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66100000002

第2章 答《开卷》记者问[2]

问:见到你很高兴,丁玲女士。我在报上看到叶圣陶老先生赠你的词和叶至善先生的《〈六么令〉书后》,连着读了三遍。我觉得,你还是那样,还是我们以前所熟悉的丁玲。

答:是吗?哈哈……。叶老是老前辈呵,我是他从来稿中发现的,还有一个彭子冈,三十年代很活跃的一个女新闻记者,也是叶老在很多来稿中发现的。当时,还不只是看到我的稿子就给予发表,而是第一篇(《梦珂》)就发了头条,第二篇(《莎菲女士的日记》)也是头条,第三篇(《暑假中》)还是头条,第四篇(《阿毛姑娘》)也还是头条,这给自己的鼓励大得很。发表四篇文章后,叶老给我写信,说可以出一本集子了,帮我去交涉开明书店,出了一本集子:《在黑暗中》。所以朋友们就跟我开玩笑,说:“我们是背棍打旗出身,你是一出台就挂头牌了,在这上比我们运气好多了。”真是碰到了一个好编辑。

那天刘心武在这里,我跟他说了,他的运气跟我也差不多,一写文章就出风头了。这有一个好处:鼓励大;也有一定危险:写写没东西写了怎么办?而这时名又传了出去,结果名实就不易相符,就虚了。这要警惕,一自满,这作家就完了,很容易的。还要拚命,像爬山一样,不能说爬到了一个山峰就不爬了,还要拚命爬,一丝一毫都不能自满、松懈。

问:你在创作道路上的几次转折、突破,是不是基于这种思想?

答:我写了《在黑暗中》那几篇后,再写的东西就超不过那几篇了,还是在这个圈子里打转。自己感觉到了这一点,就一定要想办法,把这套东西放下来,另外再想一套东西。那时候,我放下短篇,暂时不写,着手搞长篇,写《韦护》了。这篇《韦护》突破了过去的一些东西,写了一些新的事新的人,那些人从黑暗逐步走向光明,而光明还没全部来到,有光明还有黑暗,因此有矛盾,就写这个东西。当然,在当时也并不是很明确的认为自己不行了,才改变的,而是后来回过头来看,发现是那么回事。我觉得《韦护》在我的写作上是比过去进了一步,当然,还没有跳出恋爱啊、革命啊的范围,但它已是通向革命的东西了。

这以后写了《一九三〇年春上海》,是写在时局的转换中,在新的条件新的环境下知识分子的转变和苦闷。

还有个突破是写《水》,我一定要超过自己的题材的范围,《水》是个突破。《水》以前是《田家冲》。写了《田家冲》不够,还要写《水》。这两篇小说是在胡也频等牺牲以后,自己有意识地要到群众中去描写群众,要写革命者,要写工农。这以后还有一些短篇:《消息》、《夜会》、《奔》都是跟着这个线索写的。

还有一篇,可惜我后来没继续下去,就是《母亲》。这是我在写这些短篇中间,觉得欧化了的文章还是不好,有意识地想用中国手法,按《红楼梦》的手法去写。我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比较熟悉,也比较适宜于这种写法,就写下来了。

问:《母亲》一书你原计划写三四十万字,出版的本子只有十万字,现在准备继续写下去吗?

答:有人建议我写下去。他认为这篇作品比较民族化,跟中国传统小说比较衔接,而现在不少小说多少有些欧化。并且他还认为,这本书里的人和事都是从旧到新,是从封建社会慢慢走过来的,也很有意思。而且是写自己,写来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应该是可以写下去的。

问:那你接着写下去,就可把自传也完成了?

答:我也考虑了,主要还是时间问题。要写出来,总是文艺性的,是文学作品,总得花脑筋。虽是真实的生活,但究竟还要提炼。

问:当年你为什么选择了写作这条道路?

答:因为对社会不满,自己生活无出路,有许多话要说,却无处可说,也找不到人听,很想做些事,也找不到机会,于是为了方便,提起了笔,为自己来给社会作一个分析。

问:从一九二六年开始,你已经写了五十二年,你感觉自己最得意的是哪一部作品?

答:都不满意。人家说我“一本书主义”,我说我什么时候满足过我有一本书?我总觉得我没有写好。你说我写了一篇文章,如果觉得不好,为什么还拿出去发表呢?我说老实话,写的时候,我对它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喜欢得很。我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后差不多都记得。因为总是写了又看,看了又写,有兴趣得很。可是过了一个时期再来看,便会发现许多东西没有写上去,又觉得不够了,不好了。还有,在我脑子里头,生活里面,新的人物又出来了,我觉得一定可以写出个更好的人来。所以,我总觉得我没有写好一本书。

我现在觉得,《在严寒的日子里》或许我可以把它写得好一点。因为这样一些人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十年,虽说这当中我没写他们,但我在想他们,总是在想他们,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什么时候他们还有什么事,都不停地在脑子里转着,所以我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但是是否真的能写出来呢?很难一定啊。文学这个东西是没有底的。比较缺少经验的人容易满足自己,但是写多了的人他总是不满足,他需要不断有新的东西。对写作真正发生兴趣的人,也不会轻易满足自己的,总还要想写好的,最好的。我自己就是这样。

问:《在严寒的日子里》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续篇?

答:怎么说呢,应该说是姊妹篇吧。《在严寒的日子里》写的是土改以后,也是那个地区的生活,从时间和斗争内容来说是《桑干河上》的姊妹篇,但人物已完全不是《桑干河上》的老样子了。

问:记得一九五六年曾经发表过一部分,全书准备什么时候完成?

答:这本书真是多灾多难。全国解放以后我就想写,可是一直不太顺利。我参加过好几次土改,对土改中从完全没觉悟到有觉悟到掌权的贫雇农是深有体会的。我写的虽是桑干河上的贫雇农,但我的人物不单是那里的模特儿,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那些年在农村中生活积累下的人物。那些时候,我花了很大的劲,和一些老太婆,邋里邋遢的、身上长虱子的,睡在一个坑头上,讲村上的事,山西人叫访古,一聊聊半夜,我总是听得很有兴趣。那里的很多年轻人也愿跟我谈心,有些村干部就是我拨弄出来的。

问:你很会交各种朋友啊。

答:这很重要。在延安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当副主任时,毛主席就教我:“你开始做工作就是要认识人,一个一个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那时我还不太懂这话的道理,但搞土改时就懂得了。一个村子千把人,非得一个个人去认,才能认识、了解。我天天串门,一个个的去认识,跑得多、深,对很多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这本书现在要我不写也不行了。

全国解放后,我就想动手写,但组织上要我来北京工作,只好暂放下。一九五三年我把全部工作推掉(一九五二年就开始因腰疼养病),跑桑干河,跑河北,找那些老熟人。五四年动笔写了一点,但老开会,写一点就从外地叫回来,进展不大。五五年胡风问题出来,以后又扯到丁陈反党集团,那就没什么心思写作了。五六年发表了写好的头四万字。五八年再下去。一直到一九七〇年我都在东北农场。六五年遇见一位场长,是个老红军,他答应给我条件,让我写作。我忙里偷闲,挤时间写了一些短篇和长篇。长篇好容易才写十二万字,到文化大革命却统统都丢了,命运就是这样!

问:那时候你有点灰心了吗?

答:原稿全部丢失是在我们到了山西以后才知道的,那时我和老陈两人身体都不好,只是看点书。周总理一逝世,邓小平一下台,我真的有点灰心了,我想我大约没有希望了。以前总想,虽然我的帽子大一点,但总有一天中央会帮我解决问题的,毛主席、周总理,还有许多中央同志总是了解我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总理逝世,邓小平又下台,我想邓小平还下台,我还能存什么希望?我什么也不想了,算了吧,我写书,写《在严寒的日子里》,一定要把它写出来,活着出版不了,死了交给儿子女儿。我把一九五六年发表过的四万字找来,从头再写,写了十六七万字。

打倒了“四人帮”,我又有了希望,一有希望心就活了,一下反倒安定不下来,也写不下去。问题解决以后,心里踏实了,真想好好多干点、多写点,但事情很多,进度也不快。

这本书真要写完得有八十万字,所以我负担很重。现在我计划不写那么长,尽可能写五十五万字,基本定了就可以了。

问:对你早年的一些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三八”节有感》,你现在有什么看法?

答:这几篇曾被认为是毒草文章。但我相信广大读者的鉴别能力。

关于“莎菲”,我以为还是茅盾说得对,茅盾说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她是一个叛逆女性,她有着一种叛逆女性的倔强。有人说那是性爱,莎菲没有什么性的要求嘛,她就是看不起那些人,这种人她看不起,那种人她也看不起,她是孤独的,她认为这个社会里的人都不可靠。那么她是不是就这样活下去呢?她得活下去,必得活下去,还是要活,怎么办呢?最后,她说: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吧!但她的精神,她的心灵并不甘心,所以她是苦闷的。她叫喊:我要死啊,我要死!其实她不一定死,这是一种反抗。那时候,这种女性,这种情感还是有代表性的。她们要同家庭决裂,又要同旧社会决裂,新的东西到哪里去找呢?她眼睛里看到的尽是黑暗,她对旧社会实在不喜欢,连同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她也都不喜欢、不满意。她想寻找光明,但她看不到一个真正理想的东西,一个真正理想的人。她的全部不满足是对着这个社会而发的。

这是一九二七年写的东西,谁想到三十年后忽然发现这是一棵大毒草,哈哈……。

问:“梦珂”也是和“莎菲”同类型的人吧?

答:对,但她没那么集中,对旧社会的不满不如莎菲那么强烈。她也是不安于庸俗,她最后甩脱了那些人,但以后到哪里去也还是不可知。

问:《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个真的故事?

答:这是我听当地一个做妇联工作的女同志告诉我的一件事,我并没有直接见到这个人。我觉得这个女人牺牲很大,但是她没有被痛苦压倒,她也是向往着光明的,我就是想写这样一个人。这种人,这样的事在当时抗日前方的村子里是不少见的。

《“三八”节有感》嘛,我想如果现在发表也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了。那时主要批评它攻击了领导,诬蔑了边区。其实我说的只是一个妇女问题,只不过是离婚再结婚嘛,那有什么了不起,现在很多问题比那时可严重多了。

问:你认为写一个好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人来,就是要钻到人的心里面去,你要不写出那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写出那个人灵魂里的东西,光有点故事,我总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兴趣。

社会总是复杂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一篇小说,里面也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人,这个人,那个人,这些人的互相关系,你总得写得跟生活中的真实一样,那才能动人。比如《红楼梦》,都是些女孩子,长得都很漂亮,可是如果把林黛玉和薛宝钗写得毫无区别,这个小说怎么能动人呢?我们有些作品就是不能达到这样,没有个性,只是指点读者:这是好人,那是坏人。实际生活中的人岂能是那么简单的呢?人总是不一样的,写出这个不一样,人物就有血有肉,就活了。相反,则只是个骨架子,读起来完全没有趣味。

人与人的关系也要注意写好。作品是反映社会、表现社会的,作家必须自己走到这个社会里面去,留心观察,把各种错综的关系准确地表现出来。

我们的作品还要使我们的读者有所激动,健康的激动。要让读者看着这个故事同我们的社会、同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关的,连得起来的,能激动人,这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这也是我个人现在的奋斗目标。比如写“伤痕”小说,有的人赞成,有的人不赞成,这有什么赞成不赞成呢?社会里有那个事你就可以写嘛。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注意别写得哭哭啼啼的,别把政治性当作口号去说教,政治性就在实际的生活里面,是意会出来的东西,读者从这里面得到启发,得到恨,得到爱。爱的是好的东西,恨的是坏的东西。作品在人家感情上起这种作用,而不要老叫人家读教科书:哦,原来是这样啊——读完了也就完了,没有回味。

问:你是怎样看作家的社会责任的?

答:作家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他要把这个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光彩、时代的东西在他的作品里面充分地表达出来。时代在变,作家一定要跟着时代跑,把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统统跟上去,这样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代表人民的要求。要是不能做到这一点,不是说你不是作家,你还是作家,不过不算是好的作家。

问: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答:还是要到生活中去,参加生活里的斗争,记住自己是大众中的一个。

作家应当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物,不仅仅写工农兵,还要写知识分子、专家,写上层政治家。作家也应当经常下去,去熟悉我们尚不熟悉的生活,去熟悉那变化着的新生活。人民是最朴实最伟大的,要深入下去,写出他们心里的东西。

作家应该深入到生活里去,理论家、批评家、编辑、领导文艺工作的同志们,也应该注意解决这个问题。

问:对文艺写真实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答:文艺就得真实,不写真的还写假的?典型化的人是不能脱离真实性的。《母亲》是真人真事,但写成文学作品还需要提炼,要写出特点来,才能生动。

“暴露文学”这个提法是不科学的。张志新是个最光明的人,但写光明难道就能不写黑暗、不鞭打黑暗吗?写一个反封建的人能不写到封建吗?看不到两者的辩证关系,我们的脚就走不动了,写英雄就成了毫无缺点的人物。主要的还是在于作家的立场,站在什么立场去写光明与黑暗。

想不写伤痕是不行的,但要写得气壮山河,不光是同情、悲痛,还要乐观、要有力量。作家是有自觉的人,不能光是叹气、受苦,还要引导。

现在有不少的新作家,他们敏感,有感受,思想解放,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他们是我们文艺的希望。

问:你创作有什么习惯?构思时间长吗?每天能写多长时间?

答:我不习惯打提纲。脑子里有个大致的人物谱,这些人物的层次、布局,做些什么事,怎么发展,都在脑子里酝酿。然后就一面写一面改。酝酿得够了,写来改动就少,否则改动就多。

我也不习惯作记录,素材都装在脑子里。喜欢的用得上的东西我听进来了就再也不忘;不重要的,当时就排除了。大约因为我很年轻就开始写文章,至今经历了五十多年,虽说最近二十年放下了笔,但因从年轻时就写,多少养成了一种职业性的习惯和能力,比较能够摄取和记住生活中的一些素材,甚至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印象都很深。但因为不做文字记录,光凭脑子,一些有用的、好的素材被忘掉,也是常有的。特别在年纪老了的时候。

我现在总是早上写,下午看书、接待来人,晚上看报休息。写四五天就要休息,完全不去想它了。前几年我们在山西时,过几天我们就爬山去,到处走走看看。那可是个很好的休息。

问:最后,还希望你谈谈你的创作计划,这两年正在出版你的什么书,你还准备为读者写些什么?

答: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在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正在重编《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论文集》,也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我把过去写的有关部队的文章选编了一册《到前线去》,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还想把《母亲》写完。最大的工程是《在严寒的日子里》,这个长篇无论如何是要把它写完的。我想,只要时间允许,我会尽我的力量多写一些的。

同类推荐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体现了二十世纪俄国“遗孀文学”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作者的遗孀身份,这类作品大多写于作者的丈夫去世之后,是孤独中的寡妻们回忆往事、记忆亡夫的途径和结果;其次,此类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关于逝去丈夫的,它们作为一种回忆录体裁所体现出的形式特征,即它们大多并非自传,而是“他传”;最后,则是此类作品中所渗透着的作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女性作者们写作此类作品的目的大多仍在于为亡夫树碑立传,或正名申冤。
  • 接受感动

    接受感动

    本书汇集了感动的故事。包括有:迟到的月光,秋梦,阳光中的找寻,绿色的回忆,最伟大的爱,接受感动,朦胧的花季等。
  • 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

    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

    《明嘉靖时期诗文思想研究》介于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之间,以“嘉靖”时期为研究范围,立足于文献研究和理论解读,描述嘉靖诗文思想的演变过程,梳理其主要问题和认知走向:一是透过史实把握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描述其中复杂的衍生、转变或发展关系,展开嘉靖时期诗文思想颇为丰富的历史画卷;二是以两种思潮和各种重要流派为中心,对嘉靖诗文思想进行专题性的解读;三是把历史与专题研究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
  •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里,作者田禾通过漫无目的地行走去解读自己。有时,只是停下来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转身走开;有时,随便搭上一列最快开动的火车;有时,又像最真诚的朋友,听自己忏悔傲慢和无知。卸下向世界对抗的戾气,去拥有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不做遥不可及的梦,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人际,使得生活少些负担和承诺。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活的价值?
  • 偶尔可恨,永远可爱

    偶尔可恨,永远可爱

    献给既可披荆斩棘、锋芒毕露,又能温柔生活、保持可爱的你。人气作家初小轨重磅新作,行走江湖,偶尔可恨,永远可爱。当有人抱怨世界不公平时,你是否还有继续努力的锐气?当放弃的挫败声在耳边不住响起时,你是否还有继续和一件事死磕到底的毅力?当“看脸”成为一种资本的时候,你是否还有靠才华吃饭的信念?当见过的离别多了,你是否还能拥有爱人的能力?四十篇属于我们的故事,一路多艰,不妨亮出你的小“獠牙”,吓退拦路的阻碍;但也请永远保持可爱的初心,温暖路上的自己,和路遇的缘分。
热门推荐
  • 暴力新娘:总裁是只大尾巴狼!

    暴力新娘:总裁是只大尾巴狼!

    夏夜星一直以为慕寒之是只单纯无害的小绵羊,因此主动跳进了他设下的陷阱。当危险来临,他豁然从轮椅上站起,抱她躲避,事后夏夜星惊讶揪着他的耳朵。“智障,你不是眼瞎腿瘸吗?”某女牙齿咬的嘎嘣作响目露凶光威胁。“姐姐医术高强,让寒之不药而愈。”夏夜星才恍然醒悟她眼里的小绵羊其实是个心机深沉的大尾巴狼。本以为嫁给了爱情,却不想,她不过是他复仇路上的垫脚石。……于慕寒之而言初见你如暖阳照冰心,唯有你值得我褪去锋芒,故作智障,一脸彷徨将你收入心房。于夏夜星而言别给老娘装大尾巴狼,既然脑子灵光,快去给我赚车赚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偷传奇
  • 如果爱只有十年

    如果爱只有十年

    也许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她便爱上了他,她那敢爱敢恨的性格下有着美丽、亲切、令人舒适的气质,对他的无微不至,就这样感动了他,于是,他们成了令人羡慕的情侣,他发誓此生非她不娶,她也曾说此生非他不嫁,就这样,他们走过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十年,经历着这十年的变迁……
  • 重生之如此奔三

    重生之如此奔三

    小沈阳说:双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但是,苏安安也就只是一闭一睁,便华丽丽地换了一个人生。昨天还是双十年华,今天却成了奔三女人,不仅多了个丈夫,还成了“小三”?
  • 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本书阐明把不愉快的都忘记,把创伤用宽容包起来,平凡的日子才会变得富有情趣,沉重的生活才会轻松活泼,苦难的经历才会弥足珍贵,而你人生的珠链才会让每一颗都完美无暇。
  • MyanswerisEXO

    MyanswerisEXO

    MyanswerisEXO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过去,它也许是美好的也许就像噩梦一样,但是别忘了那是过去的事了。我们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坚强的面对。这是EXO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我们熟悉的校园里。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来,勿上升爱豆。
  • 如梦似幻:梦幻

    如梦似幻:梦幻

    是梦!是幻!其实,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 天下牧场

    天下牧场

    既来之,则安之,这个世界的一切,由我守护。
  • 剑渊

    剑渊

    一座孤岭中的玄天九重塔,一柄深渊中的漆黑墨剑。一个身怀神技的邪气少年,一段传奇的异世人生。持天为剑,踏地为渊,且看我如何凭一己之力,斩尽乱世群魔!
  • 当修真成为升学

    当修真成为升学

    这是一个以学业为修为的世界,六年小学来筑基,三年初中结金丹,三年高中化元婴,四年大学成化神……