数万官员士兵就在高平陵附近搭起帐篷来,曹爽也陷入进退两难的思考之中。
这时,桓范从城中逃了过来,劝曹爽马上到许昌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开讨伐司马懿。桓范的这一建议是很高明的。可是曹爽实在太笨,听了桓范的建议之后,躲在帐中不吃不喝,把个脑筋转了二十多个小时,却转不出一个决策来。桓范又去做曹爽老弟曹羲的思想工作,可他听了桓范的话之后,也像他的哥哥一样,低头不作声。最后,桓范只有对着空气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今老夫坐汝灭族之祸也!”到了这时,他才看出曹爽兄弟的水平太差了。
那边的司马懿一听说桓范出逃,心里有点儿打鼓,觉得不好处理了,对蒋济说:“智囊往矣,如何是好?”本来,司马懿也知道桓范是个人才,曾经想拉拢他,让他当中领军,可桓范却不买账,硬是逃出城外,投奔了曹爽。
蒋济实在太了解曹爽了,对脸上一片郁闷的司马懿说:“桓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曹爽小儿必念城中娇妻美妾,金银珠宝,智囊有谋必不为彼所用矣!”意思是说,桓范虽然聪明,可曹爽的眼中只有美女和钱财,哪有什么计谋?计谋很好,但老大不采用,再好的计谋也等于零。以前袁绍的谋士哪个不是高智商的?可袁绍的智商一低,那些高智商还不一起跟着矮下来?
司马懿一听就笑了,马上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曹爽,说这次行动只是为了拿到兵权。要是他愿意辞去大将军职务,那些爵位及金钱仍然是他的。接着派曹爽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当说客,说太傅已与蒋太尉指洛水为誓,要曹爽不必担心。
经过了一夜的思考,曹爽最后把刀丢在地上,对所有的人说,我和司马公和平解决这件事,最后还可以当一个富翁。大家一听,曹爽就是这个志向,原来是跟错人了,当场都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曹家兄弟。
接下来,曹爽很模范地配合着司马懿的工作,立即向曹芳请求免去他的所有职务,然后带着曹芳回洛阳。
司马懿带着所有的官员迎接皇帝,但却冷落了曹爽兄弟。兄弟俩很老实地回到家中。
司马懿在他们回家之后,马上派兵把他们的住宅包围起来,还在他们房子的四个角大兴土木,做了四个瞭望所,全面监视两人。
曹爽这时居然还相信司马懿的话,以为结案之后,他就可以好好过他的富翁生活了。他无事可做之时,带着弹弓到后园,练习射击。可他一走动,瞭望所上的人就叫“故大将军东南行”。气得曹爽丢掉弹弓,跑回内室,连骂也不知骂谁才好,只盼快快结案。
在曹爽度日如年的等待中,司马懿也在加紧工作。不过,司马懿的工作并不是为了让曹爽尽早过上富翁生活,而是任用曾被曹爽迫害过的卢毓当司隶校尉,主审这个大案,通过严刑逼供,终于得出了曹爽、毕轨、邓扬、何晏、丁谧、李胜等人约定三月举事共谋篡位的“证据”。谁都知道,“共谋篡位”这个罪名是司马懿虚拟出来再套在这一群人身上的,而且谁都知道,这个罪是可以诛灭三族的,但谁也没有表示不同意见。
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判决书:
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乃与晏、扬及当等图谋神器,范党同罪人,皆为大逆不道。
倒是蒋济最后向司马懿求情:“曹真之勋,不可以不祀。”
司马懿却说:“国法不可废也!”他可以放过诸葛亮、诸葛恪这些魏国的公敌,但绝对不会放过曹爽这样的私敌。他要是放过曹爽,就不是司马懿了,他的后代就有被搞下来的危险。
于是,以曹爽为首的一百多人都被押往洛阳北郊执行斩首。不过,曹爽手下那些二流人物,都被司马懿放掉,而且有的依然官复原职。
搞定了曹爽集团,在三国历史舞台上混了几十年的司马懿,终于在70岁的时候,成为魏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
魏国很多人也都预测,曹魏现在就一个孤儿寡母,除了有象征意味之外,不久的将来,必将让位给司马懿。与其司马懿成了老大之后再去巴结,不如趁早爬上司马家的火车。大家的心思一下便统一起来,上书请求恢复相国这个职位,让司马懿当上相国,并加九锡。这个待遇跟当年曹操的待遇一样了。
然而,头发已经全白的司马懿却很清醒,断然拒绝了这个待遇,他只是让他的大儿子“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他知道,他这次倒爽运动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敌人太差的原因,而且局面初定,他就迫不及待地当上相国,加九锡,给人什么印象?这不是夺权是什么?给人以这个印象,以后他司马氏还能好好活下去吗?他是个务实的人,现在手中的权力已经是最大了,什么相国、九锡只不过是个虚名,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反而让人有猜测的空间,实在是弊大于利。他已七十多岁,还有几天好活?他现在只为他的儿子着想,做一些对儿子有利的事才是正事。因此,他逐步把权力交到司马师的手上。
之后,他又平定了王陵的淮南之乱,使得声望一路飘红。曹芳已经没有嘉奖他的办法了,便又封他相国加九锡,但他仍然拒绝。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魏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司马懿死了。他的一生,是与人钩心斗角的一生,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超越常人的隐忍以及过人的智慧,与一切敌人作斗争,最后,不管是外部的敌人还是内部的死敌,都败在他的手下。他能取得最后的成就,除了他有过人的谋略之外,还得益于自己的长寿或者说是敌人的短命——如果曹丕父子的寿命稍长一点儿,司马懿就会白白老死。纵观他的一生,他虽然诡计多端,对权力的追求也很执着,但在高平陵事件之前,他还是规规矩矩地守着为臣之道,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且相比较而言,他在魏国的权力远远比不上诸葛亮在蜀汉的权力。他在魏国虽然有职有权,但连权臣都算不上。直到后来他悍然发动了高平陵事件,这才在70岁的时候登上权力的巅峰,成为魏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实际最高领导人。我们无法知道,当他站在权力的最顶峰时,他是否有过让后代篡夺皇位的想法?当然,不管他有没有这个想法,但事实上,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开启了司马氏那个问题丛生的时代,奠定了司马炎以晋代魏的基础。
在司马懿充满传奇的一生中,面对不同的敌人,他凭自己的智商,都能战而胜之。在这个争斗的过程中,他的各种谋略虽然层出不穷,时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他用的最绝的居然是“装病”这个手段。他前后一共装了两次病。第一次装病是为了躲曹操的“征辟”,在床上躺了七年多;第二次是为了对付曹爽,又在家里装病两年多。这两次装病的时间加起来将近有十年之久,堪称千古一绝。
现在再公布一下司马懿的家庭成员:
原配:张春华,生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
妾:伏夫人,生子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
妾:张夫人,生司马彤;
妾:柏夫人,生司马伦。
这些儿子后来有几个成为八王之乱的骨干分子,给中国的史家留下了一笔可观的材料——此是后话,以后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